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二 ▪第2页
大唐叁藏沙門義淨奉 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常在定。無有散動。若于如來。起诤論心。是則不能見于如來。諸佛所說。皆能利益。有聽聞者無不解脫。諸惡禽獸惡人惡鬼。不相逢值。由聞法故。果報無盡。然諸如來無無記事。一切境界無欲知心。生死涅槃無有異想。如來所記無不決定。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爲。慈悲所攝。無有不爲利益安樂諸衆生者。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金光明經。聽聞信解。不隨地獄餓鬼傍生阿蘇羅道。常處人天不生下賤。恒得親近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常生諸佛清淨國土。所以者何。由得聞此甚深法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則爲如來已知已記。當得不退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微妙之法。一經耳者。當知是人不謗如來。不毀正法。不輕聖衆。一切衆生。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已種善根令增長成熟故。一切世界所有衆生。皆勸修行六波羅蜜多
爾時虛空藏菩薩。梵釋四王諸天衆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說如是金光明王微妙經典。于其國土有四種利益。何者爲四。一者國王軍衆強盛無諸怨敵。離于疾病壽命延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顯。二者。中宮妃後王子諸臣和悅無诤。離于谄佞王所愛重。叁者。沙門婆羅門。及諸國人修行正法。無病安樂。無抂死者。于諸福田。悉皆修立。四者。于叁時中。四大調適。常爲諸天增加守護。慈悲平等無傷害心。令諸衆生歸敬叁寶。皆願修習菩提之行。是爲四種利益之事。世尊。我等亦常爲弘經故。隨逐如是持經之人。所在住處爲作利益。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汝等應當勤心流布此妙經王。則令正法久住于世
金光明最勝王經夢見金鼓忏悔品第四
爾時妙幢菩薩。親于佛前。聞妙法已。歡喜踴躍。一心思惟還至本處。于夜夢中。見大金鼓。光明晃耀。猶如日輪。于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于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衆圍繞而爲說法。見一婆羅門。桴擊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忏悔法。妙幢聞已。皆悉憶持系念而住。至天曉已與無量百千大衆圍繞。將諸供具出王舍城。詣鹫峰山。至世尊所。禮佛足已布設香花。右繞叁匝退坐一面。合掌恭敬瞻仰尊顔白佛言。世尊。我于夢中見婆羅門以手執桴。擊妙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忏悔法。我皆憶持。惟願世尊。降大慈悲。聽我所說。即于佛前。而說頌曰
我于昨夜中 夢見大金鼓
其形極姝妙 周遍有金光
猶如盛日輪 光明皆普耀
充滿十方界 鹹見于諸佛
