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集一切福德叁昧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82卷12頁碼:P0988
姚秦 鸠摩羅什譯

  《集一切福德叁昧經》上 ▪第2页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界所有衆生。悉具轉輪大王福德。那羅延。于意雲何。是諸德聚甯爲多不。那羅延言。世尊。若一叁千大千世界衆生。具足轉輪大王所有德聚。尚多無量無邊阿僧祇。況複無量無邊世界衆生。具足轉輪大王福德之聚。那羅延。我今知已而唱是言。有初發菩提之心。所有德聚比前德聚。百分不及其一。千分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是名初說入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那羅延。如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滿此一千世界。那羅延。有人複以滿千世界七寶布施。于意雲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爲勝。那羅延言。世尊。梵王慈福無量無邊。那羅延。置是千世界梵王慈心。若二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滿此二千世界。那羅延。若複有人以滿二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汝意雲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爲勝。那羅延言。世尊。梵王慈福無量無邊。那羅延。如叁千大千世界梵王慈心。普遍滿此叁千大千世界。若複有人以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于意雲何。是人施福梵王慈福何者爲勝。那羅延言。世尊。梵王慈福無量無邊。那羅延言。世尊。施福比慈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言。如是四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滿此四千世界。五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滿此五千世界。十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滿此十千世界。百千世界梵王慈心。亦遍滿此百千世界。那羅延。若人以滿百千世界所有七寶持用布施。所得福聚比慈福德慈福爲勝。那羅延。正使是等叁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衆生各具慈心。如百千世界大梵天王所有慈心。是諸慈心福德之聚。欲比菩薩初發道心專志增上。爲脫一切所有衆生無幻無僞。實爲一切衆生修行慈心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億分百億分千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是故當知。若欲修集一切福德。是善男子善女人應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今發當發。具足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聚。是第二說入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那羅延。汝意雲何。東方虛空爲普遍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所有虛空爲普遍不。那羅延言。世尊。東方虛空尚不得邊。何況十方不可說無量無邊隨有世界虛空普遍。佛言。那羅延。假令有人乃至百千萬億劫中。引諸喻說欲盡虛空。得其邊際不得其邊。那羅延。我今引喻以明斯義。爲欲成滿是集一切福德叁昧故。亦令增益諸有修集福德衆生增長志欲。令向大乘菩薩摩诃薩滿大精進。那羅延。若以芥子盛滿叁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滿中芥子。假令有人持過東方百千恒河沙等世界下一芥子。如是東行盡是芥子。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那羅延。若複恒河沙等世界滿中芥子。那羅延。頗有人天能數如是一切芥子知其數不。時那羅延白言。世尊。若四天下一切衆生成就智慧如舍利弗。于一劫數猶尚不能數其一分。況能數盡大芥子聚。那羅延。假令有人過于東方恒河沙世界著一芥子。如是東行盡是芥子。猶故不得世界邊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那羅延。如是世界虛空普遍。設有人天以滿中七寶持用布施。那羅延。于意雲何。是福德聚甯爲多不。那羅延言。無量世尊。無邊世尊。佛言。那羅延。是人所有福德之聚。欲比初發道心菩薩成就志欲無幻無僞勤修精進爲脫一切衆生起大慈大悲所集德聚。是施德聚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十方一切所有諸物虛空皆悉周遍。那羅延。菩薩慈心亦複如是。遍滿十方諸佛世界。所有衆生皆悉普遍。那羅延。是菩薩慈心所及衆生。令悉具足轉輪大王所有福德。如是帝釋所有福德。如是梵王所有福德。若有菩薩初發道心。專志趣向無幻無僞勤修精進。爲脫一切所有衆生。起慈悲心而趣向之。行于愍悼所得福德。是福勝彼。一切衆生具轉輪王帝釋梵王所得功德。那羅延。是第叁說入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那羅延。假令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皆具轉輪大王福德。