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觀想曼拏羅淨諸惡趣經》下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釋迦佛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尾輸馱儞(引)母吽(引)發吒(半音二)
金剛大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吽(引)吽(引二)
寶生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怛囕(二合)怛啰(二合)吒(半音二)
蓮花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纥陵(二合引二)
羯磨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惡惡(二)
光明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唵(引)唵(引二)
寶幢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吽(引)吽(引二)
金剛利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提發吒(半音二)
白傘蓋佛頂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訖梨(二合)發吒(半音二)
戲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賀(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傩那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吽(引叁)
鬘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賀(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屍羅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曳(二合引)怛囕(二合引叁)
歌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賀(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羼底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纥陵(二合引叁)
舞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賀(引)嚩日噜(二合)讷婆(二合)嚩(二)微(引)哩遮(二合)波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惡(叁)
香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尾輸(引)馱儞(引二)達摩達摩(叁)度波野[亭*夜](切身)那波(引)啰弭多布[口*爾]也(二合引)吽(引)發吒(半音四)
花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讷哩誐 (二合)底輸馱儞(二)訖裏(二合引)輸缽訖裏(二合引)設砌(引)那儞(叁)布瑟波(二合)尾魯吉儞(引四)缽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五)怛囕(二合)吽(引)發吒(半音六)
燈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尾輸馱儞(二)倪也(二合引)那魯哥哥哩(叁)缽啰(二合)尼地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四)纥陵(二合引)吽(引)發吒(半音五)
塗香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巘馱那(引)設儞(二)嚩日啰(二合)巘度播(引)野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曳(二合引叁)惡吽(引)發吒(半音四)
金剛鈎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那啰哥誐爹(引)野(二)阿(引)哥哩沙(二合)尼(引)吽[口*弱](仁作切)發吒(半音叁)
金剛索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那啰哥(二)嗢馱啰尼(叁)吽(引)吽(引)發吒(半音四)
金剛鎖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滿馱那谟左儞吽(引)鑁發吒(半音)
金剛鈴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誐底(二)誐賀那尾輸達儞吽(引)呼(引)發吒(半音叁)
十六大菩薩真言
慈氏菩薩真言曰
唵(引)昧賀啰拏野娑嚩(二合引)賀(引一)
不空見菩薩真言曰
唵(引)阿谟(引)只(引一)阿谟(引)伽那哩世(二合引)吽(引二)
除一切罪障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惹賀(一)薩哩嚩(二合引)播(引)野輸(引)達儞(引)吽(引二)
