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五十七 ▪第2页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或有長發。或有螺髻。或有身著樹皮之衣。或有手中執持澡瓶。或著天衣華鬘莊嚴。或著黑色鹿皮之衣。有如是等種種色貌諸大仙人。從口中出。或百或千。出已住于虛空之中。而說偈言
一切衆生心 如幻法不住
一切必歸死 有中莫放逸
一切可愛中 愛心轉增長
終必歸破壞 有中莫放逸
有中更無處 有生而不滅
一切樂皆畏 有中莫放逸
一切所見中 謂五欲可愛
一切皆如夢 有中莫放逸
喜愛難調伏 常爲衆生怨
速將入地獄 有中莫放逸
雖數受欲樂 得已而複失
必當皆壞滅 有中莫放逸
初中後不善 能壞于世間
業鎖所系縛 猶如鈎釣魚
雖種種方便 欲斷于業鎖
一切天非天 不能斷業鎖
生死鎖極長 首尾不可見
是愛甚堅牢 以縛愚癡人
我及余天衆 若人阿修羅
一切皆無常 癡盲不能見
業身遍一切 常流轉諸有
一切愛縛心 智慧乃能斷
從于愛水中 生于五鑽燧
覺觀風力故 爲時火所燒
愚癡無智慧 貪苦中妄樂
迷故顛倒取 流轉五道中
喜樂于妻子 及種種富樂
常保此妄樂 爲死王將去
如虎狼殺鹿 害之不疲厭
死王大勢力 殺害亦如是
一切諸有中 無量多種苦
爲癡所迷惑 而心不疲惓
若人依止惡 不名自愛身
既不自愛身 世間更何愛
如是天王牟修樓陀。從口所出變化仙人。爲實天衆除放逸故。說如此偈。畢竟利益。爾時天王牟修樓陀。複爲利益。神通變化。從其胸中。示現踴出大蓮花池。其可愛樂。其池多有鵝鴨鴛鴦。而爲莊嚴。第一清淨。八功德水。其蓮華池。有百千億七寶蓮華。以覆其上。其花香氣滿百由旬。其蓮華臺王在其上。種種妙寶莊嚴天冠。種種光明。種種寶衣。莊嚴其身。種種寶印。莊嚴其臂。種種婇女。而爲圍繞。坐師子座。其諸婇女。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複有諸人。贊歎王言。勝妙增上。猶如帝釋第二天王。有如是等百千化王。夜摩天王。以憐愍心。利益他故。爲令一切諸實天衆離放逸故。化作帝釋。轉輪聖王。及余無量百千諸王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爲利益故。複示變化。從其臍中。出大蓮華。廣百由旬。百千億葉。七寶蓮華。種種寶葉。多有衆蜂。出歌詠音。聞者心悅。見之愛樂。夜摩天王。從其臍中。所化蓮華。其蓮華莖。長五千由旬。毗琉璃莖。金剛間錯。青因陀寶。所共集成。而以莊嚴。勝天虹色。甚可愛樂。大蓮華內。有諸化人。種種衣服。莊嚴其身。第一勝樂。執犁耕地。而說偈言
一切犁地者 心皆希望果
癡心希利故 不覺當有死
愚者希利心 念念常增長
而不覺諸行 念念歸滅盡
老罰時欲至 能令少壯盡
病苦若來至 能壞于安隱
此叁種惡罰 破壞天非天
速來時欲至 愚者不覺知
天龍阿修羅 揵闼緊那羅
羅刹毗舍阇 皆爲老死壞
能令貪愛者 舍離于親裏
癡愛相系縛 輪轉于諸有
子孫及子孫 如是種子等
人爲愛所诳 一切皆當失
如是化人。爲利益他。說如此偈。時實天衆。聞是偈已。心念思惟。于境界中。不多愛樂。爾時天王牟修樓陀。爲利天衆。複作現化。于其一切身分之中。種種莊嚴。種種容貌。種種寶冠。無量種色無量種形。無量種相。天乾闼婆。若人若龍。阿修羅等。各以自法衣服莊嚴。從天王身毛孔中出。各如本色。如其形相。如其自法。自共婇女。歌舞嬉笑。娛樂受樂。天王受樂。與人相似。富樂歡悅。自相愛樂。歌舞嬉笑。歡娛受樂。複有諸龍種種莊嚴。或有一頭。或有二頭。乃至七頭。有種種色種種形相。勝妙寶冠莊嚴其首。種種音聲。歌詠遊戲。生歡喜心。娛樂受樂。如是勇健羅睺阿修羅等。皆盡化出
