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論》五 ▪第2页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常念我
我于今先世 福德若大小
願我于佛所 心常得清淨
以此福因緣 所獲上妙德
願諸衆生類 皆亦悉當得
又亦應念毗婆屍佛。屍棄佛。毗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贊
毗婆屍世尊 無憂道樹下
成就一切智 微妙諸功德
正觀于世間 其心得解脫
我今以五體 歸命無上尊
屍棄佛世尊 在于邠他利
道場樹下坐 成就于菩提
身色無有比 如然紫金山
我今自歸命 叁界無上尊
毗首婆世尊 坐娑羅樹下
自然得通達 一切妙智慧
于諸人天中 第一無有比
是故我歸命 一切最勝尊
迦求村大佛 得阿耨多羅
叁藐叁菩提 屍利沙樹下
成就大智慧 永脫于生死
我今歸命禮 第一無比尊
迦那含牟尼 大聖無上尊
優昙缽樹下 成就得佛道
通達一切法 無量無有邊
是故我歸命 第一無上尊
迦葉佛世尊 眼如雙蓮華
弱拘樓陀樹 于下成佛道
叁界無所畏 行步如象王
我今自歸命 稽首無極尊
釋迦牟尼佛 阿輸陀樹下
降伏魔怨敵 成就無上道
面貌如滿月 清淨無瑕塵
我今稽首禮 勇猛第一尊
當來彌勒佛 那伽樹下坐
成就廣大心 自然得佛道
功德甚堅牢 莫能有勝者
是故我自歸 無比妙法王
複有德勝佛。普明佛。勝敵佛。王相佛。相王佛。無量功德明自在王佛。藥王無閡佛。寶遊行佛。寶華佛。安住佛。山王佛。亦應憶念恭敬禮拜以偈稱贊
無勝世界中 有佛號德勝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隨意喜世界 有佛號普明
我今自歸命 及法寶僧寶
普賢世界中 有佛號勝敵
我今歸命禮 及法寶僧寶
善淨集世界 佛號王幢相
我今稽首禮 及法寶僧寶
離垢集世界 無量功德明
自在于十方 是故稽首禮
不诳世界中 無礙藥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今集世界中 佛號寶遊行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美音界寶花 安立山王佛
我今頭面禮 及法寶僧寶
今是諸如來 住在東方界
我以恭敬心 稱揚歸命禮
唯願諸如來 深加以慈愍
現身在我前 皆令目得見
複次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盡應總念恭敬禮拜以偈稱贊
過去世諸佛 降伏衆魔怨
以大智慧力 廣利于衆生
彼時諸衆生 盡心皆供養
恭敬而稱揚 是故頭面禮
現在十方界 不可計諸佛
其數過恒沙 無量無有邊
慈愍諸衆生 常轉妙法輪
是故我恭敬 歸命稽首禮
未來世諸佛 身色如金山
光明無有量 衆相自莊嚴
出世度衆生 當入于涅槃
如是諸世尊 我今頭面禮
複應憶念諸大菩薩。善意菩薩。善眼菩薩。聞月菩薩。屍毗王菩薩。一切勝菩薩。知大地菩薩。大藥菩薩。鸠舍菩薩。阿離念彌菩薩。頂生王菩薩。喜見菩薩。郁多羅菩薩。薩和檀菩薩。長壽王菩薩。羼提菩薩。韋藍菩薩。睒菩薩。月蓋菩薩。明首菩薩。法首菩薩。成利菩薩。彌勒菩薩。複有金剛藏菩薩。金剛首菩薩。無垢藏菩薩。無垢稱菩薩。除疑菩薩。無垢德菩薩。網明菩薩。無量明菩薩。大明菩薩。無盡意菩薩。意王菩薩。無邊意菩薩。日音菩薩。月音菩薩。美音菩薩。美音聲菩薩。大音聲菩薩。堅精進菩薩。常堅菩薩。堅發菩薩。莊嚴王菩薩。常悲菩薩。常不輕菩薩。法上菩薩。法意菩薩。法喜菩薩。法首菩薩。法積菩薩。發精進菩薩。智慧菩薩。淨威德菩薩。那羅延菩薩。善思惟菩薩。法思惟菩薩。跋陀婆羅菩薩。法益菩薩。高德菩薩。師子遊行菩薩。喜根菩薩。上寶月菩薩。不虛德菩薩。龍德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妙音菩薩。雲音菩薩。勝意菩薩。照明菩薩。勇衆菩薩。勝衆菩薩。威儀菩薩。師子意菩薩。上意菩薩。益意菩薩。增意菩薩。寶明菩薩。慧頂菩薩。樂說頂菩薩。有德菩薩。觀世自在王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無憂德菩薩。不虛見菩薩。離惡道菩薩。一切勇健菩薩。破闇菩薩。功德寶菩薩。花威德菩薩。金璎珞明德菩薩。離諸陰蓋菩薩。心無閡菩薩。一切行淨菩薩。等見菩薩。不等見菩薩。叁昧遊戲菩薩。法自在菩薩。法相菩薩。明莊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頂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常喜菩薩。