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增壹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25卷02頁碼:P0549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叁十一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猶不得過。盡爲鴦掘魔所擒獲。然沙門瞿昙獨無有侶。爲鴦掘魔所觸娆者。于事不省。世尊雖聞此語。故進不住

  爾時。鴦掘魔母。持食詣鴦掘魔所。是時。鴦掘魔便作是念。吾指鬘爲充數不乎。是時。即數指未充數。複更重數。唯少一人指。是時。鴦掘魔左右顧視。求覓生人。欲取殺之。然四遠顧望。亦不見人。便作是念。我師有教。若能害母者。必當生天。我今母躬來在此。即可取殺之。得指充數。生于天上

  是時。鴦掘魔左手捉母頭。右手拔劍而語母言。小住。阿母。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鴦掘魔當爲五逆。即放眉間相。光明普照彼山林。是時。鴦掘魔見光明已。複語母言。此是何光明照此山林。將非國王集諸兵衆。攻伐我身乎

  是時母告曰。汝今當知。此非日月火光。亦非釋.梵天王光明

  爾時。其母便說此偈

  此非火光明  非日月釋梵

  鳥狩不驚怖  和鳴殊于常

  此光極清淨  使人悅無量

  必是尊最勝  十力至此間

  于天世人中  天眼睹世界

  故欲度汝身  世尊來至此

  是時。鴦掘魔聞佛音響。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便作是語。我師亦有教誡而敕我曰。設汝能害母。並殺沙門瞿昙者。必生梵天上

  是時。鴦掘魔語母曰。母。今且住。我先取沙門瞿昙殺。然後當食

  是時。鴦掘魔即放母而往逐世尊。遙見世尊來。亦如金聚。靡所不照。見已。並笑而說是語。今此沙門定在我手。必殺不疑。其有人民欲行此道者。皆集大衆而行此道。然此沙門獨無伴侶。我今當取殺之

  是時。鴦掘魔即拔腰劍。往逆世尊。是時。世尊尋還複道。徐而行步。而鴦掘魔奔馳而逐。亦不能及如來。是時。鴦掘魔白世尊言。住。住。沙門

  世尊告曰。我自住耳。汝自不住

  是時。彼鴦掘魔並走。遙說此偈

  去而複言住  語我言不住

  與我說此義  彼住我不住

  爾時。世尊以偈報曰

  世尊言已住  不害于一切

  汝今有殺心  不離于惡原

  我住慈心地  愍護一切人

  汝種地獄苦  不離于惡原

  是時。鴦掘魔聞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審爲惡耶。又師語我言。此是大祠。獲大果報。能取千人殺。以指作鬘者。果其所願。如此之人。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設取所生母及沙門瞿昙殺者。當生梵天上。是時。佛作威神。神識[怡-臺+霍]寤。諸梵志書籍亦有此言。如來出世甚爲難遇。時時億劫乃出。彼出世時。不度者令度。不解脫者令得解脫。彼說滅六見之法。雲何爲六。言有我見者。即說滅六見之法。無有我者。亦與說滅無有我見之法。言有我見.無有我見。亦與說有我見.無我見之法。複自觀察.說觀察之法。自說無我之法。亦非我說.亦非我不說之法。若如來出世。說此滅六見之法。又我奔走之時。能及象.馬.車乘。亦及人民。然此沙門行不暴疾。然今日不能及此。必當是如來

  是時。鴦掘魔便說此偈

  尊今爲我故  而說微妙偈

  惡者今識真  皆由尊威神

  即時舍利劍  投于深坑中

  今禮沙門迹  即求作沙門

  是時。鴦掘魔即前白佛言。世尊。唯願聽作沙門

  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即時鴦掘魔便成沙門。著叁法衣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汝今以剃頭  除結亦當爾

  結滅成大果  無複愁苦惱

  是時。鴦掘魔聞此語已。即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將鴦掘魔比丘還詣舍衛城祇洹精舍。是時。王波斯匿集四部之衆。欲往攻伐賊鴦掘魔。是時。王便作是念。我今可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爾時。王波斯匿即集四部之兵。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王曰。大王。今日欲何所至。塵汙身體。乃至于斯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國界有賊名鴦掘魔。極爲凶暴。無有慈心于一切衆生。使國丘荒。人民流迸。皆由此賊。彼今取人殺之。以指爲鬘。此是惡鬼。非爲人也。我今欲誅伐此人

