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一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天宮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伽毗羅婆兜釋翅授城北雙樹間。欲舍身壽入涅槃。二月八日夜半。躬自襞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羅跋薩。各叁牒敷金棺裏。襯身臥上腳腳相累。以缽錫杖手付阿難。八大國王皆持五百張白[疊*毛]栴檀木榓。盡內金棺裏。以五百張[疊*毛]纏裹金棺。複五百乘車載香蘇油以灌白[疊*毛]。爾時大梵天王將諸梵衆在右面立。釋提桓因將忉利諸天在左面立。彌勒菩薩摩诃薩及十方諸神通菩薩當前立。爾時世尊欲入金剛叁昧。碎身舍利。善哉不思議法。于娑婆世界轉此真實法。爾時世尊作是念已。十方世界皆六返震動。爾時世尊從金棺裏出金色臂。即問阿難。迦葉比丘今來至不。對曰。未至。世尊重問。牛呞比丘來至未耶。對曰。于彼天上般涅槃。叁衣缽至。佛告四衆。吾今永取滅度。即複撿[疊*毛]入金棺裏。寂然不語。如是再叁出手須臾。佛問阿難及諸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八大國王。天龍鬼神阿修羅迦留羅緊陀羅摩睺羅伽乾闼婆人與非人。雲何阿難。吾前後所出方等大乘摩诃行經。汝悉得不。對曰。唯佛知之如是再叁。佛告阿難。吾于忉利天宮與母摩耶說法。汝亦知不。對曰。不知。雲何阿難。吾于龍宮與龍說法。無數億千諸龍子等皆令得道。留全身舍利百叁十丈。汝亦知不。對曰不知。雲何阿難。吾處母胎十月。與諸菩薩說不退轉難有之法不思議行。汝複知耶。對曰。不知。佛告阿難。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今與汝一一分別菩薩大士難有之行。阿難白佛言願樂欲聞。佛告阿難。去此東南方一億一萬一千六十二恒河沙刹。彼有世界名曰思樂。佛名香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于彼現般涅槃而來至忉利天宮。經曆無數阿僧祇劫。叁十六返作大梵天王。叁十六返作帝釋身。叁十六返作轉輪王。所度衆生無墮二乘及諸惡趣。何以故皆是諸佛神智所感。雲何阿難。如來世尊有胎分耶。無胎分耶。阿難白佛。如來之身無有胎分也。佛告阿難。若如來無胎分者。雲何如來十月處胎教化說法。阿難白佛。有胎分者此亦虛寂。無胎分者亦複虛寂。爾時世尊即以神足。現母摩耶身中坐臥經行。敷大高座縱廣八十由旬。金銀梯梐天缯天蓋懸處虛空。作唱妓樂不可稱計。複以神足東方去此娑呵世界萬八千土。菩薩大士皆來雲集。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亦爾。複有下方六十二億刹土。諸神通菩薩亦來大會。上方七十二億空界菩薩。亦來雲集入胎舍中。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即從坐起白世尊曰。此諸菩薩大士雲集。欲聽世尊不思議法。諸叁昧門。陀憐尼門。一相叁昧。聞空叁昧。道性叁昧。真實叁昧。虛空王叁昧。逝習緒叁昧。受性叁昧。行迹叁昧。降魔叁昧。除穢汙叁昧。如是叁昧億千那由他。如今如來。入何叁昧居于胎舍。與諸大士說不思議法。佛告文殊。汝今觀察。一住二住乃至十住一生補處。諸方菩薩各當其位勿相雜錯。所以者何。吾今欲與諸大士說不思議法。今此大衆清淨無雜。寄生枝葉亦無穢惡。爾時世尊以清淨音。即說頌曰
