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本緣部」經文159卷03頁碼:P0291
唐 般若譯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四 ▪第3页

  大唐罽賓國叁藏般若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何以故。我等已入牝馬口海諸四大海及四天下大小衆流入北口海皆被燒盡。所以者何。由諸衆生業增上力。自然天火能燒海水。若是天火不燒海水。一日夜中一切陸地變成大海。所有衆生悉皆漂沒。然今我等遇大黑風。漂流如是牝馬口海。我今衆人余命無幾。爾時船舶有千余人。同時發聲悲號啼哭。或自拔發。或自投身。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爲求珍寶入于大海遇此險難。哀哉苦哉。以何方便得免是難。時千人等至誠歸命。或稱悲母。或稱慈父。或稱梵天。或稱摩醯首羅天王。或稱大力那羅延天。或有歸命得岸菩薩。敬禮大士而作是言。唯願菩薩濟我等輩。爾時菩薩爲是衆人離諸恐怖。而說偈言

  世間最上大丈夫  雖入死門不生畏

  汝若憂悲失智能  應當一心設方便

  若得善巧方便門  離諸八難超彼岸

  是故安心勿憂懼  應當懇念大慈尊 

  于是菩薩說此偈已。燒衆名香禮拜供養十方諸佛。發是願言。南無十方諸佛。南無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摩诃薩衆。四向四果一切賢聖。有天眼者。有天耳者。知佗心者。衆自在者。我爲衆生運大悲心。棄舍身命濟諸苦難。然今我身有一善根。受持如來不妄語戒。無量生中未曾缺犯。若我一生有妄語者。今此惡風轉加增盛。如是戒德非虛妄者。願以此善回施一切。我與衆生當成佛道。若實不虛。願此惡風應時休息。如意便風隨念而至。然諸衆生即是我身。衆生與我等無差別。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衆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爾時菩薩告商人言。如是珍寶難逢難遇。汝等先世廣行檀施。得值如是衆妙珍寶。昔修施時心有吝惜。以是因緣遇是惡風。汝諸商人所得珍寶。須知限量無使多取。以縱貪心後招大難。汝等當知。衆寶之中命寶爲最。若存其命是無價寶。時商人等蒙菩薩教。生知足心不敢多取。爾時衆人得免災難獲大珍寶。遠離貧窮到于彼岸。諸善男子。出家菩薩亦複如是。親近諸佛善友知識。如彼商人得遇菩薩。永離生死到于彼岸。猶如商主獲大富貴。世間所有有爲舍宅。如牝馬口海能燒衆流。出家菩薩亦複如是。審谛觀察在家過失。汝善男子不染世間諸五欲樂。厭離叁界生死苦難。得入清涼安樂大城。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舍宅  如牝馬海燒衆流

  譬如往昔羅陀國  有一菩薩名得岸

  具大福智巧方便  無緣慈悲攝有情

  得是菩薩乘舶船  商人獲寶超彼岸

  然是大士年衰老  不樂利佗好禅寂

  有一商主請菩薩  欲入大海求珍寶

  唯願大士受我請  令我富饒無阙乏

  于是菩薩運大悲  即便受請乘舶船

  時張大帆遇順風  直往東南詣寶所

  忽遇暴風吹舶船  漂墮南海迷所往

  經過七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黃金色

  紫磨黃金滿海中  寶映光現真金色

  複經數日大海水  變爲白色如珂雪

  真珠珍寶滿海中  所以海水成白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變作绀青如琉璃

  青玻[王*(黍-禾+利)]珠滿大海  所以水作绀青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紅赤色

  紅玻[王*(黍-禾+利)]珠滿海中  故變水色同于彼

  複經數日大海水  變爲黑色如墨汁

  如是天火所焚燒  海水盡皆如墨色

  此海名爲牝馬口  吞納四海及衆流

  一切船舶若經過  有人到此多皆死

  天火熾盛如山積  爆裂之聲如雷震

  衆人遙見心驚怖  號叫捶胸白大師

  于是菩薩起慈悲  不惜身命垂救護

  暴風尋止順風起  渡于險難至寶所

  各獲珍琦達彼岸  永離貧窮受安樂

  出家菩薩亦如是  親近諸佛如商主

  永離火宅趣真覺  猶如商人歸本處

  世間所有諸宅舍  如彼牝馬大口海

  出家常厭于在家  不染世間離五欲

  樂住空閑心不動  善達甚深真妙理

  或處人間聚落中  如蜂采華無所損

  四威儀中恒利物  不貪世樂及名聞

  口中常出柔軟音  粗鄙惡言斷相續

  知恩報恩修善業  自佗俱得入真常 

  爾時智光及諸長者一萬人俱。異口同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如是。世尊所說微妙第一。善巧方便饒益有情。如佛所說我今悉知。世間宅舍猶如牢獄。一切惡法從舍宅生。出家之人實有無量無邊勝利。由是我等深樂出家。現在當來恒受法樂。爾時世尊告諸長者。善哉善哉。汝等發心樂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時諸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諸梵行。願我速出生死苦海。願我速入常樂寶宮。願我廣度一切衆生。願我疾證于無生智。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及文殊師利。如是長者付囑汝等。勸令出家受持淨戒。時九千人于彌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于文殊前。出家修道受佛禁戒。如是人等既得出家。成就法忍入于如來秘密境界。不複退轉。無量萬人發菩提心至不退位。無數人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