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別譯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00卷02頁碼:P0374
失譯

  《別譯雜阿含經》四 ▪第3页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世若有佛無上正真等正覺。面前罵詈。終不生惱。我今罵汝。汝便生惱。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有嗔恚者  于何而得嗔

  調順正命者  無嗔汝當知

  若嗔不報嗔  鬥戰難爲勝

  若不加報者  是則名爲上

  不嗔勝于嗔  行善勝不善

  布施勝悭貪  實言勝妄語

  不嗔不害者  常與賢聖俱

  近諸惡人者  積嗔如丘山

  嗔恚如狂馬  製之由辔勒

  辔勒未爲堅  製心乃名堅

  是故我今者  名爲善調乘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在祇洹外。露地經行。時婆羅突邏阇。極爲惡性。往詣佛所。面于佛前。惡口罵辱。生大嗔惱。加諸毀謗。望佛慚恥。爾時世尊見聞是已。默然而住。時婆羅突邏阇見佛默然。複作此言。汝今默然。我已知汝墮于負處。爾時如來。即說偈言

  除祛勝負者  寂滅安隱眠

  婆羅門言。瞿昙。我實有過。嬰愚無智。所爲不善。今我自知。唯願世尊。聽我忏悔。佛告婆羅門。汝于面前。毀罵如來阿羅呵叁藐叁佛陀。加諸誹謗。種種觸惱。汝實愚小。癡惑無智。所作不善。我隨汝故。受汝忏悔。使汝善法增長。履行不退。受忏悔已。婆羅門甚大歡喜。頂禮而去

  (七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婆羅門突邏阇。遙見如來。疾走往趣。到佛所已覆于佛前。面加罵辱。毀謗世尊。種種觸惱。又複掬土欲以坌佛。然所掬土。風吹自坌。不能汙佛。爾時如來見是事已即說偈言

  無嗔人所橫加嗔  清淨人所生毀謗

  如似散土還自坌  譬如農夫種田殖

  隨所種者獲其報  是人亦爾必得報

  婆羅門言。我實有過。嬰愚無智。所爲不善。唯願如來。聽我忏悔。佛言。汝于如來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所。面加毀謗。癡惑之甚。如汝所說。我愍汝故。受汝忏悔。使汝不退善法增長。婆羅門蒙佛聽許。歡喜而去

  (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國還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婆羅門。名曰返戾。聞世尊遊俱薩羅還舍衛祇樹給孤獨園。時婆羅門而作是念。我當往至沙門瞿昙所。彼有所說。我當返戾。時婆羅門作是念已即詣佛所。爾時世尊數千億衆。前後圍繞。而爲說法。世尊于時。遙見彼婆羅門來。默無所說。時婆羅門來到佛所。語佛言。何不說法。我欲聽之。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求過短者  意欲譏彼阙

  汝不清淨心  嗔恚極懷忿

  諸佛所說法  終不能解悟

  善順離诤訟  並祛不信心

  遠離諸惱害  及以嫉妒想

  若能如此者  善聽爲汝說

  時婆羅門而作是念。瞿昙沙門已知我心即起禮佛。而作是言。我實有過。所念不善。唯願世尊。受我忏悔。爾時世尊以憐愍故。受其忏悔。返戾歡喜。頂禮而去

  (七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無害摩納往詣佛所。問訊安慰。情報備到。致問周訖。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昙。我名無害。因此名故。得無害不。佛言。汝身口意。都不生害。故稱無害。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身不毀害  口意亦然  是故號汝

  名爲無害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次第乞食。次到婆羅突邏阇大婆羅門家。時婆羅門清淨澡手。即取佛缽。盛滿美飯。以奉世尊。于第二日及第叁日。亦次乞食。至婆羅突邏阇。婆羅門作是念。今此剃發沙門數來乞食。似我知舊。佛于爾時。知婆羅門心之所念。即說偈言

  天雨數數降  五谷數數熟

  道人數數乞  檀越數數與

  數數生天上  數數受果報

  婦女數懷妊  數數生子息

  數數[(殼-一)/牛]牛乳  數數得酥酪

  數數受于生  數數消滅盡

  數數至于死  數數悲苦惱

  亦複數數燒  數數埋冢墓

  得斷後有道  則止不數數

  若不數數生  亦不數數死

  得不數數憂  亦不數號哭

  爾時婆羅門  聞說是偈已

  心生最上信  踴躍甚歡喜

  即取世尊缽  盛滿種種食

  欲以授與佛  佛不爲其受

  所以不受者  爲說法偈故

  時婆羅門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所施之食。奉上如來。世尊不受。當以與誰。佛言。我不見沙門婆羅門。若魔若梵。若食此食。有能如法得消化者。佛複言。此食宜應若置無蟲水中。無蟲草中。時婆羅門承佛教敕尋以此食。置無蟲水中。即時熾然煙炎俱出。[淴-勿+(句-口+夕)][淴-勿+(句-口+夕)]振爆。聲大叫裂。婆羅門作是言。沙門瞿昙所爲神足。實爲希有。于少食中。尚作此變。婆羅門見斯事已。即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佛言。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獲具足戒。此族姓子。信家非家。出家修道。晝夜精勤。正念覺意。在前志念堅固。所作已辦。梵行已立。自身取證。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得解脫

