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增壹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25卷02頁碼:P0549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二十六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等見品第叁十四

  (一)

  聞如是

  一時。尊者舍利弗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爾時。衆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衆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爲苦.爲惱.爲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雲何爲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爾時。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

  比丘白舍利弗言。須陀洹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爲苦.爲惱.爲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諸賢當知。若須陀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

  諸比丘問曰。斯陀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斯陀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爲苦.爲惱.爲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爾時。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諸比丘問曰。阿那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爲苦.爲惱.爲多痛畏。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羅漢

  諸比丘問曰。阿羅漢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汝等所問何其過乎。羅漢比丘所作以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羅[木*奈]仙人鹿野苑中

  爾時。如來成道未久。世人稱之爲大沙門。爾時。波斯匿王新紹王位。是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新紹王位。先應取釋家女。設與我者。乃適我心。若不見與。我今當以力往逼之。爾時。波斯匿王即告一臣曰。往至迦毗羅衛至釋種家。持我名字。告彼釋種雲。波斯匿王問訊起居輕利。致問無量。又語彼釋。吾欲取釋種女。設與我者。抱德永已。若見違者。當以力相逼

  爾時。大臣受王教敕。往至迦毗羅國。爾時。迦毗羅衛釋種五百人。集在一處。是時。大臣即往至五百釋種所。持波斯匿王名字。語彼釋種言。波斯匿王問訊殷勤。起居輕利。致意無量。吾欲取釋種之女。設與吾者。是其大幸。若不與者。當以力相逼

  時。諸釋種聞此語已。極懷嗔恚。吾等大姓。何緣當與婢子結親

  其衆中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

  爾時。有釋集彼衆中。名摩呵男。語衆人言。諸賢勿共嗔恚。所以然者。波斯匿王爲人暴惡。設當波斯匿王來者。壞我國界。我今躬自當往與波斯匿王相見。說此事情

  時。摩呵男家中婢生一女。面貌端正。世之希有。時。摩呵男沐浴此女。與著好衣。載寶羽車。送與波斯匿王。又白王言。此是我女。可共成親

  時。波斯匿王得此女極懷歡喜。即立此女爲第一夫人。未經數日。而身懷妊。複經八九月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所殊特。時。波斯匿王集諸相師與此太子立字

  時。諸相師聞王語已。即白王言。大王當知。求夫人時。諸釋共诤。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使彼此流離。今當立名。名曰毗流勒。相師立號已。各從坐起而去

  時。波斯匿王愛此流離太子。未曾離目前。然流離太子年向八歲。王告之曰。汝今已大。可詣迦毗羅衛學諸射術

  是時。波斯匿王給諸使人。使乘大象往詣釋種家。至摩呵男舍。語摩呵男言。波斯匿王使我至此學諸射術。唯願祖父母事事教授

  時。摩呵男報曰。欲學術者善可習之。是時。摩呵男釋種集五百童子。使共學術。時。流離太子與五百童子共學射術

  爾時。迦毗羅衛城中新起一講堂。天及人民.魔.若魔天在此講堂中住。時。諸釋種各各自相謂言。今此講堂成來未久。畫彩已竟。猶如天宮而無有異。我等先應請如來于中供養及比丘僧。令我等受福無窮。是時。釋種即于堂上敷種種坐具。懸缯幡蓋。香汁灑地。燒衆名香。複儲好水。燃諸明燈。是時。流離太子將五百童子往至講堂所。即升師子之座。時。諸釋種見之。極懷嗔恚。即前捉臂逐出門外。各共罵之。此是婢子。諸天.世人未有居中者。此婢生物敢入中坐。複捉流離太子撲之著地

  是時。流離太子即從地起。長歎息而視後。是時。有梵志子名好苦。是時。流離太子語好苦梵志子曰。此釋種取我毀辱乃至于斯。設我後紹王位時。汝當告我此事

  是時。好苦梵志子報曰。如太子教。時。彼梵志子曰叁時白太子曰。憶釋所辱。便說此偈

  一切歸于盡  果熟亦當墮

  合集必當散  有生必有死

  是時。波斯匿王隨壽在世。後取命終。便立流離太子爲王。是時。好苦梵志至王所。而作是說。王當憶本釋所毀辱

  是時。流離王報曰。善哉。善哉。善憶本事。是時。流離王便起嗔恚。告群臣曰。今人民主者爲是何人

  群臣報曰。大王。今日之所統領

  流離王時曰。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釋種

  諸臣對曰。如是。大王。是時。群臣受王教令。即運集四種之兵。是時。流離王將四部之兵。往至迦毗羅越

  爾時。衆多比丘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是時。世尊聞此語已。即往逆流離王。便在一枯樹下。無有枝葉。于中結加趺坐。是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枝葉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此枯樹下坐

