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別譯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00卷02頁碼:P0374
失譯

  《別譯雜阿含經》十六 ▪第3页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止于身見

  諸樂生天者  一切無不苦

  我不受後有  更不生彼天

  天女汝當知  我盡于生死

  (叁五七)

  爾時複有一比丘。在俱薩羅國止一林住。晝夜誦習精勤修道得阿羅漢。已得阿羅漢止不誦習。彼時天神。而說偈言

  汝常誦法句  精勤不休廢

  今何故默然  都無所誦習

  比丘說偈答言

  我先求法句  未得離欲結

  吾今既離欲  法句義已成

  我今已知見  不墮于諸道

  所其得出要  何用文字爲

  世間諸所有  一切聞見事

  悉皆都舍離  不受于後有

  (叁五八)

  爾時複有一比丘。在俱薩羅國依止彼林。眼視不明請醫占之。醫語之言。比丘。若能嗅蓮華香眼還得明。彼比丘即信其言。又語之曰。我于何處得斯蓮花。醫即答言。汝若欲得蓮花香者。當詣蓮花池所。時彼比丘即用其言。至彼池所端坐嗅香。爾時天神見其如是。即說偈言

  池中所生華  香氣甚馝馥

  汝都不見主  雲何偷花香

  而汝于今者  真實得名盜

  大仙汝何故  而盜于彼香

  比丘說偈答言

  天神汝當知  蓮華生池中

  我不傷根莖  亦不偷盜取

  但遠嗅香氣  以何因緣故

  名爲偷香者  我不受此語

  天神複說偈言

  池中有香花  不問其主取

  檀越不施與  世人名爲盜

  大仙汝偷香  一向成盜罪

  時有一人來入此池。以鐮芟截蓮花根葉重負而去。比丘見已。複說偈言

  斯人入池中  斬拔花根子

  狼籍而踐蹈  重擔而赍歸

  何故不遮彼  語言汝盜取

  天神說偈答言

  彼人入池者  恒作于惡業

  譬如乳兒母  而著于黑衣

  雖有諸唌唾  都不見汙辱

  汝如白淨衣  易受其點汙

  是故止製汝  不能遮于彼

  惡人如衣黑  造惡不譏呵

  鮮白上有點  猶如蠅腳等

  世人皆共見  設諸賢智人

  有少微細過  其喻亦如是

  珂貝上黑點  人皆遠見之

  若斷結使者  諸業皆潔淨

  有如毛發惡  人見如丘山

  比丘複說偈言

  天今利益我  爲欲拔濟故

  隨所見我處  數數覺悟我

  天神說偈答言

  汝不以錢財  而用市我得

  又不破他國  虜掠見擒獲

  損益汝自知  誰逐汝覺悟

  汝今應自忖  諸有損益事

  (叁五九)

  爾時尊者十力迦葉。在俱薩羅國拪泥窟中。有一獵師名連迦。去尊者不遠施鹿罥摾。爾時尊者憐愍獵師爲其說法。彼不解法。尊者迦葉指端出光。獵師雖見亦不厭離如此惡事。但自思念。鹿來入罥爲不入罥。爾時拪泥窟神。而說偈言

  獵師處深山  少智盲無目

  非時又所說  從自失其言

  假令汝十指  一時都出光

  終不能令彼  得見于四谛

  彼都無智故  造作諸非法

  不樂及睡眠  厭離倒淨想

  安住阇利那  誦習花迦葉

  (叁六○)

  爾時跋耆子。遊俱薩羅國住止彼林。時彼國人一切皆作拘蜜提大會。七日七夜。爾時跋耆子見是事已。心小退壞。即說偈言

  我在林樹間  譬如彼棄木

  我今如棄木  獨處寓空林

  今日到滿月  誰苦劇于我

  爾時天神知其所念說偈問言

  汝今處空林  雲何似棄木

  地獄羨忉利  天慕汝亦然

  (叁六一)

  爾時有一比丘。在俱薩羅止住彼林。修持禁戒。已爲滿足更不求勝。時彼天神。即說偈言

  不應以持戒  多聞及禅定

  住于空靜處  未盡諸漏結

  不應作是事  用智自損減

  遠離凡夫法  逮得菩提樂

  (叁六二)

  爾時俱薩羅國有一比丘。號曰龍與。住止彼林好樂家法。晨入聚落日暮乃還。爾時天神作是念言。此年少比丘親近愦鬧朝往暮還。我于今者爲作覺悟。即說偈言

  去時何太早  回還何逼暮

  瞻形觀相貌  如似在家者

  數數常往返  苦樂同世俗

  龍與汝當知  宜應自思量

  勿貪著居家  以損清淨行

  汝今慎勿爲  無自在所牽

  (叁六叁)

  爾時複有衆多比丘。在俱薩羅國止住彼林。衆多比丘掉動不停。少于慚恥輕躁佷戾。識念不定心意惶惶諸根馳散。爾時天神作是念。比丘之法不應如是。斯甚不善。我當爲其說覺悟偈。即說偈言

  瞿昙諸弟子  正命用自活

  乞食及住時  常思于無常

  于彼住坐臥  亦複思無常

  已自難將養  佷戾心馳散

  譬如世俗人  食訖皆睡眠

  棄于自己舍  親近著他家

  如爲人所迫  強逼作沙門

  無實無信心  亦不求出家

  強著僧伽梨  如老牛駕犁

  爾時諸比丘。即答之言。今者汝欲譏我等耶。天複說偈答言

  我不見種姓  亦不稱名字

  我今敬禮僧  譏毀作過者

  若能住精進  我今亦禮足

  (叁六四)

  爾時憍薩羅國有一比丘。林中止住。與一長者共爲親友。是時長者有一兒婦年少端正。時此比丘少共語言。衆人皆謗謂爲非法。是時比丘聞是語已。心中懊惱。欲向林中而自刑戮。天神念言。彼比丘實無過患。于此林中若自刑害甚爲非理。我當令其使得覺悟。時此天神。即便化作彼兒婦形至比丘所。比丘見已即向化婦而說偈言

  如市在四衢  甚爲寬博處

  唯有染汙語  叁四人衆中

  親近生誹謗  汝知是事已

  宜應速疾去  勿得此間住

  時化天神。複說偈言

  出家應忍受  譏毀誹謗言

  謗語是不實  不宜生愁惱

  空聲不著己  但是虛妄語

  自省無過咎  不應生惱苦

  聞謗而恐畏  雲何處深林

  譬如彼野鹿  終身行不立

  能忍諸音聲  善惡上中下

  有識之佳人  成就具正行

  不以他語故  得名賊牟尼

  汝今自審己  既無諸過咎

  賢聖及諸天  亦知汝無過

  時化天神說是偈已。即于其處隱沒不現。彼時比丘晝夜精勤心不懈息。斷除煩惱得成羅漢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