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四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王。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盡當奉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谛聽。谛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義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猶如與迷者指示其路。糧食乏短而給施食。恐怖之人令無憂惱。驚畏者教令莫懼。無所歸者與作覆護。盲者作眼目。與病作醫王。猶如田家農夫修治田業。除去穢草。便能成就谷食。比丘常當除棄五盛陰病。求入無畏泥洹城中。如是。諸比丘。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當施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集在彼衆。爾時長者阿那邠持白世尊曰。如是。世尊。如是。如來。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毗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自今已後。門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及諸行路乏糧食者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及比丘衆受弟子請。爾時。世尊默然受長者請
爾時。長者見世尊默然受請。即禮佛叁匝。還歸所在。到舍已。即其夜辦具甘馔種種飯食。廣敷坐具。自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世尊願時臨顧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衆。著衣持缽。詣舍衛城。至長者家。到已。各自就座。諸比丘僧亦各隨次坐
爾時。長者見佛.比丘衆坐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以行種種飲食。各收缽坐。更取卑座。在如來前欲聽聞法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善哉。如來。聽諸比丘隨所須物叁衣.缽盂.針筒.尼師壇.衣帶.法澡罐。及余一切沙門雜物。盡聽弟子家取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若須衣裳.缽器及尼師壇.法澡罐。及余一切沙門雜物。聽使此取。勿足疑難。起想著心
爾時。世尊與長者阿那邠持說微妙之法。說妙法已。便從坐起而去。當于爾時。阿那邠持複于四城門而廣惠施。第五市中。第六在家。須食與食。須漿與漿。須車乘.妓樂.香熏.璎珞。悉皆與之
爾時。世尊聞長者阿那邠持于四城門中廣作惠施。複于大市布施貧乏。複于家內布施無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布施。所謂須達長者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雲何。長者。貴家恒布施貧乏耶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恒布施貧乏。于四城門而廣布施。複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並欲布施野.飛鳥.豬.狗之屬。我亦無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複無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恒有是念。一切衆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衆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大果。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衆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盡當普惠施 終無吝悔心
必當遇良友 得濟到彼岸
是故。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衆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抟之余。已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發許。以此衆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衆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恒有悭嫉之心。纏裹心意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衆生不自覺 如來之言教
常當普惠施 專向真人所
志性以清淨 所獲福倍多
等共分其福 後得大果報
所施今善哉 心向廣福田
于此人間逝 必生于天上
以到彼善處 快樂自娛樂
吉祥甚歡悅 一切無乏短
以天威德業 玉女爲營從
平等之施報 故獲此福祐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爲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無有愛樂。此名無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複過七劫不來此世。複于七劫中生光音天。複于七劫生空梵天處爲大梵天。無與等者統百千世界。叁十六反爲天帝釋形。無數世爲轉輪王。是故。諸比丘。作福莫惓。所以然者。此名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是謂名爲福。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此名無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快哉福報 所願者得 速至滅盡
到無爲處 正使億數 天魔波旬
亦不能娆 爲福業者 彼恒自求
賢聖之道 便盡除苦 後無有憂
是故。諸比丘。爲福莫厭。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承順一法。不離一法。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來觸娆人。雲何爲一法。謂功德福業。所以然者。自憶往昔在道樹下。與諸菩薩集在一處。弊魔波旬將諸兵衆數千萬億。種種形貌。獸頭人身不可稱計。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等。皆來運集
時。魔波旬而語我言。沙門速投于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諸塵垢消。無有諸穢。便成無上正真道。諸比丘。當觀此義。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壞其功德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有福快樂 無福者苦 今世後世
爲福受樂
是故。諸比丘。爲福莫惓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修行一法。便不能壞敗惡趣。一爲趣善。一爲趣泥洹。雲何修行一法。不能壞敗惡趣。所謂心無笃信。是謂修此一法不壞敗惡趣。雲何修行一法趣善處者。所謂心行笃信。是謂修此一法得趣善處。雲何修行一法得至泥洹。所謂恒專心念。是謂修行此法得至泥洹。是故謂。諸比丘。專精心意。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此衆生類便增壽益算。顔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雲何爲一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此謂一人出現于世。此衆生類便增壽益算。顔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是故。諸比丘。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慢二.念壇 二施.堅無厭
施福.魔波旬 惡趣及一人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