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二十一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世界邪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梵天造人民 世間鬼所造
或能諸鬼作 此語誰當定
欲恚之所纏 叁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 世俗有災變
如是。比丘。世間不可思議
雲何龍界不可思議。雲何此雨爲從龍口出耶。所以然者。雨渧不從龍口出也。爲從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雨渧不從眼.耳.鼻出。但龍意之所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衆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
雲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爲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無穢受諸天氣。爲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爲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壽爲短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有四神足。如來爲長壽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然複如來故興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聲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當思議世界。是時。彼人出舍衛城。在一華池水側。結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雲何成。雲何敗。誰造此世界。此衆生類爲從何來。爲從何出。爲何時生。是時。彼人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是時。彼人複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錯亂。世間無者。我今見之
時。彼人還入舍衛城。在裏巷之中作是說。諸賢當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衆多人報彼人曰。雲何世間無者。汝今見之
時。此人報衆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爲從何生。便出舍衛城。在華池側。作是思議。世界爲從何來。誰造此世界。此衆生類從何而來。爲誰所生。若命終者當生何處。我當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衆多人報彼人曰。如汝實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種兵。諸世界狂愚之中。汝最爲上
是故。比丘。我觀此義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複不得至涅槃處。然思議此者。則令人狂。心意錯亂。然比丘當知。彼人實見四種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諸天與阿須倫共鬥。當共鬥時。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須倫便懷恐怖。化形極使小。從藕根孔中過。佛眼之所見非余者所及
是故。諸比丘。當思議四谛。所以然者。此四谛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舍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議四谛。知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神足。雲何爲四。自在叁昧行盡神足。心叁昧行盡神足。精進叁昧行盡神足。誡叁昧行盡神足
彼雲何爲自在叁昧行盡神足。所謂諸有叁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彼雲何心叁昧行盡神足。所謂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挂礙。是謂名爲心叁昧行盡神足
彼雲何名爲精進叁昧行盡神足。所謂此叁昧無有懈惓。亦無所畏。有勇猛意。是謂名爲精進叁昧行盡神足
彼雲何名爲誡叁昧行盡神足。諸有叁昧。知衆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嗔恚心.無嗔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了知。是謂名爲誡叁昧行盡神足。
如是。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衆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愛起之法。若比丘愛起時便起。雲何爲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愛。由床坐故便起愛。由醫藥故比丘便起愛。是謂。比丘。有此四起愛之法。有所染著
其有比丘著衣裳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衣時。便起嗔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是食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乞食時。便興嗔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床座者。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床座時。便起嗔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醫藥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醫藥時。便興嗔恚。起想著念
比丘當知。我今當說衣裳二事。亦當親近。亦當不親近。雲何親近。雲何不親近。若得衣裳。極愛著衣者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複得衣裳起善法心不愛著。此可親近。若乞食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乞食時起善法。此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善法。亦可親近。醫藥亦爾
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欲使檀越施主。獲其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滅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衣裳用布施 飲食床臥具
于中莫起愛 不生諸世界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雲何爲四。所謂恒伽.新頭.婆叉.私陀。彼恒伽水牛頭口出向東流。新頭南流師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從馬口中出
是時。四大河水繞阿耨達泉已。恒伽入東海。新頭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
爾時。四大河入海已。無複本名字。但名爲海。此亦如是。有四姓。雲何爲四。刹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于如來所。剃除須發。著叁法衣。出家學道。無複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所以然者。如來衆者。其猶大海。四谛其如四大河。除去結使。入于無畏涅槃城
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須發。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所以然者。我今正是釋迦子。從釋種中出家學道。比丘當知。欲論生子之義者。當名沙門釋種子是。所以者何。生皆由我生。從法起。從法成。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得作釋種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等心。雲何爲四。慈.悲.喜.護。以何等故名爲梵堂。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界。是彼之堂。故名爲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界。是故名爲梵堂
是故。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彼四部之衆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0】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