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譯雜阿含經》九 ▪第3页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六分中一
是故我勸爾 于此莫退還
時須達多。即問之曰。汝是誰耶。天即答言。我是汝昔日親舊善身摩納。于舍利弗大日連所。臨終之時。生歡喜心。命終生天。得爲北方天王毗沙門子。我于如來弟子所。發心隨喜尚獲此福。況複佛也。時須達多。複自念言。今此天神。稱贊乃爾。以此量之。必知彼人功德尊勝。爾時世尊露地經行。須達多長者。即詣佛所。初見世尊。不知禮敬。辄前直坐。時彼天神。化作婆羅門。來至佛所繞佛叁匝頂禮恭敬。然後就坐。時須達多。既見之已。方效于彼。禮敬而坐問訊。不審聖體安樂以不。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一切事安樂 婆羅門涅槃
無爲欲所汙 解脫于諸有
心斷諸欲求 心除熱惱病
其心得清淨 寂滅安隱眠
爾時世尊。即將長者須達多。入于房中。敷座而坐。時須達多。禮佛足已。在一面坐。佛爲種種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爲不淨。出要爲樂。佛知須達多心意專正。踴躍歡喜。佛爲說四真谛。即于座上。見四真谛。如新淨[疊*毛]易受染色。須達多易悟。亦複如是。見法證法。斷八十億洞然之結。得須陀洹。即從座起。整衣服。禮佛足已。白佛言。世尊。我名須達多。我以布施貧乏之故。諸人稱爲給孤獨氏。佛言。汝是何國人。出生何種族。須達白言。我所出生舍衛國。唯願世尊。往詣彼國。我當終身施設供養。佛告須達多。彼國爲有僧坊以不。須達多白佛言。世尊。但往于彼。我當營造。使諸比丘。來往于彼。爾時如來。默然受請。時須達多。聞佛所說。並受其請。頂禮佛足。歡喜而去
(一八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須達多長者。遇病困笃。于時世尊。聞其病甚。即于晨朝。著衣持缽。往詣其家。須達長者。遙見佛來。動身欲起。佛告長者。不須汝起。爾時世尊。別敷座坐。佛告長者。汝所患苦。爲可忍不。醫療有降。不至增乎。長者白佛。今所患苦。甚爲難忍。所受痛苦。遂漸增長。苦痛逼切。甚可患厭。譬如力人以繩系于弱劣者頭。[打-丁+(稯-禾)]搣掣頓。揉捺其頭。我患首疾。亦複如是。譬如屠家以彼利刀。而開牛腹。撓攪五內。我患腹痛。亦複如是。譬如二大力士。捉彼羸瘦極患之人。向火燺炙。我患身體。煩熱苦痛。亦複如是。佛告長者。汝于今者。應于佛所生不壞信。法僧及戒。亦當如是。長者白言。如佛所說。四不壞信。我亦具得。佛告長者。依四不壞。爾今次應修于六念。汝當念佛諸功德。憶佛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名念佛。雲何念法。如來所說勝妙之法。等同慶善。現在得利。及獲得證。離諸熱惱。不擇時節。能向善趣。現在開示。乃至智者自知。是名念法。雲何念僧。常當憶念僧之德行。如來聖僧。得向具足。應病授藥。正真向道。所行次第。不越限度。能隨于佛。所行之法。須陀洹果向須陀洹。斯陀含果向斯陀含。阿那含果向阿那含。阿羅漢果向阿羅漢。是名如來聲聞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爲他所請。如是等僧。宜應敬禮合掌向之。是名念僧。雲何念戒。自念所行滿足之戒。白淨戒。不瑕戒。不缺戒。不穿漏戒。純淨戒。無垢穢戒。不求財物戒。智者所樂戒。無可譏嫌戒。次應自念。是名念戒。雲何念施。己所行施。我得善利。應離悭貪行于布施。心無所著。悉能放舍。若施之時。手自授與。心常樂施。無有厭倦。舍心具足。若有乞索。常爲開分。是名念施。雲何念天。常當護心念六欲天。念須陀洹斯陀含。生彼六天。須達多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六念之法。我已具修。須達白佛。唯願世尊。在此中食。佛默受請。日時既到。須達長者爲于如來設衆肴馔。種種備具清淨香潔。設是供已。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出世難可值遇。佛爲長者。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從座而去。須達長者于佛去後。尋于其夜。身壞命終。得生天上。既生天上。尋還佛所。須達天子光色倍常。照于祇洹。悉皆大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
此今猶故是 祇洹之園林
仙聖所住處 林池甚閑靜
法主居其中 我今生喜樂
信戒定慧業 正命能使淨
若能修如是 向來之上行
