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二十五 ▪第3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有佛名拘屢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于世。爾時。有長者名多財。複請拘屢孫如來。七日之中飯佛及比丘僧。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所生之處常饒財多寶。莫生貧賤之家。使我所生之處恒得四事供養。爲四部之衆.國王.人民所見宗敬。天.龍.鬼神.人.若非人。所見接遇
諸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梵志。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今月光長者今身是也。爾時放牛人。名屍婆羅。以酪供養佛者。今比丘屍婆羅是也。爾時善財賈人。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屍婆羅比丘是也。爾時善覺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屍婆羅比丘是。爾時多財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日屍婆羅比丘是也
諸比丘當知。屍婆羅比丘作此誓願。使我所生之處。恒端正無雙。常在富貴家生。使將來之世值遇世尊。設爲我說者。即得解脫。得出家作沙門。緣此功德。今屍婆羅比丘得生富貴家。端正無雙。今遭值我。即得阿羅漢。然比丘當知。複以寶珠散如來上。持是功德。今處母胎。手執雙珠出母胎中。價直閻浮提。當生之日便作是說。複請拘屢孫如來求多使人。今將五百徒衆至我所。出家學道。得阿羅漢。複于七日之中供養拘屢孫如來。求得四事供養。今日不乏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緣此功德。余比丘所不及。釋提桓因身來供養給其所須。又且諸天轉告村落。使四部之衆知有屍婆羅。此其義也。我弟子中第一福德者。屍婆羅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叁)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五健丈夫堪任戰鬥出現于世。雲何爲五。于是。有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遙見風塵。便懷恐怖。是謂第一戰鬥人也
複次。第二戰鬥人。著铠持仗。欲入軍戰。若見風塵。不懷恐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前鬥。是謂第二人
複次。第叁戰鬥人。著铠持仗。欲入軍戰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不懷恐怖。若見弓箭。便懷恐怖。不堪戰鬥。是謂第叁人也
複次。第四戰鬥人。著铠持仗。入軍共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箭。不懷恐懼。但入陣時。便爲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戰鬥人也
複次。第五戰鬥人。著铠持仗。欲入陣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箭。若爲他所捉。乃至于死。不懷恐怖。能壞他軍境界無外而領人民。是謂第五戰鬥人也
如是。比丘。世間有此五種人。今比丘衆中亦有此五種之人出現于世。雲何爲五。或有一比丘遊他村落。彼聞村中有婦人。端正無雙。面如桃華色。彼聞已。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即見此女人顔貌無雙。便起欲想。除去叁衣。還佛禁戒。而作居家。猶如彼鬥人。小見風塵。以懷恐怖。似此比丘也
複次。有比丘聞有女人在村落中住。端正無比。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與彼女人共相調戲。言語往來。因此調戲。便舍法服。還爲白衣。如彼第二人。見風塵不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此比丘亦複如是
複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容貌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女人共調戲。亦複不起欲意之想。但與彼女人手拳相加。或相撚挃。于中便起欲想。舍叁法衣。還爲白衣。習于家業。如彼第叁人入陣時。見風塵.見高憧不恐怖。見弓箭便懷恐怖
複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面容端正。世之希有。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語。亦複不起欲想。設彼女人共相撚挃。便起欲想。然不舍法服。習于家業。如彼第四人入軍。爲他所獲。或喪命根。而不得出
複次。有一比丘。依村落而住。彼聞村中有女人。然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笑。亦不起欲想。設複共相撚挃。亦複不起欲想。是時。比丘觀此身中叁十六物惡穢不淨。誰著此者。由何起欲。此欲爲止何所。爲從頭耶。形體出耶。觀此諸物了無所有。從頭至足亦複如是。五藏所屬。無有想像。亦無來處。彼觀緣本。不知所從來處。彼複作是念。我觀此欲從因緣生。彼比丘觀此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得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複受胎。如實知之。如彼第五戰鬥之人。不難衆敵而自遊化。由是故。我今說此人舍于愛欲。入于無畏之處。得至涅槃城。是謂。比丘。有此五種之人。出現于世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生 且汝而不有
是故。諸比丘。當觀惡穢淫不淨行。除去色欲。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戰鬥之人出現于世。雲何爲五。或有一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便懷恐怖。不敢入彼大陣之中。是謂第一之人
複次。第二戰鬥之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不生畏懼。但聞擊鼓之音。便懷恐怖。是謂第二之人
複次。第叁之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不生畏懼。設聞鼓角之聲。不起畏懼。彼若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戰鬥。是謂第叁之人
複次。第四戰鬥之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中。若見風塵。不起畏懼。若聞鼓角之音。複非恐懼。若見高幢。亦非怖畏。設爲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之人
複次。第五有人著铠持仗。入軍共鬥。彼盡能有所壞廣接國界。是謂第五之人出現于世。
比丘當知。今比丘亦有五種之人。出現于世間。雲何爲五。或有一比丘住村落中。彼聞有女人。端正無雙。如桃華色。彼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守根門。不護身.口.意法。彼若見女人便起欲意。還舍禁戒。習白衣法。如彼初人聞揚塵之聲。不堪戰鬥。便懷恐怖。我由是故而說此人
複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聞村中有女人。端正無比。面如桃華色。而便舍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二鬥人。但聞鼓角之聲。不堪戰鬥。此亦如是
複次。有比丘住在村落。聞有女人在彼村落。彼聞已。便起欲意。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共女人共相調戲。于中便舍禁戒。習白衣法。如彼第叁人遙見幢已。便懷恐怖。不堪戰鬥。由是故。今說此人。是謂第叁戰鬥之人
複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比丘聞村中有女人。聞已。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守護身.口.意。彼見女人端正無雙。于中便起欲意。或與女人共相撚挃或手拳相加。便舍禁戒。還爲白衣。如彼第四戰鬥之人。在大軍中爲他所捉。喪失命根。由是之故。今說此人
