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二十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五叁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尊者阿那律住舍衛國手成浴池側
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德修習多修習而能至此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舍利弗言。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何等爲四念處。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調伏世間貪憂。尊者舍利弗。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舍利弗。我于四念處善修習故。于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觀察。如明目士夫于樓觀上。觀下平地種種之物。我少作方便。觀察小千世界亦複如是。如是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五叁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阿那律住舍衛國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時。尊者大目犍連問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何等爲四。內身身觀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系心住。精進方便。除世間貪憂。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于千須彌山以少方便悉能觀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頂。觀下千多羅樹林。如是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以少方便見千須彌山。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五叁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阿那律住舍衛國手成浴池側
爾時。尊者阿難往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尊者阿難問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習多修習。成就如是大德大力大神通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阿難。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何等爲四。內身身觀念處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處系心住。精勤方便。除世間貪憂。如是。尊者阿難。我于此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少方便。以淨天眼過天.人眼。見諸衆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此諸衆生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賢聖。邪見因緣。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如是衆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成就。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譬如明目士夫住四衢道。見諸人民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我亦如是。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神通。見諸衆生。死時.生時。善趣.惡趣。如是衆生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賢聖。邪見因緣。生地獄中。如是衆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如是。尊者阿難。我于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神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身遭病苦
時。有衆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于一面住。語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難可安忍。身諸苦痛。轉增無損。即說叁種譬。如上叉摩經說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當安忍。正念正知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住四念處。我于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爲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受.心.法觀念處。是名住于四念處。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時。有衆多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安隱樂住不
阿那律言。安隱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諸苦痛得安隱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何等爲四。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
時。有衆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于學地。上求安隱涅槃住。聖弟子雲何修習多修習。于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學地。上求安隱涅槃心住。聖弟子雲何修習多修習。于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者。當住四念處。何等爲四。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如是四念處修習多修習。于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共聞尊者阿那律所說。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住
時。有衆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與尊者阿那律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語尊者阿那律言。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耶
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爲現法樂住故。所以者何。我亦離諸有漏。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證者證。乃至現法安樂住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
時。有衆多外道出家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語尊者阿那律。尊者何故于沙門瞿昙法中出家
尊者阿那律言。爲修習故
複問。何所修習
答言。謂修諸根.修諸力.修諸覺分.修諸念處。汝欲聞何等修
複問。根.力.覺分。我不知其名字。況複問義。然我欲聞念處
尊者阿那律言。谛聽。善思。當爲汝說。若比丘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
時。衆多外道出家聞尊者阿那律所說。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五四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住松林精舍
時。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譬如大樹。生而順下。隨浚隨輸。若伐其根。樹必當倒。隨所而順下。如是比丘修四念處。長夜順趣浚輸。向于遠離。順趣浚輸。向于出要。順趣浚輸。向于涅槃
尊者阿那律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五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诃迦旃延在跋蘭那聚落烏泥池側
時。有執澡灌杖梵志詣摩诃迦旃延所。共相問訊慰勞已。于一面坐。問摩诃迦旃延言。何因何緣王.王共诤。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梵志言。貪欲系著因緣故。王.王共诤。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诤
梵志複問。何因何緣出家.出家而複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言。以見欲系著故。出家.出家而複共诤
梵志複問。摩诃迦旃延。頗有能離貪欲系著及離此見欲系著不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師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能離此貪欲系著及見欲系著
梵志複問。佛.世尊今在何所
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羅耆人中。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梵志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所住處合掌贊歎
南無南無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能離欲貪諸系著。悉能遠離貪欲縛及諸見欲。淨根本
時。持澡灌杖梵志聞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五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摩诃迦旃延在婆羅那烏泥池側。與衆多比丘集于食堂。爲持衣事
時。有執杖梵志年耆根熟。詣食堂所。于一面柱杖而住。須臾默然已。語諸比丘。諸長老。汝等何故見老宿士不共語問訊。恭敬命坐
時。尊者摩诃迦旃延亦在衆中坐。時。尊者摩诃迦旃延語梵志言。我法有宿老來。皆共語問訊。恭敬禮拜。命之令坐
梵志言。我見此衆中無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禮拜.命坐。汝雲何言。我法見有宿老。恭敬禮拜。命其令坐
摩诃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發白齒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雖複年少年二十五。色白發黑。盛壯美滿。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爲宿士數
梵志問言。雲何名爲八十.九十。發白齒落。而複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膚白發黑。盛壯美色。爲宿士數
尊者摩诃迦旃延語梵志言。有五欲功德。謂眼識色愛.樂.念。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愛.樂.念。于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濁。梵志。若如是者。雖複八十.九十。發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雖年二十五。膚白發黑。盛壯美色。于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
《雜阿含經二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