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叁十六 ▪第2页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之樂。有無量種。極甚可愛。終不爲他之所侵奪。他則無分。亦不爲他之所能毀

  又複普生妙寶蓮花。如是如是。種種嬉戲。如是如是種種憶念。彼彼如是寶蓮花中。是善業得。若彼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思念。我當在彼蓮花中坐。共諸天衆乘空而行。即生心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共諸天衆。于虛空中飛行而去。一切天衆如是飛行。身不微動。時一切天坐蓮花中。在于虛空。五樂音聲。歌舞喜笑。如是遊行。受天之樂。五欲功德。彼天如是坐蓮花中。行受天樂。如日欲出。初沒之時。于人世間虛空端嚴一切皆赤。彼天蓮花。光明端嚴。亦複如是

  彼一切天。極受快樂。受快樂已。次複往向名拘鞞羅衆林之中。名滑高山。向彼頂上。爲受樂故。若彼天衆。到山頂已。彼有無量七寶莊嚴流水河池。所有光明。勝百千日。多有端正天子天女。無量七寶光明。如日諸樹。莊嚴彼天。既到滑高山已。于彼勝山。嬉戲受樂。疊共遊行

  下彼蓮花。次複更上。名白峰山。爲戲樂故。然後方及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向天衆所。共諸天女相隨圍繞。彼諸天衆。見已奉迎。心生歡喜。歌舞遊戲。相與往向牟修樓陀夜摩天王。自業得果。以彼善業。有下中上。天樂亦爾有下中上。勝色亦爾有下中上。食亦如是有下中上。樂亦如是有下中上。如是乃至一切極劣。下夜摩天所受之樂。十六分中。帝釋天王所受之樂。不及其一。彼帝釋王所受之樂。尚不可說。況作叁倍功德之業。百業行樂。而當可說。彼天如是。唯多善業。如是善業。持戒之人。心常歡喜。有無量種。如是此說。夜摩天中。受大快樂悕望有故

  又複如是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種種百千。分別憶念。無量種種功德成就。不可譬喻。受諸快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滑高山上。彼蓮花中。勝妙七寶。受快樂已。複見蓮花。如是思念。我當入彼大蓮花內。既入彼已。一切天衆。共受快樂。即于念時。彼蓮花臺。增長寬大。以善業故。多有如是大蓮花臺。皆入其中。彼花臺內。多有孔穴。彼孔穴中。出大光明。彼蓮花內。複有異天。昔未曾見。光明出過。普百由旬。其光備有無量種色。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及諸天衆。見光明已。生希有心。是何光明。于此蓮花臺中而出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告天衆言。汝見如是勢力光明。如是出不。天衆答言。唯然已見。如是光明。甚爲希有。爾時如是夜摩天主又複告言。一切天衆。今皆共我。從蓮花門。入蓮花臺。入已觀察。爾時如是一切天衆。一心白言。我等皆如夜摩天王意所希樂。我等意願。亦複如是。我亦欲入大蓮花中。並諸天女。相與共入

  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並諸天衆。諸天女衆。皆共入彼蓮花臺中。皆悉欲見希有之事。爾時相與欲從孔入。則有光明。如日光照。火洋金聚。更生日光。照諸天身。遍滿虛空。彼大蓮花臺中光明。如是照耀。天皆見故。一切攝眼。不耐光明。時既入彼大蓮花中。生歡喜心。生希有心。何因故有如是光明。不可稱說。而我昔來未曾睹見。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在天衆前天衆在後。相隨而入。夜摩天王。心亦歡喜。而共入已。見有無量百千寶珠百千光明。照耀顯赫。多有無量遊戲之處。園林莊嚴。無量百千宮殿莊嚴。光明遍滿。有無量樹。百千莊嚴。複有無量七寶諸樹園林莊嚴。有無量色。異異形相。種種衆鳥。多有無量遊戲妙山。莊嚴可愛。無量蓮花。池水莊嚴。無量百千妙堂莊嚴。無量百千流水河池澗谷莊嚴。如說一切色量形相七寶莊嚴。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猶尚不見。何況余天。彼處如是蓮花臺中。河流清水。彼河兩岸。皆是玻璃。或有金岸。或有銀岸。或有寶岸。或有青色寶珠爲岸。或有赤色蓮花寶岸。或有種種間錯寶岸。複有勝妙蓮花池水。有種種寶蓮花莊嚴。或有一色蓮花莊嚴。有種種色妙葉莊嚴。所謂青黃赤白等色蓮花莊嚴。彼若青葉。彼葉名爲。青色寶葉。若黃色者則名爲金。若白色者。則名爲銀。若赤色者。則名赤寶。如是無量種種蓮花。在于如是大蓮花中。如是如是。彼天疊共心生歡喜。見彼蓮花。無量百千種種諸蜂。滿中莊嚴

