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本緣經》

「本緣部」經文153卷03頁碼:P0052
吳 支謙譯

  《菩薩本緣經》上 ▪第2页

  僧伽斯那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棄舍所重身命。況複其余外物珍寶。是故父母敬而重之。爲立名字字一切施。從其初生身與行施漸漸增長。譬如初月至十五日。其後不久父王崩背即承洪業。霸治國土如法。化民不抂萬姓。擁護自身不豫他事。終不侵陵他余鄰國。鄰國若故來討罰之希能擒獲。救攝貧民給施以財。恭敬沙門婆羅門等。常以淨手施衆生食。口常宣唱與是人衣與是人食及與財寶。愛護是人瞻視是人。爾時菩薩常行如是善布施。時鄰國人民聞王功德悉來歸化。其土充滿間無空處。猶如山頂暴漲之水流注溝坑溪澗深處。亦如半月海水潮出。其國外來歸化之民。充滿側塞亦複如是。其余鄰國漸失人民。各生瞋恨即共集議當共往討。作是議已尋嚴四兵來向其國。爾時邊方守禦之人遠來白王。鄰國怨賊今已相逼。猶如暴風黑雲惡雨。王即告言。卿等不應惱亂我心。即說偈言

  鄰國所以  來討我國

  正爲人民  庫藏珍寶

  快哉甚善  當相施與

  我當舍之  出家學道

  多有國土  爲五欲故

  侵奪人民  貯聚無厭

  當知是王  命終之後

  即墮地獄  畜生餓鬼 

  是故我今不能爲身侵害衆生奪他財物以自免者。爾時大臣及諸人民各作是言。唯願大王。莫便舍去。臣等自能當禦此敵。王且觀之。臣等今日當以五兵戟牟劍槊奮擊此賊足如暴風吹破雨雲。王即答言。咄哉卿等。吾已久知卿等于吾生大愛護尊重恭敬。亦知卿等勇健難勝雄猛武略策謀第一。但彼敵王今作此舉。都不爲卿正爲吾耳。假使彼來不損卿等。何得乃生如是惡心。吾久知此。五盛陰身爲衆箭镝。卿不知耶吾久爲卿說。諸菩薩應于衆生生一子想。汝不應于他衆生所生瞋害心。畢定當知墮于地獄。是故應當一心修善。當說是時。賊已來至高聲大叫。王聞聲已即問群臣。此是何聲。諸群臣寮各懷悲感。舉聲哀號鹹作是言。惡賊無辜多害人民。譬如惡雹傷害五谷。亦如猛火焚燒幹草。又如暴風吹拔大樹。又如師子殺害諸禽獸。怨賊殺害亦複如是。爾時諸臣不受王教。即各散出莊嚴四兵便逆共戰。軍無主將尋即退散。兵衆喪命不可稱計。時王登樓說如是言。因惡欲故令人行惡。如是諸欲猶如死屍行廁糞穢。如何爲此而行惡耶。愚人貪國興诤競心。猶如衆鳥競诤段肉。是諸衆生常有怨憎謂老病死。雲何不自觀察。是怨反更于他而生诤競。一切施王思是義時。敵國怨王即入宮中。王于爾時便從水窦逃入深山。至稠林中得免怨賊。其地清淨林木種種華果無量不可稱計。水清柔軟八味具足。衆鳥凫雁禽獸難計。王見是已心生歡喜。複作是言。吾今真實得離家過患。無量衆生常爲老病死怖逼惱。今得此處清淨安樂快不可言。此林乃是修悲菩薩之所住處。亦是破壞四魔之人堅固牢城。我今已得清潔洗浴離衆垢故。我今與此衆鹿爲伴。身心安隱極受上樂。爾時怨王得其國已。即便唱令求覓本王。若有能得一切施王若殺若縛將來至此。吾當重賞隨其所須一切給與。以其先時常自稱贊能行正法。呰毀吾等暴虐行惡。是故吾今欲得見之示其修善所得果報。爾時他方有一婆羅門。貧窮孤悴唯仰乞活。兼遇官事無所恃賴。聞王名字好行惠施。即從其國來欲造詣乞求所須。即于中路饑渴疲乏步息林中。即便谮言。是處寂靜聖人住處。亦是神仙離欲之人。求解脫者斷絕飲食。不畜奴婢不乘車馬。少欲知足食啖稗子諸根藥草。大悲心者之所住處。亦是一切飛鳥走獸無怖畏處。自在天王爲令衆生見家過患故化是處。爾時一切施王聞是語已心生歡喜。便往見之共相問訊便命令坐。時婆羅門即便前坐坐已。一切施王便以所有衆味甘果而奉上之。既飽滿已王即問言。大婆羅門。是處可畏無有人民。是中唯是閑靜修道之人獨住之處。仁何緣來。婆羅門言。汝不應問我是事。汝是福德清淨之人。遠離家居牢獄系縛。何緣問我如是之事。汝不應聞濁惡之聲。若他犯我我則犯他。若他奪我我則奪他。喪失財賄親族雕零。以在家故受如是事。大德。汝今已斷一切系縛安住山林。如大龍象自在無礙。一切施菩薩即作是言。汝今發言清淨柔軟。何故不共于此住止。婆羅門言。若欲聞者我當爲汝具陳說之。我本生處去此懸遠。薄佑所致遇王暴虐。猶如師子在鹿群中。終無一念慈善之心。我王暴虐亦複如是。于諸人民無有慈愍。有罪無罪唯貨是從。我從生來小心畏慎。曾無毫厘犯王憲製。橫收我家系之囹圄。從我責索金錢五十。若能辦者我當赦汝居家罪戾。