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聖念處經》六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叁藏傳教大師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诏譯
于罪不怖畏 彼人無智慧
後至命終時 苦惱恒燒燃
周遍天界中 墮落誰能見
彼恒貪淫樂 于此莫能知
淫欲生虛诳 迷惑于有情
牽引落叁途 如繩而系縛
生滅恒如是 有情須自利
調柔身口意 煩惱勿令生
法境等須息 一切著淫者
增癡墮無常 不覺欲火燒
遠離于親眷 朋友善知識
骨肉並眷屬 大苦死來時
波吒何能說 初至無常位
如山忽倒摧 須臾不可停
刹那而滅謝 若處一切智
無罪無輪回 究竟出苦源
諸天恒愛樂 欲海深無底
何能有足期 增長愛貪心
如酥油灑火 種種莊嚴貌
破壞出世因 流轉四趣中
人傍地獄鬼 生死恒無間
往複如陶輪 群品大愚癡
不了煩惱性 若彼諸有情
永離于貪愛 當獲最上因
解脫無系絆 智者除煩惱
諸苦病不侵 降伏于貪嗔
長獲安樂道 生苦不能染
罥索不能縛 智慧漸圓明
照知一切事 若于圓寂理
而起無相心 離垢絕囂塵
究竟到彼岸 于彼苦樂境
洞然無所得 而入大解脫
常住空寂舍 複起慈悲心
愍念有情故 示苦智真如
遠離于罥索 令意斷疑慮
永除于貪愛 解脫苦惱怖
獲得最上慧 悟彼集散空
設壽八萬劫 亦複墮無常
此可恒安住 天界永無失
見惡而生慢 于罪不思惟
愚迷無方便 恒求于快樂
喻如砂聚中 求油終不得
若作罪業行 恒常而逼迫
苦樹罪根深 一切惡生長
我說此真如 定爲法非法
彼意恥作罪 後複無煩惱
利益廣無邊 獲至真如際
若複愚迷。于佛言教。而不信受。後至無常。自得苦惱。經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阿沒那等。破壞人天。無常罪火。決定焚燒。此不盡劫。瞿昙告言。天複雲何而得久住。喻如水沫芭蕉。無有纖毫真實。幻化非久。若恒愛此快樂。無有是處
爾時彼佛。問彼天衆。知此義不。天意歡喜。如聞五樂。多獲快樂。得五功德。而複說言。彼有飛禽。名曰嬉戲。能善說法。爲彼天衆。即說伽他曰
有欲愛不足 無因人意足
發起不足心 如是無知死
一切衆生界 形類有多般
長遠時分中 不能修方便
永不受安樂 決定墮輪回
恒處于地獄 生生亦如是
若實宣說。帝釋境界。富貴殊勝。異于諸天。于此輪回。亦不能免。決定無常。乃普遍天上。未有微妙之處。可避無常。而皆墮落
是時天帝。善解法相。名憍屍迦。爲彼天父。種種精進。說多因行。而諸天衆。猶不省悟。誰能樂修靜行。遠離罪垢。唯縱愚迷。心著放逸。于斯教誨。而不受持。久遠無邊。雲何不覺。彼諸愚人。樂作惡因。于彼後身。而被罪惡。種種破壞。甯知惡業隨眠纏縛
爾時苾刍。而說頌曰
若行善利 以其臥具 飲食衣等
供給供養 尊卑之衆 不爲自身
而求福利 或觀自身 誰作主宰
乃遇惡境 作罪怨家 固來欺陵
而起真實 離相忍辱 智者審觀
都無病痛 苦惱之難 唯有現在
不靜之物 作如是身 而複此身
刹那不住 盛壯亦然 破壞何身
衆生迷醉 于自財物 不作利益
增長罪業 不受教命 亦不行施
于一切處 心不受用 賊等窺壞
雲何護持 若心回向 布施師等
彼財殊妙 而複棄舍 如棄草木
心不愛著 貧劣有情 恒行救度
離垢無著 今世後世 獲七衆戒
救度最上 戒護于人 當生天上
智慧廣大 彼能截斷 一切煩惱
病等枷鎖 過大崄惡 輪回之橋
到彼堅牢 涅槃彼岸 心淨離垢
得無生忍 喻如擔負 其物輕少
遠出長途 而不疲乏 若人擔負
惡業輕少 遐曆世間 而不沈沒
又如飛禽 兩翼壯健 高往虛空
遠疾可到 若人持戒 守護堅牢
欲往生天 亦複如是
複有飛禽。名現真如。住彼白山。而能觀察。即說頌曰
喻我形色 不住刹那 快樂亦然
愚迷不覺 若一切類 善相多般
輪回生時 定隨破壞 彼福破壞
