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99卷02頁碼:P0001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二十九 ▪第3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我爲世間覺  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脫

  身壞而命終  如燈盡火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亦複有叁學。何等爲叁。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爲增上戒學。若比丘住于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爲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何等爲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谛如實知。集.滅.道聖谛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如上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彼自求學者而學。說叁學。能攝諸戒。何等爲叁。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爲增上戒學。謂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叁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叁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叁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

  何等爲增上意學。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于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嗔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爲增上慧學。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若彼善男子自隨意所欲而學者。我爲說叁學。若學此叁學。則攝受一切學戒。何等爲叁。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爲增上戒學。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叁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恚.癡薄。成一種子道。彼地未等覺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覺者。名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名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爲增上意學。是名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嗔恚。斷此五下分。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爲增上慧學。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叁學修習滿足。何等爲叁。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爲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爲滿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叁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叁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趣叁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爲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叁昧滿足。少于慧。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嗔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複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爲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住。滿足叁學。何等爲叁。謂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何等爲增上戒。是比丘戒滿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叁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爲增上意學。是比丘戒滿足.定滿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嗔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于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于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爲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是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學。何等爲二。謂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身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  諸有結滅盡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  摧伏衆魔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爲上。解脫堅固。念爲增上。若比丘學戒福利。智慧爲上。解脫堅固。念增上已。令叁學滿足。何等爲叁。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叁昧禅

  智慧爲最上  現生之最後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諸比丘。何等爲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爲諸聲聞製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慚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師已爲聲聞製戒。謂攝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學戒者。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學戒。是名比丘戒福利

  何等智慧爲上。謂大師爲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若安慰.若安樂.若安慰安樂。如是如是大師爲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于彼彼法.彼彼處。智慧觀察。是名比丘智慧爲上

  何等爲解脫堅固。謂大師爲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說彼彼法。如是彼處如是彼處得解脫樂。是名比丘堅固解脫

  何等爲比丘念增上。未滿足戒身者。專心系念安住。未觀察者。于彼彼處智慧系念安住。已觀察者。于彼彼處重念安住。未觸法者。于彼彼處解脫念安住。已觸法者。于彼彼處解脫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叁昧禅

  智慧爲最上  現生最後邊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屍婆迦修多羅。如後。佛當說

  如是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叁經。亦如上說

  (八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叁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爲叁。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複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如是。比丘于此叁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譬如。比丘。伏雞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雞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瓜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雞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叁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驢隨群牛而行。而作是念。我作牛聲。然其彼形亦不似牛。色亦不似牛。聲出不似。隨大群牛。謂已是牛。而作牛鳴。而去牛實遠。如是。有一愚癡男子違律犯戒。隨逐大衆。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而不學習勝欲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逐大衆。自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其實去比丘大遠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同蹄無角獸  四足具聲口

  隨逐大群牛  常以爲等侶

  形亦非牛類  不能作牛聲

  如是愚癡人  不隨系心念

  于善逝教誡  無欲勤方便

  懈怠心輕慢  不獲無上道

  如驢在群牛  去牛常自遠

  彼雖隨大衆  內行常自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叁學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當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時精勤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尊者跋耆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誡.教授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雜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