  (八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舍衛城中。婆私吒婆羅門女。于佛法僧前。心信清淨。歸依叁寶。心不生疑。苦習滅道。亦不生疑。得見四谛。逮第一果。見法同等。其夫婆羅門姓。婆羅突邏阇。爲夫所使。足趺倒地。從地起已。叉手合掌。向佛方所。而作是言。南無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真金之色。圓光一尋。身體方整。如尼拘陀樹。說法第一。第七仙聖解脫世雄。我之世尊。爾時其夫婆羅門聞婦此語。極生嗔忿。而罵詈言。汝是顛狂旃陀羅也。誰今爲此癡旃陀羅。作蠱道也。更無如汝極下賤者。汝于叁明大婆羅門所。不能恭敬。方禮禿頭瘦黑之人。如此沙門。共耶那邏延斷人種者。極相贊歎。汝若信樂極深厚者。咄我于今。請與汝師。共相講論。婦語夫言。我都不見。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有能與佛共講論者。其婦複言。南無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真金之色身體方整圓光一尋如尼拘陀樹。說法第一第七仙聖解脫世雄。我之世尊。汝自知時婆羅門。即詣佛所。問訊已訖在一面坐。說偈問曰

  摧壞何物得安眠  除卻何法獲無憂

  是何一法能死滅  瞿昙沙門爲我說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摧壞嗔恚得安眠  除滅嗔恚得無憂

  嗔恚詐親能死害  摩納如是應當知

  滅除嗔恚聖所贊  能害彼者得無憂

  爾時世尊爲婆羅門。如應說法。示教利喜。次第爲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爲不淨苦惱之本。出要爲樂。廣示衆善白淨之法。時婆羅門聞佛所說。心開意解。踴躍歡喜。佛知摩納心意調濡。踴躍歡喜。心無狐疑。堪任法器。爲說一法堪任解悟。如諸佛法。爲說四谛。苦習盡道。廣爲說已。時婆羅突邏阇聞佛所說。如白淨[疊*毛]易受染色。即于坐上。見四真谛。了達諸法。得法真際。度疑彼岸。不隨于他。得無所畏。即從坐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已出離。今欲歸依佛法僧寶。盡我形壽。爲優婆塞。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即于佛所。得不壞信。禮佛歸家。其婦見夫如上歎佛。我師如是。汝共語耶。夫答婦言。我不見世間。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有能與佛共論議者。複語婦言。與我衣來。婦即與之。既得衣已。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唯願聽我于佛法中出家學道。佛即然許。命一比丘。度使出家。既出家已。稱出家法。獨已專精。余如婆羅突邏阇經中廣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得好解脫。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婆羅門。名曰摩佉。往至佛所。問訊佛已。在一面坐。爾時摩佉白佛言。世尊。今我家中。若有一人來。及叁人來。衆多人來。我盡施與。瞿昙。我行如是施。獲大福不也。佛時答。有實獲大福。若施一人。及衆多人。悉皆施與。獲得無量阿僧祇福。摩佉婆羅門即說偈言

  我今樂設祠  所以施複施

  爲求福德故  我今問牟尼

  願問佛所說  我今謂世尊

  與梵天齊等  雲何得解脫

  雲何至諸趣  雲何階梵天

  雲何作正禮  及以爲祠主

  得生于梵天  壽命長無極

  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欲使設祠時  歡喜而施與

  作已叁時善  緣善故心喜

  隨其安心施  悉能離過患

  善除于貪欲  正斷欲解脫

  若修慈無量  是名具足祀

  便得心具足  于善趣亦生

  如是祠祀者  是名爲正祀

  得生梵天上  壽命極長久

  時摩佉婆羅門聞佛所說。作禮而去。歡喜奉行

  (八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刹利波羅毗空婆羅門往詣佛所。問訊世尊在一面坐。即說偈言

  刹利久修諸苦法  終不能得名爲淨

  婆羅門讀叁圍陀  如是得名爲清淨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汝謂爲清淨  其實爲不淨

  婆羅門問佛。汝說清淨道。亦說無上清淨。雲何是淨道。雲何是無上清淨。佛偈答言

  幹竭欲淤泥  亦竭于嗔癡

  是名無上淨  正見正思惟

  正語及正業  正命憑正志

  正念及正定  如是婆羅門

  是名清淨道  數數習正觀

  數數修正定  增廣于正定

  得斷于貪欲  亦斷嗔恚癡

  婆羅門言。汝說淨道已。亦說無上清淨。我今家事所纏。辭退還歸。佛言。婆羅門。宜知是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第一阿修羅  卑嶷.二嗔罵

  返戾及無害  羅阇.婆私吒

  摩佉與刹利  是名爲十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別譯雜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