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本緣經》

「本緣部」經文153卷03頁碼:P0052
吳 支謙譯

  《菩薩本緣經》中

  僧伽斯那撰

  一切持王子品第叁之余

  爾時王子合掌長跪。敬禮父王臣所布施不爲貪欲瞋恚愚癡。不爲名聲不求生天人中豪貴。非是癫狂錯亂心作。爲求正法作是施耳。大王。當知臣今雖複擁護父母兄弟妻子。及其死時。雖有親族誰能隨去。唯見正法逐之不舍。臣若無心行善法者。猶望大王苦言教敕。如何一旦信用邪言斷臣行善。王先敕臣施舍舍心。舍心是臣本性根原雲何可舍。猶如地性不可舍堅。乃至火性不可舍熱。如魚投陸命何能存。如王僮仆六情具足。身體完具與天無異。是人雲何與王給使。王家所有車乘婇女金銀珍寶從何處得。當知皆是過去施業今得是報。大王。當知一切餓鬼。饑火所逼身心燋惱。如此皆是貪惜因緣。若諸天中七寶宮殿壽命長遠。當知皆是布施因緣。大王。臣今所施。火不能燒水不能漂。王家盜賊怨家債主。不能侵奪所施之物。于諸趣中能作親友。是天乘載是所施物。在生死中隨逐臣身。如犢隨母。如王所敕欲令臣止布施之心。若不能舍當徙深山。雖至深山苟施心不息。貧窮之人亦複當來。臣本誓願實樂山林。所以未啓慮父不放。大王今已聽真得本願。正爾奉辭涉路進發。所以者何。山林之中是閑靜處仙聖所樂。能離貪欲瞋恚愚癡。臣若至彼必能自利。爾時王子即禮王足。右繞叁匝奉辭而出。次至母所跪禮如常。右繞叁匝禮足而出。複至妻所而作是言。卿好住此供養父母守護其子。此即是汝修行正法。今我欲去遠至山林。何以故。我先常願。欲入深山修行其志。父王今聽。是故我當速往至彼以副我心。與諸禽獸共爲等侶。飲食水果足自存活。汝是王女身體柔軟端正詳雅。何能堪忍如是苦事。故應住此不須隨我。其妻聞已心悶懊惱。身體掉動如芭蕉葉。悲號啼泣椎胸拔發。舉聲大哭唱言。奈何君有何罪。乃令父王擯之深山。大王寬慈正法治化愛民如子。雲何一旦驅擯乃爾。君之愛形身色柔軟如瞻婆華。雲何一旦當臥棘刺土石之上。如今在宮五樂自娛。設當入山唯聞虎狼師子毒獸諸惡音聲。怪哉大王慈愛之心。今日安在。如何父親變成離薄。以小因緣一旦成怨。爾時王子即答妻言。善哉王女汝有深智。精進勇猛是我善伴。設我不是應當呵責。雲何乃出如是麤言。諸王爲國共相戰诤。皆爲貪欲瞋癡所惱。是我福緣乃令父王聽我入山修行正法。汝今不應生不歡喜。世中常法王若衰老。則立太子令知國事。國事殷湊多諸過咎。咎既鍾身無逃避處。王今未衰便能放舍。聽我入山修學其志。世間過咎永不見及。汝今何故不歡喜耶。汝便好住我今欲去。答言妾之父母處與君時。日月大地及四天王悉皆證知。初婚之日君自發言誓不相舍。如何今日便欲獨往。當知日月及以猛火。明與質俱不相舍離。君今雲何而欲見舍。爾時王子悉以家財布施貧乏。即以兩肩荷負二子。攜將其妻往雪山中。王子到已食果飲水以存性命。晝夜修習慈悲之心。複作是念。我本在家。雖受五欲未若今日處山歡娛。如是之樂釋提桓因所受欲樂所不及也。是諸衆生不知正法微妙之味。如烏不知蓮華之味。是時王子常爲衆生思惟是義。妻常入山采于果蓏以自供給。是時有一老婆羅門。其形醜惡人所惡見從遠方來。王子見已即命令坐。行水施果然後問訊。汝何緣至此耶。將非厭家之過患乎。壯應在家極情五欲。今已衰老死時將至。舍來修道甚是快事。是中閑靜無有家過。汝若樂此我之所有甘果冷水。常相供給不令有乏。婆羅門言。無欲想者應住于此。我今欲想猶未能滅。是故不能于此住也。大仙。汝且觀之。我身雖老頭白齒落行步戰掉目視蒙蒙。舌幹口燥不能語言。頭重難勝猶如太山。耳聽不了身體衰變。而有欲想猶如壯時。大仙當知。我年朽邁身力羸損。家貧空乏困于仆使。若欲滿我本所願者。幸可惠施二奴仆使。