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羅尼集經》二 ▪第4页
陀羅尼集經卷第二(佛部卷下) / 大唐天竺叁藏阿地瞿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日日叁時作法供養。從十二月八日起首。至十五日供養法事竟。當取中心水罐。灌受法人頂。訖著淨衣。引入道場作供養。事畢即休散去道場。若作此法。如日光照雪衆罪消滅。命終之後生阿彌陀佛國。若是女人。作此法者。命終之後化成男子。往生彼國。此是心印法。憂婆唎馱夜法(此雲小心法)。此是阿彌陀佛成道法門。作者證入不退之位。殘食散施。受法人勿食之
阿彌陀佛頂印第十二
准佛刀印。惟改以二中指相叉。于中節文直申。即是頂印。用治病時。作二肘水壇。置阿彌陀佛像。安火爐燒。沈檀熏陸相和燒。病人面向西坐合掌。咒師面向東坐。以香繞病人頭上。咒擲火中。如是滿足一百八遍。日叁時作。其病人至心念佛。病即除差。此是阿彌陀佛頂法
阿彌陀佛輪印第十叁
左右手。以二大指各撚無名指頭。右壓左當心。若欲說法論義之時。日日作此法。一切歡喜。死生阿彌陀佛國。若欲求財貨飲食等物者。作四肘水壇。中心安置阿彌陀佛像。設五盤食。壇中心一盤。四方各一盤。咒師面向東。五日。一日叁回作此法。其咒師衣服並皆黃色。不得余色。所求如意。又若人熱病。咒五色線二十一遍。作二十一結。系病者頸。病人念阿彌陀佛。咒師手把香爐。供養贊歎十方佛。即差。若欲令八部鬼神天及佛菩薩金剛歡喜者。作四肘水壇。咒師必須潔淨。男子女人不得相觸。其壇中心。安阿彌陀佛像。像面向西。飲食八盤。燈二十八盞。水罐一枚。中心于佛前。著火爐。咒蘇曼那花。一遍一擲火中。如是滿一百八遍。以平等慈悲心。爲一切衆生作此法者。即得神驗皆生歡喜。若日日作種種供養阿彌陀佛。誦咒滿十萬遍。作印法者。即得滅罪命終生彼國。又若欲得生彼國者。亦更以泥作阿彌陀佛像十萬軀。滅罪死生阿彌陀佛國。日日供養時。以金作數珠。若無用銀。若無銀者用赤銅。無赤銅者用水精。數一百八枚。無者五十四枚。更無者四十二枚。更無者二十一枚。如此等珠。掏之誦咒時。以珠爲十波羅蜜多。以念佛誦咒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若作阿彌陀佛供養時。應用上件物等作珠。余物不得。若作余雜物者。一切不得驗。其中最好者。以水精作數珠誦咒者。衆罪皆滅如珠映徹。自身亦然。此水精珠者。通用一切佛菩薩金剛天等法
阿彌陀佛療病法印第十四
先仰左手。四指仍屈。即以右手覆于左手。右手四指亦屈。與左手急相鈎。令二拳節各拄掌心。其二大指各直豎之。是一法印。降伏一切諸惡鬼神。有人病者。當用印之其病即愈。此等諸印皆誦心咒
佛說作數珠法相品
爾時佛告苾刍苾刍尼優婆塞迦優婆斯迦諸善男子善女人等。當發心誦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及誦持我叁昧陀羅尼秘密法藏神印咒者。欲得成就往生彼國。及共護念一切衆生。複能苦行至心受持。日日供養。一心專在莫緣余境。若誦經念佛持咒行者。一一各須手執數珠。依阿彌陀佛叁昧教說。複依如此一切陀羅尼諸佛菩薩金剛天等法中所出。其數皆須具諸相貌。其相貌者有其四種。何者爲四。一者金二者銀叁者赤銅四者水精。其數皆滿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若以此等寶物數珠。掐之誦咒誦經念佛諸行者等。當得十種波羅蜜功德滿足。現身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果。其四種中水精第一。其水精者。光明無比淨無瑕穢。妙色廣大。猶若得佛菩提願故。洞達彼國一如珠相。以是義故稱之爲上。把其珠掐。亦能除滅念誦行者四重五逆衆罪業障所有報障。一切惡業不能染著。爲珠光明不受色相。若人常行念佛法者。用木槵子以爲數珠。若欲誦咒受持人者。用前四色寶爲數珠。若作菩薩咒法業者。用菩提子以爲數珠。若無。可用蓮華子充。若作火頭金剛業者。用肉色珠以爲數珠。此等數珠皆合法相。是故我以此法。護念世間持法行者。是衆會中一切菩薩摩诃薩金剛天等。聞佛所說數珠法已。莫不歡喜同時稱善