天帝釋樂。減夜摩天。共諸婇女。圍繞供養。第一莊嚴。阿修羅女。圍繞供養。五樂音聲。聞之可愛。阿修羅王。住在宮殿。從于天王牟修樓陀身分而出。受第一樂
又複化現郁單曰人。住雲鬘等十大山中。富樂自在。少減第二叁十叁天。園林花池。多有種種。諸飲食河。種種歌舞遊戲受樂。從于天王牟修樓陀身中而出。複化瞿耶尼人。自樂成就。歡喜遊戲。亦複如是。時實天衆。見如是等無量種類無量差別夜摩天王。成就如是第一神通。爲除放逸勝利益故。作如是化。非不利益。令放逸天。現見無常。心則柔軟。是故示化。種種具足。先示欲味。後示其過。令其厭欲。以是因緣。夜摩天王。爲實天衆。示化欲味。受種種樂。歌舞遊戲。衣服莊嚴。飲食婇女。親近供養。五根受樂。如心所念。具足皆得。是名欲味。雲何欲過。若得欲已。心生愛樂。求之不得共他而有。非獨屬己。愛別離苦。無量種苦。爲強力者之所侵奪。複有五種強力所奪。所謂王賊水火怨家。複有余苦。常爲怨侵。常畏他奪。守護怖畏。或心憂愁。死生貪樂。身心常苦。如是欲過。終至于死。有無量種衰惱諸苦。愚癡之人。于此欲過。衰惱苦中。不生厭離。複有欲過。有何等過。爲欲因緣。母子鬥诤。住不同處。一切皆由欲因緣故。若兄弟鬥诤。互相憎嫉。若打若縛。一切皆由欲因緣故。是爲欲過。若王者共诤無量國土。互相攻伐。互相打縛。若殺若害。加種種苦。一切皆由欲因緣故。是爲欲過。是故當知。皆由于欲系縛。一切在于生死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爲實天衆。化作如是無量差別人中欲過。王者共诤。無量方便。及以余人。以欲因緣。入于海中。若共鬥诤。若系若縛。憂悲苦惱。怖畏鬥诤。不饒益事。一切皆由欲因緣故。一切人中。皆因欲過。不得安隱。雲何天中。因于欲過。所謂諸天。共阿修羅。鬥戰相壞。一切皆由欲因緣故。若阿修羅共天鬥诤。亦複如是。由欲因緣。有如是等。是爲欲過。以此因緣。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爲實天衆除放逸故。示如是化
若諸龍等。共龍鬥诤。國土失壞。震雷放雹。一切皆由欲因緣故。若諸畜生互共鬥诤殺縛捕得。一切皆由欲因緣故。是名欲過。于鬼神中。以食因緣。或欲因緣。互相撲打。以刀相斫一切皆由欲因緣故。是爲欲過。以此因緣。夜摩天王。爲實天衆除放逸故。示如是化
于地獄中。互相燒打。互相殺害。受諸苦惱。于人中時。由欲因緣。造作惡業。鬥诤憎嫉以其念本女色因緣。共相憎嫉。以是惡業。墮地獄中。身體裂壞。如是地獄。皆由欲過。以此因緣。夜摩天王。爲實天衆舍離欲故。示如是化。遍于五道。示欲過患。令厭生死。示于人中所有欲味。一切皆失。夜摩天王。爲示天衆欲味欲過。化作蓮花。百葉墮落。破壞磨滅。複廣示現天人之過。既示過已。複示出離解脫種子。利益安樂諸天衆故
夜摩天王。複爲饒益諸天衆故。示于欲過。何以故。聞異欲過。則于生死。生厭離心。以異見故。以此因緣。爲諸天衆。複示欲過。若天若龍。阿修羅等。示欲味已。複示欲過。于退沒時。得諸衰惱。是諸天人。龍阿修羅。于一切處。受無量種諸欲樂已。至于退時。隨諸天等所應受者。皆悉示其種種退法。所謂高山崄峻崖岸。有無量種師子虎豹野狐豬兔。牛驢象馬。駱駝貓牛。失收摩羅魚摩伽羅魚。龜鼋之屬。或有一頭。或有二頭。或複多頭。口中含土。手中執火。複有遍身煙焰俱起。或有雨火。或有放于金剛惡雹。遍衆多處。其聲虓呴甚可怖畏。如一百山同時俱崩。無量種類。身色黤黮。頭如大山。色相可畏。舉身髦發。焰火熾然。或有百臂。或有千臂。于其手中。或有執罥。或執刀杖。或執金剛。見者大怖。滿大山谷。如是等衆。從大山出。走趣化天。奮目大怒。眼赤如血。從其口中。出諸火焰。黃赤朱紫無量種色。如黑雲中電光亂起
