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契大乘經》上
唐天竺叁藏地婆诃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摩羅耶頂大山勝處園林廣茂池流皎潔諸大持明遊華棲托靈神所居非人所履獲果仙通上成就域。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大聲聞所作已辦所謂超度一切婆羅凡夫等地。其名曰長老阿若憍陳如。阿說視多。摩诃迦葉。舍利弗。大目幹連。如是等而爲上首。複與大菩薩衆。一切皆是極超越者。一切菩薩叁昧陀羅尼。鹹證現前自在無礙。住于一切菩薩之地。其名曰聖者彌勒菩薩。大慧菩薩。勝慧菩薩。堅慧菩薩。寂慧菩薩。無盡慧菩薩。無邊慧菩薩。海慧菩薩。安慧菩薩。無垢慧菩薩。智慧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诃薩而爲上首。皆獲授記。各于世界成正等覺而轉法輪。及余諸大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仙通鬼神。種種形貌。種種衣服。種種冠飾。持種種仗。種種幢幟。俱來聽法鹹在會坐
爾時世尊。大衆如海圍繞瞻仰。恭敬供養敷演妙法。初善中善後善善義善顯。惟一圓滿具足開說白淨梵行。爾時楞迦大城。有羅刹王名毗毗産。爲其城主。時毗毗産聞佛世尊在摩羅耶頂大山勝處大園池沼仙通遊止非人所行上成就域。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並諸菩薩及諸天等。大會圍繞敷演妙法。乃至開顯白淨梵行。于是毗毗産主。作如是念。佛聲難聞如優昙華。況逢佛出聽受正法。如海盲龜遇浮木孔斯爲甚難。佛極難遇正法難聞。聞法見道。見佛世尊獲大菩提覺悟衆生。甚難甚難希得蓬遇。我于今者難遇得遇。應速嚴赍種種珍寶真珠璎珞無量華鬘。燒塗末香衣服傘蓋幢幡帷障。及笙鼓等衆樂妓人種種供養。並率部屬同詣佛所。供養于佛請問正法。是不虛生。便于此身獲大利益
爾時毗毗産普告部屬。汝等宜速多赍財寶。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珊瑚馬腦赤珠珂玉。珠頸璎珞上妙華香。乃至笙鼓諸音樂等。及諸妓戲衆雜供養。鹹速嚴持與我同詣如來法主叁界勝尊無上福聚具最勝相一切知見最勝福田一切智所。親修供養。所以者何。佛出甚難時或一現。與福時會刹那希遇。叁寶之聲世間難聞。時不可失。毗毗産主。以偈告曰
時或佛出世 刹那會極難
百千俱胝劫 希有逢遇者
導師難值遇 猶如優昙華
無邊衆生界 輪轉乘六趣
地獄受苦毒 畜生及鬼道
生于八難中 棄舍諸如來
聖光出于世 普利諸衆生
以大智慧日 照滅無明闇
今當俱詣彼 同修大供養
摩诃那伽尊 一切世間導
天人之大師 供養獲大果
時毗毗産說此偈已。佛神力故。俱胝那由他百千光明從佛所出。騰輝空中入楞迦大城。照毗毗産及其部屬。毗毗産等遇此光明踴躍歡喜。大光網中出妙伽他演甚深法。
諸法本寂 空性無我 一切衆生
皆不可得 無初無中 亦無終後
虛假不實 猶如幻夢 如雲如電
陽焰浮泡 如旋火輪 如水聚沫
因緣生法 皆無自性 一切有爲
當知悉爾 無明渴愛 是生死本
谛觀熏修 無無明愛 一切諸法
離于言說 最實淨性 猶若虛空