在于寶樹下 各處琉璃座
無量百千衆 恭敬而圍繞
有一婆羅門 以桴擊金鼓
于其鼓聲內 說此妙伽他
金光明鼓出妙聲 遍至叁千大千界
能滅叁塗極重罪 及以人中諸苦厄
由此金鼓聲威力 永滅一切煩惱障
斷除怖畏令安隱 譬如自在牟尼尊
佛于生死大海中 積行修成一切智
能令衆生覺品具 究竟鹹歸功德海
由此金鼓出妙聲 普令聞者獲梵響
證得無上菩提果 常轉清淨妙法輪
住壽不可思議劫 隨機說法利群生
能斷煩惱衆苦流 貪嗔癡等皆除滅
若有衆生處惡趣 大火猛焰周遍身
若得聞是妙鼓音 即能離苦歸依佛
皆得成就宿命智 能憶過去百千生
悉皆正念牟尼尊 得聞如來甚深教
由聞金鼓勝妙音 常得親近于諸佛
悉能舍離諸惡業 純修清淨諸善品
一切天人有情類 殷重至誠祈願者
得聞金鼓妙音聲 能令所求皆滿足
衆生墮在無間獄 猛火炎熾苦焚身
無有救護處輪回 聞者能令苦除滅
人天餓鬼傍生中 所有現受諸苦難
得聞金鼓發妙響 皆蒙離苦得解脫
現在十方界 常住兩足尊
願以大悲心 哀愍憶念我
衆生無歸依 亦無有救護
爲如是等類 能作大歸依
我先所作罪 極重諸惡業
今對十力前 至心皆忏悔
我不信諸佛 亦不敬尊親
不務修衆善 常造諸惡業
或自恃尊高 種姓及財位
盛年行放逸 常造諸惡業
心恒起邪念 口陳于惡言
不見于過罪 常造諸惡業
恒作愚夫行 無明闇覆心
隨順不善友 常造諸惡業
或因諸戲樂 或複懷憂惱
爲貪嗔所纏 故我造諸惡
親近不善人 及由悭嫉意
貧窮行谄诳 故我造諸惡
雖不樂衆過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諸惡
或爲躁動心 或因嗔恚恨
及以饑渴惱 故我造諸惡
由飲食衣服 及貪愛女人
煩惱火所燒 故我造諸惡
于佛法僧衆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衆罪 我今悉忏悔
于獨覺菩薩 亦無恭敬心
作如是衆罪 我今悉忏悔
無知謗正法 不孝于父母
作如是衆罪 我今悉忏悔
由愚癡憍慢 及以貪嗔力
作如是衆罪 我今悉忏悔
我于十方界 供養無數佛
當願拔衆生 令離諸苦難
願一切有情 皆令住十地
福智圓滿已 成佛導群迷
我爲諸衆生 苦行百千劫
以大智慧力 皆令出苦海
我爲諸含識 演說甚深經
最勝金光明 能除諸惡業
若人百千劫 造諸極重罪
暫時能發露 衆惡盡消除
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忏悔
由斯能速盡 一切諸苦業
勝定百千種 不思議總持
根力覺道支 修習常無倦
我當至十地 具足珍寶處
圓滿佛功德 濟渡生死流
我于諸佛海 甚深功德藏
妙智難思議 皆令得具足
唯願十方佛 觀察護念我
皆以大悲心 哀受我忏悔
我于多劫中 所造諸惡業
由斯生苦惱 哀愍願消除
我造諸惡業 常生憂怖心
于四威儀中 曾無歡樂想
諸佛具大悲 能除衆生怖
願受我忏悔 令得離憂苦
我有煩惱障 及以諸報業
願以大悲水 洗濯令清淨
我先作諸罪 及現造惡業
至心皆發露 鹹願得蠲除
未來諸惡業 防護令不起
設令有違者 終不敢覆藏
身叁語四種 意業複有叁
系縛諸有情 無始恒相續
由斯叁種行 造作十惡業
如是衆多罪 我今皆忏悔
我造諸惡業 苦報當自受
今于諸佛前 至誠皆忏悔
于此贍部洲 及他方世界
所有諸善業 今我皆隨喜
願離十惡業 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 常見十方佛
我以身語意 所修福智業
願以此善根 速成無上慧
我今親對十力前 發露衆多苦難事
凡愚迷惑叁有難 恒造極重惡業難
我所積集欲邪難 常起貪愛流轉難
于此世間耽著難 一切愚夫煩惱難
狂心散動顛倒難 及以親近惡友難
于生死中貪染難 嗔癡闇鈍造罪難
