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集要經》八 ▪第2页
觀無畏尊者集 /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切處 得快樂安隱
若持彼彼戒 各別有功能
常生殊勝處 隨意而自在
施戒智叁種 能生于慈心
常愛念衆生 得親近承事
戒如妙珍寶 善人常貴重
永離諸過失 得生于天中
具足清淨智 如镕金離垢
常樂持淨戒 得生于天中
能令諸有情 一切處安隱
不造諸罪行 得生于天中
若人護彼戒 以智善揀擇
于彼晝夜中 精進常無退
戒如彼良馬 善人所乘禦
以真實思惟 不著于樂報
天中上妙樂 諸天共遊戲
皆由持戒故 而得生于彼
天上妙花鬘 天衣而嚴飾
諸天共遊戲 皆善因所得
有妙蓮花池 生清涼香風
諸天共遊戲 皆善因所得
天上諸宮殿 衆寶而莊嚴
諸天共遊戲 皆由持戒故
天中妙園林 衆華悉開發
遊止諸寶山 皆由持戒故
由具彼淨戒 生叁十叁天
如人入己宅 即無諸憂患
若人護彼戒 得最上壽命
破戒命終時 受無量極苦
于持戒功德 知已常愛樂
善護于戒者 則不生毀犯
由能護彼戒 善住于忍辱
以寂靜因緣 衆人鹹樂睹
若依止淨戒 如乘于舡筏
能運載自佗 得渡叁有海
由戒水清涼 能滌于心智
閻浮檀金花 諸天來奉獻
若人意寂靜 以戒常莊嚴
自在生諸天 受樂而無極
由廣修勝行 受最上妙樂
遊戲于諸天 皆由持戒故
若持彼淨戒 如升于階陛
智力常相扶 得生尊勝處
若人純淨心 于戒無缺漏
由戒法清淨 常生安隱處
善護于戒者 常思惟觀察
離微細毀犯 得至寂滅處
戒能生彼樂 棄背諸罪垢
是故常守護 畢竟除憂怖
由持彼戒故 命終無怖畏
于叁惡道中 爲第一捄護
若人不護戒 如盲瞖眼目
于戒不清淨 常生下劣處
求人天快樂 唯戒爲其本
于戒不清淨 後則生悔惱
無戒愚癡人 不得生天界
是故具智者 于戒常奉持
天中妙五欲 第一殊勝樂
由戒清淨故 而獲于多果
彌盧山金光 戒光複過彼
柝爲十六分 亦不及其一
戒光常照明 逾真金嚴瑩
皆由自善業 得生于忉利
持戒有叁品 謂彼上中下
皆如所作因 受報亦如是
由持彼戒故 則不生放逸
安住于正法 常獲諸妙樂
戒能離諸垢 常發淨光明
設百千日光 類此無能及
若上品持戒 獲七種功德
隨意而受用 善逝之所說
由依止淨戒 正見常現前
從人世生天 斯不爲難得
戒爲清涼觸 于身不舍離
愚夫不親近 常受諸熱惱
若人清淨心 善護于禁戒
具彼七種財 決定無能壞
若人清淨心 修持于梵行
如禽有二翼 飛空而不墮
由持彼戒故 而得清淨果
爲勝中最勝 則更無過上
若心善修作 依止施戒寶
于天上人間 長生殊勝處
身不持淨戒 心不樂正法
內外無所蘊 何由免惡道
若樂寂靜法 爲人所恭敬
彼內外堅固 如金剛無異
旃檀沈水香 怛計薝蔔花
人天鹹所重 不及彼戒香
若人修施戒 唯意樂生天
此爲垢濁因 如毒和美膳
是故于彼戒 堅持求出離
遠離破戒人 如毒如刀杖
如是善護戒 往趣人天中
無戒衆所嫌 求樂不可得
了知是功德 專心無暫舍
爲第一捄護 無與戒相似
忍辱品第二十四
善安住于忍 爲第一莊嚴
此爲最勝財 非世寶所及