  諸天見已。複向異處。極大可愛園林之中遊戲之處。彼處多有種種樂音。既聞樂音。意甚愛樂。生歡喜心。天衆天女。彼此更互歡喜心往。生希有心入彼園林。多有種種衆鳥音聲。七寶莊嚴。其地柔軟下足則容。舉足還起。一切普生歡喜之心。處處遍看。轉勝轉勝。彼天之心。疊相愛樂。遊戲受樂。彼天久時。疊相愛樂。如是遊戲。受快樂已。複向異處。次第受樂。彼處名行種種寶地。既往彼處。音聲娛樂。種種音聲。歡喜受樂。六欲境界。心愛樂見。多受欲樂。而行放逸。嬉戲遊行。于彼地處。見異功德。青黃赤白無量諸種。皆悉可愛

  彼天如是。于彼地處。次第複向。名嬉戲山。受境界樂。猶未厭足。彼嬉戲山。七寶莊嚴。多有無量。種種諸鳥。種種妙色。種種形相。無量百千諸樹莊嚴。流水河池。蓮花莊嚴。園林戲處。山谷崄岸。峻極之處。鹿衆莊嚴。天衆在彼嬉戲山中。五欲功德。而受快樂。疊相愛念。彼天之身。種種光明而爲莊嚴。多有無量種種莊嚴勝妙天女。共相娛樂

  彼處如是。複于久時受大快樂。未知厭足。次複往向作行重樓。複有行堂。向彼戲樂。未知厭足。五功德樂亦未厭足。無量分別。無量種欲。複更增長。大增長愛。複受無量種種快樂。彼諸天衆。諸天女衆。彼此疊共歡喜受樂。如是複共夜摩天王牟修樓陀歡喜受樂。彼蓮花中。光明照曜。過百千日所有光明。勝而不熱。各于其根。疊相愛樂。五根受樂。第一端正。見者甚樂。聖所愛戒。善淨勝果。有無量種無量分別。無量境界。受諸快樂。疊共一心。彼此更互心不相妨。共相敬重。疊清淨心。彼蓮花中。久時受樂。如是之時。于境界中未知厭足。隨所憶念。從彼蓮花臺門出去。如是入故。還如是出。欲出之時。彼滑高山。其中有鳥。名谛見鳥。鳥見彼天欲出去故。即爲彼天。而說偈曰