複化死王。閻羅伺命。色貌可畏。走向化天。手捉赤繩。及諸器仗。所執器仗。頭皆火然。發大惡聲。猶如震雷。其身熾然。滿十由旬。或有伺命。有一百眼。或四百眼。乃至千眼。眼皆焰出。青赤黃鴿。種種雜色。其火熾然。至于十裏。種種相貌。一切衆生之所怖畏。醜陋可惡。從化山中虓呴而出。凸腹下垂。脅如山谷。頭如山峰。或有縮咽入兩肩中。或有長發。發皆直豎。咽火焰起。或有長爪。火焰熾然。或有身毛焰然火起。或有遍體大火猛熾。如燒大山。皆從大力化山中出。放金剛雹。複有死王。閻羅伺命。其頭狀如烏鹫鵄雕。野幹狐狗駱駝之面。遍身火熾。惡蟲覆身。以怖天衆。從于大黑化山中出。一切疾走。猶如猛風。吹大黑雲。熾電俱起。走趣化天。爾時死王閻羅伺命。漸近化天。捉得化天。焰火鐵繩。返縛其手。縛已牽挽。爾時化天。見余化天身被系縛極大怖畏。各各散走。時死王使。尋逐捉之。舉置頭上。升空而去。不複可見。過眼境界。虓呴之聲。甚可怖畏。或有伺命。捉得化天。以焰鐵繩。而系其頸。入地而去。複有死王閻羅伺命。捉余化天。擲著水中。[言*句][口*戒]唱叫。[口*戒]諸化天。其身不沒住在水上。爲諸化天。而說偈言
愚癡憍慢心 爲放逸所使
樂時既已過 今當就死苦
無量境界林 惡毒滿其中
愛牙甚廣大 求善應舍離
不作衆善業 而常癡放逸
死時既已到 竟爲何所作
沒在愛水中 不能度衆苦
以沒生死故 永無有安樂
一切有生者 死常隨其後
雲何愚癡人 而樂放逸行
難知不可遮 常有大勢力
是大力死軍 世間不覺知
非是鬥戰力 無方能舍離
衆生放逸故 不覺死怨至
死使有二種 遍行于世間
謂老病衰壞 愚癡不覺知
如是死王閻羅王伺命。說此偈頌。呵責天衆。百返千返。加諸苦惱。時實天衆。見衰惱已。得離一切放逸之心。受叁歸依。時夜摩天王。知諸天衆心已調伏。複示變化。令實天衆。心得厭離。是等化王。所著天冠。一切欲具。皆從天王牟修樓陀。身中而出。共諸婇女。隨順供養。如前所說。上色具足。複爲衰老之所毀壞。發白面皺。遍身脈現。柱杖而行。羸瘦憔悴。一切諸業。皆不能作。依他而行。爲諸愚人輕弄戲笑。上氣不樂。諸根變熟。一切力盡。衆所輕賤。行步數倒。死時將至。近池而行。身極羸瘦。依他扶侍。身色醜惡。行于池側。未經幾時。身中多有種種病起。所謂熱病。下痢欬[病-丙+敕]盛氣噎病。脈腫疽瘡癞病。垂近死地。身大穢惡。是大惡病。不可療治。死相已現。其王具嬰如是諸病。得如是等極大苦惱。然後命終。既死之後。膖脹臭爛。多有無量百千種蟲。時諸天衆。見此死屍。複有雕鹫諸惡貪鳥。從山飛來。取諸死屍而啖食之。或有取屍騰空而去。時諸天衆。見是事已。其心厭欲。一心正念。爾時天王。爲利天衆。複示神化。示于羅睺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等。一切皆在大海水下。至夜摩天。住天王所。去王不遠。住在一面。大聲叫呼。既叫呼已。顛墜墮地。尋即命終。如木如石。不動不覺。諸阿修羅王。諸婇女等。見是事已。極生苦惱。皆悉圍繞。叫喚啼哭。于啼哭時。有鳥飛來。取諸死屍。猶如木石。衆鳥取之。不覺不動。阿修羅女。既啼哭已。一切皆死。複爲雕鹫烏鵄衆鳥競共取之。從空而去。令諸天衆不複見之。夜摩天王。爲利天衆。示化如是啼哭悲泣