菩薩聞之即作是念。怪哉今日若言無有則非本誓。若言有者今實空貧。婆羅門言。君今遲疑。何所思慮將慮我非婆羅門受持禁戒博學人耶。若有此慮我實是也。菩薩答言。我本在家。多有仆使。金銀珍寶庫藏盈溢。當于爾時。見有乞者終不言無。今在此止悉不持來。何處當得以相副稱。所以遲疑思是事耳。婆羅門言。我今衰老氣力空竭。從遠方來乞求所須。汝從本來凡見乞者。曾不發言我無所有。今日何故發如是言。大仙。若能憐愍給施二奴我當還國。若不能者我必此死。爾時王子即作是念。我今當作何等方便發遣此人。爾時二子近在不遠山中遨戲。複作是念。我今當爲一切衆生作不空因緣。即喚其子。子既至已。菩薩抱之。複作是念。我今二子生長深宮。身體柔軟未經寒苦。如何一旦違離父母爲他僮仆。複作是念。我今何緣計如是事。若不修行難行苦行。何緣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以是因緣我當行之。願以此行速得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不舍此所愛二子。不求生天人中果報。轉輪聖王帝釋梵四天王。願此功德悉與衆生成無上道。爾時菩薩手執二子。授婆羅門作如是言。汝婆羅門。我此二子猶如我命。幼稚無智未解人語。雖複似人未有所識。今持相與以爲仆使。恐母來至可速將去。爾時二子回捉父衣而白父言。父今何緣持我兄弟與此惡婆羅門。我等從今永離父母。年既幼小未有所識。無覆無護雲何能活。我等何故受此苦惱。今墮他手命必不全。如犯王法則受刑罰。我等愚小未有所犯。何緣今日乃見是苦。假使實犯猶望恕放。況無所犯而橫見抂。設父于我愛心已斷。但爲人法複不應爾。老小可愍愚智有之。父今何爲特見苦毒。假使爲法而見舍者。喪失慈恻豈是法耶。我雖幼稚亦曾聞說婆羅門法。若有擁護妻子因緣得生梵天。爾時菩薩聞是語已。身心戰動即自呵責何緣乃爾。心汝不知耶。從昔已來流轉生死一切衆生。何者非怨何者非子。汝今暗蔽盲無見耶。何不系念思惟分別。汝今直爲彼將二子。便如是動耶。若死至時當雲何乎。爾時菩薩呵責心已即得定住。語婆羅門。汝速將去。是時二子即白父言。且聽小住須我母至。跪拜問訊辭去不晚。菩薩答言。汝等但去。吾與汝母當隨汝後。時婆羅門將其二子速疾發引。是時二子隨路還顧。回視父面悲號啼哭。菩薩爾時更複呵心。汝今不應複更戰動。當觀受形老死熾然。子去未遠複立誓願。我今舍子實是難行。願此因緣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除諸衆生一切系縛。時婆羅門發腳未遠即作是念。甚奇王子世間希有。如言則行施我二子。所修善法具足成就。今此二子當于何賣。唯有還至本祖王國。時婆羅門即將二子往詣王宮。是時祖王見其二孫。悲喜交集問婆羅門。汝于何處得此二兒。婆羅門言。且聽。彼雪山中大王之子名一切持。以此二子施我爲奴。王聞是語扼腕而言。怪哉我子愛法太過。乃至不惜所愛兒息。汝今還我當與汝直。婆羅門言敬如王命。即受珍寶還歸其家。時菩薩妻在空林中。左目瞤動心驚不樂。所采雜華尋即萎枯。器中二果迸出墮地。二乳驚動汁自流出。有鳥在前連聲鳴叫。即作是念。今此瑞應必定不祥。將非我夫命根斷耶。或是虎狼師子惡獸食啖我子。複非遨戲墮山死乎。念是事已便還所止。尋見菩薩近一石岸在草敷上傾身而坐。即作是念。我夫在此定無他慮。便前白言。二子今者爲安隱不。菩薩答言。二子安隱。妻複言曰。我今耳中實聞安隱。但未見之猶懷憂戚。菩薩答言。汝但小坐自當見之。妻便卻坐複重告言。汝不知我本誓願耶。一切所有要當施人。汝朝出後有婆羅門來從我乞。尋以二子而布施之。妻聞是語其心迷沒。舉身自撲悶絕躃地。爾時菩薩以水灑之。水灑之後還得醒悟。身體戰動坐說偈言