若不肯輸吾終不舍。要當系縛幽執鞭撻。克日下期當輸金錢。家窮貧苦無由能辦。曾聞此國一切施王。好行惠施攝護貧人。所行惠施無有斷絕。如春夏樹華果相續。亦如曠野清冷之水。渴人過遇自恣飲之。猶如大會無人遮止。我今略說。假使有人。人有千頭頭有千口。口有千舌舌解千義。欲歎是王所有功德不能得盡。彼王成就如是名德。我今居家遇王暴虐。橫羅罪戾更無恃賴。故欲造詣陳乞所須。然我心中常作此念。我今何時當到其所隨意乞求。若彼大王必見憐愍能給少多。我家可得全其生命。若不得者我亦不久當複殒殁。爾時菩薩聞是事已心悶躃地。猶如惡風崩倒大樹。時婆羅門即以冷水灑其王身還得稣息。時婆羅門複問。大仙汝聞我家受是苦惱心迷悶耶。是中清淨汝所愛樂能生悲心。我今遇之尚無愁苦。汝今何緣生是苦惱。王即答言。汝本發意欲造彼王。是汝薄相正值不在。汝今若往必不得見故令我愁。爾時婆羅門言。爲何處去。施王答言。有敵國王來奪其國位。今者逃命在空山林。唯與禽獸而爲等侶。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尋複悶絕。一切施王複以冷水灑之令悟。即慰喻言。汝今可坐且莫愁苦。婆羅門言。我于今日命必不全。所以者何。本所願求今悉滅壞。我何能起定當舍命。一切施王爾時即起慈悲之心。作如是念。可愍道士所願不果。譬如餓鬼遠望清水到已不獲心悶躃地。是婆羅門亦複如是。複更喚言。咄婆羅門。汝可起坐汝可起坐。一切施王即我身是。汝本欲見今得遇之何故愁苦。婆羅門問王。今善言慰喻于我有錢財耶。王即答言。我無錢財但有方便可能令汝大得珍寶。婆羅門言。雲何方便。王複答言。我先聞彼怨家之言居我國。已于大衆中唱如是言。若有能得一切施王若斷其命撿系將來。吾當重賞隨意所須。我從昔來未曾教人行于惡法。是故不令汝斬我頭。但以繩縛送詣彼王。所以者何。除身之外更無錢財。然我此身今得自在。幸可易財以相救濟。善哉善哉。婆羅門。吾今得利以不堅身易堅牢身。道士且觀設使我身在此命終。屍棄曠野草木無異。雖有禽獸而來食啖爲何所利。今以如此灰土之身貿易乃得真金寶物。我複何情而當惜之。時婆羅門聞是語已。悲涕而言何有此理。所以者何。汝今乃是無上調禦衆生父母。善爲愛護大歸依處。能滅一切無量衆生所有怖畏。所作廣大不望相報。于諸衆生常生憐愍。能于暗世作大錠燎。我當雲何破滅正法系縛汝身送怨王耶。假使將王至彼怨所得獲金寶。我複何心舒手受之。假使受者手當落地。譬如男子爲長養身啖父母肉。是人雖得存濟生命與怨何異。我亦如是設縛王身將送彼怨。雖多得財以贖家居我所不貴。時王答言。如此之言複何足計。汝若于我必生憐愍。我自束縛隨汝後行詣彼怨家。汝無罪咎我可得福。婆羅門言。敬如王命當隨意作。說是語已。王即自縛共婆羅門相隨至城。其王舊臣及諸人民。當見王時悉生驚怪。咄婆羅門。汝是羅剎非婆羅門。汝是羅剎非婆羅門。汝本實是暴惡鬼神。姧僞詐現婆羅門像。無有悲心真是死魔常求殺人。汝今令此王身滅沒。猶如月蝕七日並照大海幹竭。無上法燈今日盡滅。旃陀羅種。汝今雲何手不落地。汝身何故不陷入地。如師子王已死之後誰不能害。是一切施王久已遠離國城妻子倉庫珍寶一切。诤競退入深山。修寂滅行。于汝何怨。而將來此。舉城人民。同聲願言。諸大仙聖護世四王。願加威神擁護是王令全生命。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心生怖畏。將一切施疾至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我今已得一切施王。怨王見已心即生念。是王年壯身體姝好容貌端正其力難製。是婆羅門年在衰弊。形容枯悴顔貌醜惡其力無幾。雲何能得是王將來。竊複生念。將非梵王自在天王。那羅延天。釋提桓因。四天王耶。怨王即問。誰爲汝縛。婆羅門言。我自縛之。怨王詛言。遠去癡人。複更問言。汝將非以咒術之力而系縛耶。汝身羸劣彼身端嚴猶如帝釋。雲何能系。假使有人自言。能吹須彌山王令如碎末是可信不。爾時怨王即告大臣。汝等當知今此難事。爲是夢中是幻化耶。將非我心悶絕失志錯謬見乎。是老猕猴雲何能縛帝釋身耶。諸臣當知豈可以藕根中絲懸須彌山耶。可以兔身渡大海耶。可以蚊[此/束]盡海底耶。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即向怨王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  我實不能縛