爾時夜摩天王。複化龍王。如前所說。複示無常。或有龍王。熱沙所燒。猶如焰火。如佉陀羅炭入幹草聚。是諸龍王。熱沙所燒。亦複如是。複有龍王。龍女圍繞。爲金翅鳥。搏撮將去。諸龍女衆。發聲大叫。複有龍王。爲鋸所解。悲聲唱叫。怨心相斫。互相加害。如是化龍。爲死將去。時諸天衆。見是事已。心極厭離
時夜摩天王。複化弗婆提人。瞿陀尼人。無量百千。皆悉衰惱。及諸女人。亦複如是。老極須臾。皆歸于死。既死之後。多生諸蟲。偃臥于地。甚可惡賤。時實天衆。見此諸事無量差別大惡有過。見死苦已。皆生厭離。互相謂言。此諸衆生。有苦而死。此諸衆生。老病死盡。終竟不知。當詣何處。爲誰將去。一切資具。皆悉無常。一切諸樂皆雜有過。無常不住。敗壞之法。不可保信。一切諸法。皆悉破壞。無有少樂。如是實天。互共論說。皆生厭離
時夜摩天王。知諸天衆心生厭離。複化丈夫自在離慢。決定上生。謂郁單曰人。少減天福。受第一樂。複化令作老病身死。身既死已。無量百千諸蟲。啖食其屍。若有見者。皆生厭惡。猶如屎聚。夜摩天王。爲利放逸諸天衆故。示如是化郁單曰人
爾時天王。複作化示。令實天見。謂中陰有。無量有網化中陰有。如衆生死。以業因緣。生于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之中。化中陰有。令諸天衆皆得現見無量種種心行之業。有因緣生。無量百千五道生死。爲諸實天得厭離故。于大池中。示如是化。不可思議希有之化。無等無比。令天現見于池水中。具見一切五道衆生。以業煩惱因緣力故。流轉而行。從一道死。複生一道。輪轉生死。無救無歸。無有伴侶。輪轉諸有輪回地獄餓鬼畜生。及以人天。令實天衆。見于種種生中陰有。見已驚怖。極生厭離。複見夜摩諸天中陰之身。見夜摩天。以業盡故。從天退墮。悔火所燒。貪放逸故。天身則滅。中陰身生。足上頭下。如印中陰。以惡業故。生地獄陰。見生死業故。極大怖畏。共相謂言。是業因緣。甚大戲弄夜摩天衆。時實天衆。見是事已。生厭離心。是名見地獄中陰。非生有陰。牟修樓陀。示如是化。以何義故。不示生陰。以天心軟。不能堪忍。若見生陰。不可譬喻。不可說苦。即失身命。是故示化。不示生陰。是名實天觀夜摩天退欲入地獄中陰之身。時夜摩天王複以希有神化中陰。示夜摩天。放逸過惡之所傷害。以業盡故。欲墮餓鬼。足上頭下。如印相似。業繩所牽。隨所作業。如是成熟。時實天衆。複見如是第二中陰。複次第叁。見化中陰。如夜摩天複爲放逸之所傷害。業盡還退。惡業所縛。欲墮畜生。足上頭下。如是中陰。如印所印。生畜生中。無量種類相似中陰。是名第叁道中陰有相。見之怖畏。複生厭離驚愕惶怖。互相觀視。以偈頌曰
微細難解知 遍行一切處
是業使衆生 流轉于諸趣
若人謗賢聖 好行衰見業
不信于業果 死則入地獄
若人內懷惡 以法谄诳人
世間所不愛 死則入地獄
若人著欲樂 常行于惡業
以樂诳其心 死則入地獄
若得畢竟樂 乃得名安隱
若樂有苦報 是不名爲樂
放逸諸天衆 退失夜摩天
若法具足者 智者所贊歎
遊戲園林中 樂見諸天女
欲境無厭足 以是故退沒
以樂增長故 渴愛轉增長
智慧人所說 斷愛爲第一
我見世中陰 今生大厭離
誰當救護我 令我得解脫
時諸天衆。見如是等種種中陰。生厭離心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知諸天衆。心調伏已。皆滅化天。示以自身。寂滅莊嚴。諸天見之。其心安隱。往詣天王。到已圍繞。從在一面。心生敬重。歡喜踴躍。作如是念。我今得主。時實天衆。見無量惡。皆生厭離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3】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