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十七 ▪第2页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乃至惡業不盡。猶不得脫。業盡得脫。余業因緣。生于人中。貧窮多病。隨其行處。常爲火燒。野火所焚。以余業因緣。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多行嫉妒。習于遍業。究竟成業。墮餓鬼道。生于不淨巷陌之中。以何業行。生于彼處。彼以聞慧。見此衆生。悭嫉覆心。以不淨食。與諸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于不淨啰他餓鬼之中(啰他魏言巷陌)。若于晝日。人不能見。若人夜行。則多見之。若城邑聚落衆聚之處。若住曠野。行軍廁屏穢惡之處。蟲蛆滿中。臭處不淨。若人見者。惡不欲視。歐吐舍去。而是餓鬼。生在其中。由前世時。以不淨食。持與衆僧。以是因緣。生不淨處。受大苦惱。雖處其中。常不得食。有諸惡鬼。手執利刀。刃出火焰。在傍守護。常困饑渴。一月半月。乃得一食。猶不得飽。設得食飽。守糞諸鬼。強打令吐。饑渴燒身。呻[口*睾]哀叫。交橫馳走。憂惱悲泣。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種子不善因緣故  獲得憂苦惡果報

  因果之性相相似  惡業因緣得苦報

  爲惡業鈎之所牽  如魚吞鈎入惡道

  吞鈎之魚尚可脫  惡業牽人無免者

  諸業大力牽衆生  不善業繩之所縛

  將詣餓鬼世界中  具受諸大饑渴苦

  諸餓鬼等饑渴苦  過于火刀及毒藥

  如是饑渴有大力  無量饑渴惱衆生

  無一念時得休息  晝夜苦惱常不離

  乃至不得微少樂  常受種種諸辛苦

  以作苦業因緣故  生惡道中受苦報

  于此苦報難得脫  何時當得受安樂

  所見諸泉悉無水  一切陂池皆枯竭

  處處逃奔求水漿  往至諸河悉不見

  我所行處求諸水  山林曠野無不遍

  隨所至處望水飲  求覓少水不能得

  饑渴之火燒我身  無歸無救受大苦

  如是餓鬼。自業所诳。呻喚哀[口*睾]。乃至惡業不盡。故不得脫。報盡命終。以余業故。生于人中。受諸淫女。婦女之身。若得男身。生除糞家。身服女人所著之衣。行女人法。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何業故。生于食風餓鬼之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見諸沙門婆羅門貧窮病人。來乞求者。許施其食。及其來至。竟不施與。令此沙門及婆羅門貧窮病人。饑虛渴乏。如觸冷風。彼妄語人。身壞命終。墮于婆移婆叉(魏言食風)餓鬼之中。既受鬼身。饑渴苦惱。如活地獄。等無有異。奔走四方。無所悕望。無人救護。無依無怙。自心所诳。于遠方處。適見飲食。在于林間。及僧住處。奔走往趣。疲極困乏。饑渴倍常。張口求食。風從口入。以爲飲食。以惡業緣。故使不死。惡業持身。妄見食想。猶如渴鹿見陽焰時。謂之爲水。空無所有。如旋火輪。以前世時虛诳許人而竟不與。以此報故。但眼見食。而不能得。伽他頌曰

  因果相似聖所說  善因善果則成就

  善因則不受惡果  惡因終不受善報

  因緣相順縛衆生  生死相續如鈎鎖

  生死系縛諸衆生  輪回諸趣莫能脫

  若能斷除諸系縛  堅牢鈎鎖業煩惱

  是人能至寂靜處  永斷一切諸憂惱

  其人如是。受相似因苦報之時。自心所诳。奔揬馳走。常食風氣。以自活命。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貧窮下賤。人所輕忽。常爲衆人許施房舍。飲食衣物。而無與者。聞他許時。心悅望得。至後不獲。轉懷憂結。受二種苦。一者饑渴。二者憂惱。受大苦惱。以余業故。受如斯報。伽他頌曰