  世尊告曰。親族之蔭。故勝外人

  是時。流離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爲親族。然我今日應還本國。不應往征迦毗羅越。是時。流離王即辭還退

  是時。好苦梵志複白王言。當憶本爲釋所辱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複興嗔恚。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毗羅越

  是時。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衛城。往詣迦毗羅越征伐釋種

  是時。衆多比丘聞已。往白世尊。今流離王興兵衆。往攻釋種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即以神足。往在道側。在一樹下坐。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樹下坐

  世尊告曰。親族之蔭。勝外人也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親族之蔭涼  釋種出于佛

  盡是我枝葉  故坐斯樹下

  是時。流離王複作是念。世尊今日出于釋種。吾不應往征。宜可齊此還歸本土。是時。流離王即還舍衛城

  是時。好苦梵志複語王曰。王當憶本釋種所辱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複集四種兵出舍衛城。詣迦毗羅越

  是時。大目幹連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目連白世尊言。今日流離王集四種兵往攻釋種。我今堪任使流離王及四部兵。擲著他方世界

  世尊告曰。汝豈能取釋種宿緣。著他方世界乎

  時。目連白佛言。實不堪任使宿命緣。著他方世界

  爾時。世尊語目連曰。汝還就坐

  目連複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毗羅越。著虛空中

  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釋種宿緣。著虛空中乎

  目連報曰。不也。世尊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

  爾時。目連複白佛言。唯願聽許以鐵籠疏覆迦毗羅越城上

  世尊告曰。雲何。目連。能以鐵籠疏覆宿緣乎

  目連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釋種今日宿緣已熟。今當受報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使空爲地  複使地爲空

  本緣之所系  此緣不腐敗

  是時。流離王往詣迦毗羅越。時。諸釋種聞流離王將四部之兵。來攻我等。複集四部之衆。一由旬中往逆流離王。是時。諸釋一由旬內遙射流離王。或射耳孔。不傷其耳。或射頭髻。不傷其頭。或射弓壞。或射弓弦。不害其人。或射铠器。不傷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車輪壞。不傷其人。或壞幢麾。不害其人。是時。流離王見此事已。便懷恐怖。告群臣曰。汝等觀此箭爲從何來

  群臣報曰。此諸釋種。去此一由旬中射箭使來

  流離王報言。彼設發心欲害我者。普當死盡。宜可于中還歸舍衛

  是時。好苦梵志前白王言。大王勿懼。此諸釋種皆持戒。蟲尚不害。況害人乎。今宜前進。必壞釋種

  是時。流離王漸漸前進向彼釋種。是時。諸釋退入城中。時。流離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開城門。若不爾者。盡當取汝殺之

  爾時。迦毗羅越城有釋童子。年向十五。名曰奢摩。聞流離王今在門外。即著铠持仗至城上。獨與流離王共鬥。是時。奢摩童子多殺害兵衆。各各馳散。並作是說。此是何人。爲是天也。爲是鬼神也。遙見如似小兒

  是時。流離王便懷恐怖。即入地孔中而避之

  時。釋種聞壞流離王衆。是時。諸釋即呼奢摩童子而告之曰。汝年幼小。何故辱我等門戶。豈不知諸釋修行善法乎。我等尚不能害蟲。況複人命乎。我等能壞此軍衆。一人敵萬人。然我等複作是念。然殺害衆生不可稱計。世尊亦作是說。夫人殺人命。死入地獄。若生人中壽命極短。汝速去。不複住此

  是時。奢摩童子即出國去。更不入迦毗羅越

  是時。流離王複至門中語彼人曰。速開城門。不須稽留

  是時。諸釋自相謂言。可與開門。爲不可乎

  爾時。弊魔波旬在釋衆中作一釋形。告諸釋言。汝等速開城門。勿共受困于今曰

  是時。諸釋即與開城門。是時。流離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釋衆人民極多。非刀劍所能害盡。盡取埋腳地中。然後使暴象蹈殺

  爾時。群臣受王教敕。即以象蹈殺之

  時。流離王敕群臣曰。汝等速選面手釋女五百人

  時。諸臣受王教令。即選五百端正女人。將詣王所

  是時。摩呵男釋至流離王所。而作是說。當從我願。

  流離王言。欲何等願

  摩呵男曰。我今沒在水底。隨我遲疾。使諸釋種並得逃走。若我出水。隨意殺之。

  流離王曰。此事大佳

  是時。摩呵男釋即入水底。以頭發系樹根而取命終

  是時。迦毗羅越城中諸釋。從東門出。複從南門入。或從南門出。還從北門入。或從西門出。而從北門入。是時。流離王告群臣曰。摩呵男父何故隱…

《增壹阿含經二十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