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二十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即時火焰起。母難陀見已。尋懷恐懼。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爲穢汙。出家爲要。爾時。世尊以見母難陀心意開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母難陀說之
是時。老母即于座上得法眼淨。猶如白[疊*毛]易染爲色。此亦如是。時母難陀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以得法.成法無有狐疑。已度猶豫。得無所畏。而承事叁尊。受持五戒。爾時。世尊重與說法。使發歡喜
爾時。難陀白世尊曰。自今已後。使四部之衆在我家取施。自今已去恒常布施。修諸功德。奉諸賢聖。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跋提長者及母難陀。有弟名曰優婆迦尼。是阿阇世王少小同好。極相愛念。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經營田作。聞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七日之中不複睡眠。亦不飲食。是時。長者辦田作已。還詣羅閱城中道。複作是念。我今先至世尊所。然後到家。爾時。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長者白世尊曰。我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乎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今跋提.難陀以見四谛。修諸善法
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我等居門極獲大利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汝今父母極獲大利。種後世之福
爾時。世尊與長者說微妙之法。長者聞法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詣王阿阇世所。在一面坐
爾時。王問長者曰。汝兄及姊受如來化耶
對曰。如是。大王
王聞此語。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擊鍾鳴鼓。告敕城內。自今已後。無令事佛之家有所赀輸。亦使事佛之人來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是我道法兄弟
爾時。王阿阇世出種種飲食持與長者。時長者便作是念。我竟不聞世尊說夫優婆塞之法。爲應食何等食。應飲何等漿。我今先往至世尊所。問此義。然後當食
爾時。長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持我聲而白世尊雲。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夫賢者之法當持幾戒。又犯幾戒非清信士。當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爾時。彼人受長者教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人持長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應持幾戒。犯幾戒非優婆塞。又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食有二種。有可親近。有不可親近。雲何爲二。若親近食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不可親近。若得食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可親近。漿亦有二事。若得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不可親近。若得漿時。不善法損。善法有益。此可親近。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叁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當再叁問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複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處天上。何況二.叁.四.五。是時。彼人從佛受教已。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彼人去不遠。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自今已後。聽授優婆塞五戒及叁自歸。若比丘欲授清信士.女戒時。教使露臂.叉手合掌。教稱姓名。歸佛.法.衆。再叁教稱姓名。歸佛.法.衆。複更自稱。我今已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釋迦文佛最初五百賈客受叁自歸。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若持一戒。余封四戒。若受二戒。余封叁戒。若受叁戒。余封二戒。若受四戒。余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何等爲四。一者雲也。二者風塵。叁者煙。四者阿須倫。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是謂。比丘。日月有此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此亦如是。比丘。有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雲何爲四。一者欲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二者嗔恚。叁者愚癡。四者利養。覆蔽人心不得開解。是謂。比丘。有此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當求方便。滅此四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叁)
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羅毗祠側。爾時。極爲盛寒。樹木凋落