比帝釋福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假令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皆爲帝釋。比梵王所有福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假令叁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皆悉具足大梵天王所有福德。比一斷欲優婆塞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所不能及。那羅延。假令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皆爲斷欲優婆塞所有福慧。比舍利弗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假令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福德智慧如舍利弗。比一緣覺所有福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那羅延。若令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悉具緣覺所有福慧。比一五百劫中修行菩薩所有福德智慧。百分不及一。入集一切福德叁昧應如是學。說是法時叁萬二千衆生皆發無上正真道心。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人天伎樂同時俱作。人天雨花積至于膝。天龍夜叉乾闼婆釋梵護世皆作是言。世尊。是初發心者悉勝我等。世尊。我等亦當利是善男子善女人已發今發當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如我等解佛所說義。若有衆生不發無上正真道心。則不能趣是集一切福德叁昧。不能正入。若有衆生發于無上正真道心。則能得趣是集一切福德叁昧。亦能正入。爾時淨威力士白言。世尊。以何等法能得成就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佛言。善男子。成就一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一法。謂不舍于一切智心。善男子。是名成就一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二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謂聞法無厭聞已修行。善男子。是名成就二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叁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叁。謂離諸惡。修行善法。善巧回向。善男子。是名成就叁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四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所謂戒淨見淨心淨慧淨。善男子。是名成就四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五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五。所謂專意發菩提心。常真實語。無有谄僞。無有嫉妒。于一切衆生心常平等。善男子。是名成就五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六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六。所謂親近于善知識。離惡知識。遠離衆鬧。閑居寂靜。不舍大慈。于諸衆生起大悲心。善男子。是名成就六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七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七。所謂修定。善于智慧。善知于因。善知于緣。正直而住。修集于道。修行道時無有懈怠。善男子。是名成就七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八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八。謂調柔身。調柔心。觀受。觀法。未生惡法令其不生。已生惡法斷之令滅。未生善法方便令生。已生善法護令增長。善男子。是名成就八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九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九。觀過法無盡。現法無盡來法無盡。觀法如幻。等覺叁世。如一切法知而忍之。不謗于空。不分別無相。不願諸有。善男子。是名成就九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複次善男子。複成就十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何等爲十。謂解無我。忍于無命。不疑無人。緣法無常于諸生處如地獄想。觀四大如毒蛇。觀入如空聚。觀陰如魁[魅-未+會]。流出諸有想。樂修解脫。善男子。是名成就十法攝此集一切福德叁昧。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诃薩欲成就一切福德莊嚴者。應聽是叁昧。菩薩摩诃薩欲集一切福德者。應聽是叁昧。若菩薩摩诃薩欲得不思議福德者。應信是叁昧。應聽是叁昧。若菩薩摩诃薩欲得無盡福德者。應當修行于是叁昧。若菩薩摩诃薩欲到一切福德大海者。