  是王慈悲故  爲我而自來

  如以網盛風  是事爲甚難

  正使天帝釋  亦複不能爲 

  爾時怨王即向一切施王說如是言。汝以哀我故入深山溪谷林木空曠之處。唯與禽獸共相娛樂。少欲知足飲水食果。以草爲敷不與我诤。然我怨心猶未得滅。我今自在能相誅戮。以何因緣來至此耶。爾時一切施王嬉怡微笑無有畏懼。身心容豫如師子王而作是言。汝不知耶。我身即名一切施王。我欲成就本誓願故。今來在此。有叁因緣。一者爲婆羅門而求錢財。二者以汝先募若得我身將來此者。當重賞之。叁者我先誓願當一切施。是故我來欲舍身命。汝今當觀若我此身命終入地爲何所益。我本所以逃入山林非以畏故。但爲愛護諸衆生耳。汝今自在怨心未滅。我今來此隨意屠割而得除怨心則安隱。是故汝今應早爲之。即說偈言

  于怨生瞋恨  則自燋其心

  譬如灰下火  猶能燒萬物

  因心著瞋恚  命終墮地獄

  猶如惡毒箭  中則身命滅

  若瞋于怨憎  心不得寂靜

  譬如痛目者  不能見正色

  此身肉血成  骨髓肪膏腦

  屎尿涕唾等  薄皮裹其上

  是身如行廁  無主無有我

  于王有何怨  而常生瞋恚

  生老病死賊  常來侵王身

  何故于是中  返生親友想

  我身四大成  王身亦複然

  今若見瞋者  是則爲自瞋 

  是故大王不應生瞋。若故瞋者今得自在幸可隨意早見屠戮。先所開募可賞是人。我今必定舍命不悔。以是因緣願諸衆生能一切施及得舍名。爾時怨王聞是語已。從禦座起合掌敬禮一切施王作如是言。唯願大王還坐本座。汝是法王正化之主。我是羅剎暴惡之人。汝是世燈爲世父母。我是世間弊惡大賊。專行惡法劫奪他財。汝是法稱正法明鏡。我非法稱常欺诳他。猶如盲人不自見過。如我等輩罪過深重。是身久應陷入此地。所以遷延得至今日。實賴仁者執持故耳。今舍此地及以己身奉施仁者。一切施王即爲怨王廣說法要。令其安住于正法中。大以財寶與婆羅門遣還本土。菩薩摩诃薩如是修行檀波羅蜜時。尚舍如是所重之身。況複外物所有財寶