佛言若人欲作法相數珠。先喚珠匠。莫論價直。務取精好。其寶物等皆須未曾經余用者。一一皆須內外明徹無有破缺。圓淨皎潔。大小任意。與其珠匠先受八齋。香湯灑浴著新淨衣。與作護身。嚴一道場懸諸幡花。以香水埿一小壇子日日各以香華供養。又著一兩盤餅果供養。又複夜別各然七燈。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爲母珠。又更別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此即名爲叁寶法相悉充圓備。能令行者掐是珠時。常得叁寶加被護念。言叁寶者。所謂佛寶法寶僧寶。以此證驗。何慮不生西方淨土。作是珠已。于此壇中。更以種種香水灑珠。又著七盤食。然叁七燈。請佛般若菩薩金剛及諸天等。仰啓供養。稱贊叁寶威神力故。種種法事皆有效驗。然後持行隨身備用。一切諸惡不相染著。一切鬼神共相敬畏。是故福力具足成辦功德滿願。是名數珠秘密功能。其阿彌陀佛陀羅尼印咒。有八萬四千法門。于中略出此要。如如意寶。以上阿彌陀佛法竟。依法行之福無限也
大輪金剛陀羅尼
南(上)無悉(半音)咥哩(二合)耶隊迦(去)南(上一)跢他伽陀(去)南(上二)唵鞞啰(去)時鞞啰(去)時(叁)摩诃斫迦啰(二合)跋折哩(四)薩多薩多(五)娑啰(上)帝娑啰(上)帝(六)怛啰曳怛啰(上)曳(七)毗陀麼儞(八)叁盤誓儞(九)怛啰麼底(十)悉陀阿揭唎怛[口*厲]焰(二合十一)莎诃(十二注去上處依注去上音法讀之注二合處其上一字必須半音與其下字合音讀之注半音處必須片音)
誦此陀羅尼叁七遍。即當入一切曼茶羅(此雲壇也)所作皆成。誦咒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咒法。易得成驗。若未曾入灌頂壇者。不得辄作一切手印。若人誦此陀羅尼者。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也
佛說跋折啰功能法相品(唐雲金剛杵)
爾時佛在耆阇崛山大會。演說諸陀羅尼秘密法藏。時金剛藏菩薩。從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如來今會說此微妙可貴之法。我等心中甚大歡喜得未曾有。是諸欲界天魔波旬及鬼神等。莫不戰悚。我等思惟諸魔心意實難測量。或欺或叛。若不豫防恐彼輕慢我諸佛法。惟願世尊。聽我出一不可思議難測之法。當得護持如來正法。降伏諸魔。不令魔等于諸世間。爲之暴亂。時佛歎言善哉善哉
爾時金剛藏菩薩。忽從頂上湧出叁股跋折啰形。如金光色。當出之時。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現坐鬼神一時崩倒。佛語鬼神汝等莫怕。我金剛藏。有如是等神通自在大威力故。湧出如此難測之相。以此當助護我正法。我今印可。仍以過去真佛舍利七粒。付囑菩薩。令其舍利隱在其中。將爲實信。識相護持。防諸外道欲界天魔心生輕慢。因即稱名摩诃跋折啰。是故常能威侍我側。拒諸魔事。既有利益。亦願有人持我法者。及持菩薩金剛天等陀啰尼法。皆須具足如法之相。而常擬備。現座大衆皆言稱善
作跋折啰並功德法
若人欲作跋折啰者。先取金等五色之物。皆未曾經作器用者。何名五色。一金二銀叁赤銅四镔鐵五錫。合和爲作跋折啰形。若無此五種。可用霹雳棗心。亦得。且未作其跋折啰前。先須豫咒金銅等物一百八遍咒曰
