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叁十二 ▪第2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是謂第五如來功德
複次。衆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叁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其有衆生見如來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養之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乃能如來前作師子吼。演如來功德。是故。大王。常當興心向于如來。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與王波斯匿說微妙之法。使令歡喜。是時。大王聞佛說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未久。佛告比丘。汝等當持此法供養。善諷誦念。所以然者。此波斯匿王之所說也。汝等亦當與四部衆廣演其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加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爾時。阿阇世王告群臣曰。汝等速駕羽寶之車。吾欲往見世尊
是時。群臣受王教敕。即駕羽寶之車。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宜知時
時。王乘寶羽之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阇世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受我請。在羅閱城九十日夏坐
爾時。世尊默然受王請。是時。王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阿阇世王隨時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毗舍離城鬼神興盛。人民死亡不可稱計。一日之中死者百數。鬼神羅刹充滿其中。面目黃色。或經叁.四日而死者。是時。毗舍離人民恐懼。皆集一處。而共論議。此大城中極爲熾盛。土人豐熟。富樂無限。如彼天宮釋所住處。然今日爲此鬼神所害。盡當死亡。丘荒猶如山野。誰能有此神德。卻此災患
是時。人民各自相謂曰。我等聞。有沙門瞿昙。所至到處。衆邪惡鬼不得娆近。若當如來來至此者。此諸鬼神各自馳散。但今日世尊在此羅閱城住。爲阿阇世所供養。將恐不來此間遊化
或複有作是說。如來有大慈悲。愍念衆生。遍觀一切。未度者使令得度。不舍一切衆生。如母愛子。設當有人請者。如來便來。阿阇世王終不留住。誰能堪往至阿阇世王界。而白世尊雲。我等城中今遭此困厄。唯願世尊慈愍屈顧
爾時。有大長者。名曰最大。集在彼衆。是時。諸人語長者曰。我等聞。沙門瞿昙所至到處。諸邪惡鬼無能害者。若當如來至此間者。便能除此災患。汝可往世尊所。具白此意。使此城廓永得存在
是時。長者默然從衆人語。即從座起。往至家中。到已。辦道路行具。將諸人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毗舍離城中人民遇此災患。人民之類死亡者多。計彼城中一日之內。連車載屍。動有百數。唯願世尊垂愍接度。使余人拔擇安處。令得無爲。又聞。世尊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敢娆近。願垂屈顧。至彼城中。度彼人民。安處無爲
世尊告曰。我今已受羅閱城阿阇世王請。諸佛世尊言無有二。若當阿阇世王見聽者。如來當往
最大長者白佛言。此事甚難。阿阇世王終不放如來使至彼國。所以然者。阿阇世王于我國土。無有毫厘之善。長夜求方便。欲害彼民。設當阿阇世王見我者。即取我殺。況複得陳此事。若當聞彼國人民爲鬼神所害者。歡喜無量
世尊告曰。勿懷恐懼。汝今往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來記前王身。終無虛妄。所言無二。父王無咎而取害之。當生阿鼻地獄中。經曆一劫。然今日以離此罪。改其過罪。于如來法中。信根成就。緣此德本。得滅此罪。永無有余。于今身命終當生拍毬地獄中。于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于彼命終生豔天上。于豔天上命終生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複還以次來至四天王中。大王當知。二十劫中不墮惡趣。恒在人中生。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剃除須發。著叁法衣。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彼王聞此語。便當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亦當告汝作是語。隨汝所求要願。吾不違之
是時。長者白世尊言。我今當持世尊威神至彼王所。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往彼王所
爾時。阿阇世王與諸群臣在高殿上。有所講論。是時。大長者往至王前。王遙見來。語群臣曰。若當此人今至此所。汝等欲取何爲。或有作是說。我等當取五兀之
或言。當枭其首
阿阇世王言。汝等催取殺之。不須見吾