一生亦然 死王得便 罪意何免
恒行快樂 無財黑繩 摧壞有情
無病強力 安樂遠離 死王近來
近則心迷 群生命壞 罪破長時
天人輪轉 不覺根迷 遠離安樂
墮閻羅界 方知業果 快樂刹那
而身衰朽 悅諸塵境 不覺貪著
快樂受盡 老死王侵 諸根對境
戀著不足 彼後無常 自生煩惱
若無慧燈 照見塵境 受行境界
執我分別 樂著虛妄 欲火恒生
境力如風 吹欲火盛 智覺真如
思惟成妄 一切愚迷 嬉戲不覺
恒行境界 吹于欲火 天人行欲
墮彼天界 彼具天德 實得天樂
衰相現前 不壞何往 刹那不住
念念生滅 暫住非久 彼命如是
此境屬他 一心不覺 五德天樂
壞苦速離 帝釋天王 抖擻煩惱
叁障垢靜 歸依叁寶 叁業廓然
悟得最上 叁佛菩提 雖生罪地
罪垢不染 留心作善
彼有焰魔獄卒。爲彼衆生。而說頌曰
意懷貪欲 嫌棄善緣 不離輪回
得此苦果 不依天行 而作罪因
彼後無常 反恨作惡 利刀割體
猛火燒身 猶未爲傷 五根得罪
苦不可忍 眼觀美色 如實得樂
甯知恒苦 聞聲耽味 其過亦然
作罪冤家 是故舍離 彼叁冤家
纏縛罪人 破人安樂 貪癡和合
遠離戒品 因墮地獄 若行戒律
後得福善 若違戒律 後得煩惱
飲酒殺命 離他婦女 邪見兩舌
不守威儀 縱情放逸 破壞有情
因沈惡道 貪著邪行 而複惡口
今世後世 無彼安樂 遠離惡人
親近善友 滅此罪根 不信此業
無得業果 無衆安樂 惡果根本
煩惱後燒 若作妄語 本非法師
我解深法 彼後無常 得魔業果
轉此人身 而生惡趣 是故如來
說此無明 一切貪欲 何得快樂
知足無貪 身離煩惱 欲生快樂
是名快樂 解脫相應 得最上樂
若貪快樂 如毒和水 解脫快樂
如乳和水 欲火燒害 愚盲不覺
又複貪愛 度量財利 酤賣酒肉
得財無數 心猶未足 無常殺鬼
速來牽引 若耽欲樂 樂住境界
得不快樂 如來說此 夢覺法喻
如乾闼城 如空無實 如水上沫
如芭蕉堅 如彼火毒 欲境亦然
若味因果 知欲過罪 不迷真如
成就智慧 獲靜思惟 去其貪愛
苦惱不生 壞欲亦然 欲爲罪主
如世毒藥 彼意不足 墮落天界
複墮地獄 欲賺愚迷 喻彼懸河
亦如電閃 世間毒力 莫勝女色
思想欲增 如火熾盛 是故智者
離欲寂靜 無前無後 亦無中間
如如而行 增長亦爾 彼得欲苦
等觸大焰 知如是過 智者遠離
速離欲故 定得安樂 無數百千
那由他天 以欲行故 墮火毒獄
器杖治罰 其毒如火 遠離快樂
不行欲因 如上地獄 不見不聞
若貪欲人 斷其欲貪 亦無苦惱
是故無垢 得意清淨 于一切處
滅欲火焰 入彼種種 最上善業
彼行無染
爾時帝釋。觀察飛禽住莊嚴樹。色喻檀金。彼法因果。正見善業。而說頌曰
正見善業 如彼大樹 郁茂金色
種種莊嚴 智者所說 如善果報
處處出生 不善若善 得彼人身
複行善業 得生天上 不善亦然
下沈地獄 欲迷善意 而複不得
最上良藥 若知果報 意不愛欲
衆生境界 迷醉味著 若恒行貪
惡定同生 女生煩惱 如世間火
若此火生 煩惱如是 女人煩惱
生衆生心 破壞世間 一切法滅
爲地獄因 大仙所說 女人奸媚
口甜心毒 情愛不恒 愛戀須臾
棄背亦爾 彼性浮囂 可喻掣電
诳詀有情 詐行恩愛 天人龍鬼
羅刹眷屬 境界亦爾 女人鄙惡
譬彼黑毒 種姓不擇 勢力不顧
愛恚不恒 姓如風火 唯募財物
殊無終始 如有崄難 嫌棄遠離
如是富人 彼即愛樂 若住貧賤
急急離別 譬如遊蜂 花卉芬芳
競來采食 若樹幹朽 一切遠離
無財亦然 女人遠離 女人黑暗
心縱顛狂 破壞勝因 罔知良善
如女人縛 天縛亦爾 若值女縛
定墮地獄 若貪女色 貪中第一
若有衆生 雖曉欲業 而猶耽著
是故無知 迷人不覺 又複女人
詐吐心誠 惑他信己 身雖同處
心則差殊 損壞有情 毒如蛇蠍
方便多求 一切養育 女人行德
而不能爲 如是自性 殊無測度
智者不著 心恒決定
忉利天宮。有善法堂。爾時諸天。會善法堂。有如是散亂者。飛禽爲彼。而說頌曰
譬如飛禽 隨其自性 樂厭不同
而有二種 一見蓮華 而複樂著
若見林野 而自厭離 一見林野
