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一 ▪第2页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作。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若聾若痖。口常爛臭。無人信語。衆人所笑。面色不好。不住一處。心動不定。常行惡行。如是名爲兩舌業報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名爲第叁口業樂行多作成就業果。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如是惡口樂行多作。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處處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惱。無人安慰。于自妻子。不得愛語。猶如野鹿畏一切人。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是名惡口叁種果報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绮語樂行多作。彼見聞知。或天眼見。若彼绮語樂行多作。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一切不愛。王舍怨家。兄弟親家。輕弄嫌賤。此是绮語口業果報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意業。叁種不善。樂行多作意不善業。彼見聞知。或天眼見。若彼貪心。樂行多作意不善業。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雖有財物。則爲王賊及水火等無理橫失。恒常貧窮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嗔心。樂行多作意不善業。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嗔心意業。樂行多作意不善業。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則生邊地夷人之中。常畏鐵處。常怖魄處。墮崄岸處。彼人之心不曾安隱。常被誹謗。常得如是多種衆惡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邪見。樂行多作意不善業。彼見聞知。或天眼見。邪見意業樂行多作。墮于阿鼻地獄等中受一切苦。若墮畜生。于無量世百千萬億億數轉生。餓鬼境界。亦複如是。若生人中。如法所說。自種性業。善業道行。不依法行。于上世來父祖種性。千倍下劣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更複思法。深細觀察。雲何如是十不善法。流轉生死世間地獄餓鬼畜生。彼見聞知。或天眼見。雲何殺生。雲何樂行。雲何多作。謂殺生者。此殺生人。近惡知識。若惡知識近住之人。與彼相隨。喜樂彼人。相隨遊戲。共行共宿。于彼生信。謂有功德。隨彼所作。亦與同行。彼人如是近惡知識。彼殺生人。近殺生者。則以種種殺生因緣教令殺生。或外道齋。或屠獵等。如貪味者說殺生事。如怨家者說殺生事。如賊貪物說殺生事。如鬥戰者說殺生事。如貪名者說殺生利。彼人聞已。心則生信。亦隨順行。憙樂殺生。如是喜樂。既殺生已墮于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愛著。心不樂處。一切善人訾毀之處。以此因故。若生人中。命則短促。如是殺生。近惡知識。以爲種子