  世尊告曰。若當大王見鴦掘魔信心堅固。出家學道者。王當奈之何

  王白佛言。知複如何。但當承事供養。隨時禮拜。然複。世尊。彼是惡人。無毫厘之善。恒殺害。能有此心出家學道乎。終無此理

  是時。鴦掘魔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爾時。世尊伸右手指示王曰。此是賊鴦掘魔

  王聞此語。便懷恐怖。衣毛皆豎。世尊告王。勿懷恐怖。可往至前。自當悟王意耳

  是時王聞佛語。即至鴦掘魔前。語鴦掘魔曰。汝今姓誰

  鴦掘魔曰。我姓伽伽。母名滿足

  是時王禮足已。在一面坐。爾時王問曰。善樂此正法之中。勿有懈怠。修清淨梵行。得盡苦際。我當盡形壽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是時。鴦掘魔默然不對。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還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王複白佛言。不降者使降。不伏者使伏。甚奇。甚特。曾所不有。乃能降伏極惡之人。唯願大尊受命無窮。長養生民。蒙世尊恩。得免此難。國事猥多。欲還城池

  世尊告曰。王知是時。爾時。國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鴦掘魔作阿練若。著五納衣。到時持缽。家家乞食。周而複始。著補納弊壞之衣。極爲粗醜。亦複露坐。不覆形體。是時。鴦掘魔在閑靜之處。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複受胎。如實知之。時。鴦掘魔便成羅漢。六通清徹。無有塵垢。已成阿羅漢

  到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是時。有婦女臨産甚難。見已。便作是念。衆生類極爲苦痛。受胎無限。是時。鴦掘魔食後。收攝衣缽。以尼師檀著肩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白世尊言。我向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見一婦人身體重妊。是時。我便作是念。衆生受苦何至于斯

  世尊告曰。汝今往彼婦人所。而作是說。我從賢聖生已來。未曾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此母人胎得無他

  鴦掘魔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鴦掘魔即其日。著衣持缽。入舍衛城。往至彼母人所。語彼母人曰。我從賢聖生已來。更不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胎得解脫

  是時。母人胎即得解脫

  是時。鴦掘魔城中乞食。諸男女大小見之。各各自相謂言。此名鴦掘魔。殺害衆生不可稱計。今複在城中乞食

  是時。城中人民。各各以瓦石打者。或有以刀斫者。傷壞頭目。衣裳裂盡。流血汙體。即出舍衛城至如來所。是時。世尊遙見鴦掘魔頭目傷破。流血汙衣而來。見已。便作是說。汝今忍之。所以然者。此罪乃應永劫受之

  是時。鴦掘魔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在如來前。便說此偈

  堅固聽法句  堅固行佛法

  堅固親善友  便成滅盡處

  我本爲大賊  名曰鴦掘魔

  爲流之所[漂*寸]  蒙尊拔濟之

  今觀自歸業  亦當觀法本

  今以逮叁明  成就佛行業

  我本名無害  殺害不可計

  今名真谛實  不害于一切

  設複身口意  都無害心識

  此名無殺害  何況起思想

  弓師能調角  水人能調水

  巧匠調其木  智者自調身

  或以鞭杖伏  或以言語屈

  竟不加刀杖  今我自降伏

  人前爲過惡  後止不複犯

  是照于世間  如雲消月現

  人前爲過惡  後止不複犯

  是照于世間  如雲消日現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行

  是照于世間  如彼月雲消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者

  是照此世間  如彼日雲消

  我今受痛少  飲食自知足

  盡脫一切苦  本緣今已盡

  更不受死迹  亦複不樂生

  今正待時節  歡喜而不亂

  是時。如來可鴦掘魔所說。是時。鴦掘魔以見如來然可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言。鴦掘魔本作何功德。今日聰明智慧。面目端政。世之希有。複作何不善行。于今身上。殺害生類不可稱計。複作何功德。于今值如來。得阿羅漢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過去久遠于此賢劫之中。有佛名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于世。迦葉如來去世之後。有王名大果。統領國界。典閻浮提。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宮人婇女。各無兒息。爾時。大果王向諸樹神.山神.日月.星宿。靡所不周。欲求男女。爾時。王第一夫人身即懷妊。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顔貌端政。世之希有。是時。彼王便生是念。我本無有兒息。經爾許時。今方生兒。宜當立字。于五欲之中。而自娛樂

  是時。王召諸群臣能瞻相者。而告之曰。我今以生此兒。各與立字。是時。群臣聞王教已。即白王言。今此太子極爲奇妙。端政無比。面如桃華色。必當有大力勢。今當立字名曰大力。是時。相師與太子立字已。各從座起而去。是時。國王愛慜此太子。未曾去目前