  怪哉爲正法  而行于苦行

  以子布施時  雲何心不亂

  君心非剛鐵  亦未永離愛

  雲何能以子  而用施于人

  我子既稚小  端正無及者

  面色如蓮華  目如優缽羅

  自食于水果  亦不相煩累

  如何無人情  一旦以施他

  此路多石沙  荊棘惡刺等

  彼人無慈慧  當將至何處

  君今不見耶  彼諸獐鹿等

  猶來求推覓  況君爲其父

  不見此山中  一切諸樹木

  以失我子故  悉皆而啼哭

  一切諸樹木  悉無有心識

  猶尚能如是  況複有心者 

  爾時其地有芭蕉樹舉身戰動。妻尋語言。汝夫亦以子息施人無慈愍耶。何故如是舉身戰動。爾時其妻念子悲號。東西馳走不安其所。菩薩複言甚善甚善。已得入山修行善法。雲何令心受如是苦。空喪閑居修善妙理。怪哉王女。雖有深智精進勇猛。而不能解生死過患。父母妻子兄弟怨憎。誰能于中識其根原。見兒過去或爲汝怨。彼若遭苦汝則歡喜。今爲汝子別便憂惱。設使死亡強將去者。複可于我起瞋恚耶。汝本不聞諸仙聖言

  若少壯老皆歸于死  猶如果熟自然落地

  汝本不觀一切生死  猶如夢中邪見事耶

  無常生死將諸衆生  雖有父母誰能救之

  譬是師子抟撮諸鹿  彼雖有母亦不能救

  是老病死常害衆生  猶如果樹多人所摘

  譬如壞器值天降雨  悉皆爛壞無有遺余

  叁界衆生亦複如是  遇無常雨無得免者

  今營此業明造彼事  樂著不觀不覺死至 

  如是二子必定當舍。我今爲法而以施人。汝當歡喜不應愁苦。我雖舍子子必安樂。是故不應生大苦惱。王子菩薩說是語已。其妻寂默更無所陳。爾時釋提桓因即作是念。怪哉菩薩無所愛惜。即下化身爲婆羅門。至菩薩所而說偈言

  大仙今當知  名聞徹梵天

  能行于大施  愛樂于正法

  今我所求索  蓋亦不足言

  唯願大正法  滿我之所願 

  菩薩答言。我今身命悉爲一切無所愛惜。況余外物錢財珍寶。假使有者實不愛也。我本在家多有庫藏象馬車乘奴婢仆使。悉以給施諸婆羅門無所匮惜。但今現在空無所有。唯身與婦。若必須者實複不愛。婆羅門言。汝能爾者。便可以妻而見惠施。菩薩答言。嫉妒惜心久以遠離。汝小聽我爲其說法。菩薩報妻。是婆羅門從我乞汝。汝意雲何。妻便答言。隨意自在。我今屬君何得自從。即捉妻手授婆羅門。時婆羅門語菩薩言。今此婦人顔貌端正。身體姝妙色像第一。道路崄難多有寇賊。我今單獨去必不達。且還相寄莫複余施。菩薩複言。我今…

《菩薩本緣經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