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叁十五 ▪第3页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樂。第一端正。無量功德。生大種姓。爲一切人之所愛念。或爲人王。或爲大臣。生處長壽。乃至命終受樂不壞。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叁十叁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叁十叁天第叁十叁地。名曰清淨。衆生何業。生于彼天。彼以聞慧。見此衆生。以善心故。信于因果。持七種戒。于一切衆生。起慈悲心。不近惡友。不與惡人言語談論。常信叁寶。其心寂靜。心無障礙。意無散亂。不行惡法。不與下賤惡人交友。于一切衆生。常說愛語。利益時語。供養法師。常聽正法。隨力布施。若于行路。乃至不以盜心取他草葉。是名不盜。雲何不殺生。若蝦蟆。若屯頭迦(兩頭蛇也)。乃至目見不起殺心。何以故。一切衆生皆自愛命。以此因緣。一心系念。谛視而行。不傷衆生。雲何不殺生。若有疾病。恐喪其命。買肉療病。若于熱時。或經多時。肉中生蟲。若去此蟲。則斷蟲命。甯自喪命。不去此蟲。護蟲命故。如是善人。乃至微細小罪。見之生怖。雲何不盜。如是善人。安樂利益。一切衆生。若田澤園林。有幹牛糞。知他所攝。終不故取。恐犯偷盜。如是之人。舍于盜心。持戒離垢。不雜不濁。離于糠稭。是持戒人。身壞命終生于善道。名清淨地。如是天子。生此天已。受第一樂。其身光明。勝于日光。威德熾盛。受于無量天之快樂。以善業故。受如是樂。諸天女衆。百千圍繞。天鬘天衣。莊嚴其身。七寶林中。與諸天女遊戲。受于第一之樂。複往詣于樂鹿頂林。見此園林。可愛奇特。生大歡喜。問諸天曰。以何因故。如此園林。勝諸園林。花果莊嚴。山窟嵠谷。崖岸河泉。花池流水。無量衆鳥。出妙音聲。于其山中。處處多有。衆寶之鹿種種莊嚴。第一殊勝。爾時先生諸舊天等。告初生天子曰。天子當知。如我往昔。次第曾聞先世天子作如是說。有轉輪聖王。名曰頂生。主四天下。受于無量百千之樂。欲無厭足。以自在力。來至此天。從四天王天。次至此天。于人中數無量百千歲。在此天中。受于欲樂。而無厭足。既至此天。與天帝釋。分座而坐。與帝釋天。共出遊戲。知此林中。無量功德。至此林中。遊戲受樂。以此因緣。此林殊勝。乃至于今。勝于余林。時頂生王。于此天中。與天帝釋。同處而坐。自業盡故。從天還退。我昔曾從先舊諸天。傳聞斯事。非我自見。此林具足。乃至于今時。新生天子。聞已歡喜。遠離疑惑。以五樂音聲。受于無量五欲之樂。林中有鳥。名曰悕樂。以善業故。爲諸天子。而說頌曰

  以愛因緣故  欲心無厭足

  多欲從愛生  心意不可滿

  一切衆生類  死法常現前

  設以諸方便  不能遮此法

  久受無量樂  必定當退沒

  是故諸天子  應隨順法行

  唯有法能救  能令得善道

  以法得壽命  無法則無壽

  若能愛樂法  隨順于法行

  從樂得樂處  則不見衆苦

  若不愛樂法  樂行于非法

  則墮于地獄  常受諸苦惱

  如是天王界  所說諸地處

  除斯更無有  其余諸地住

  此叁十叁天  更無微少處

  而能脫死地  以無常業故

  應知此因緣  種種無常法

  帝釋所說法  而天不能受

  善智憍屍迦  其身如妙藏

  愛于俱賒花  舍離于惡衆

  爲諸天父母  善說于正法

  愚天不受教  放逸亂心故

  如是天鳥。爲諸天子。說是偈已。時諸天子。性放逸故。不生厭心。放逸覆心。不受其教。還著欲樂。但觀現在。不觀未來。于此天中。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命終還退。隨業流轉。墮于地獄餓鬼畜生。若有余業。生于人中。常受快樂。好行善法。端正第一。爲一切人之所愛樂。以余業故

  複次彼比丘。知業果報。觀叁十叁天所住地處。除此叁十叁地。更無余地。彼作是念。但有如是叁十叁天。更無余地。此是釋迦天王之地。天王福力。天王自在。更無有余。如是觀于第二天衆。因果相似。相續而生。業果之鏡。皆悉相應。一一諸地。各各差別。具觀察已。于無量生死怖畏。生厭離心。生死險處。愛別離苦。怨憎會苦。老病死苦。逼迫之處。見無量苦。暴河所漂。心生厭離。嗚呼世間。甚爲大苦。于生老病死大險難處。沒在其中。而不覺知。不知求出。如是生死。無有少樂。無常敗壞。變易之法。衆生愚癡。不知不覺。以身因緣。多作衆惡。身雖破壞。業縛不亡。爾時比丘。觀是事已。而說頌曰

  種種內供養  床褥及臥具

  此身要當壞  無人能自護

  不念于恩惠  得便則傷害

  智者爲身怨  則不造惡業

  衰病所住處  種種衆苦集

  不淨穢惡聚  是故名爲身

  智者所觀察  死相常現前

  命念念不住  須臾歸磨滅

  此身念念老  終無有增長

  爲愚癡所迷  恃少生憍慢

  恃財生憍慢  不益于自身

  財物皆亡失  惡業還自燒

  若不行布施  則無受樂報

  財物會歸盡  貪狂故守護

  若所愛財物  布施于師長

  此財則堅牢  悭者財如草

  淨心布施者  猶如盲者導

  此世未來世  能護怯弱者

  持戒七種福  不可破壞句

  戒能護丈夫  上生于天中

  第一勝智者  常欲殺煩惱

  是人脫衆縛  則到不退處

  有海大險難  此叁堅牢筏

  若得無垢心  則能到彼岸

  如是比丘。觀布施持戒智慧果報。如實見之。欲至實谛叁種觀已。得十八地。于一切生死中。心得厭離。修行精進。以求涅槃。不住魔境。地行夜叉。知此事已。告虛空夜叉。虛空夜叉。告四護世。護世天王。告叁十叁天。叁十叁天。告夜摩天。如是展轉。至光音天。如上所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5】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