  如是衆生惡業熏  具受種種諸苦惱

  如糞所熏甚可惡  如是惡業應舍離

  善法所熏最殊勝  能永離于惡道苦

  如瞻蔔花熏香油  花雖滅壞香油在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食火炭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典主形獄。貪嫉覆心。打縛衆生。禁其飯食。令他饑渴。啖食泥土。以續生命。此典獄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于食火餓鬼之中。常至冢間。啖燒屍火。猶不能足。如是惡業。因時悅樂。受報極惱。心不愛樂。不淨可惡。愛毒勢力因緣和合。受于食火餓鬼之身。若得食火。少除饑惱。如人以水滅世間火。比丘如是觀時。于世愛欲。深生厭離。不樂與俱。作是念言。愚癡凡夫。爲愛所使。不得自在。食火除饑。無法可喻。受餓鬼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常生邊地饑儉之處。所食粗惡。無有美味。不識鹽味。以余業故。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于食毒。諸餓鬼等。以何業故。生于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貪嫉覆心。以毒食人。令其喪命。取其財物。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墮活地獄。具受衆苦。從地獄出。生于食毒餓鬼之中。在于民陀山窟之內。或在波梨耶多幽崄山中。或生冰山極冷之處。或在摩羅耶山。極崄惡難。多有毒處。無有漿水。多饒毒藥。寒則冰凍。熱則毒盛。甚可怖畏。叢石峻岩。師子猛虎所居之處。而生其中。寒苦極惱。過人百倍。夏日熱惱。百倍于人。盛夏五日。空中雨火。燒其身體。極冬寒至于虛空中。五日雨刀。以惡業故。空中雨火。及雨刀劍。住崄難處。爲饑渴火。梵燒其身。叫喚悲惱。以毒藥丸而自食之。食已即死。惡業不盡。即便還活。既得活已。饑渴倍前。呻[口*睾]悲哀。有利嘴鳥。來啄其眼。受大苦痛。舉聲大叫。鳥啄食已。眼複還生。如是受苦。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交道巷陌。以自存活。惡業所熏。猶行蠱毒。還墮活等大地獄中。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于曠野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以前世時。于曠野無水崄難之處。日光焰暑。求福之人。種殖林樹。及造湖池。以給行路。有諸群賊。決去池水。令道行者。疲極渴乏。氣力微劣。破壞劫剝。奪其財物。嫉妒覆心。不肯布施。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阿吒毗(魏言曠野)餓鬼之中。大火燒身。如燃燈樹。日光焰曝。走于曠野。叫喚求水。及求飲食。求哀自救。如是餓鬼。以惡業故。遙見陽焰。謂是清水。平住湛然。疾走往趣。望得水飲。不計疲極。所至之處。但見空地了無有水。何以故。陽焰之中。性自無水。雲何而得。是鬼慞惶。走于曠野。荊棘惡刺。貫其兩足。疲極望水。悶絕躄地。惡業力故。死已複生。饑渴惱逼。過前十倍。未起之間。烏鵄雕鹫。競啄其眼。食其身肉。分張掴裂。破散身骨。叁苦普至。受大苦惱。無歸無救。互相悲告。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雕鹫烏鵄諸惡鳥  金剛利嘴啄我身

