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

「經集部」經文665卷16頁碼:P0403
唐 義淨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一 ▪第2页

  大唐叁藏沙門義淨奉 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涅槃。善男子。是諸如來。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衆生。爾時四佛。說是語已忽然不現

  爾時妙幢菩薩摩诃薩。與無量百千菩薩及無量億那庾多百千衆生。俱共往詣鹫峰山中釋迦牟尼如來正遍知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時妙幢菩薩。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時四如來。亦詣鹫峰。至釋迦牟尼佛所。各隨本方。就座而坐。告侍者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可詣釋迦牟尼佛所。爲我致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複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爲欲饒益一切衆生。除去饑馑。令得安樂。我當隨喜時彼侍者。各詣釋迦牟尼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師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複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爲欲利益一切衆生。除去饑馑。令得安樂。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告彼侍者諸菩薩言。善哉善哉。彼四如來。乃能爲諸衆生饒益安樂。勸請于我宣揚正法。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我常在鹫山  宣說此經寶

  成就衆生故  示現般涅槃

  凡夫起邪見  不信我所說

  爲成就彼故  示現般涅槃

  時大會中有婆羅門。姓憍陳如名曰法師授記。與無量百千婆羅門衆。供養佛已。聞世尊說入般涅槃。涕淚交流前禮佛足白言。世尊。若實如來于諸衆生有大慈悲。憐愍利益令得安樂。猶如父母余無等者。能與世間作歸依處如淨滿月。以大智慧能爲照明如日初出。普觀衆生愛無偏黨如羅怙羅。惟願世尊施我一願。爾時世尊默然而止。佛威力故于此衆中。有梨車毗童子名一切衆生憙見。語婆羅門憍陳如言。大婆羅門。汝今從佛欲乞何願。我能與汝。婆羅門言。童子。我欲供養無上世尊。今從如來求請舍利如芥子許。何以故。我曾聞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是人當生叁十叁天而爲帝釋。是時童子。語婆羅門曰。若欲願生叁十叁天受勝報者。應當至心聽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于諸經中最爲殊勝。難解難入。聲聞獨覺所不能知。此經能生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成辦無上菩提。我今爲汝略說其事。婆羅門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難解難入。聲聞獨覺尚不能知。何況我等邊鄙之人。智慧微淺。而能解了。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許。持還本處。置寶函中恭敬供養。命終之後得爲帝釋。常受安樂。雲何。汝今不能爲我從明行足求斯一願。作是語已。爾時童子即爲婆羅門。而說頌曰

  恒河駃流水  可生白蓮花

  黃鳥作白形  黑鳥變爲赤

  假使贍部樹  可生多羅果

  朅樹羅枝中  能出庵羅葉

  斯等希有物  或容可轉變

  世尊之舍利  畢竟不可得

  假使用龜毛  織成上妙服

  寒時可被著  方求佛舍利

  假使蚊蚋足  可使成樓觀

  堅固不搖動  方求佛舍利

  假使水蛭蟲  口中生白齒

  長大利如鋒  方求佛舍利

  假使持兔角  用成于梯蹬

  可升上天宮  方求佛舍利

  鼠緣此梯上  除去阿蘇羅

  能障空中月  方求佛舍利

  若蠅飲酒醉  周行村邑中

  廣造于舍宅  方求佛舍利

  若使驢唇色  赤如頻婆果

  善作于歌舞  方求佛舍利

  烏與鸺鹠鳥  同共一處遊

  彼此相順從  方求佛舍利

  假使波羅葉  可成于傘蓋

  能遮于大雨  方求佛舍利

  假令大船舶  盛滿諸財寶

  能令陸地行  方求佛舍利

  假使鹪鹩鳥  以嘴銜香山

  隨處任遊行  方求佛舍利

  爾時法師授記婆羅門。聞此頌已亦以伽他。答一切衆生憙見童子曰

  善哉大童子  此衆中吉祥

  善巧方便心  得佛無上記

  如來大威德  能救護世間

  仁可至心聽  我今次第說

  諸佛境難思  世間無與等

  法身性常住  修行無差別

  諸佛體皆同  所說法亦爾

  諸佛無作者  亦複本無生

  世尊金剛體  權現于化身

  是故佛舍利  無如芥子許

  佛非血肉身  雲何有舍利

  方便留身骨  爲益諸衆生

  法身是正覺  法界即如來

  此是佛真身  亦說如是法

  爾時會中叁萬二千天子。聞說如來壽命長遠。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歡喜踴躍。得未曾有。異口同音。而說頌曰

