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密嚴經》

「經集部」經文682卷16頁碼:P0747
唐 不空譯

  《大乘密嚴經》上

  開府儀同叁司特進試鴻胪卿肅國公食邑叁千戶賜紫贈司空谥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叁藏沙門不空奉 诏譯

  密嚴道場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薄伽梵。住于超越欲色無色等想。于一切法自在無礙。神足力通之所遊戲密嚴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聲聞緣覺所行之境。與諸修習勝瑜伽者。十億佛刹微塵數等菩薩摩诃薩俱。其名曰摧一切外道異論菩薩摩诃薩。大慧菩薩摩诃薩。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诃薩。聖觀自在菩薩摩诃薩。得大勢菩薩摩诃薩神通王菩薩摩诃薩。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金剛藏菩薩摩诃薩。解脫月菩薩摩诃薩。持進菩薩摩诃薩而爲上首。皆超叁界心意識境智成身。轉于所依成就如幻。首楞嚴法雲叁摩地。無量諸佛手灌其頂。處離叁有蓮華宮

  爾時如來應正遍知。從現法樂住自覺聖智甚深境界。微妙奮迅無量衆色之所現顯叁摩地起。出帝雷光妙莊嚴殿。與諸菩薩入于無垢月藏殿中。升密嚴場師子之座。世尊坐已觀察四方。從眉間珠髻光明莊嚴。出于無量百千淨光。圍繞交映成光明網。是光網流照之時。一切佛刹莊嚴之相分明顯現。如一佛刹余諸佛土。嚴飾細妙同于微塵。密嚴世界超諸佛國。遠離星宿及日月。如無爲性不同微塵。此密嚴中佛及弟子。並余世界來此會者。當如涅槃及以虛空非擇滅性

  爾時世尊。現彼世界佛及菩薩。威神功德勝妙事已。複以佛眼遍視十方諸菩薩衆。告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诃薩言。如實見今此世界名曰密嚴。是中菩薩悉于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以叁摩地力生智慧火。焚燒色貪及以無明。轉所依止得意成身。神足力通以爲嚴飾。無竅隙無骨體。猶如日月摩尼電光。帝弓珊瑚纥利多羅。黃金瞻蔔孔雀花月鏡中之像。如是色身住于諸地修無漏因。由叁摩地而得自在。十無盡願及以回向。獲殊勝身來密嚴刹

  爾時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诃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稽首佛足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有所問。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哀許爲說。佛告如實見言。善哉善哉恣汝所問。當爲汝說令汝心喜

  爾時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诃薩承佛開許即白佛言。世尊。唯此佛刹超越欲色無色。及以無想有情界耶。佛言善男子。從此上方過百億佛刹。有梵音佛土娑羅樹王佛土星宿王佛土。過如是佛土複有無量百千佛刹。廣博崇麗菩薩衆會之所莊嚴。彼中諸佛鹹爲菩薩。說現法樂住自覺聖智。遠離分別實際真如。大涅槃界究竟之法。是故當知此界外。有如是等無量佛刹。如實見匪唯汝今于佛國土菩薩衆會。心生限量請問如來。有此菩薩摩诃薩名曰持進。曾于佛所生限量心。便以神通升于上方。過百千俱胝乃至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不能一見如來之頃。心生希有知佛菩薩不可思議。還至娑诃世界名稱大城。來于我所悔謝已過。贊佛功德無量無邊。猶如虛空住自證境來密嚴刹。爾時會中金剛藏菩薩摩诃薩。善能演說諸地之相。微妙決定盡其源底。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于如來應正遍知。欲少咨問唯願哀愍爲我宣說。佛言金剛藏汝于我所欲有問。如來應正等覺隨汝所疑爲汝開演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诃薩。承佛許已而白佛言。世尊佛者是何句義。所覺是何。唯願世尊說勝義境示法性佛。令過去未來現在修菩薩行者。于諸色相積集之見。及余外道異論執著。行分別境起微塵勝。自在性時方虛空我意。根境和合如是諸見。複有計者無明愛業眼色與眼。是時複有觸及作意。如是等法而爲因緣。等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和合生識執著行者。起有無等種種惡覺于我法中。複有諸人于蘊有情墮空性見。爲斷如是妄分別覺。唯願世尊說離五種識所知相。能于諸法最自在者。佛大菩提所覺知義令得聞者。如其了悟所知五種而成正覺

