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句經》

「本緣部」經文210卷04頁碼:P0559
吳 維祇難等譯

  《法句經》序

  

  昙缽偈者。衆經之要義。昙之言。法缽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結語。猶詩頌也。是佛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在諸經。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傷天下出興于世。開顯道義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經。總括其要別爲數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後阿難所傳。卷無大小皆稱聞如是處。佛所在究暢其說。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衆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爲品。于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諸經爲法言。法句者由法言也。近世葛氏傳七百偈。偈義致深譯人出之頗使其渾。惟佛難值其文難聞。又諸佛興皆在天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雲。其書爲天書語爲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唯昔藍調安侯世高都尉佛調。譯梵爲秦。實得其體。斯已難繼。後之傳者雖不能密。猶常貴其寶粗得大趣。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以黃武叁年來適武昌。仆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焰爲譯。將焰雖善天竺語未備曉漢。其所傳言或得梵語。或以義出音。迎質真樸初謙其爲辭不雅。維祇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爲善。坐中鹹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雲。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明聖人意深邃無極。今傳梵義實宜經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修本旨不加文飾。譯所不解則阙不傳。故有脫失多不出者。然此雖辭樸而旨深。文約而義博事鈎衆經章有本句有義說。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敘。此乃始進者之洪漸。深入者之奧藏也。可以啓曚辯惑誘人自立。學之功微而所苞者廣。實可謂妙要也哉。昔傳此時。有所不解。會將炎來。更從谘問受此偈輩。複得十叁品。並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爲一部叁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補益共廣問焉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法句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