複次。有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世之希有。彼雖聞此不起欲想。彼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而守護身.口.意。彼雖見女人。不起欲想。無有邪念。設共女言語往返。亦不起欲想。亦無邪念。設共女人共相撚挃。手拳相加。爾時便起欲想。身.口.意便熾盛。欲意已熾盛。還詣園中。至長老比丘所。以此因緣。向長老比丘說之。諸賢當知。我今欲意熾盛。不能自禁製。唯願說法。使脫欲之惡露不淨。是時。長老比丘告曰。汝今當觀此欲爲從何生。複從何滅。如來所說。夫去欲者。以不淨觀除之。及修行不淨觀之道
是時。長老比丘便說此偈言
設知顛倒者 加心而熾盛
當去諸熾心 欲意止休息
諸賢知之。欲從想生。以興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複害他人。起若幹災患之變。于現法中受其苦患。複于後世受苦無量。欲意以除。亦不自害。不害他人。于現法報不受其苦。是故。今當除想念。以無想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
爾時。彼比丘受如此教敕。即思惟不淨之相。以思惟不淨之想。爾時有漏心得解脫。至無爲處。如彼第五人著铠持仗入軍戰鬥。彼見衆敵無有恐懼。設有來害者心不移動。能破外寇。居他界中。由是故。今說此人能破魔衆。去諸亂想。至無爲處。是謂第五人出現于世
比丘當知。世間有此五人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欲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夫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雲何爲五。于是。掃地之人不知逆風。不知順風。複不作聚。複不除糞。然掃地之處複非淨潔。是謂。比丘。掃地之人。雖有五事。不成大功德
複次。比丘。掃地之人成五功德。雲何爲五。于是。掃地之人知逆風.順風之理。亦知作聚。亦能除之。不留遺余極令淨好。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成大功德。是故。諸比丘。當除前五事。修後五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雲何爲五。于是。有人掃偷婆不以水灑地.不除去瓦石.不平整其地.不端意掃地.不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掃地之人不成五功德
比丘當知。掃地之人成五功德。雲何爲五。于是。掃偷婆之人以水灑地.去瓦石.平整其地.端意掃地.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有五事令人得功德。是故。諸比丘。欲求其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長遊行之人有五艱難。雲何爲五。于是。恒遊行人不誦法教。所誦之教而忘失之。不得定意。以得叁昧。複忘失之。聞法不能持。是謂。比丘。多遊行人有此五難
比丘當知。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雲何爲五。未曾得法而得法。已得不複忘失。多聞能有所持。能得定意。以得叁昧不複失之。是謂。比丘。不多遊行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莫多遊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雲何爲五。于是。比丘一處住者。意著屋舍。畏恐人奪。或意著財産。複恐人奪。或多集物。猶如白衣。貪著親親。不欲使人至親親家。恒共白衣而相往來。是謂。比丘。一處住人有此五非法。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勿一處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雲何爲五。不貪屋。不貪器物。不多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是謂。比丘。不住一處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光明池側。爾時世尊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在人間遊化
爾時。世尊遙見大樹爲火所燒。見已。如來更詣一樹下。到已。就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雲何。比丘。甯持身投此火中爲。甯與端正女人而共交遊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甯與女人共相交遊。不投身入此火中。所以然者。此火毒熱不可稱計。斷其命根。受苦無量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我聞法。無清白法。如是之人。甯投入此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所以然者。彼人甯受此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苦無量。雲何。比丘。甯受人禮拜恭敬爲。甯使人取利劍斷其手足
諸比丘對曰。甯受恭敬禮拜。不使人以劍斷其手足。所以然者。斷其手足。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聞正法。無清白行。斷善根。如是之人。甯投身受此利劍。不以無戒受他恭敬。所以然者。此痛斯須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雲何。比丘。甯受人衣裳爲。甯以熱鐵鍱用纏裹身
諸比丘對曰。甯以受人衣裳。不受此苦痛。所以然者。此毒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我今重告汝。無戒之人甯以熱鐵鍱纏裹其身。不受人衣裳。所以然者。此痛須臾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雲何。比丘。甯受人信施之食爲。甯以吞熱鐵丸乎
諸比丘對曰。甯受人信施之食。不吞熱鐵丸。所以然者。此痛不可堪處
世尊告曰。我今語汝。甯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所以然者。吞熱鐵丸。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雲何。比丘。甯受人床敷之具爲。甯臥熱鐵床上
諸比丘對曰。我等。世尊。甯受人床臥之具。不臥鐵床上。所以然者。此之毒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彼愚癡之人無有戒行。非沙門。言是沙門。無有梵行。言修梵行。甯當臥鐵床上。不以無戒受他信施。何以故。臥鐵床上。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
比丘當知。如我今日觀無戒之人所趣向處。設彼人間者。形體枯悴。沸血從面孔出。便取命終。不與女人共相交遊。不受人禮敬之德。不受人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以其無戒之人。不觀後世.前世之罪。不顧命根受此苦痛。無戒之人當生叁惡趣中。所以然者。以其造惡行之所致也
如來今日觀察善行人之所趣向。正使中毒。爲刀所傷。自斷命根。何以故。欲舍此身受天之福。當生善處。皆由前世受善行報之所致也
是故。比丘。當念修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欲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正使受人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而無過失。又使檀越受福無窮。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意解。六十比丘還舍法服而作白衣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王及月光 屍婆.二種鬥
二掃二行法 去住有二種
枯樹最在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6】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