  是時。太子年向八歲。將諸臣佐往父所。朝賀問訊。父王複作是念。今此太子極自奇特。即告之曰。吾今與汝取婦何如乎。太子白王。子今年幼何須娉娶。是時。父王權停不與取婦。複經二十歲。王複告曰。吾欲與汝取婦。太子白王。不須取婦。是時。父王告群臣人民曰。我本無兒息。經曆久遠。方生一子。今不肯取婦。清淨無瑕。爾時。王太子轉字名曰清淨

  是時。清淨大子年向叁十。王複敕群臣曰。吾今年已衰微。更無兒息。今唯有清淨太子。今王高位應授與太子。然太子不樂五欲之中。當雲何理國事。群臣報曰。當爲方便。使樂五欲。是時。父王即椎鍾鳴鼓。敕國中人。其能使清淨太子樂五欲者。吾當賜與千金及諸寶物

  爾時。有女人名曰淫種。盡明六十四變。彼女人聞王有教令。其能使王太子習五欲者。當賜與金千斤及諸寶物。即往至父王所。而告之曰。見與千金及諸寶物。能使王太子習于五欲。父王報曰。審能爾者。當重相賜。不負言信。時淫女白王。太子爲寢宿何處。王報曰。在東堂上。無有女人。唯有一男兒。在彼侍衛。女人白曰。惟願大王敕內宮中。勿見限遮。隨意出入

  是時。淫女即其夜鼓二時。在太子門側。佯舉聲哭。是時。太子聞女人哭聲。便敕侍人曰。此是何人于斯而哭。侍人報曰。此是女人在門側哭。太子告曰。汝速往問所由哭耶。時。彼侍臣往而問之所由哭耶。淫女報曰。夫主見棄是故哭耳。侍臣還白太子。此女人爲夫主所棄。又畏盜賊。是故哭耳。太子告曰。將此女人著象廄中。到彼複哭。複將至馬廄中。複哭。太子複語侍臣。將來在此。即將入堂。複于中哭。太子躬自問曰。何爲複哭。淫女報曰。太子。女人單弱極懷恐怖。是故哭耳。太子告曰。上吾床上。可得無畏。時。女人默然不語。亦複不哭。是時。女人即脫衣裳。前捉太子手。舉著己胸上。即時驚覺。漸漸起欲想。以起欲心。便身就之

  是時。清淨太子明日清旦。往父王所。是時。父王遙見太子顔色。殊于常日。見已。便作是說。汝今所欲者事果乎。太子報曰。如大王所言。是時。父王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並作是說。欲求何願。吾當與之。太子報曰。所賜願者。勿複中悔。當求其願。時王報曰。如汝所言。終不中悔。欲求何願。太子白王。大王。今日統領閻浮提內。皆悉自由。閻浮提裏內諸未嫁女者。先適我家。然後使嫁。是時王曰。隨汝所言。王即敕國內人民之類曰。諸有女未出門者。先使詣清淨太子。然後嫁之

  爾時。彼城中有女名須蠻。次應至王所。是時。須蠻長者女露形[仁-二+果]跣在衆人中行。亦無羞恥。衆人見已。各相對談。此是長者女。名稱遠聞。雲何露形在人中行。如驢何異。女報衆人曰。我非爲驢。汝等衆人斯是驢耳。汝等頗見女人還見女人有相恥乎。城中生類盡是女人。唯有清淨太子是男子矣。若我至清淨太子門者。當著衣裳。是時。城中人民自相謂言。此女所說誠入我意。我等實是女。非男也。唯有清淨太子乃是男也。我等今日當行男子之法

  是時。城中人民各辦戰具。著铠持杖。往至父王所。白父王曰。欲求二願。唯見聽許。王報之曰。何等二願。人民白王。王欲存者當殺清淨太子。子欲存者今當殺王。我等不堪任承事清淨太子辱國常法

  是時。父王便說此偈

  爲家忘一人  爲村忘一家

  爲國忘一村  爲身忘世間

  是時。父王說此偈已。告人民曰。今正是時。隨汝等意。是時。諸人將清淨太子取兩手縛之。將詣城外。各相謂言。我等鹹共以瓦石打殺。何須一人殺乎

  是時。清淨太子臨欲死時。而作是說。又作誓願。諸人民取吾抂殺。然父王自與我願。我今受死亦不敢辭。使我將來之世。當報此怨。又使值真人羅漢。速得解脫。是時。人民取太子殺已。各自散去。諸比丘。莫作是觀。爾時大果王者。豈異人乎。今鴦掘魔師是也。爾時淫女者。今師婦是也。爾時人民者。今八萬人民死者是也。爾時清淨太子。今鴦掘魔比丘是也。臨欲死時作是誓願。今還報怨無免手者。緣此因緣。殺害無限。後作誓願。願欲值佛。今得解脫。成阿羅漢。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聰明捷疾智者。所謂鴦掘魔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0】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