  佛不般涅槃  正法亦不滅

  爲利衆生故  示現有滅盡

  世尊不思議  妙體無異相

  爲利衆生故  現種種莊嚴

  爾時妙幢菩薩。親于佛前及四如來並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複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實如是。諸佛如來。不般涅槃。無舍利者。雲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諸人天恭敬供養。過去諸佛。現有身骨。流布于世。人天供養。得福無邊。今複言無。致生疑惑。惟願世尊。哀愍我等。廣爲分別

  爾時佛告妙幢菩薩及諸大衆。汝等當知。雲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說。如是之義當一心聽。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雲何爲十。一者。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爲涅槃。二者。諸佛如來善能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故。名爲涅槃。叁者。能轉身依及法依故。名爲涅槃。四者。于諸有情任運休息化因緣故。名爲涅槃。五者證得真實無差別相平等法身故。名爲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無二性故。名爲涅槃。七者。于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淨故。名爲涅槃。八者。于一切法無生無滅善修行故。名爲涅槃。九者。真如法界實際平等。得正智故。名爲涅槃。十者。于諸法性及涅槃性。得無差別故。名爲涅槃。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應知。複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雲何爲十。一者。一切煩惱。以樂欲爲本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名爲涅槃。二者。以諸如來斷諸樂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無去無來。無所取故。名爲涅槃。叁者。以無去來及無所取。是則法身不生不滅無生滅故。名爲涅槃。四者。此無生滅非言所宣。言語斷故。名爲涅槃。五者無有我人。惟法生滅得轉依故。名爲涅槃。六者。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來無去。佛了知故。名爲涅槃。七者。真如是實。余皆虛妄。實性體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來。名爲涅槃。八者。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爲涅槃。九者。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癡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爲涅槃。十者。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爲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應如。複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雲何爲十。一者。如來善知施及施果。無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二者。如來善知戒及戒果。無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叁者。如來善知忍及忍果。無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四者。如來善知勤及勤果。無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五者。如來善知定及定果。無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六者。如來善知慧及慧果。無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七者。諸佛如來。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諸法皆無性。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爲涅槃。八者。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衆苦惱。諸佛如來。除自愛故。永絕追求。無追求故。名爲涅槃。九者。有爲之法。皆有數量。無爲法者。數量皆除。佛離有爲證無爲法。無數量故。名爲涅槃。十者。如來了知有情及法。體性皆空。離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爲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複次善男子。豈惟如來不般涅槃。是爲希有。複有十種希有之法。是如來行。雲何爲十。一者。生死過失。涅槃寂靜。由于生死及以涅槃證平等故。不處流轉。不住涅槃。于諸有情。不生厭背。是如來行。二者。佛于衆生不作是念。此諸愚夫行顛倒見。爲諸煩惱之所纏迫。我今開悟令其解脫。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于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叁者。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然由往昔慈善根力。爲彼有情廣說。乃至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四者。佛無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羅門刹帝利薜舍戍達羅等舍。從其乞食。然由往昔身語意行慣習力故。任運詣彼。爲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來行。五者。如來之身。無有饑渴。亦無便利羸憊之相。雖行乞取。而無所食。亦無分別。然爲任運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來行。六者。佛無是念。此諸衆生。有上中下。隨彼機性。而爲說法。然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爲彼說法。是如來行。七者。佛無是念。此類有情。不恭敬我。常于我所。出呵罵言。不能與彼共爲言論。彼類有情。恭敬于我。常于我所。共相贊歎。我當與彼共爲言說。然而如來起慈悲心。平等無二。是如來行。八者。諸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貪惜及諸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贊歎少欲。離諸諠鬧。是如來行。九者。如來無有一法不知。不善通達。于一切處鏡智現前無有分別。然而如來。見彼有情所作事業。隨彼意轉方便誘引。令得出離。是如來行。十者。如來。若見一分有情得富盛時。不生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戚。然而如來見彼有情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說有如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真實之相。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令諸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若供養者于未來世。遠離八難。逢值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速當出離。不爲生死之所纏縛。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爲放逸

  爾時妙幢菩薩。聞佛親說不般涅槃及甚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來大師不般涅槃。及留舍利普益衆生。身心踴悅。歎未曾有。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時四如來忽然不現。妙幢菩薩。禮佛足已。從座而起還其本處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9】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