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二十一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叁○)第四分世記經叁災品第九
佛告比丘。有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雲何爲四。一者世間災漸起。壞此世時。中間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間空曠。無有世間。長久逈遠。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叁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時。中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住不壞。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是爲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計量也
佛告比丘。世有叁災。雲何爲叁。一者火災。二者水災。叁者風災。有叁災上際。雲何爲叁。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叁者果實天。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爲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爲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爲際。雲何爲火災。火災始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禅者。即踴身上升于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覺.無觀第二禅樂。第二禅樂。時。世間人聞此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唯願爲我說無覺.無觀第二禅道。時。空中人聞其語已。即爲說無覺.無觀第二禅道。此世間人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禅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是時。地獄衆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複修無覺.無觀第二禅。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衆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禅。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梵天皆盡。當于爾時。先地獄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忉利天王盡。忉利天王盡已。炎摩天盡。炎摩天盡已。兜率天盡。兜率天盡已。化自在天盡。化自在天盡已。他化自在天盡。他化自在天盡已。梵天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余。人盡無余已。此世敗壞。乃成爲災。其後天不降雨。百谷草木自然枯死。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有爲諸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汱浍.渠流皆悉幹竭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叁日出。叁日出已。此諸大水。恒河.耶婆那河.婆羅河.阿夷羅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舍河皆悉幹竭。無有遺余
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四日出。四日出已。此諸世間所有泉源.淵池。善見大池.阿耨大池.四方陀延池.優缽羅池.拘物頭池.分陀利池.離池。縱廣五十由旬皆盡幹竭
以是故知。一切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使令兩披。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五日出。五日出已。大海水稍減百由旬。至七百由旬。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是時。大海稍盡。余有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在。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時。大海水稍稍減盡。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稍盡。至七多羅樹.六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轉淺七人.六人.五人.四人.叁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于[跳-兆+尃].踝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猶如春雨後。亦如牛迹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指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深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岸飃。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六日出。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煙起燋燃。猶如陶家初然陶時。六日出時亦複如是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岸飄。取日宮殿。置于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七日出。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悉洞然。猶如陶家然[穴/土/黾]焰起。七日出時亦複如是
佛告比丘。以此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須彌山皆悉洞然。一時。四天王宮.忉利天宮.炎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風吹火焰至光音天。其彼初生天子見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此何物。先生諸天語後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來。齊此而止。以念前火光。故名光念天。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須彌山王漸漸頹落。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其後大地及須彌山盡無灰燼。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此大地火燒盡已。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爲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火災起時。天不複雨。百谷草木自然枯死。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如是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是爲火災。雲何火劫還複。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在虛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歲雨。其水漸長。高無數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
時。有四大風起。持此水住。何等爲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叁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百千由旬。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于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梵迦夷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波離水。在于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他化自在天宮
其水轉減至無數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他化自在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兜率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由此因緣有炎摩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水上有沫。深六十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際。譬如此間。穴泉流水。水上有沫。彼亦如是
以何因緣有須彌山。有亂風起。吹此水沫造須彌山。高六十萬八千由旬。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金.銀.水精.琉璃。以何因緣有四阿須倫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吹大水沫。于須彌山四面起大宮殿。縱廣各八萬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複何因緣有四天王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沫。于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以是故名爲四天王宮殿。以何因緣有忉利天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于須彌山上自然變成七寶宮殿。複以何緣有伽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須彌山不遠。自然化成寶山。下根入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間廁。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伽陀羅山
複以何緣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伽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伊沙山。高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二萬一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伊沙山不遠。自然變成樹辰陀羅山。高萬二千由旬。縱廣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樹辰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樹辰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阿般泥樓山。高六千由旬。縱廣六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阿般尼樓山
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阿般尼樓山不遠。自然變成彌鄰陀羅山。高叁千由旬。縱廣叁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尼鄰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尼鄰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比尼陀山。高千二百由旬。縱廣千二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比尼陀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比尼陀山不遠。自然變成金剛輪山。高叁百由旬。縱廣叁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金剛輪山。何故有月.有七日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自然變成一月宮殿.七日宮殿。…
《長阿含經二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