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恐懼。尋時高聲而作是語。我是佛之所使
王聞佛音已。即下坐。右膝著地。向如來所。問彼長者曰。如來何所教敕
長者報曰。世尊記前聖王而無虛妄。所吐言教。終無有二。如來言。王取父王害之。緣此罪本當入阿鼻地獄中。經曆一劫。然複尋時改過于如來所。今當生拍毬地獄中。于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展轉生他化自在天中。還複次來生四王天中。二十劫中不墮叁惡趣。流轉天.人之中。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出現于世
王聞此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告大長者曰。汝今欲求何願。吾當與之
長者白王。所求願者。王勿見違
阿阇世王告曰。汝今但說欲求何願。吾不違之
長者白王。毗舍離城人民遇災。爲鬼神所害。不可稱計。如今羅刹鬼神極爲暴虐。唯願大王聽放世尊至彼世界。令彼鬼神各各馳散。所以然者。我等曾聞。若如來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得其便。唯願大王聽許世尊至彼國界
王聞此語已。便長歎息。告長者曰。此願極大。非常人之所及。汝若當隨吾求城廓.村落.國財.妻子。吾不吝之。我不慮汝。當屈願世尊。然我先以許所求之願。今隨汝意
是時。長者極懷歡喜。即從座起。辭退而去。往至世尊所言。阿阇世王以許放世尊詣彼國界
世尊告曰。汝並在前。如來自當知時
是時。長者頭面禮足。繞佛叁匝。便退而去
是時。世尊清旦將諸比丘衆。前後圍繞出迦蘭陀竹園所。往詣毗舍離城。爾時。阿阇世王在高樓上。及將持蓋一人。爾時。王遙見世尊向彼國界。便自歎息告左右曰。我等爲此長者所欺。我今複用活爲。乃使如來出此國界
是時。阿阇世王持五百蓋。往送世尊。恐有塵坋身。羅閱城中複有五百寶蓋從如來後。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複以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恐有塵土坋如來身。及諸河神複持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是時。毗舍離城人民之類聞世尊今當入城。複持五百寶蓋。前迎世尊。爾時。有二千五百寶蓋懸在空中
爾時。世尊見此蓋已。即時便笑。此是諸佛世尊常法。設如來笑時。口中便有五色光出.青.黃.白.黑.赤
侍者阿難見此光明。作此思惟。此是何緣。設世尊笑必有因緣。事不唐爾。是時。阿難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如來終不妄笑。笑必當有緣
世尊告曰。汝今見此二千五百寶蓋供養如來乎
阿難白佛。唯然。見之
世尊告曰。若如來不出家學道者。當二千五百世作轉輪聖王。治化人民。以如來出家學道。更不受此寶蓋
阿難當知。過去久遠。有王名善化治。在蜜絺羅國。以法治化。接納有方。統此閻浮裏地。靡不從令者。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夫人婇女。皆是刹利種姓。第一夫人名曰日光。亦無兒息繼嗣者
是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統此閻浮裏地。然今無有兒息。便向諸山神.樹神.天地神明求有兒息。又未經數日之中。夫人懷妊。是時。日光夫人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覺知有娠。宜自將護。複經八.九月。生一男兒。顔貌端政。面如桃華色。夫人見已。極懷歡喜。往視天王。王見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及八萬四千夫人。見生太子。亦各歡喜
是時。國王召諸群臣國師.道士。使瞻相之。又與立字使世稱傳。爾時。相師前白王言。今生太子極爲端政。與世有異。其有見者。莫不愛念。今當立名愛念。自已立字竟。各還所在。是時。國王愛念太子。未曾離目。即與太子起叁時講堂。複以婇女充滿其中。與王太子共相娛樂
爾時。太子便作是念。此中婇女。頗有常存不離世間。亦不變易。然觀彼衆中。盡皆無常。無有常存于世者。悉是幻僞。無有真實。使人民之類染著愛樂。皆不知遠離之。我今複用此爲。可舍而學道。是時。愛念太子即以其日。剃除須發。著叁法衣。出家學道。尋即其夜。斷諸結縛。思惟有習之法。皆是磨滅。成辟支佛。成佛已。便說此偈
欲者無常法 變易無實定
知此爲大患 獨遊不與俱
是時。辟支佛說此偈已。即飛在虛空。繞彼蜜絺羅城叁匝
是時。國王在高殿上。及諸宮人共相娛樂。見辟支佛繞城叁匝。極懷歡喜。不能自勝。我今太子。騰在虛空。如彼飛鳥。又不知成辟支佛。而告之曰。兒。今來下至此殿上。與吾共相娛樂。是時。阿難。彼辟支佛尋下殿上。欲度父母故。時王語曰。太子。今日何爲著此婇女衣。又剃須發。與人有異。辟支佛報曰。子今所著甚爲奇雅。非常人之所習。時王報曰。何緣更不至宮中。辟支佛言。自今已後。不複習欲。亦不樂此五欲之中。時王語言。設不樂此五欲中者。在吾後園中住
爾時。國王即自至園中。造立屋舍。是時。辟支佛欲度父母故。便住彼園館中受王供養。經曆數時。便于無余涅槃界而般涅槃。王取舍利而耶維之。于彼處立大神祠。是王複以余日往至園中觀看。見彼神寺。雕落壞敗。見已便作是念。此是我兒神寺。今以雕壞。是時。國王即以己蓋。覆彼神寺上。皆由愛心未盡