雲何樂行彼不善人。既殺生已。憙樂歡喜。心意分別。見殺功德。如是分別。則有多種。斷他命已。不生懊悔。贊說言善。心不放舍。轉複更作。教他人作。既教他已。說彼殺生種種功德。異異因緣。如前所說。如是名爲樂行殺生。雲何多作。此殺生已。如前行說。近惡知識。習作殺生。多造殺具。作危崄處。作圍毒箭。集養狗等。養殺生鳥。近旃陀羅。造鬥戰具。铠鉀刀杖。及以[矛*(替-曰+貝)]鉾鬥戰之輪。種種器仗。諸殺生具。如是一切。皆悉攝取。如是惡人。多作殺生。以是因緣。墮于地獄畜生。餓鬼。受極苦惱殺生之業。有下中上。受苦報時。亦下中上。既作業已。如是不得不受果報如是如是。自作惡業。自得惡報。若黠慧人。舍惡行善。彼世間中。如是殺生。樂行多作
雲何偷盜樂行多作。雲何樂行多作。盜已墮于地獄。此惡戒人。性自偷盜。近惡知識。若惡知識近住之人與彼相隨。則行偷盜。有下中上。何者爲下。謂王法等。如前所說。何者爲中。非福田所。偷盜彼物。此盜爲中。何者爲上。佛法僧物。微少偷盜。是則爲上。彼佛法僧。若盜僧物。佛法能淨。盜佛法物。僧不能淨。若盜衆僧現食用物。墮大地獄。頭面在下。若取屬僧所常食物。則墮無間阿鼻地獄。寬廣闇等。以重福田。微少偷盜。以有心念。樂行多作。彼少偷盜。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複忏悔。不生隨喜。心中生悔。彼不定受。若偷盜人。無量方便而行偷盜。以如是故。名爲偷盜
雲何樂行偷盜他物。得已歡喜。與賊相隨。心以爲樂。既得財物。作衣食已。心生歡喜。贊其功德。教他偷盜。教已贊說。如是名爲樂行偷盜
雲何多作。既偷盜已。多作床敷。臥具氈被。食啖餅肉。衣服莊嚴。淫女娛樂。樗蒲博戲。心生喜悅。我今快樂。一切樂中。偷盜爲最。以此因緣。我豐床敷臥具飲食。衣服莊嚴。淫女樗蒲。第一勝樂。我今常當作偷盜行。令我後時增長富樂。如前所說。如是如是。多行偷盜。決定于彼地獄中受
雲何邪淫樂行多作。此邪淫人。心不觀察。淫欲覆蔽。若人先世淫欲處來。所謂鴛鴦迦賓。阇羅孔雀。鹦鹉魚雉。鷃鳥阿修羅等。如是處來。于此中生。常與多欲。不善知識。相隨共行。如是二分。喜樂淫欲。心不觀察。心不厭足。不離欲心。不觀察行。隨有欲處。往到其所。以欲處來。此欲處生。喜行淫欲。故不觀察淫欲所覆。如是邪淫不善之人。觸染勢力。彼彼憙樂。如是邪淫。複更如是。心喜樂行。樂行如是邪淫惡觸
雲何樂行如是邪淫。雖不常行。而常憙樂。心意分別。更于余處。心不憙樂如淫欲者。如是樂行邪淫境界
雲何多作。愚癡凡夫。心不觀察。邪淫覆蔽。他複爲說邪淫功德第一勝樂。所謂淫欲。言爲此事非是不善。複教多人憙樂淫欲。如是邪淫。愚癡凡夫憙樂多作。如是叁種身不善業。口業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绮語。何者妄語。所謂自心先自作诳。然後诳他如是妄語。自他成诳。又彼妄語。五因緣發。所謂嗔貪邪法所攝。欲心怖畏
雲何嗔心而發妄語。若于王前。或大衆中。長者衆中。若善知識。怨家诤鬥。饒益知識。衰惱怨家。是故妄語。雲何貪心而發妄語。見他財物。方便欲取。是故妄語。雲何邪法所攝妄語。如婆羅門法中所說。饒益尊故。饒益牛故。畏自死故。爲取婦故。如是妄語。皆不得罪。如是之人。邪法攝語。如是妄語。是愚癡人邪見攝語。此語堅重。于地獄受。是故乃至失命因緣。不應妄語。此妄語者。能爲地獄第一種子。言爲取婦妄語無罪。是欲心發。亦是邪法。雲何怖畏而發妄語。何處怖畏。爲彼饒益。是故妄語。起如是心。若不妄語。彼則于我多不饒益。彼人畏死。是故妄語。彼五因緣愚癡之人。作妄語說。如是一切皆住癡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有何等人 起一妄語法
則不畏他世 無惡不造作
若人生世間 口中有大斧
若以斫自他 口中惡語出
如是應實語 不應斫他人
雖無乞求者 應當多少與
此叁種行者 舍身則生天
