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華手經》

「經集部」經文657卷16頁碼:P0127
姚秦 鸠摩羅什譯

  《佛說華手經》叁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奉 诏譯

  無憂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言。阿逸多。何等名爲真菩薩心。菩薩心者。不可思量不可宣示。我今欲說譬喻證明此心。阿逸多。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曰安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安王佛壽八萬四千歲。有叁大會。初會說法七十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九十億人得阿羅漢。第叁大會滿百億人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棄舍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時有灌頂大王名師子德王。大夫人有二太子。一名無憂。二名離憂。一時俱生。是二王子共戲殿上。見安王佛大衆圍繞入憙見城。即時無憂謂離憂曰。見安王佛從彼來耶。離憂言見。時無憂言。我等可作如安王佛。即爲離憂而說偈言

  離憂汝且觀  是安王世尊

  大衆所敬繞  安祥從彼來

  我生如是心  欲求無上道

  度生老病死  一切苦衆生

  貪嫉恚慢故  而作衆罪業

  作衆罪業已  輪轉諸惡趣

  我當求佛道  度此等衆生

  離憂汝亦當  發此無上心

  諸佛甚難值  如憂昙缽華

  爾時離憂。以偈答言

  言說無所成  世多說不行

  我不以言說  但心行菩提

  世多言作佛  不能如說行

  是人皆虛言  終無實果報

  若但以言說  而能得佛道

  一切言說者  皆應得作佛

  爾時無憂。重說偈言

  若如汝發心  是則爲悭貪

  畏諸乞求故  發心而無言

  大人請衆生  等施財法分

  一切無所吝  但欲成菩提

  若如是發心  名爲懈怠者

  恐不如說行  是則爲可恥

  汝疑無上道  無量難獨成

  豫生如是心  故不敢發言

  時離憂言。當共往問安王如來。我等發心誰爲是真。若從佛聞自當知之。作是語已。即時離憂從梯而下。爲供養故。持真珠屐及上寶衣價直一億。往詣佛所。于時無憂即從殿上自投而下。身無所損安隱而立。往詣佛所。脫身寶衣解髻明珠。奉安王佛。佛愍受之。離憂從後來到佛所。時見無憂在佛邊立。即問之曰。從何道來。無憂答言。我于殿上自投而下。身無傷損安立佛所。離憂即以無價寶衣及摩尼屐。奉安王佛。而說偈言

  我得見世尊  而從非道行

  今當修正道  諸佛之所贊

  爾時無憂。又說偈言

  若人惜身命  猶汝來求道

  是人爲自利  不能益衆生

  我不惜身命  願受諸勤苦

  爲利益衆生  度衆苦惱者

  見佛即是道  不應更余求

  凡夫行正道  實墮邪徑中

  衆生在邪道  見是正是邪

  貪著即魔縛  則遠離世道

  我願常值佛  常願得出家

  常淨修梵行  世世度衆生

  常安住善法  常持佛法藏

  以是所持法  大利益衆生

  常發行精進  聞法即解義

  常住于禅定  功德故高尊

  阿逸多。是二王子說此偈已。于安王佛所出家修道。各相謂言。我先作佛。時無憂比丘謂離憂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離憂答言。我發心爲一一衆生。于萬億劫受地獄苦而心無悔。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以如是堅固莊嚴。又以堪忍柔和之心。假使有人從東方來。持諸糞火屎尿毒瓶。系我頭上。我于爾時。不生嗔恨不惡眼視亦不呵罵。但作是念。我今行忍爲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滅度故。若我嗔恨與彼何異。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應起非行者業。行者之業我所應起。所謂自斷嗔恨。亦斷無量衆生嗔恨而爲說法。我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如是莊嚴。爾時無憂問離憂曰。汝見是心以知是心發莊嚴耶。離憂答言。若無是心則無莊嚴。若無莊嚴雲何當有菩薩修道。是故當知。有是心故。菩薩修道出于世間。無憂比丘。語離憂言。莫作此說。有是心故故有莊嚴。所以者何。心空如幻念念生滅。若空如幻念念生滅。是法無相亦無無相。離憂。若有若無皆名爲見。若有是見皆是邪見。若是邪見即是邪道。不名菩提。是人遠離菩提之道。無所悕望。是故當知。有無等法皆是戲論。戲論法者。菩薩不應親近修習。何法菩薩所應習近。無法菩薩所應習近。所以者何。若法可習是則非法。是故菩薩于一切法不應樂著。所以者何。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非著法故。若菩薩如是得解亦是非法。所以者何。非得解相是名菩提。又菩薩如是知如是觀者。亦墮非法。所以者何。無解脫相是名菩提。若菩薩如是修習。我于是法當如是證。即墮非法。所以者何。無性無說是名菩提。爾時離憂。謂無憂言。若菩提有汝當言有。無應言無。汝以何故。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中。都無所說。無憂答言。汝善知識。菩提名爲非戲論法。汝莫戲論若有若無。所以者何。諸有戲論皆非菩提。若無戲論即是菩提。時離憂言。善知識。我于汝說不解義趣。謂諸戲論皆非菩提。無戲論法是即菩提。無憂答言。汝善知識。可共詣佛請決所疑。時二比丘俱詣佛所。頂禮佛足于一面坐。離憂比丘以先所論具向佛說。時安王佛可無憂言。善哉善哉。既印可已。告離憂曰。如無憂言。謂有戲論皆非菩提。無戲論法是則菩提。所以者何。離諸戲論是名菩提。雲何爲離。一切戲論皆悉寂滅。何名戲論。色陰戲論。受想行識陰戲論。戒品定品慧品戲論。少欲知足苦行頭陀易滿易養空閑靜處。皆是戲論。是諸戲論從何處起。皆從憶想分別故起。何謂分別。謂分別色受想行識。分別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諸功德等。若分別色即是非色。是分別中。則無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行頭陀等。是分別中亦無色空。又若分別受想行識即是非識。是分別中。則無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行頭陀等。是分別中亦無識空。能如此知是慧亦空。如是空中。無有諸相若一若異。是名菩提。爾時離憂。聞說是法逮無生忍。又亦得知是菩提心。以是心故名爲菩薩。時二菩薩。觀如是法信解隨順。八萬歲中常勤精進。經行不息未曾睡臥。八萬歲中不生貪欲恚癡之心。是二菩薩于此命終。即生下方第千世界妙肩佛所俱共出家。自識宿命精進如前。如是展轉從一佛所至一佛所。得值六百八千萬億諸佛世尊。于諸佛法。常得出家精進如前。然後無憂先得作佛號上衆嚴。離憂菩薩于余佛國。後得作佛號日上衆。佛告彌勒。是二佛法廣宣流布。壽命無量阿僧祇劫。阿逸多。是名菩薩摩诃薩心。無來無去無所貪著無生無滅無住無動。若有衆生起是心者。則爲希有。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佛燈出于世  萬億劫難值