若人修忍行 爲世所恭敬
是故常一心 堅固而修習
若人修忍行 離忿怒過失
于此世佗世 善人常稱贊
忍財與戒財 及彼勝慧財
如是諸功德 超過于世間
是故具智者 樂行于忍辱
常于諸衆生 心不生厭舍
忍如妙良藥 能療治忿毒
由彼忍力故 展轉無令起
愚夫無明慧 如盲無所睹
以忍辱燈明 引之登正道
由無正法財 于五趣旋轉
善修忍行者 我說爲富饒
忿怒深過咎 如險惡曠野
若人具忍行 于彼善超越
若不修忍行 迷失于正道
欲離惡趣苦 非忍何由免
若人行忍辱 晝夜獲安隱
永離諸憂戚 後世常端正
忍爲功德藏 善人常守護
于意善調伏 無煩惱所娆
忍爲生天梯 出輪回怖畏
若能善修習 解脫地獄苦
忍爲功德水 清淨常充滿
能捄餓鬼渴 滌傍生罪垢
若專修忍行 獲吉祥安樂
等視諸有情 如世之慈母
精進品第二十五
爲長養正法 觀彼時及方
起勇猛精進 而求彼彼果
若離于正法 及時方作用
由無彼精進 多增懶墮事
智者多勇捍 樂解脫正法
速趣于天中 如箭頃相似
由彼精進力 善營種種事
于彼彼所作 皆悉得成就
若出世正法 及世間義利
皆由彼精進 舍此則無有
若人遠精進 則舍諸善法
爲世所輕嫌 如兔影昏月
舍離八聖道 淨智不增長
唯彼精進力 得至安隱處
若人具精進 如王力自在
羅漢無精進 不能成菩提
了知是功德 諸根不散亂
發起精進心 爲第一最勝
得淨智現前 常生于正念
遠離彼老死 得證真常果
禅定品第二十六
若人修諸定 于慧而不著
應當常一心 生清淨意樂
善住心一境 無相違過失
解脫諸怖畏 此說爲安樂
若心住一境 則離諸疑惑
清淨如真金 此說爲安樂
若人心寂靜 諸根不散亂
決定趣菩提 此說爲安樂
由心住一境 樂修習諸定
是人常獲得 叁摩地快樂
樂獨處空閑 常修彼勝定
了知彼妙樂 出過于世間
如是清淨心 常安住一境
解脫過失網 到最上寂靜
若心專一境 善製于五根
以智水滅除 愛火所燒害
常現前安住 清淨殊妙樂
由解脫彼愛 受用而無盡
心邪曲思惟 處處而生起
善住持定者 常一境相應
此最上禅定 能趣涅盤城
破壞諸魔怨 是故應修習
善堅固諸定 則能調意馬
永離諸憂染 得最上安住
善修于定者 離貪而止足
所招殊勝報 此無能盡說
如是善修習 住心一境性
能超生死流 得至不滅處
勝慧品第二十七
由慧力爲先 樂勤求正法
與定常相應 如母愛于子
又世間父母 不能偏隨逐
彼于五趣中 一切皆捄護
慧山極高峻 戒水常清淨
于叁有過患 一切皆明見
若真實了知 眼根所緣境
以智爲所依 能渡叁有海
善修施戒定 說彼智爲先
由智樂持戒 則能免惡趣
若眼所觀境 由慧而離染
故如來所說 善住八聖道
于苦等四谛 最初而開示
由增上慧力 破愚夫常見
智如彼利劍 斷貪愛藤蔓
離生等纏縛 及彼過失聚
智爲勝甘露 是出世法財
最上善知識 爲第一寶藏
修智戒耆舊 離貪愛疑惑
常依止寂靜 開示真實道
慧如彼金剛 力能極堅利
摧壞諸煩惱 令乘大智車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諸法集要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