意欲樂住 如見蓮華 卻思遠離
衆生亦爾 林如靜善 華喻欲貪
智者樂林 而深適意 天人顛倒
反募蓮華 如出暖日 能去大寒
解脫之樂 亦複如是 貪中生苦
樂謝何安 智者不迷 而求解脫
于一切處 爲最上樂 住牟尼林
能善觀察 住意無貪 天人最上
住此欲貪 而不久遠 若行無貪
樂中最上 居林寂靜 行中第一
一切苦斷 受甜惡行 诳賺有情
適意林巒 宜善觀察 心善觀察
恒處安樂 心行無貪 樂處林野
彼人樂林 心恒純善 離欲無貪
得寂靜樂 若人煩惱 怖見林間
貪愛倍增 而自燒煮 棄背貪愛
無垢清淨 心定生生 常獲安樂
如具富貴 福盡成空 盛處少年
老侵頓易 一切恩愛 定有別離
一切有爲 和合暫爾 此世間法
正覺正說 若覺愚迷 舍愛知足
入寂靜林 獲最上樂 炫己俊利
思愛多方 遠離善林 永失利樂
林間默觀 寂靜相應 適意無貪
善心成滿 是故聚落 散亂恒生
若處山林 離諸貪愛 汝意速疾
厭離愚迷 最上靜林 相應住處
心行若靜 永離煩惱 行若相應
善根增盛 假使有人 得千帝釋
報壽若終 亦歸生滅 恒行貪欲
一切不見 被欲降伏 而生衆苦
欲愛之樂 須臾暫住 不久即滅
心如怨家 能離彼樂 彼欲無得
煩惱苦果 皆從欲生 解脫生樂
彼樂真實 于善逝行 縱任相應
離欲無貪 獲樂無盡 五欲之樂
先甜後苦 樂相壞時 而沈地獄
無貪之善 初後中間 離垢清淨
受樂無窮 是真善母 愚迷欲樂
雲何離彼 過失恒生 中後深苦
罪行雲何 不見快樂 喻如世間
有其毒花 其色鮮[禮*色] 其體有毒
人若觸花 毒害于身 罪行欲樂
其毒亦然 又如當風 執彼火炬
亦如飛蛾 投其燈焰 欲樂之火
燒害亦然 是故欲毒 恒須遠離
天著欲故 積惡虛生 人募愛貪
愚盈罪行 是故欲火 焚燒善根
賺失天人 沈斯惡趣 若未命謝
速回心意 于一切善 修令增長
貪等惑亂 叁過生塵 叁毒作一
罪網猶大 若起叁惑 相續不盡
歌舞唱妓 耳目順情 天意如石
而被牽動 一切欲境 蓋覆靜心
沈溺愛河 無時超度 天何愚迷
欲賺不覺 譬如毒樹 開其毒花
蜂蛾采食 毒殒其命 貪欲之毒
損害亦爾 而墮叁途 如火燒木
天人不覺 生此罪地 受苦終盡
方離泥黎 天人愚迷 不思作善
罪惡境界 彼無一信 智者審觀
真如幻夢 愚人非夢 爲地獄因
是故離欲 得解脫善 棄背惡行
利益善因 彼利若行 永離諸惡
天無黑行 彼有智者 正見決定
不樂散亂 獲種種福
爾時世尊。教受天子行不散亂行。而說頌曰
天人宮殿 散亂之根 迷醉樂著
而墮輪回 若離散亂 輪回亦脫
彼散亂根 即是無明 自性黑暗
如人無眼 我觀彼過 迷火不別
愚癡深廣 散亂亦然 衆生愚迷
積聚財寶 而自育養 複更散亂
墜墮惡趣 天亦愚癡 愛著女色
本望離苦 悅意快樂 甯知命殒
得大苦惱 集欲之樂 不久即散
一切衆生 業壽有限 少壯刹那
即當衰老 善惡業縛 誰得自在
譬如樂主 撚弄木人 須假線絲
方成作用 有情亦爾 須假惑業
方處輪回 若離愛貪 則無作用
非久業行 智者不信 遠離一切
散亂方便 若離散亂 不生叁界
譬如有人 墜墮深崖 其中猶有
不失命者 若人散亂 墮叁界崖
其中未有 得出離者 一切惑業
散亂最上 于晝夜中 恒不安樂
若世間人 纖毫散亂 破壞有情
出世之意 是故遠離
彼世尊座如實說已。天主帝釋。發尊重心。敷其座具。頭面禮足。起立合掌。見伽他書。心生怖畏。頌曰
若不散亂 如彼甘露 若行散亂
而墮無常 不散亂人 天中最上
散亂之行 輪回之根 清淨之行
安樂之本 是故正定 于一切處
獲最上樂 若于欲樂 如怖極苦
散亂大毒 同壞衆善 迷毒散亂
人行惡作 不從散亂 能得安樂
若彼智者 平等宣說 德與無德
一切執我 爲苦樂根 如我世尊
伽他書典 離欲清淨 獲益安樂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妙法聖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