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99卷02頁碼:P0001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四 ▪第3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九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時。有尊者名曰淨天。在鞞提诃國人間遊行。至彌絺羅城庵羅園中。時。尊者淨天晨朝著衣持缽。入彌絺羅城乞食。次第乞食。到自本家。時。淨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覺尊者淨天在門外立

  時。毗沙門天王于尊者淨天所極生敬信。時。毗沙門天王。諸夜叉導從。乘虛而行。見尊者淨天在門外立。又見其母手擎飲食。在中堂上供養祀火。不見其子在外門立。見已。從空中下。至淨天母前。而說偈言

  此婆羅門尼  梵天極遼遠

  爲求彼生故  于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  何爲徒祀此

  汝婆羅門尼  淨天住門外

  垢穢永無余  是則天中天

  蕭然無所有  獨一不兼資

  爲乞食入舍  所應供養者

  淨天善修身  人天良福田

  遠離一切惡  不爲染所染

  德同于梵天  形在人間住

  不著一切法  如彼淳熟龍

  比丘正念住  其心善解脫

  應奉以初佛  是則上福田

  應以正信心  及時速施與

  當預建立洲  令未來安樂

  汝觀此牟尼  已渡苦海流

  是故當信心  及時速施與

  當預建立洲  令未來安樂

  毗沙門天王  開發彼令舍

  時。尊者淨天即爲其母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複道而去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面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謂佛者。雲何爲佛。爲是父母製名。爲是婆羅門製名。時。婆羅門即說偈言

  佛者是世間  超渡之勝名

  爲是父母製  名之爲佛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佛見過去世  如是見未來

  亦見現在世  一切行起滅

  明智所了知  所應修已修

  應斷悉已斷  是故名爲佛

  曆劫求選擇  純苦無暫樂

  生者悉磨滅  遠離息塵垢

  拔諸使刺本  等覺故名佛

  佛說偈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有從迦帝聚落.墮鸠羅聚落二村中間。一樹下坐。入盡正受

  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腳迹千輻輪相。印文顯現。齊輻圓辋。衆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迹。今當隨迹以求其人。即尋腳迹至于佛所。來見世尊坐一樹下。入盡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正觀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見已。白言。爲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

  爲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

  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爲是何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天龍乾闼婆  緊那羅夜叉

  無善阿修羅  諸摩睺羅伽

  人與非人等  悉由煩惱生

  如是煩惱漏  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滅  如芬陀利生

  雖生于水中  而未曾著水

  我雖生世間  不爲世間著

  曆劫常選擇  純苦無暫樂

  一切有爲行  悉皆生滅故

  離垢不傾動  已拔諸劍刺

  究竟生死除  故名爲佛陀

  佛說此經已。豆摩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路而去

  (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

  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于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

  佛告婆羅門。汝知領群特.領群特法耶

  婆羅門言。我不知領群特。亦不知領群特法。沙門瞿昙知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是時。婆羅門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請佛令坐。白言。瞿昙。爲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佛即就座爲說偈言

  嗔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僞不真實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憋暴貪吝惜  惡欲悭谄僞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無有慈愍心  是爲領群特

  若殺縛椎打  聚落及城邑

  無道以切責  當知領群特

  住止及行路  爲衆之導首

  苦切諸群下  恐怛相迫脅

  取利以供己  當知領群特

  聚落及空地  有主無主物

  掠護爲己有  當知領群特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內外諸親屬  同心善知識

  侵掠彼所受  當知領群特

  妄語欺诳人  詐取無證財

  他索而不還  當知領群特

  爲己亦爲他  舉責及財與

  或複順他語  妄語爲他證

  如是妄語者  當知領群特

  作惡不善業  無有人知者

  隱諱覆藏惡  當知領群特

  若人問其義  而答以非義

  顛倒欺诳人  當知領群特

  實空無所有  而輕毀智者

  愚癡爲利故  當知領群特

  高慢自稱舉  毀壞于他人

  是極卑鄙慢  當知領群特

  自造諸過惡  移過誣他人

  妄語謗清白  當知領群特

  前受他利養  他人來詣己

  無有敬報心  當知領群特

  沙門婆羅門  如法來乞求

  呵責而不與  當知領群特

  若父母年老  少壯氣已謝

  不勤加奉養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當知領群特

  初上種姓生  習婆羅門典

  而于其中間  習行諸惡業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婆羅門刹利  大姓所供養

  乘于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爲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爲婆羅門

  業爲領群特  業爲婆羅門

  婆羅門白佛言

  如是大精進  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  名爲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爲婆羅門

  業故領群特  業故婆羅門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缽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偈如上說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爲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于叁明  佛所教已作

  先婆羅門難  今爲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雜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