  爾時佛告金剛藏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金剛藏。十地自在超分別境有大聰慧。能欲顯是法性佛種最勝瑜只。匪唯汝今于佛菩提所覺之義。生希有念請問于我。有賢幻等無量佛子。鹹于此義生希有心。種種思擇而求佛體。如來者是何句義。爲色是如來耶異色是如來耶。如是于蘊界處諸行之中。內外循求不見如來。皆是所作滅壞法故。蘊中無如來。乃至分析至于極微皆悉不見。所以者何以妙智慧定意谛觀無所見故。蘊粗鄙故如來者常法身故。善哉佛子汝能善入甚深法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金剛藏菩薩摩诃薩唯然受教

  佛言善男子。叁摩地勝自在金剛藏如來非蘊亦非異蘊。非依蘊非不依蘊。非生非滅。非智非所知。非根非境。何以故蘊處界諸根境等皆鄙陋故。不應內外而見如來。且色無覺知無有思慮生已必滅。同于草木瓦礫之類。微塵積成如來聚沫。受以二法和合而生。猶如水泡瓶衣等想。亦二和合因緣所生猶如陽焰。譬如盛熱地氣蒸湧。照已日光如水波浪。諸鳥獸等爲渴所逼。遠而望之生真水解。想亦如是無有體性虛妄不實分別智者。如有性見各別體相名字可得。定者審觀猶如兔角。石女兒等但有假名。如夢中色唯想妄見覺悟非有。無明夢中見男女等種種之色。成于正覺即無所見。行如芭蕉中無堅實。離于身境即無體性。識如幻事虛僞不實。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依草木瓦礫示現色像。幻作于人及諸象馬。種種形相具足莊嚴。愚幻貪求非明智者。識亦如是依余而住。遍計分別能取所取二種執生。若自了知即皆轉滅。是故無體同于幻士。金剛藏如來常住恒不變易。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名如來藏。猶如虛空不可壞滅。名涅槃界亦名法界。過現未來諸佛世尊。皆隨順此而宣說故。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此性常住名法住性法界性法尼夜摩性。金剛藏以何義故名尼夜摩。遠離後有一切過故。又此叁摩地能決定除後有諸惡。以如是故名尼夜摩。若有住此叁摩地者。于諸有情心無顧戀。證于實際及以涅槃。猶如熱鐵投諸冷水棄于有情故諸菩薩舍而不證。所以者何舍大精進大悲諸度。斷于佛種趣聲聞乘。行于外道邪見之迳。猶如老象溺在淤泥。爲叁摩地泥所沈沒。味定境界亦複如是。退轉一切諸佛法門不得入于究竟之慧。是故菩薩舍而不證近住而已。以究竟慧入佛法身。覺悟如來廣大威德。當成正覺轉妙法輪。智境衆色而爲資用。入如來定遊涅槃境。一切如來令從定起。漸次加行超第八地。善巧決擇乃至法雲。受用如來廣大威德。入于諸佛內證之地。與無功用道叁摩地相應。遍遊十方不動本處。而恒依止密嚴佛刹。金剛自在具大變化。示現佛土而成自在。轉于所依智叁摩地。及意成身力通具足。行步威德猶如鵝王。譬如明月影遍衆水。佛亦如是隨諸有情普現色相。于諸衆會所益不空。複令當詣密嚴佛刹。如其性欲而漸開誘。爲說一切欲界天王自在菩薩。清淨摩尼寶藏宮殿諸安樂處。乃至諸地次第。從一佛刹至一佛刹。示現富樂功德莊嚴。盡于未來隨機應現。猶如成就持明仙等。及諸靈仙宮殿之神。與人行止而不可見。如來變化所爲事畢。住于真身隱而不現亦複如是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根蘊如蛇聚  境界緣所觸