非種姓財富 能得獲斯事
智慧舍利弗 寂然持禁戒
空處樂恬靜 最勝無倫匹
佛告天曰。如是如是。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戒定慧業 正念能使淨
非種姓財富 能獲如斯事
智慧舍利弗 寂滅能持戒
空處樂恬靜 最上無倫匹
須達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于座上沒。還于天宮
爾時世尊于天未曉。入講堂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向有一天。光色倍常。來詣我所。其光晖曜。普照祇洹。悉皆大明。禮我足已。卻坐一面。而說斯偈
此今猶故是 祇洹之園林
仙聖所住處 林池甚閑靜
法主居其中 我今生悅樂
信戒定慧業 正命能使淨
若能修如是 向來之上事
非種姓財富 能獲如斯事
智慧舍利弗 寂然持禁戒
空處樂恬靜 最勝無倫匹
爾時尊者阿難在如來後。聞天說偈。即白佛言。此必是須達長者。得生天上。是故還來贊舍利弗。佛言。如是如是。彼須達多生天上。來至我所。說如斯偈。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曠野園第一林中。時首長者身遇困疾。爾時世尊聞其患已。後日晨朝。著衣持缽。往詣其家。時首長者。遙見佛來。動身欲起。佛告長者。不須汝起。佛即慰問。汝所患苦爲可忍不。醫療有降不至增耶。長者白佛。今我患苦。極爲難忍。所受痛劇。遂漸增長。苦痛逼切。甚可厭患。譬如有力之人。以手[打-丁+(稯-禾)]搣無力者頭。揉捺牽掣。我患頭痛亦複如是。譬如屠者以彼利刀。撓攪牛腹腸胃寸絕。我患腹痛。亦複如是。譬如二大力人。捉一羸病。向火燺炙。身體焦爛。患體熱痛。亦複如是。佛告長者。汝今應于佛所生不壞信。法僧及戒亦當如是。長者白佛。如佛所說。四不壞信。我已具得。佛告長者。依于如是四不壞信。應修六念。長者白佛。如此六念。我已具修。時首長者即白佛言。唯願世尊。在此中食。佛默然受請。日時已到。彼首長者爲于如來設衆肴饍。種種備具清淨香潔。設是供已。尋便奉施。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出世難可值遇。佛爲長者。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從座而去。時首長者如來去後。尋于其夜。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既生天已。即作此念。我于今者。應往佛所。作是念已。尋來佛所。光色倍常。照于祇洹。悉皆大明。頂禮佛已。卻坐一面。身滲入地。譬如蘇油。佛告天子。汝可化爲粗身。當作住想。時首天子受佛敕已。即便化作欲界粗形。不複滲沒。佛告首天子言。汝行幾法。不生厭足。身壞命終。生無熱天。首天白佛。我行叁法。心無厭足。故得生天。見佛聽法。供養衆僧。無厭足故。命終得生無熱天上。時首天子即說偈言
我樂常見佛 不舍于聽法
供養比丘僧 受持賢聖法
調伏貪嫉心 得生無熱天
時首天子說是偈已。歡喜頂禮。即從座沒。還于天宮
(一八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來至佛所。光色倍常。威光晖曜。遍照祇洹。悉皆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七比丘解脫 生于無煩天
盡于善受有 度世間愛著
誰使度駛流 而此駛流者
死極得自在 甚難可得度
誰救死罥弶 出過天境界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優比羅建陀 第叁佛羯羅
跋直羯提婆 婆睺提毗紐
如是等比丘 盡度于駛流
能度死自在 盡斷生死罥
出過于天界 言說極深遠
難識難可解 所說無不善
汝是何天耶 來問我此事
爾時此天以偈答曰
我不還此有 名爲無煩天
是故我盡知 七比丘解脫
斷棄于愛有 度世之縛結
我生天先緣 今日當具說
梵行盡于漏 迦葉優婆塞
瓦師養父母 遠離于淫欲
迦葉及父母 愛答摩納等
彼是我親友 我亦與彼昵
淨身守口意 盡住最後身
如是諸大人 我共爲善伴
爾時世尊複答天曰。如是如是。實如所說
瓦師如爾言 本毗婆陵伽
難提婆瓦師 迦葉優婆塞
孝事于父母 梵行盡于漏
彼與我親友 我亦爲彼親
如是諸大人 本日相親近
善修身口意 住于最後身
爾時彼天聞佛所說。歡喜頂禮而去
常驚恐.顔色 羅吒國.估客
輸波羅.須達 須達多生天
首長者生天 又有無煩天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別譯雜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