破一切憂闇菩薩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輸哥怛谟(引)儞哩伽(二合)多那摩底吽(引一)
香象菩薩真言曰
唵(引)巘馱賀悉底(二合)儞吽(引一)
勇猛菩薩真言曰
唵(引)戍囕誐彌(引)吽(引一)
虛空藏菩薩真言曰
唵(引)誐誐儞(引一)誐誐那路左儞(引)吽(引二)
智幢菩薩真言曰
唵(引)倪也(二合引)那計(引)睹(一)倪也(二合引)那(引)嚩底吽(引二)
甘露光菩薩真言曰
唵(引)阿蜜哩(二合)多缽啰(二合)毗(引一)阿蜜哩(二合)多嚩底吽(引二)
月光菩薩真言曰
唵(引)贊捺啰(二合)悉梯(二合引一)贊捺啰(二合)藐嚩路吉帝(引)娑嚩(二合引)賀(引二)
賢護菩薩真言曰
唵(引)跋捺啰(二合)嚩底(一)跋捺啰(二合)播(引)裏吽(引二)
熾盛光菩薩真言曰
唵(引)入嚩(二合引)裏儞(引一)摩賀(引)入嚩(二合)裏儞(引)吽(引二)
金剛藏菩薩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誐哩毗(二合引)吽(引一)
無盡意菩薩真言曰
唵(引)惡叉曳(引)發吒(半音一)惡叉野羯哩摩(二合引)嚩啰拏(二)尾輸達儞(引)娑嚩(二合引)賀(引叁)
辯積菩薩真言曰
唵(引)缽啰(二合)底婆(引)儞(引一)摩賀(引)缽啰(二合)底婆(引)儞(引二)缽啰(二合)底婆(引)那酤致(引)娑嚩(二合引)賀(引叁)
普賢菩薩真言曰
唵(引)叁滿多跋捺哩(二合引)吽(引一)
阿阇梨每欲持誦如是諸佛及大菩薩微妙真言時。起叁種相應叁摩地觀想賢聖。得現前已方作開門印。其印以二手作金剛拳。舒二頭指。二小指相鈎如鎖。即誦開門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嚩日啰(二合)讷嚩 (二合引)噜讷伽(二合引)吒野吽(引二)
誦此真言已。即掣手如開鎖勢。然後作說法金剛印。以二手作金剛縛。複改左手作彈指。作此印時。心想釋迦佛口誦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嚩日啰(二合)作訖哩(二合)吽(引二)
如是作已隨意持誦
複次阿阇梨如前所修。觀想曼拏羅諸佛菩薩。本身相貌真言印契。及變化等種種之法。皆須日別叁時作其觀想。得想應已。方可運心作種種法。如此經一月或叁月乃至六月。修其先行令得精熟。仍求諸佛賢聖威力加被示現境像。得吉祥已。然後起首擇地作曼拏羅。及粉畫聖賢等
複次阿阇梨欲建曼拏羅。須擇勝地或寺舍。或聚落園林等處。或得曾結界地不須修持。如非結界地當掘深至頸。或至臍或至膝。阿阇梨正視。若有灰炭糠骨乃至砂石之類。當悉去除。別用香淨好土填滿平正。阿阇梨誦佛眼菩薩金剛夜叉明王及甘露軍茶梨真言。加持水灑淨其地。阿阇梨即于彼處。入金剛發遣諸魔叁摩地。又想心中從真言。出生大忿怒明王。二目如日月。手持羯磨杵光焰熾盛。作金剛步左右顧視。于一刹那中能降一切魔。阿阇梨即左手持鈴。右手持金剛杵。作金剛步行曼拏羅地。乃至金剛圍。又複結根本印。誦遣魔真言及稱吽字。如右舞勢及如明王自在相。旋繞彼地。誦真言發遣一切魔。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計哩吉哩(一)薩哩嚩(二合)尾伽曩(二合)滿馱吽(引)發吒(半音二)
次誦金剛橛真言。以橛釘地真言曰
唵(引)竭竭(一)伽(引)怛野伽(引)怛野(二)薩哩嚩(二合)讷瑟[焰-炎+鳥](二合引)發吒(半音叁)計(引)羅野計(引)羅野(四)薩哩嚩(二合)播(引)謗發吒(半音五)嚩日啰(二合)計(引)羅(六)嚩日啰(二合)達噜倪也(二合引)缽野底娑嚩(二合引)賀(引七)
阿阇梨作曼拏羅。選得勝地已。即先以所爲事量其大小。若爲國王當作一百肘或五十肘。若爲大臣乃至庶民。可作二十五肘或十二肘。若無力者可作一肘。如是量度已。即用瞿摩夷塗畢。複用加持五淨水灑淨。又用塗香塗飾畢已。然後阿阇梨沐浴潔淨。以香塗身著新鮮衣頂戴寶冠。及以花鬘裝飾嚴潔已。即于曼拏羅地先作護摩。當用濕柴有刺長八指八棱者。複用毒藥芥子血人骨末等。以苦辣油調和。與濕柴同燒作護摩。以右手作彈指誦真言曰
唵(引)薩哩嚩(二合)尾咄(一)嚩日啰(二合)叁摩(引)惹[口*弱](仁作切)吽(引)[牟*含]呼(二)
若得已結界地不須填飾。即先于彼地。量度廣闊可一牛皮。用瞿摩夷塗飾。于上依法安五阏。伽瓶作護摩法。當用濕柴及黃松木長十二指。黑油麻大麥小麥粳米飯酥等。先作護摩而告地天言。我今爲國王或大臣乃至弟子眷屬等。于此地作曼拏羅。爲利益故汝等地天發慈悲心當爲于我而作善事
如是護摩已能成一切事。其阿阇梨然後與其助伴。執線絣量曼拏羅。線用五色。以香水經宿浸漬。然後用金器盛。二手捧持誦五佛頂真言。加持已奉獻五佛。複從五佛卻求此線。願佛慈悲共賜與我。即以五色都合爲一。誦伽陀曰
分別一切法 今正互相攝
真實理無二 此線亦如是
又複此線短長之數隨曼拏羅量都合成已。即誦真言加持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素怛啰(二合)阿(引)哥哩沙(二合)野曼拏哩(引)吽(引一)
阿阇梨如是加持線已。即與助伴立曼拏羅西南隅。誦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素怛啰(二合一)麼哥哩沙(二合)野末底訖啰(二合)摩吽(引二)
誦真言已。阿阇梨持線一頭面東行。至東南隅立。助伴持線一頭向北行。至西北隅立。絣已。次阿阇梨向北行至東北隅助伴向南行至西南隅。絣線如是旋繞四方絣線。第二第叁重亦同此次第。絣線若依法者名爲具足曼拏羅。若不依法。阿阇梨與助伴俱有過失。其曼拏羅四方四門。門各有樓。于門樓上畫日月及寶璎珞隨…
《佛說大乘觀想曼拏羅淨諸惡趣經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