  無明愛業生  熏習縛難解

  心心所惡覺  纏繞如蟠龍

  怒毒因之與  [火*孛]如炎盛火

  諸修觀行者  常應如是觀

  舍諸蘊法故  一心而不懈

  如于虛空中  無樹而有影

  風衢及馬迹  此見悉爲難

  于能造所造  色及非色中

  欲求見如來  其難亦如是

  真如實際等  及諸佛體性

  內證之所行  非諸語言境

  涅槃名爲佛  佛亦名涅槃

  離能所分別  雲何而可見

  碎末于金礦  礦中不見金

  智者巧融煉  真金方乃顯

  分剖于諸色  乃至爲極微

  及析求諸蘊  若一若異性

  佛體不可見  亦非無有佛

  定者觀如來  勝相叁十二

  苦樂等衆事  施作皆明顯

  是故不應說  如來定是無

  有叁摩地佛  善根善巧佛

  一切世勝佛  及正等覺佛

  如是五種佛  所余皆變化

  如來藏具有  叁十二勝相

  是故佛非無  定者能觀見

  超越于叁界  無量諸佛國

  如來微妙刹  淨佛子充滿

  定慧互相資  以成堅固性

  遊于密嚴刹  思惟佛威德

  密嚴中之人  一切同佛相

  超越刹那壞  常遊叁摩地

  世尊定中勝  衆相以莊嚴

  得于如夢觀  顯現于諸法

  衆謂佛化身  從于兜率降

  佛當密嚴住  像現從其國

  住真而正受  隨緣衆像生

  如月在虛空  影監于諸水

  如摩尼衆影  色合而明現

  如來住正定  現影亦複然

  譬如形與像  非一亦非異

  如是勝丈夫  成于諸事業

  非極微勝性  非時非自在

  亦非余緣等  而作于世間

  如來以因緣  莊嚴其果體

  隨世之所應  種種皆明現

  遊戲叁摩地  內外無不爲

  山川及林野  朋友諸眷屬

  衆星與日月  皎鏡而垂像

  如是諸世間  身中盡苞納

  複置于掌內  散擲如芥子

  佛于定自在  牟尼最勝尊

  無能作世間  惟佛之所化

  愚翳無智者  惡覺惑所縛

  著于有無論  見我及非我

  或言壞一切  或言于少分

  如是諸人等  常自害其身

  佛是遍叁有  觀行之大師

  觀世如幹城  所作衆事業

  亦如夢中色  渴鹿見陽焰

  屈伸等作業  風繩而進退

  佛于方便智  自在而知見

  譬如工巧匠  善守于機發

  亦如海船師  執柁而搖動

  無邊最寂妙  具足勝丈夫

  利根者能證  鈍根者遠離

  是修行定者  妙定之所依

  一切定慧人  明了心中住

  佛體最清淨  非有亦非無

  遠于能所覺  及離于根量

  妙智相應心  殊勝之境界

  諸相妄所境  離相是如來

  能斷諸煩惱  于定無所染

  無動及所動  住于無染路

  微妙諸天俱  乾闼修羅等

  衆仙及外道  贊歎常供養

  于彼不驚喜  心無所動搖

  由瑜伽本淨  是故超彼岸

  以化佛現迹  爲天人亦業

  佛非彼此現  猶如于日月

  住于圓應智  離欲現人間

  異類諸外道  隨宜悉調伏

  種種衆智法  王論四吠陀

  悉是諸如來  定力而持說

  現國王朝會  及諸國法令

  山林修道處  悉皆佛示化

  十方衆寶藏  出生清淨寶

  悉是天中天  自在威神故

  叁界善巧慧  種種諸才智

  所作方便業  因佛而成就

  持鬘爲群品  業行者示因

  戲笑衆善巧  常說歌詠論

  或現降…

《大乘密嚴經上》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