爾時。手阿羅婆長者子出彼城中。在外經行。漸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不審宿昔之中得善眠乎
世尊告曰。如是。童子。快善眠也
時。長者子白佛。今盛寒日。萬物凋落。然複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極爲單薄。雲何世尊作是說。我快得善眠
世尊告曰。童子。谛聽。我今還問汝。隨所報之。猶如長者家牢治屋舍。無有風塵。然彼屋中有床蓐.氍氀.毾[毯-炎+登]。事事俱具。有四玉女顔貌端政。面如桃華。世之希有。視無厭足。然好明燈。然彼長者快得善眠乎
長者子報曰。如是。世尊。有好床臥。快得善眠
世尊告曰。雲何。長者子。若彼人快得善眠。時有欲意起。緣此欲意不得眠乎
長者子對曰。如是。世尊。若彼人欲意起者。便不得眠也
世尊告曰。如彼欲意盛者。今如來永盡無余。無複根本。更不複興。雲何。長者子。設有嗔恚.愚癡心起者。豈得善眠乎
童子報言。不得善眠也。所以然者。由有叁毒心故
世尊告曰。如來今日無複此心。永盡無余。亦無根本。童子當知。我今當說四種之坐。雲何爲四。有卑坐.有天坐.有梵坐.有佛坐。童子當知。卑坐者。是轉輪聖王坐也。天坐者。釋提桓因坐也。梵坐者。梵天王之坐也。佛坐者。是四谛之坐也。卑坐者。向須陀洹坐也。天坐者。得須陀洹坐也。梵坐者。向斯陀含坐也。佛坐者。四意止之坐也。卑坐者。得斯陀含之坐也。天坐者。向阿那含之坐也。梵坐者。得阿那含果坐也。佛坐者。四等之坐也。卑坐者。欲界之坐也。天坐者。色界之坐也。梵坐者。無色界之坐也。佛坐者。四神足之坐也
是故。童子。如來以坐四神足坐。快得善眠。于中不起淫.怒.癡。以不起此叁毒之心。便于無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複受有。如實知之。是故。長者子。我觀此義已。是故說如來快得善眠
爾時。長者子便說此偈
相見日極久 梵志般涅槃
以逮如來力 明眼取滅度
卑坐及天坐 梵坐及佛坐
如來悉分別 是故得善眠
自歸人中尊 亦歸人中上
我今未能知 爲依何等禅
長者子作是語已。世尊然可之。是時。長者子便作是念。世尊以然可。我極懷歡喜。不能自勝。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彼童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從靜室起下靈鹫山。及將鹿頭梵志。而漸遊行到大畏塳間。爾時。世尊取死人髑髅授與梵志。作是說。汝今。梵志。明于星宿。又兼醫藥能療治衆病。皆解諸趣。亦複能知人死因緣。我今問汝。此是何人髑髅。爲是男耶。爲是女乎。複由何病而取命終
是時。梵志即取髑髅反覆觀察。又複以手而取擊之。白世尊曰。此是男子髑髅。非女人也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此是男子。非女人也
世尊問曰。由何命終
梵志複手捉擊之。白世尊言。此衆病集湊。百節酸疼故致命終
世尊告曰。當以何方治之
鹿頭梵志白佛言。當取呵梨勒果。並取蜜和之。然後服之。此病得愈
世尊告曰。善哉。如汝所言。設此人得此藥者。亦不命終。此人今日命終爲生何處
時。梵志聞已。複捉髑髅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叁惡趣。不生善處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生叁惡趣。生不善處
是時。世尊複更捉一髑髅授與梵志。問梵志曰。此是何人。男耶。女耶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髅。女人身也
世尊告曰。由何疹病致此命終
是時。鹿頭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懷妊故致命終
世尊告曰。此女人者。由何命終
梵志白佛。此女人者。産月未滿。複以産兒故致命終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又彼懷妊以何方治
梵志白佛。如此病者。當須好酥醍醐。服之則差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今此女人以取命終。爲生何處
梵志白佛。此女人以取命終。生畜生中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
是時。世尊複更捉一髑髅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男子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由何疹病致此命終
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飲食過差。又遇暴下故致命終
世尊告曰。此病以何方治
梵志白佛。叁日之中絕糧不食。便得除愈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爲生何處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餓鬼中。所以然者。意想著水故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爾時。世尊複更捉一髑髅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女人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由何疹病
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當産之時以取命終
世尊告曰。雲何當産之時以取命終
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身。氣力虛竭。又複饑餓以致命終
世尊告曰。此人命終爲生何處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于人道
世尊告曰。夫餓死之人欲生善處者。此事不然。生叁惡趣者可有此理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者。持戒完具而取命終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彼女人身。持戒完具致此命終。所以然者。夫有男子.女人。禁戒完具者。設命終時。當墮二趣。若天上.人中
爾時。世尊複捉一髑髅授與梵志。問曰。男耶。女耶
是時。梵志複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髅者。男子之身
世尊告曰。善哉…
《增壹阿含經二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