光網聲中演伽他已。楞迦大城毗毗産主。即得無我甚深法忍。其余部屬有得忍者。或有發菩提心者。有得順忍者。有見谛者。毗毗産主于佛法僧獲無疑信。作如是念。我當著堅信甲以取佛果。即說偈言
天人阿修羅 無上最勝解
梵主諸天衆 不見不能知
我當于世間 獲得如是法
一切智之智 決定無有疑
當于此世界 成佛度衆生
無邊俱胝數 開顯佛淨法
無漏八解支 勝上真正道
無邊智備顯 叁十二相具
成佛證菩提 以此莊嚴身
普令諸衆生 修行清淨業
超度生死流 滅除衆怖畏
荷持德智行 拯濟廣饒益
日身開月口 滅塵破生死
持德當成佛 顯示叁有中
時毗毗産說此偈已。即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赍持無量如心所欲奇妙異物。種種顯現種種華鬘燒香塗香末香衣幢幡傘摩尼衆寶缯幕帷障。真珠寶頸諸莊嚴具。笙鼓衆音歌唱呗贊。美聲悅意遍滿虛空。而來供養歎佛功德色相莊嚴。率其部屬從空中下。猶如鵝王前詣佛所。同于佛前右膝著地頂禮佛足數百拜已。起右繞佛複數千匝。毗毗産主便于佛前投身布地如大樹倒。作如是言。南無南摩無邊妙德莊嚴身尊最上丈夫丈夫師子叁界最勝婆伽婆低釋迦牟尼如來阿羅诃叁藐叁佛陀。言已而起合掌一心頌佛功德
無量俱胝生 積修清淨行
行于難行行 難得菩提因
飲食衣騎乘 珠璎金七寶
施諸求乞者 無量百千億
棄舍國城邑 親愛及部屬
福勝富王都 豐樂財寶積
志勇無狹劣 拯濟不思議
百千萬億劫 常行難舍施
往昔爲王子 名曰須達拏
止于苦行林 舍妻及男女
昔見饑乳虎 慈悲舍身肉
又爲救鴿命 不吝自屠割
見盲婆羅門 乞眼便挑與
未曾生苦惱 亦無悔恨心
見來求乞者 大喜恭敬施
爲修菩提因 舍頭奉乞者
長夜護戒聚 不濁不虧缺
純一淨聖行 不與衆惡雜
不害衆生命 不盜他財物
梵行常清淨 不染吝戀著
口不出妄語 禁酒酒類飲
等觀諸衆生 與己一無別
終不行間說 讒構破于他
不出凶暴言 語不绮無義
常行善利行 禁除諸損害
不于諸衆生 而暫起嫌怒
常斷諸邪見 專持正善德
佛法僧之所 徹誠修供養
昔舍諸五欲 出家遠愛染
奉佛清淨戒 波羅提木叉
昔行于忍德 安受衆苦痛
陵打嗔罵詈 嚴毒苦皆忍
曾無恨悔心 心不暫生惡
于諸衆生所 無害無嫌忿
慈眼觀衆生 普視猶如子
令脫大苦毒 無量百千億
生生世世中 常修大忍行
昔爲忍辱仙 修道演白法
王妃宮妓等 歡喜來聽受
王嗔害大忍 大忍心安悅
聖尊建大進 不思俱胝劫
狹劣邪怠心 常禁不令起
大志廣精進 開悟佛菩提
以佛大菩提 覺照于一切
昔行難行行 勤策不懈怠
供養諸尊重 及無量如來
乃至爲衆生 而處于生死
隨順作僮仆 種種方便導
無量百千生 爲大勤苦行
積修佛真法 以祈無上果
往昔修禅定 寂靜調伏心
四禅與五通 無色等鹹達
正思叁摩提 無漏定圓滿
昔時修般若 滿足無漏智
了諸法無性 幻僞假诳惑
無我無衆生 壽者養育者
生者因業轉 煩惱網連續
欲界常不淨 四染煩惱俱
衆生界清淨 乃至煩惱本
逮得實清淨 斯見衆生始
施戒忍進定 般若等超過
以何義開顯 方便及智度
無邊勝福聚 大進正覺尊
勤身語意業 今獲佛真果
我今稽首禮 世界大依父
願我于未來 當得佛正覺