唵(一)摩诃迦啰(二)那吒俱缽啰(叁)莎诃(四)
咒訖。當取月欲蝕時。先于十四日。若候如此上日。不著宜取八月十叁日。亦是上日。斯日晨朝。豫遣其匠。受持齋戒香湯灑浴著新淨衣。其欲請作跋折啰主。亦複如是。俱潔淨訖。豫淨修理于一淨所。安立而作護身結界法事。至十五日朝。更遣其匠香湯灑浴著新淨衣。與作護身及自護身。結界法事。當道場中作一水壇。請佛般若諸大菩薩金剛天等。又請舍利一二七粒。置其壇中。其壇東邊。以牛糞泥作一冶爐。次喚火天令其守爐。匠面向西。咒師自身在壇西邊。正面向東。敷草爲席胡跪而坐。其壇中著七盤飲食。于其爐邊更一盤食。結護如常。請佛般若諸大菩薩金剛天等。又以種種香花印法。供養叁寶叁遍七遍。然後動作。一鑄使成。莫令瑕缺。上下無欠。端直平正無有缺減。是名一寶。最爲上首。若一鑄不成。後雖覆作終是無用。其人亦不合行我之秘密叁藏法門。設強行用。常有魔事無所成辦。卻被殃身。其跋折羅。可重八兩。長十二指。橫指爲量。兩頭叁股亦有五股。其五股者名爲大跋折啰。必須終身持梵行者合用受持。若無戒行不得持用五股。損身。其跋折啰。皆須腰間圓作似槟榔形。中間可容一把許長。盡力雕镂。惟取端正不得粗惡。磨治了已真金塗飾。正當腰間開一方孔。擬下舍利。法用形勢因緣。與今本樣一種。行者示語。令好用心作之。擬備不輕。當作杵時咒聲莫絕。香煙不斷。其匠功價任索多少。不得酬還。仍須當日使作總了。跋折啰竟。其匠報咒師言。作杵已了。其咒師手把香爐及七寶函。右繞道場作贊歎雲。十方諸佛法寶成就。梵音法事往迎看杵。至于爐邊散諸香華。作贊歎法事殷勤禮請。其匠長跪兩手捧。著行者手中七寶函內訖。其匠乃禮謝口雲。種種多不如法。瑩磨嚴飾皆不稱意。布施歡喜願滅諸罪。咒師答雲。異常殊妙端嚴如法。分相具足最上無比。實生慚愧。願除匠者叁業宿障。生生世世與佛因緣。法會相值。語已匠更禮拜發願(雲雲)。燒香合掌請取舍利。咒師即起繞壇叁匝。至本坐處卻住一面。啓告十方一切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雲雲)。還作香花供養法事。悲泣雨淚。取龍腦香可一撚許。內跋折啰腰間孔中。後取舍利。內跋忻啰腰孔中訖。更作香花法事供養。供養畢已。還將杵起。右繞道場至其匠所。跪地受與匠者。匠者至心。珍重燒香供養禮拜已。即以兩手捧跋折啰。閉其孔。至到牢密。釘閉事訖。還以兩手捧授咒師。咒師禮拜受取而起。匠者更禮叁拜。捧舍利函心口發願(雲雲)。行者手棒舍利寶函。右繞道場行道叁匝。還至本處。以諸香華及作印法。更供養訖遣匠出去。于後複將舍利寶函。還至道場自候相貌至夜。壇中然叁七燈。任意安置及著。餅果種種香花供養。事竟于壇西面結加趺坐。咒師右手把跋折啰。左手掏珠。惟須盡力至心誦咒。限至現于叁種光相。何爲叁相。一者其跋折啰自然而暖。二者煙出。叁者放大光明。若暖相現。持杵行者。自然感得一切藥叉羅刹及諸人等皆悉同心恭敬如佛。若煙相現。持杵行者。自然感得所去之處一無障礙又無病苦。若放光相現。感得一切咒神自在擁護行者。行者常爲一切天龍八部鬼神人非人等。皆悉恭敬。仍于一切諸衆生類六分之中。稱于無比。自佛已下但是諸咒。能誦得者皆悉成就最勝靈驗。由是金剛跋折啰杵威神力故。于後若欲用跋折啰。如法捧杵。未用以前誦軍茶利大心咒。滿一七遍已。即以此杵如護身法。然後便作大結界法。一切時中加意護淨以爲常則。方行法事所作皆驗。若療病。用跋折啰時。不得越分。並須護淨。如法用者。于咒師身常好安。隱已說跋折啰法功能竟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陀羅尼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0】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