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十九 ▪第3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衆生。舉體糞穢。以塗其身。亦食糞穢。乘虛而行。臭穢苦惱。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波羅[木*奈]城爲自在王師婆羅門。以憎嫉心。請迦葉佛聲聞僧。以糞著飯下。試惱衆僧。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頭上有大銅镬。熾然滿中。群銅流灌身體。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所出家。爲知事比丘。有檀越送油應付諸比丘。時。有衆多客比丘。知事比丘不時分油待客。比丘去然後乃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有熾熱鐵丸從身出入。乘虛而行。苦痛切迫。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次守衆僧果園。盜取七果。持奉和上。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其舌廣長。見有利釿。炎火熾然。以釿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以斧破石蜜。供養衆僧。著斧刃者。盜取食之。緣斯罪故。入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是大身衆生。有雙鐵輪在兩脅下。熾然旋轉。還燒其身。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持石蜜[麸-夫+並]供養衆僧。盜取二[麸-夫+並]著于掖下。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以熾然鐵葉以纏其身。衣被床臥悉皆熱鐵。炎火熾然。食熱鐵丸。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爲衆僧乞衣食。供僧之余。辄自受用。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亦複如是
(五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熾然鐵車而駕其頸。拔其頸筋。及連四腳筋以勒其頸。行熱鐵地。乘虛而去。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駕乘牛車以自生活。緣斯罪故。于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其舌長廣。熾然鐵釘以釘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爲摩摩帝。呵責諸比丘言。諸長老。汝等可去此處。儉薄不能相供。各隨意去。求豐樂處。饒衣食所。衣.食.床臥.應病湯藥。可得不乏。先住比丘悉皆舍去。客僧聞之亦複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叁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于路中見一大身衆生。比丘之像。皆著鐵葉以爲衣服。舉體火然。亦以鐵缽盛熱鐵丸而食之。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作摩摩帝。惡口形名諸比丘。或言此是惡禿。此惡風法。此惡衣服。以彼惡口故。先住者去。未來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佛告諸比丘。此衆生者。過去世時。于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好起诤訟。鬥亂衆僧。作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比丘厭惡舍去。未來者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余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揵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時。尊者大目犍連住跋只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淨衆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爲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于四念處遠離者。于賢聖法遠離。于賢聖法遠離者。于聖道遠離。聖道遠離者。于甘露法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于四念處信樂者。于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于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于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頃。以神通力于跋只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沒。至舍衛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現。語阿那律言。汝獨一靜處。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衆生清淨。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爲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于四念處不樂者。于賢聖法不樂。聖法不樂者。于聖道不樂。不樂聖道者。于甘露法亦不樂。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于四念處信樂者。樂賢聖法。樂賢聖法者。樂于聖道。樂聖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耶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連語尊者阿那律言。雲何名爲樂四念處
尊者大目犍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尊者大目犍連。是名比丘樂四念處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如其像叁昧正受。從舍衛國松林精舍門。還至跋只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五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問尊者阿那律。雲何名爲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言。若比丘于內身起厭離想。于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入叁昧。從舍衛國松林精舍入叁昧神通力。如力士屈伸臂頃。還到跋只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住處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雜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