昔來無數劫 成佛身無數
今複入胎舍 欲度諸衆生
身淨無惡行 口行無虛妄
意行常慈悲 清淨菩薩道
愍彼衆生類 恒處四駛河
計常及斷滅 回向菩提道
勤苦獲此身 勿興穢汙想
計身如丘墓 野幹之所伺
愚者深染著 耽愛不能舍
此身無反複 晝夜欲唼[口*束]
九苦爲關楗 如畫瓶盛糞
欲渴之所逼 何爲生苦惱
如海吞衆流 愚者以爲寶
身非金剛數 莫爲衆惡行
受身要當殒 何不速行道
若人壽億劫 彼亦應舍欲
況壽不滿百 何不知止足
愚者恒自稱 宿福獲此身
應當快自恣 未樂便當終
此欲無牢固 非智而能守
夫人欲舍欲 十慧無想觀
欲非真實法 起滅如水泡
幻師之所造 變現若幹像
愚者謂爲實 求實無所得
空性本自空 終始無起滅
分別無想定 能盡衆生漏
文殊汝今知 十方無漏會
我入琉璃定 廣演方等法
十方恒沙佛 如我說無異
愍此群萌類 永處焰火舍
舍胎複受胎 往彼複來此
十方諸菩薩 積行恒河劫
雖處娑婆界 五苦五惱劫
如我十方界 方比于此土
周旋五道中 受罪此最劇
解空無定相 亦複無本際
究竟一相義 性自本虛寂
常想無起滅 有余及無余
昔我弘誓願 遍受五道胎
化濕卵胎中 亦說難有法
染著五陰者 與說無所有
十二牽連法 癡行生死本
墜墮四顛倒 爲說四真實
苦谛無有谛 習盡道亦爾
欲我戒見受 亦及于四愛
分別真實性 虛無寂寞要
雖度生死岸 不處于涅槃
今處于母胎 說法悟群生
娑婆國土中 無數恒河沙
處胎說法者 濟度阿僧祇
虛空無邊界 佛國亦如是
衆生受識神 真實性不同
明慧所教化 隨類而度之
或見身而度 聞聲得解脫
或複思惟苦 集谛盡道本
思惟四意止 斷意四神足
五根及五力 七覺以爲花
賢聖八品道 以用璎珞身
分別彼我空 無想寂滅慧
不願有所求 永處空無慧
初入有覺定 叁十不淨觀
逆順知有覺 入定解無觀
九次入初定 分別無覺觀
又樂滅盡道 初定不(丹五)行法
喜樂意已滅 安隱入四法
通慧諸大士 不以此爲行
爲諸煩惱故 應適前衆生
禅定經曆劫 形枯如槁木
叁禅香氣熏 五枝不凋落
佛慧不可量 于有亦不有
無上最正覺 無生死亦無
吾從成佛來 遊觀于叁禅
設當入四禅 無說而得度
我觀虛空界 衆生無有依
諸佛神力智 乃能盡原本
斷漏諸學人 未能悉分別
道品甚深妙 二乘所不及
吾以天眼觀 慧眼及佛眼
四識所受形 亦複于中化
亦無地水火 形色可觀見
唯佛大神力 皆令至彼岸
十方諸佛土 恒沙阿僧祇
亦以道慧本 遊處虛空界
設當以肉眼 觀空界衆生
欠口出入息 無數衆生入
爾時此等輩 各得成道迹
當知佛法身 真實不思議
佛爲叁界將 愍而濟一切
欲色無色有 令受道慧證
彼亦無淫怒 及癡眷屬衆
睹形即入道 豈須學無學
無量諸佛刹 成道各各異
或從有想成 或從無想成
不複修習此 真如四聖谛
菩薩清淨觀 入禅無礙道
羅漢辟支佛 入定各不同