  掴裂破壞無全處  具受衆苦無救護

  諸業如影不離身  如昔惡業今受報

  我等宿害行路人  以是今受大苦惱

  業圍所繞業繩罥  不見有可求脫處

  唯有惡業盡壞時  乃能脫此大苦惱

  惡業能將諸衆生  業牽令至可畏處

  惡業能隨至何所  至受果時惡業熟

  業縛衆生遊叁界  輪轉無窮無休息

  若行善業舍衆惡  則離衆苦無饒益

  若人不愛諸惡業  觀之如火不貪著

  是人不至餓鬼趣  不爲饑渴火所燒

  于須臾時常增長  饑渴苦痛念念生

  身體熾火照山谷  猶如大火燒山林

  野火焚燒大山林  大龍降雨則能滅

  劫火一起海水竭  我火不可如是滅

  業薪因緣生此火  爲愛欲風之所吹

  此惡業火燒我身  周遍圍繞無空缺

  持戒精進智慧水  以布施瓶而盛之

  寂滅大人持此水  能滅叁界諸業火

  若爲叁業之所使  叁業流轉行諸有

  是人回旋行叁處  如是叁法之所诳

  叁十六業所驅使  不能離于四十行

  九十八種諸結使  如是等法行叁界

  以一百八明智慧  思惟十二之深義

  若人能知法非法  是人則得無量樂

  若有能知二種相  思惟二八特勝行

  思惟十六特勝已  是人遠離衆惡道

  若人能見二種道  是爲四法究竟人

  已得超越四流海  是人覺悟無衆惱

  能善修行八聖道  十力之義善知見

  善知二苦之因緣  是人則到無生處

  若人善達二谛義  能善思惟四念處

  能觀過去未來世  不爲魔網所障礙

  我爲惡業之所使  遠離衆善白淨法

  到諸餓鬼世界中  自造惡業癡所惑

  如是有諸餓鬼。利根智慧。有少善業。憶念本行。數數呵責諸餓鬼等。雖複呵責諸餓鬼等。然其惡業。猶不得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常行山崄。隨逐群鹿。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冢間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貪嫉覆心。見有信人持花施佛。盜取此花。賣之自供。此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受于冢間餓鬼之身。饑渴熱惱。常食燒死人處熱灰熱土。一月之中。乃得一食。或得不得。頭冠鐵鬘。火焰俱起。頭面髑髅。皆悉融爛。燒已複生。次著鐵鬘。以貫頸上。火焰複起。燒燃咽胸。一切。身分。從內出火遍燒其身。以前世時盜佛花鬘。故獲斯報。受身醜惡。身上火起。諸蟲唼食。有異羅刹。來至其所。以杖打棒。刀斫其身。痛急[口*睾]叫。受叁種苦。何等爲叁。一者饑渴。二者鐵鬘。叁者羅刹刀杖打斫。以惡業故。受如是報。憂悲苦惱。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受饑渴諸辛苦  鐵鬘貫身火熾燃