應當受持讀誦修說于是叁昧。若菩薩摩诃薩欲得百福相者。應當修行于是叁昧。爾時淨威力士複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何法相應成就。滿此一切福德莊嚴修集一切福德不可思議福德無盡福德大海福德滿百福相。爾時佛告淨威力士。善男子。有于叁法爲福德柱。福德莊嚴福德來集。福德增廣。福德無盡。福德大海。福德叵思。何等叁。謂一布施莊嚴。持戒莊嚴。多聞莊嚴。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布施莊嚴。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應生是心。若布施時不見施心。不見所施及以受者。不見眷屬。若有乞者來有所求。爲攝護故。不以王位封邑財物諸珍寶等而有吝惜生于異心。善男子。是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今我此身悉已給施一切衆生況余財物。若已施者終無悔心。須財施財。須食施食。須飲施飲。須眼施眼。須肉施肉。須血施血。須髓施髓。須于支節施與支節。須頭施頭。我悉當施。況余財物。糓米金銀衣服璎珞象馬車乘國城王宮男女妻妾奴婢眷屬無不舍者。若有衆生隨其所須而求索之。我隨所有悉當施與。無有憂悔不望其報。起慈悲心爲攝衆生。攝取衆生乃至成佛終無有盡。善男子。若有菩薩發如是心。名菩薩布施莊嚴。複次善男子。菩薩不自觀計身命。甯舍身命終不爲惡。不爲養身邪命自活。甯舍身命不惱于他。不爲封邑造行諸惡。不爲眷屬熾然诤訟。不爲妻妾及以男女嫉利他財。不生悭心常恒少欲。乃至不生一念惡心。況複多也。爲斷悭貪不生嗔恚。無嗔恚故正行相應。正行想應故到于正處。到正處故正戒相應。正戒相應故親善知識恭敬供養。恭敬供養善知識故得聞正法。聞正法已如說修行。如說修行已則能利益邪道衆生。不作衆惡隨順善法。得知方便知衆生根。善男子。而是菩薩行施莊嚴得是功德。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不生內外想。若內地大若外地大等無異想。何以故。身猶如牆壁草木如影如炎。無知無思無作無堅四大所攝。若有斫截刀杖瓦石撾打之者終不生報。不觀計身不愛壽命。于諸衆生不起嗔恚。彼衆生所修慈悲心。善男子。猶如藥樹。若有取根莖節枝葉花須及果。終不作念取根莫取莖。取莖莫取根。如是乃至枝葉果實亦爾。而是藥樹都無想念。然能寂滅一切衆生。若上中下所有病患。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于四大身生藥樹想。隨諸衆生須手與手。須腳與腳。須眼與眼。須肉與肉。須血與血。須骨與骨。須髓與髓。須頭與頭。須支節者施與支節。善男子。若是菩薩以如是心行施莊嚴趣向無盡。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爲悭衆生令成滿施。少福衆生具滿福德。貧窮衆生滿大封邑。若舍支節爲令衆生具滿支節。如是布施不向叁處。何等叁。不求王位自在。不求大富自樂。不向聲聞緣覺菩提。如是布施爲滿四淨。何等四淨。謂佛土淨。菩薩僧淨。化衆生淨。回向一切智淨。菩薩摩诃薩應當如是回向四淨。複次菩薩摩诃薩施住無盡。何等名爲菩薩施住。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四法布施。是施有盡。何等四。謂不回向。無有方便。所爲下劣。近惡知識。善男子。是名菩薩四法布施是施有盡。善男子。菩薩有四法布施施住無盡。何等四。謂回向菩提。有巧方便。爲得法王。近善知識。善男子。是名菩薩四法施住而不可盡。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應念叁法而行布施。謂念不離菩提之心。憐愍一切所有衆生。不違佛語不望果報。善男子。是名菩薩念于叁法而行布施。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安置衆生于叁法中而行布施。何等叁。謂安衆生菩提道中而行布施。爲安衆生善贊法中而行布施。爲安衆生著無上門中而行布施。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安置衆生于叁法中而行布施。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悕望二法而行布施。何等二。所謂悕望有大封邑。能行舍心。善男子。是名菩薩悕望二法而行布施。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爲滿二法而行布施。謂智與慧。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诃薩爲滿二法而行布施。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進趣二法而行布施。何等二。謂盡智。無生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诃薩進趣二法而行布施。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行四施。何等四。謂等心行施。不望果報施。向菩提施。滿誦寂施。善男子。是名菩薩修行四施。是故善男子。菩薩欲趣至無盡福。應當修行如是布施。爾時淨威力士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說施攝取一切佛之正法。世尊。若有菩薩成就是施。無有能量是菩薩福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若有菩薩成就具足如是布施。知是菩薩成就具足無盡福德大海福德。不貧聖法成大封邑。住在法流獲得大財。具足七財成大福德。持百福相爲大福田。養育一切諸衆生等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集一切福德叁昧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