  如優昙缽華  時時乃一現

  深發菩提心  正行佛道者

  如是大菩薩  世間亦難遇

  是故若有人  能發此大心

  斯人當作佛  處衆師子吼

  自在師子吼  能轉淨法輪

  佛神通無礙  皆在初心中

  佛相叁十二  十八不共法

  是法及諸相  皆在初心中

  諸佛不虛行  象王回觀法

  及無見頂相  皆在初心中

  布施持戒忍  精進禅智慧

  此諸波羅蜜  皆在初心中

  如是諸功德  及諸余佛法

  當知是一切  皆在初心中

  聲聞戒定慧  及衆神通力

  如是等諸法  亦在初心中

  若我本不發  無上菩提心

  今則不能得  一切佛智慧

  尚不能自得  況令衆生聞

  聲聞弟子衆  亦不出世間

  若深行因緣  證辟支佛道

  爲世作福田  入無余泥洹

  是等諸功德  亦在初心中

  世間出世間  一切諸樂具

  當知此等事  皆因菩提心

  汝等觀是心  所得之果報

  無量無數劫  不能盡其邊

  汝等觀是心  念念常生滅

  如幻無所有  而得大果報

  是心屬諸緣  無一決定相

  如是不定心  能得大果報

  是心不在緣  亦不離衆緣

  非有亦非無  而能起大果

  智者知是心  能生佛智慧

  誰當不貴重  唯除貪著者

  若人依止色  依受想行識

  于法作二相  以虛诳自縛

  如人在虛空  自謂我有縛

  是人自系故  常縛果報中

  是故知心性  虛诳無所有

  不應生疑見  是心非定相

  是心及衆緣  皆空無自性

  若人如是知  終不退菩提

  若法性自空  是法即無生

  一切無生法  是名真智種

  若人如是知  我授菩提記

  不以陰離陰  而可得受記

  若知法無相  亦不取此慧

  如是正智者  是名真發心

  得是堅固心  斯人則能忍

  惡口諸毀辱  刀杖等衆苦

  若人得是忍  則無貪恚心

  自得利不高  亦不嫉他人

  能建于是忍  滅有無二邊

  斯人于世間  能行不壞智

  是故當修此  空無性法忍

  我本亦修集  故得成菩提

  中說品第十叁

  爾時東方。過六萬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上意。是中有佛號曰空性。今現在。是空性佛與月菩薩摩诃薩。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時月菩薩見大光明聞大音聲。問空性佛言。是爲何佛光明音聲。彼佛答言。西方去此。過六萬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文。今現在說菩薩藏經。是爲彼佛光明音聲。時月菩薩白空性佛言。世尊。我欲詣彼娑婆世界見釋迦文佛禮事供養。及見彼土具足莊嚴大菩薩衆。彼佛答言。欲往隨意。時月菩薩即從坐起。頂禮佛足繞已欲去。時空性佛。持白蓮華與月菩薩。作如是言。汝持此華與釋迦文。並稱我言問訊彼佛。少惱少病起居輕利氣力強耶。時月菩薩如大力士屈伸臂頃。于彼佛土忽然不現。到此世界至王舍城。行詣竹園。頂禮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空性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遊步安耶。以此蓮華持與世尊。時佛受華問月菩薩言。善男子。彼空性佛少病少惱氣力安不。時月菩薩白世尊曰。空性如來于彼世界安隱無恙。東方去此過于四萬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妙陀羅尼。是中有佛號名聞力王。今現在爲智流布菩薩摩诃薩。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時此菩薩見大光明聞大音聲。問名聞力王佛言。世尊。今此光明及大音聲。是誰所爲。彼佛答言。西方去此。過于四萬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文。今現在爲諸菩薩說斷衆生疑令衆歡喜菩薩藏經。是爲彼佛光明音聲。時智流布菩薩。白彼佛言。世尊。我欲往詣娑婆世界見釋迦文佛禮事供養。及見彼土具足莊嚴大菩薩衆。彼佛答言。欲往隨意。時智流布既蒙聽許。頂禮佛足繞已欲去。時名聞力王佛。即以一裹赤末栴檀香。而與之曰。汝持此香與釋迦文。並以我…

《佛說華手經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