  此天身色空  年少亦複然

  樂念念向盡  愚癡故不覺

  如此天一切  無量妙善相

  時輪所劈割  令身分散壞

  如彼天身命  無量百種相

  以其業盡故  死王之所殺

  此天受樂久  恒常心放逸

  自罥之所系  將欲壞其樂

  樂及安力命  能令愛別離

  死王力甚大  在近臨欲至

  若多放逸者  天罥臨欲到

  必來奪樂命  速疾壞令盡

  此久時破壞  常放逸行天

  著勝樂未覺  爲樂之所诳

  此天失光明  諸根心劣減

  墮于閻羅處  彼時則知果

  此身念念變  樂念念無常

  猶故染心天  無眼故不見

  從愛至勝愛  恒常受行樂

  若死王來至  不能到樂處

  不知生死老  心見不生怖

  彼後欲死時  于自業生悔

  境界不厭足  諸根亦如是

  若爲智燈照  則除著樂闇

  常習近境界  思念無量種

  如火爲風吹  熾然而增長

  欲樂甚大力  常增欲火焰

  智者谛思量  故能調境界

  若常迷亂心  恒樂于境界

  皆是癡力故  如是受戲樂

  癡故樂近之  境界火增長

  如薪與火合  爲風之所吹

  屬欲未厭足  常爲欲所使

  此天退天墮  天欲所诳故

  前身受樂時  彼身集功德

  念念命不住  彼壞何處去

  如彼人身壞  天命爾不疑

  雖久會當死  天身必破壞

  此天境界樂  常著心不離

  必當退此處  而不覺知苦

  如此天所受  五欲功德樂

  不及別天苦  十六分之一

  如魚在水中  未曾有渴苦

  于愛知足者  亦未曾有欲

  若人不觀心  常愛行欲樂

  長夜久時睡  苦惱不曾滅

  癡故樂受樂  不覺知苦惱

  後得衰惱時  乃知得何果

  欲初似賢善  而實甚爲惡

  此爲地獄使  專行不饒益

  盲者信此欲  智眼者則離

  猶崄岸相似  如是墮地獄

  謹慎第一友  常能作利益

  放逸第一怨  故應近善友

  欲遍一切身  如第一嚴毒

  惡道第一導  所謂放逸是

  若行于放逸  複染著境界

  彼以愚癡心  常受諸苦惱

  若不知是苦  不知觀察者

  彼則與羊等  愛樂天亦爾

  飲食樂欲樂  羊亦有此樂

  若天亦如是  與羊則不異

  以心力勝故  業亦如是勝

  離業功德已  勝則不可得

  天不畏而戲  是故住死中

  死時既到已  方知其果惡

  乃至未死來  意常不錯亂

  黠慧意樂法  皆隨順法行

  一切命皆失  一切樂皆盡

  一切愛別離  汝死時欲至

  死爲第一惡  到曠野大道

  更無如法歸  故應隨順法

  有異法名死  所謂放逸心

  放逸前破壞  然後爲死殺

  由法得命樂  故說法第一

  法爲不放逸  天道之導師

  益不益不異  縛脫亦如是

  放逸不放逸  功德過平等

  由彼癡心故  令天無所知

  共怨聚戲樂  智者則舍離

  如是彼處。名谛見鳥。谛觀察已。诃責彼天無量種過。天未覺知。以有放逸覆其心故。憙樂境界。五欲功德。以樂受故。不覺真谛。故不覺退。如是天處。必歸無常。一切世間。悉當無常。而彼不覺

  又複彼天。坐蓮花上。在滑高山並蓮花座。舍出離去。而身不動。向名廣池。有五百堂。七寶莊嚴。周匝欄楯。處處無量。間錯莊嚴。複有異天。于中受樂。又彼堂中。皆有卻入。在上高樓。多有重數。複有諸天。心生歡喜。滿彼堂中。無量飲食。衣服床敷。疊相愛敬。心不妨礙。常遊受樂。欲食恒豐。一切時有五樂音聲。彼處一切天女天衆。如是受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坐蓮華臺。一切天衆。皆共相隨。向彼廣池。忽然而至。既到彼已。彼舊住天。既見王至。一切下樓複有離于蓮花處者。有出堂者離鈎欄者。一切皆從往處而出。生歡喜心。盡共奉迎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皆向王走。生敬重心。生歡喜心。既見天王在虛空中。合掌在頂。禮敬王已。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在天衆前。一切天衆。皆悉在後。若歌若舞。近彼廣池。彼處一切功德具足。無量妙堂皆悉作行。種種莊嚴。有種種鳥種種音聲。無量百千諸樹莊嚴。所有光明。勝百千日。彼處多饒無量天衆。常受快樂。在夜摩天勝妙地上。夜摩天王…

《正法念處經叁十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