是故。阿難。莫作是觀。爾時善化王者。即我身是。時。以兒故。以一蓋覆寺上。緣此德本。流轉天.人之間。數百千變爲轉輪聖王。或爲帝釋.梵天。我爾時不知是辟支佛。設我知是辟支佛者。其德不可稱量。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更二千五百變作轉輪聖王。治化天下。以成道故。今有此二千五百蓋。自然應現。是謂。阿難。緣此因緣。如來笑耳。承事諸佛。功德乃爾不可稱計。是故。阿難。當求方便。供養諸佛世尊。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是時。世尊將諸比丘衆。往詣毗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 世間最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毗舍離無他
複以至誠法 得至涅槃界
持此至誠語 毗舍離無他
複以至誠僧 賢聖衆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毗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 四足亦複然
行道亦吉祥 來者亦複然
晝夜獲安隱 無有觸娆者
持此至誠語 使毗舍無他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刹.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複入毗舍離城。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
爾時。世尊遊在猕猴池側。國土人民承事供養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隨其貴賤。各來飯佛及比丘僧。亦受八關齋。不失時節。是時。毗舍離城內。有六師在彼遊化。所謂六師者。不蘭迦葉.阿夷專.瞿耶樓.波休迦栴.先比盧持.尼揵子等。是時。六師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此沙門瞿昙住此毗舍離城。爲人民所供養。然我等不爲人民所供養。我等可往與彼論議。何者得勝。何者不如
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致诘。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昙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阿夷專言。無施.無受。亦無與者。亦無今世.後世衆生之類。亦無善惡之報
瞿耶樓說曰。在恒水側殺害人民不可稱計。積肉成山。在恒水左。作諸功德。緣此都無善惡之報
彼休迦栴言。正使在恒水左。布施.持戒。隨時供給不令有乏。亦複無此福報
先比盧持言。無有言語。亦無言語之報。唯默然快樂
尼揵子曰。有言語。亦有言語之報。沙門瞿昙亦是人。我亦是人。瞿昙有所知。我等亦有所知。沙門瞿昙有神足。我亦有神足。若彼沙門現一神足。我等當現二神足。彼現二神足。我現四神足。彼現四。我現八。彼現八。我現十六。彼現十六。我現叁十二。恒使增多。終不爲彼屈。足得與角力。設彼不受我等論者。即是彼之咎。人民聞已。不複供養。我等便得供養
如是。時有比丘尼聞此語雲。六師集在一處。生此論本。沙門瞿昙不受人論。我等足得勝。是時。輸盧尼比丘尼飛在虛空。向彼六師。而說此偈
我師無等倫 最尊無過者
是彼尊弟子 名曰輸盧尼
汝設有境界 便與我論議
我當事事報 如師子掩鹿
且舍我尊師 本無如來者
我今比丘尼 足能降外道
是比丘尼說此語已。六師尚不能仰視顔色。況與論議
是時。毗舍離城人民之類。遙見比丘尼在虛空中。共六師而論議。然六師不能報之。各各稱慶。歡喜無量。六師今日屈折于彼
是時。六師極懷愁憂。出毗舍離城而去。更不入城
是時。衆多比丘聞輸盧比丘尼與六師共論而得勝。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諸比丘。輸盧比丘尼有大神足。有大威神。智慧多聞。我長夜恒生此念。更無有能與六師共論。唯有如來及此比丘尼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余比丘尼能降伏外道如此比丘尼乎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能降伏外道。所謂輸盧比丘尼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細滑更樂入。雲何爲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舍離。彼以見色。極起愛著。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亦複如是。起染著想。意不能舍離。由是流轉。無有解時
若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汙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複如是。不起染汙心。分別此六情無常.苦.空.非身之法。當思惟此時。便獲二果。于現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羅漢。猶如有人極饑。欲修治谷麥。揚治令淨而取食之。除去饑渴。賢聖弟子亦複如是。于此六情。思惟汙露不淨。即成道迹。入無余涅槃界。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六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增壹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9】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