  刀杖打斫第叁苦  具受如是諸憂惱

  我爲自心之所诳  爲諸惡業癡所惑

  今日受斯餓鬼苦  永離知識及親族

  非是知識及妻室  亦非男女諸眷屬

  能救我此業系苦  是業大力不可奪

  苦樂由業非他作  我今受斯叁種業

  布施持戒及聞法  我得聞已不修故

  我爲癡網所覆故  造作種種衆惡業

  第一惡業因緣故  我今受斯大苦報

  我今若得免離此  餓鬼世界大苦處

  如是惡業未來世  乃至失命願不作

  是時餓鬼。如是說已。大苦所壓。悔本造業。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墮旃陀羅家。屠兒魁脍。擔負死屍。以余業故。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樹中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于前世時見人種殖福德林樹。爲遠行者。及病困人。以貪嫉心。斫伐取材。及盜衆僧園林樹木。此人以是不善因緣。身壞命終。墮毗利差餓鬼之中(毗利差魏言樹)。生在樹中。以惡業故。寒則大寒。熱則大熱。逼迮壓身。如賊木蟲。受大苦惱。身體萎熟。爲諸蟲蟻。唼食其身。若有以食棄之于樹得而食之。以自活命。于餓鬼中。受諸辛苦。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于人中。常賣藥草材木花葉以自存活。爲他所使。不得自在。受大苦惱。以余業故。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見有餓鬼。住四交道。因以爲名。以何業故。而生其中。彼以聞慧。知此衆生。貪嫉壞心。盜他行糧。取已含笑。拾之而去。其人失糧。行于曠野。受大饑渴如是之人。以此惡業。身壞命終。墮遮多波他(魏言交道)餓鬼之中。以惡業故。自然而有。鐵鋸截身。縱橫四徹。饑渴燒身。若諸世間多病因緣。交道設祀。凡夫愚癡。不識因果。行于惡見交道祭祀。後病得差。謂是鬼恩。是交道鬼。因此祭食。以自濟命。若是余飯。則不能食。惡業不盡。故使不死。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在人中。貧窮下賤。生于屠兒殺羊之家。以余業故。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諸衆生行于邪道谄曲作惡。行于惡因。說邪見法。謂是真谛。不信正法。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魔羅身餓鬼之中。受惡鬼身。若諸比丘。行時食時。及坐禅時。是魔羅鬼。爲作亂心妨礙之事。或發惡聲。令其恐怖。爲作惡夢。如是餓鬼。爲魔所攝。憎嫉正法。專行暴惡。以此現造。惡業緣故。大熱鐵抟。從口中入。如地獄人等無有異。吞啖熱鐵。受大苦惱。無有休息。從此魔羅迦耶鬼中。命終之後。墮地獄中。多劫受苦。或滿十劫。或二十劫。如是決定。在叁惡道。或被燒炙。或受打棒。爲他食啖。人身難得。猶如海龜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盲冥喑痖。聾頑無知。一切衆衰。無量病惱。莊嚴其身。貧窮下賤。以余業故。受如斯報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聞慧觀。如是略說餓鬼之處。若分別說。有無量種眷屬餓鬼。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有住閻浮提。有住瞿陀尼。有住弗婆提。有住郁單羅越等。大洲中間之所住處。但以一名。門說有種種名。門有羅刹鬼。鸠槃茶鬼。毗舍阇鬼。知彼鬼神微細業行。各以何業。而生彼處。食何等食。以何等行。何所欲樂。如是餓鬼。以何緣故。而生此處。皆由不能調伏心之猕猴行不調柔。猶如象耳。無有住時。如鳥在林。爲人所射。間別趣枝。從一至一。于一切境界。常伺不息。猶如大風吹動諸塵。是心可畏。如師子獸。如虎如豹。如蛇如毒。尚可調伏。是心難調。複過于此。隨所造業。得相似果。是心如是難可覺知。如是染心。縛諸衆生。若心清淨。則得解脫。是心如王。諸根圍繞。以爲眷屬。由心造業。業因緣果。以果因緣。故有五道。心如機關諸根如絲。五根及心。不善調禦。行于惡道。若能善調。作諸善業。生天人中。乃至證得不動涅槃。比丘如是觀微細心行。隨順觀察。如是觀已于生死中。得大厭離。是比丘先已觀地獄苦。厭離生死。次觀餓鬼世間種種衆苦。得入苦聖谛。得苦谛無礙行。未得無礙道證

  複次。修行者內觀于法。順法修行。彼比丘。如實觀業果報。先已分別。觀諸地獄。次觀餓鬼諸道差別。如實見諸生死過患。甚可惡賤。如是觀已。離魔境界。厭舍生死。起精進力。以求涅槃。成就具足。得十五地。既成就已。爾時地神諸夜叉等。心大歡喜。告虛空夜叉。虛空夜叉。聞已歡喜。告四大天王。時四天王。聞已歡喜。告叁十叁天。帝釋眷屬。聞已歡喜。告夜摩天。夜摩天等。聞已歡喜。告兜率陀天。兜率諸天。聞已歡喜。告化樂天。化樂諸天。聞已歡喜。告他化自在天。如是欲界次第相告。其聲展轉。從梵身天。乃至光音天。鹹作此言。閻浮提中。某國某城。某村某邑。某種姓中。某善男子。剃除須發。以信出家。離魔境界。欲破魔軍。令魔使者生大怖畏。能動一切諸煩惱山。入于正道。欲放光明。今得如是十五地行。時光音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告余天衆。汝等諸天。應生歡喜。增長正法。減損諸魔。及魔眷屬。令正法河。流注不斷。竭邪見池。調伏貪欲嗔恚愚癡。摧滅邪徒。紹隆正法。欲散生死。欲界天子。聞此語已。甚大歡喜。贊說之音。如是次第。展轉相告。乃至光音一切天衆。比丘如是。勤修精進。心不休息。端直不谄。遠離邪曲。如是求涅槃城。善音名稱遍諸天衆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