一切持王子品第叁之一

  菩薩摩诃薩  爲諸衆生故

  一切所重物  無不以惠施 

  如我昔曾聞。過去有王。其王有子名一切持。年在幼少形容端正。猶如滿月衆星中明。衆生視之無有厭足。威儀安谛如須彌山。智能甚深猶如大海。忍辱成就猶如大地。心無變易如閻浮檀金。常爲一切人天所愛。猶如八味清淨之水。于諸世間其心平等。猶如日月等照于物滿衆生願。如如意寶見諸乞者心生歡喜。猶如慈母見所愛子。是時王子當說偈言

  我今得自在  所有無量財

  悉與衆生共  如日皆等照

  見有乞求者  終不言無有

  無所求索者  亦複施與之 

  王子菩薩諸根寂靜猶如梵天。財賄具足如毗沙門。王爲諸衆生供給走使。猶如弟子事師和尚。心常愛念一切衆生。猶如父母念所生子。教化衆生法則禮儀如大博士。王子菩薩悉得成就如是功德。心常樂施一切衆生。如是之物施與是人。如是之物施與某甲。是人恐怖我當安慰修行正法無有廢舍。所施之物。謂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馬瑙珊瑚璧玉種種器物。及諸衣服床臥敷具車乘舍宅田地谷米奴婢仆使象馬牛羊。隨有所須悉能與足。譬如天雨百谷滋長。恒以五指施人財物。猶如五龍降注大雨。王子菩薩常行布施日日不絕。設使一日無人來乞。顔色燋悴心爲愁戚。猶如初月煙霧所覆無有光明。爾時諸臣于此王子悉生嫌恨

  咄哉我王愚癡無智  有財不食後世安在

  見不能用亦不呵子  分散庫藏施無功者

  庫藏盡已民當迸散  民既散已怨至誰護

  假設無護命當不全  命既不全國複誰居 

  爾時大臣及諸人民各思是事。爾時父王有一白象行蓮華上。力能降伏敵國怨雠。以有此象故令他國不能侵陵。時有邊方怨敵之王常作是念。我當雲何而設方便得彼白象。即遣諸人詐爲苦行婆羅門像。往詣王子求索白象。爾時王子見諸大臣生瞋恚心故。乘白象出城遊觀欲向一林。即于其路見婆羅門。既見王子心大歡喜咒願且言。願使王子紹繼大王無上之位壽命無量。鄰國歸德天下太平。王子。我等悉是婆羅門也。居在遠方常承王子好喜布施。故從遠來。道路饑渴備受衆苦。王子。當知我等受持清淨禁戒多所讀誦無有不綜。王子功德流布十方。聞風稱贊無不愛樂。能令衆生所願滿足。有來乞者無一空還。汝所乘象願見施與。爾時王子即作是念。今若不與則違本要。設當與者非我所有。複是父王所愛重者。即便語言。君等若須金銀琉璃種種車乘奴婢之屬我悉能與。此白象者既非我有不得自在。複是父王所乘之象。雲何辄當以相惠施。計是白象價直幾許。我當與直不令汝等有貧乏也。何必正欲得此白象。汝婆羅門憐愍衆生出家受戒。已遠離一切之物何用是象。汝若得者或更有患。諸婆羅門複作是言。我等不用錢財珍寶。唯須是象乘之入山求覓好華供養諸天已。當令衆生若生天上或入涅盤。王子本願欲利益他。我亦如是欲利益他。爾時王子聞是語已即生悲心。便下白象覆作是念。此象雖是父王所有今以布施。大臣人民必當見嫌。欲利益他何得計是。然我所施不求名聲生天人中。以是因緣令諸衆生斷諸煩惱。作是願已便持白象施婆羅門。自乘一馬還欲入城。諸婆羅門既得象已。便共累騎回還而去。忽爾之間已到本國。時諸大臣即共集聚。疾至王所白言。大王今日快善所重白象。王子已持施婆羅門。諸婆羅門得已乘去。今到敵國。以王先時見其布施金銀珍寶不呵責故。致令今日複以白象施與怨家。大王世間惡子多諸過患。飲酒樗蒲貪色費用。臣等敢奏不咎責。王子若能從今已往更不以財惠施于人則可聽住。若不止者便當擯之遠著深山。爾時父王即召其子作是念言。怪哉我今雲何一旦爲諸大臣不令我子隨意行施。我今慚愧猶如婦人怖畏姑妐。即向其子而說是言。卿從今始莫複貪著一切功德可離舍。心行正法者應著草衣服啖水果遠處深山。卿今不應挑其右目以治左眼。卿于今日如何一旦惱亂我心及諸大臣。夫爲人法先安其親。然後乃當及余他人。卿今雲何以我白象施與怨家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菩薩本緣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