若如是者。一切因緣。一切所作。莫妄語說。于他妄語。心莫隨喜。亦不隨逐妄語者行。莫共同坐。若妄語人共行坐者。他人見之。亦謂妄語。如是若與垢業之人共相隨者。則樂垢業。若與彼人共行坐等。雖無垢業。他謂垢業。若如是者。應觀察法。惡知識者。勿與相隨。此惡知識。于生死中最堅系縛。則墮地獄畜生餓鬼。所謂隨逐惡知識行。若善知識相隨行者。則得解脫。廣則無量。此中如是略說妄語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兩舌。兩舌幾種。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兩舌者。多于和合人起破壞意。口中語說。兩舌二種。自作教他。教他者怨家。若似怨家所遣破壞。汝破彼人。是他因緣。有他不遣。自作破壞。令他衰惱。又複雲何嗔因緣故。于他不愛。與他人惡口說惡語。聞者不愛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惡口。彼見聞知。或天眼見。彼惡口者。貪嗔癡發。一切愚癡凡夫之人。常行不離。如是惡口。有無量種。無量攀緣。無量因緣。無量心發。無量果報。此語能破無量善行。此語能與一切人惡。世間如怨。善人不近。人所不信。此語如毒。如是惡口惡道因緣。是垢言語正梵行人。舍離不行。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黠慧離惡口 正語憙樂行
如是美語人 則近涅槃住
常說善妙語 舍離垢惡語
垢惡語汙人 能令到地獄
垢語所汙人 彼人則無善
惡如師子蛇 彼不得生天
一切善語人 能善安慰他
諸世間所愛 後世則生天
若人不惡語 舍離于谄曲
雖人行如天 彼人善應禮
實語常行忍 直心不谄曲
不惱于他人 彼建立法幢
人命不久住 猶如拍手聲
人身不如法 愚癡空過世
何人不自愛 何人不樂樂
若人作惡業 不行自愛因
妻子及財物 知識兄弟等
皆悉不相隨 唯有善惡業
善業不善業 常與相隨行
如鳥行空中 影隨常不離
如人乏資糧 道行則受苦
不作善業者 彼衆生亦然
如具資糧者 道行則安樂
衆生亦如是 作福善處行
久時遠行人 平安得還歸
諸親友知識 見之皆歡喜
作福者亦爾 此死他處生
所作諸福德 如親等見喜
如是作福德 和集資未來
福德于他世 則得善住處
福德天所贊 若人平等行
此身不可毀 未來則生天
觀如是處已 黠慧者學戒
得聖見具足 善行得寂靜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觀察第四不善業道。绮語口業。雲何绮語。绮語幾種。前後語言不相應說。故名绮語。心輕速轉。前後語言相應而說。亦名绮語。從慢心起。自輕因緣。令人不信。即于現身是惡道生。一切世間輕毀之因。無所饒益。垢語绮語。如是第四垢語口業。非善業道。勿作绮語。亦莫隨喜。不應受行。若绮語者。則非善人
意不善者。貪嗔邪見。雲何爲貪。他所攝物。自心分別。欲得彼物。非正觀察。彼人如是。愛樂他物。于他所有。無因無分而自擾惱。望得彼物。故名意貪。不善業道。非是可愛。非是可樂。所得果報。非意相應。非寂靜意。非是安樂。愚癡之人。虛妄生貪。他物叵得。虛妄分別。生貪味著。心意動轉。常生悕望。心樂欲取。見他財物。自得苦惱。故名爲貪。如是意地第一貪心不善業道。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名嗔意地第二不善業道。彼見聞知。或天眼見。于他前人。無有因緣。起嗔惡意。又複于他。若貧若富。無有因緣而見他已。意地起發重惡嗔心。以嗔因緣。于地獄受。善法谷等。既成熟已。嗔心如雹。壞善谷等。唯正智眼。對治彼闇。嗔心如火。燒一切戒。嗔則色變。是惡色因。嗔如大斧。能斫法橋。住在心中。如怨入舍。此世他世。心一正行。嗔能壞破。舍彼嗔心。慈是對治。及四聖谛。苦集滅道行地獄行。嗔爲上使。唯有善人。聖聲聞人。聞法義人。乃能舍離。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雲何邪見正法障礙。一切惡見。心之黑闇。彼見聞知。或天眼見。無始以來行邪見因。墮于地獄餓鬼畜生。故名黑闇。樂邪見者。正道障礙。如刀火毒崄岸惡處。唯有一切愚癡之人。貪著樂行。以顛倒見。故名邪見彼有二種。一信邪因。二心不信業果報法。信邪因者。作如是知。身等樂苦。皆是天作。非業果報。于業果報心不信者。謂無施等。是名邪見。如是十種不善業道不饒益業。一切皆以邪見爲本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9】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