生生不見生 豈當有生本
愚惑染著人 謂爲生是我
吾我自稱我 不見有吾我
菩薩四禅行 緣覺亦不知
菩薩入初禅 叁十無漏行
百七叁昧定 出入息具足
二定七十二 自觀無我想
雖經累劫苦 不離于禅行
四住斷諸漏 乃逮此二禅
六住故猶豫 入定如水波
八萬四千行 猶尚不自製
我本于六住 十二劫退轉
常想起樂想 輪轉生死淵
大聖定光佛 記別心堅固
立志不退轉 爾乃逮叁禅
斷除七萬垢 永滅無根本
無畏師子步 闡揚大法典
廣遊諸佛刹 禮事常供敬
過去阿僧祇 諸佛世尊等
各各于本刹 誓願行佛事
心雖不退轉 常恐墮下劣
億千魔徒衆 不能動一毛
超越八住行 進入于菩提
可樂所戀著 永除無想念
除師尊父母 余者不顧戀
方成一禅行 名施度無極
習觀無等倫 九地通慧本
不複入滅盡 移坐即成佛
爲緣衆生故 往詣佛樹下
廣及阿僧祇 普集在道場
十方無量界 諸佛世尊等
各各舒右手 善哉大師子
十力無所畏 堅固入四禅
慈愍群萌類 願速從禅覺
未度者使度 未脫者使脫
四識處幽冥 渴仰禅悅味
不達諸佛教 辄便自稱揚
複自內思念 用此身累爲
畢取于涅槃 用度衆生爲
諸佛各面現 善哉釋迦文
建立弘誓意 勿起退轉心
轉無上法輪 擊于大法鼓
聞者速解脫 不經劫數難
捷智無閡智 辯智通達智
道智明慧智 斷智無生智
不起盡滅智 消智九次智
無畏師子智 雷吼音響智
端坐不動智 大悲無礙智
身相莊嚴智 拔苦愍護智
結解無縛智 受別取證智
降魔破軍智 成無我慢智
意勇精進智 施不望報智
行忍受辱智 金剛十力智
住劫不動智 集衆和合智
最上導師智 慚愧法服智
菩薩誓願智 神足變現智
境界無礙智 斷意滅結智
清淨照明智 自識宿命智
玄鑒他心智 父母真淨智
分身刹土智 處胎無穢智
識定不亂智 一向信受智
入定觀察智 分別身相智
叁十不淨智 滅災除患智
菩薩次第智 超越教化智
滅十二緣智 緣覺時悟智
聞聲受化智 出十二入智
觀慧無礙智 受道玄鑒智
一夜爲劫智 以劫爲日智
念佛佛現智 刹土清淨智
無有二乘智 獨步無畏智
悅可衆意智 所作已辦智
不造前後智 滅故無新智
入定除想智 觀內外身智
如來受慧智 賢聖默然智
爾時世尊說此偈時。億百千衆無量衆生。皆悉發趣立盡信地。複有菩薩十二那由他。在觀行地不住叁住。成就國土在右分中。七萬七千億衆生逮阿惟越致。佛複告文殊。今此座上無有一人雜垢穢惡有退轉者。所以者何。皆是利根不處生死。無縛無著無滅無生。修道清淨受證成就。願樂欲聞諸佛不可思議正法。降伏衆魔除去憍慢。外雖教化諸佛刹土阿僧祇衆生。內心遊戲無量百千叁昧。其叁昧者。師子奮迅叁昧。超行登位叁昧。廣進超步叁昧。童真樂法叁昧。四道生滅叁昧。無想等行叁昧。往詣不退道場叁昧。觀察衆心叁昧。念一生補處叁昧。無形像叁昧。地中踴出叁昧。解縛戰鬥叁昧。頂受最勝叁昧。衆生憙見叁昧。入不思議叁昧。佛界不思議叁昧。法界除穢不思議叁昧。聖衆不思議叁昧。衆生起滅不思議叁昧。龍力興降不思議叁昧。在衆上中王不思議叁昧。勇猛降伏怨不思議叁昧。壽命無量不思議叁昧。在五道能受苦不思議叁昧。諸佛現在不思議叁昧。四事供養不思議叁昧。如是叁昧一億一千莊嚴其身。複有名速疾。一日中出家…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