時毗毗産主偈頌佛已。以無量種種上妙華鬘燒香塗香末香衣服傘蓋幢幡笙鼓衆雜音樂歌唱頌贊。與其部屬最上尊重如法至誠。同供養佛及諸聲聞諸菩薩衆。時毗毗産白佛言。世尊。欲少請問如來應正等覺。願垂聽許。佛告毗毗産。恣汝所問。當如汝心爲汝解說。毗毗産主蒙佛聽許。即白佛言。世尊。衆生(梵音薩埵舊譯爲衆生或爲有情)衆生者是何義。佛告楞迦主言。衆生者是有性想衆和合故。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名色界入緣起及因業果。會對而生猶如蘆束。或執爲我或曰衆生生者養育者丈夫者。或稱富伽羅。或稱摩那婆。或稱知者。或稱視者。或稱作者受者想者。楞迦主當知。此皆是衆生想。毗毗産複白佛言。世尊。彼諸衆生以何爲根。何所止住。複何流運。佛言。一切衆生無明爲根。止住于愛隨業流運。毗毗産言。世尊。業有幾種。佛言。楞迦主。業有叁種叁相。雲何叁種。謂身業語業意業。雲何叁相謂善相不善相善不善相毗毗産言。世尊。雲何衆生死已而更受生雲何舍身更取新身。佛言。楞迦主。衆生身死識遷隨業風運受已業果善及不善善不善等。如業所引以取身報。或受卵生。或受胎生濕生化生皆業風運不勞而至。毗毗産言。世尊。衆生死已受中陰身。新身未受雲何而住。佛言。楞迦主。于意雲何。如種生牙爲先種滅而後牙生。爲先牙生而後種滅。爲種滅經久而牙乃生。毗毗産言。世尊。非種滅已而後牙生。非牙生已而後種滅。生滅同時無先無後。佛言。如是楞迦主。非舊身後識滅已而新身初識生。亦非新身初識生已而舊身後識滅。生滅同時無先無後。楞迦主。如吉彌蟲行。頭有所至身總隨之。一著不移步易乃去。如是先識托身識總隨之。一托不離死方遷舍。毗毗産言。若如是者有中陰不。佛言。楞迦主。如卵生衆生棄身托卵。以業風力在于卵中凝[泳-永+牙]無知。至卵熟時識方有覺。所以者何。業法如是。以業力故。卵生衆生熟時未至無所覺知。又轉輪王及轉輪王子。以福業故受身之時。不爲胎穢所汙。不與胎穢和雜。無胎穢染故多化生。如或胎生便有胎卵不染胎穢。熟時至已剖卵而出。楞迦主。應當以是而表中陰。毗毗産言。世尊。識量如何作何形色。佛言。楞迦主。識無限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無礙無似無住無表。毗毗産言。世尊。識體若無限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無礙無似無住無表豈非是斷相耶。佛言。不也。楞迦主。我今以譬開喻汝心當令汝悟。如汝在己宮中處堂殿上。婇妓部屬侍奉圍繞。床座臥具敷施適樂。種種妙好以莊嚴身。是時無憂大園卉木敷榮衆華舒發。或和風調吹或猛風暴激。無憂林香流入宮殿。楞迦主于意雲何。其風之香可嗅知不。毗毗産言。世尊。香可嗅知。楞迦主。亦可別知某華香不。毗毗産言。可分別知。楞迦主。以嗅可知而便能見香體限量形色等不。毗毗産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香體無色可顯不可執持。無有同似無表無住。甯得見其量色等也。楞迦主。于意雲何。豈以汝不能見香體量色。即是斷相毗毗産言。不也。世尊。若是斷相豈可嗅知。如是如是。楞迦主。識體若斷即無生死了別之相。楞迦主。當知識體至妙清淨。而爲客染之所染汙。所謂無明渴愛熏習業等。如虛空界至妙清淨。而爲煙雲塵霧四染所染。楞迦主。識體淨妙無色無量無所執礙。客染穢現亦複如是。何以故。實智觀察畢竟無有衆生可得。無命者無生者。無丈夫無富伽羅。無知者無視者。無想者受者…
《證契大乘經上》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