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99卷02頁碼:P0001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四十七 ▪第3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女人。不爲盜賊數數劫奪。如是。善男子數數下至如[(殼-一)/牛]牛乳頃。于一切衆生修習慈心。不爲諸惡鬼神所欺。是故。諸比丘。常當隨時數數下至如[(殼-一)/牛]牛乳頃。修習慈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匕手劍。其刃廣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劍。令其摧碎。諸比丘。彼健士夫當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劍。令摧碎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手劍其刃廣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下至如[(殼-一)/牛]牛乳頃。于一切衆生修習慈心。若有諸惡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間便。正可反自傷耳。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數數下至如[(殼-一)/牛]牛乳頃。修習慈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以爪抄土。告諸比丘。于意雲何。我爪上土多。爲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不可爲比

  佛告諸比丘。如是。衆生能數數下至彈指頃。于一切衆生修習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諸衆生不能數數下至如彈指頃。于一切衆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是故。諸比丘。常當數數于一切衆生修習慈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猕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不恒.不安。是變易法。諸比丘。常當觀察一切諸行。修習厭離.不樂.解脫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爲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壽命遷滅。遲速如何

  佛告比丘。我則能說。但汝欲知者難

  比丘白佛。可說譬不

  佛言。可說

  佛告比丘。有四士夫手執強弓。一時放發。俱射四方。有一士夫及箭未落。接取四箭。雲何。比丘。如是士夫爲捷疾不

  比丘白佛。捷疾。世尊

  佛告比丘。此接箭士夫雖複捷疾。有地神天子倍疾于彼。虛空神天倍疾地神。四王天子來去倍疾于虛空神天。日月天子複倍捷疾于四王天。導日月神複倍捷疾于日月天子。諸比丘。命行遷變倍疾于彼導日月神。是故。諸比丘。當勤方便。觀察命行無常迅速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人名陀舍羅诃。彼陀舍羅诃有鼓名阿能诃。好聲.美聲.深聲。徹四十裏。彼鼓既久。處處裂壞。爾時。鼓士裁割牛皮。周匝纏縛。雖複纏縛。鼓猶無複高聲.美聲.深聲。彼于後時。轉複朽壞。皮大剝落。唯有聚木

  如是。比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以彼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故。于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難見難覺。不可思量。微密決定。明智所知。彼則頓受.周備受。聞其所說。歡喜崇習。出離饒益。當來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聞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空相應隨順緣起法。彼不頓受持。不至到受。聞彼說者。不歡喜崇習。而于世間衆雜異論.文辭绮飾.世俗雜句。專心頂受。聞彼說者。歡喜崇習。不得出離饒益。于彼如來所說甚深明照空相要法隨順緣起者。于此則滅。猶如彼鼓。朽故壞裂。唯有聚木。是故。諸比丘。當勤方便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于如來所說甚深明照空相要法隨順緣起。頓受.遍受。聞彼說者。歡喜崇習。出離饒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鐵丸投著火中。與火同色。盛著劫貝綿中。雲何。比丘。當速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愚癡之人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心不系念。若見年少女人。不正思惟。取其色相。起貪欲心。欲燒其心。欲燒其身。身心燒已。舍戒退減。是愚癡人長夜當得非義饒益。是故。比丘。當如是學。善護其身。守護根門。系念。入村乞食。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貓狸。饑渴羸瘦。于孔穴中伺求鼠子。若鼠子出。當取食之。有時鼠子出穴遊戲。時。彼貓狸疾取吞之。鼠子身小。生入腹中。入腹中已。食其內藏。食內藏時。貓狸迷悶。東西狂走。空宅.塳間。不知何止。遂至于死

  如是。比丘。有愚癡人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心不系念。見諸女人。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發貪欲心。貪欲發已。欲火熾燃。燒其身心。燒身心已。馳心狂逸。不樂精舍.不樂空閑.不樂樹下。爲惡不善心侵食內法。舍戒退減。此愚癡人長夜常得不饒益苦。是故。比丘。當如是學。善護其身。守諸根門。系心正念。入村乞食。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木杵。常用不止。日夜消減。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從本以來。不閉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覺悟修習善法。當知是輩終日損減。不增善法。如彼木杵

  諸比丘。譬如優缽羅.缽昙摩.拘牟頭.分陀利生于水中。長于水中。隨水增長。如是。沙門.婆羅門善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覺悟。當知是等善根功德日夜增長。終不退減。當如是學。善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覺悟。功德善法日夜增長。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于後夜時聞野狐鳴

  爾時。世尊夜過天明。于大衆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後夜時聞野狐鳴不

  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諸比丘。有一愚癡人作如是念。令我受身得如是形類。作如是聲。此愚癡人欲求如是像類處所受生。何足不得。是故。比丘。汝等但當精勤方便。求斷諸有。莫作方便。增長諸有。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贊歎受少有身。況複多受。所以者何。受有者苦。譬如糞屎。少亦臭穢。何況于多。如是諸有。少亦不歎。乃至刹那。況複于多。所以者何。有者。苦故。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斷除諸有。莫增長有。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夜後分時聞野狐鳴

  是夜過已。于大衆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于夜後分聞野狐鳴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彼野狐者。疥瘡所困。是故鳴喚。若能有人爲彼野狐治疥瘡者。野狐必當知恩報恩。而今有一愚癡之人。無有知恩報恩。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知恩報恩。其有小恩尚報。終不忘失。況複大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有尊者跋迦梨住王舍城金師精舍。疾病困苦。尊者富鄰尼瞻視供養

  時。跋迦梨語富鄰尼。汝可詣世尊所。爲我稽首禮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言。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笃。委積床褥。願見世尊。疾病困苦。氣力羸惙。無由奉詣。唯願世尊降此金師精舍。以哀愍故

  時。富鄰尼受跋迦梨語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稽首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

  世尊答言。令彼安樂

  富鄰尼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笃。委在床褥。願見世尊。無有身力來詣世尊。善哉。世尊。詣金師精舍。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聽許。時。富鄰尼知世尊聽許已。禮足而去

  爾時。世尊晡時從禅覺。往詣金師精舍。至跋迦梨住房。跋迦梨比丘遙見世尊。從床欲起

  佛告跋迦梨。且止。勿起

  世尊即坐異床。語跋迦梨。汝心堪忍此病苦不。汝身所患。爲增.爲損

  跋迦梨白佛。如前又摩比丘修多羅廣說。世尊。我身苦痛。極難堪忍。欲求刀自殺。不樂苦生

  佛告跋迦梨。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雲何。跋迦梨。色是常耶。爲非常耶

  跋迦梨答言。無常。世尊

  複問。若無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複問。跋迦梨。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于中甯有可貪.可欲不

  跋迦梨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佛告跋迦梨。若于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

  爾時。世尊爲跋迦梨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即于彼夜。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時。有二天身極端正。于後夜時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第二天言。彼尊者跋迦梨已于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俱禮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于大衆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夜有二天子。形體端正。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住一面。而作是言。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已于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稽首作禮。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當往詣尊者跋迦梨比丘所。語跋迦梨言。昨夜有二天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住一面。語我言。尊者跋迦梨疾病困笃。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于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此是天語。佛複記…

《雜阿含經四十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