生八無暇惡處難 未曾積集功德難
我今皆于最勝前 忏悔無邊罪惡業
我今歸依諸善逝 我禮德海無上尊
如大金山照十方 唯願慈悲哀攝受
身色金光淨無垢 目如清淨绀琉璃
吉祥威德名稱尊 大悲慧日除衆闇
佛日光明常普遍 善淨無垢離諸塵
牟尼月照極清涼 能除衆生煩惱熱
叁十二相遍莊嚴 八十隨好皆圓滿
福德難思無與等 如日流光照世間
色如琉璃淨無垢 猶如滿月處虛空
妙頗梨網映金軀 種種光明以嚴飾
于生死苦瀑流內 老病憂愁水所漂
如是苦海難堪忍 佛日舒光令永竭
我今稽首一切智 叁千世界希有尊
光明晃耀紫金身 種種妙好皆嚴飾
如大海水量難知 大地微塵不可數
如妙高山叵稱量 亦如虛空無有際
諸佛功德亦如是 一切有情不能知
于無量劫谛思惟 無有能知德海岸
盡此大地諸山嶽 析如微塵能算知
毛端渧海尚可量 佛之功德無能數
一切有情皆共贊 世尊名稱諸功德
清淨相好妙莊嚴 不可稱量知分齊
我之所有衆善業 願得速成無上尊
廣說正法利群生 悉令解脫于衆苦
降伏大力魔軍衆 當轉無上正法輪
久住劫數難思議 充足衆生甘露味
猶如過去諸最勝 六波羅蜜皆圓滿
滅諸貪欲及嗔癡 降伏煩惱除衆苦
願我常得宿命智 能憶過去百千生
亦常憶念牟尼尊 得聞諸佛甚深法
願我以斯諸善業 奉事無邊最勝尊
遠離一切不善因 恒得修行真妙法
一切世界諸衆生 悉皆離苦得安樂
所有諸根不具足 令彼身相皆圓滿
若有衆生遭病苦 身形羸瘦無所依
鹹令病苦得消除 諸根色力皆充滿
若犯王法當刑戮 衆苦逼迫生憂惱
彼受如斯極苦時 無有歸依能救護
若受鞭杖枷鎖系 種種苦具切其身
無量百千憂惱時 逼迫身心無暫樂
皆令得免于系縛 及以鞭杖苦楚事
將臨刑者得命全 衆苦皆令永除盡
若有衆生饑渴逼 令得種種殊勝味
盲者得視聾者聞 跛者能行痖能語
貧窮衆生獲寶藏 倉庫盈溢無所乏
皆令得受上妙樂 無一衆生受苦惱
一切人天皆樂見 容儀溫雅甚端嚴
悉皆現受無量樂 受用豐饒福德具
隨彼衆生念伎樂 衆妙音聲皆現前
念水即現清涼池 金色蓮花泛其上
隨彼衆生心所念 飲食衣服及床敷
金銀珍寶妙琉璃 璎珞莊嚴皆具足
勿令衆生聞惡響 亦複不見有相違
所受容貌悉端嚴 各各慈心相愛樂
世間資生諸樂具 隨心念時皆滿足
所得珍財無吝惜 分布施與諸衆生
燒香末香及塗香 衆妙雜花非一色
每日叁時從樹墮 隨心受用生歡喜
普願衆生鹹供養 十方一切最勝尊
叁乘清淨妙法門 菩薩獨覺聲聞衆
常願勿處于卑賤 不墮無暇八難中
生在有暇人中尊 恒得親承十方佛
願得常生富貴家 財寶倉庫皆盈滿
顔貌名稱無與等 壽命延長經劫數
悉願女人變爲男 勇健聰明多智慧
一切常行菩薩道 勤修六度到彼岸
常見十方無量佛 寶王樹下而安處
處妙琉璃師子座 恒得親承轉法輪
若于過去及現在 輪回叁有造諸業
能招可厭不善趣 願得消滅永無余
一切衆生于有海 生死罥網堅牢縛
願以智劍爲斷除 離苦速證菩提處
衆生于此贍部內 或于他方世界中
所作種種勝福田 我今皆悉生隨喜
以此隨喜福德事 及身語意造衆善
願此勝業常增長 速證無上大菩提
所有禮贊佛功德 深心清淨無瑕穢
回向發願福無邊 當超惡趣六十劫
若有男子及女人 婆羅門等諸勝族
合掌一心贊歎佛 生生常憶宿世事
諸根清淨身圓滿 殊勝功德皆成就
願于未來所生處 常得人天共瞻仰
非于一佛十佛所 修諸善根今得聞
百千佛所種善根 方得聞斯忏悔法
爾時世尊聞此說已贊妙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夢金鼓出聲。贊歎如來真實功德。並忏悔法。若有聞者。獲福甚多。廣利有情滅除罪障。汝今應知此之勝業。皆是過去贊歎發願宿習因緣。及由諸佛威力加護。此之因緣當爲汝說。時諸大衆聞是法已。鹹皆歡喜信受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