喜王菩薩。得辯才音聲菩薩。虛空雷音菩薩。持寶炬菩薩。勇施菩薩。帝網菩薩。馬光菩薩。空無閡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破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菩薩。頂相菩薩。出過菩薩。師子吼菩薩。雲蔭菩薩。能勝菩薩。山相幢王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莊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水王菩薩。山王菩薩。帝網菩薩。寶施菩薩。破魔菩薩。莊嚴國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如是等諸大菩薩。皆應憶念恭敬禮拜求阿惟越致地◎
◎除業品第十
問曰。但憶念阿彌陀等諸佛及念余菩薩得阿惟越致。更有余方便耶。答曰。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複應于諸佛所忏悔勸請隨喜回向。問曰。是事何謂。答曰
十方無量佛 所知無不盡
我今悉于前 發露諸黑惡
叁叁合九種 從叁煩惱起
今身若先身 是罪盡忏悔
于叁惡道中 若應受業報
願于今身償 不入惡道受
十方諸佛者。現在一切諸佛。命根成就未入涅槃。十方名四方四維上下。佛名所應知事悉知無余。發露者。于諸佛所發露一切罪無所覆藏。後不複作如堤防水。黑惡者。無智慧明故多犯衆惡若不善法若隱沒無記。叁叁種者。身口意生惡現報生報後報。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從叁種煩惱起叁種煩惱。謂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若助貪欲煩惱。若助嗔恚煩惱。若助愚癡煩惱。若上煩惱若中煩惱若下煩惱。今身先身盡忏悔者。今世先世所作衆惡盡悔無余。地獄者。八種熱地獄。十種寒冰地獄。畜生者。若地生若水生若無足若二足若多足。餓鬼者。食唾食吐食蕩滌汁。食膿血屎尿等。若我行業應于此叁惡道受者。願令是罪此身現受。若後身受莫于地獄餓鬼畜生中受
複次佛自說忏悔法。若菩薩欲忏悔罪。應作是言。我于今現在十方世界中諸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轉法輪雨法雨。擊法鼓吹法[彖/蟲]建法幢。以法布施滿足衆生。多所利益多所安隱。憐愍世間饒益天人。我今以身口意。頭面禮現在諸佛足。諸佛知者見者世間眼世間燈。我于無始生死已來所起罪業。爲貪欲嗔恚愚癡所逼故。或不識佛不識法不識僧。或不識罪福。或身口意多作衆罪。或以惡心出佛身血。或毀滅正法。破壞衆僧。殺真人阿羅漢。或自行十不善道。或教他令行。或複隨喜。若于衆生有不愛語。若以鬥秤欺诳侵人。以諸邪行惱亂衆生。或不孝父母。或盜塔物及四方僧物。佛所說經戒或有毀破。違逆和尚阿阇梨。若人發聲聞乘辟支佛乘。發大乘者。惡言毀辱輕賤嫌恨悭嫉覆心故。于諸佛所或起惡口。或說是法非法。說非法是法。今以是罪于現在諸佛知者見者證者所。盡皆發露不敢覆藏。從今已後不敢複作。若我有罪應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中。不值叁尊生在諸難。願以此罪今世現受。如過去諸菩薩求佛道者。忏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忏悔不敢覆藏後不複作。若今諸菩薩求佛道者。忏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忏悔不敢覆藏後不複作。如未來諸菩薩求佛道者。忏悔惡業罪。我亦如是發露忏悔不敢覆藏後不複作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求佛道者。忏悔惡業罪。已忏悔今忏悔當忏悔。我亦如是忏悔惡業罪不敢覆藏後不複作
問曰。汝已說忏悔法。雲何爲勸請。答曰
十方一切佛 現在成道者
我請轉法輪 安樂諸衆生
十方一切佛 若欲舍壽命
我今頭面禮 勸請令久住
轉法輪者。說四聖谛義叁轉十二相是苦谛是苦集是苦滅是至苦滅道。是名一轉四相。是苦谛應知。是苦集應斷。是苦滅應證。是至苦滅道應修。是名第二轉四相。是苦谛知已。是苦集斷已。是苦滅證已。是至苦滅道修已。是名第叁轉四相。四相者。四谛中生眼智明覺。有人言聲聞乘辟支佛乘大乘。是名法輪解說。是叁乘義名爲轉法輪。安樂諸衆生者。五欲樂不名爲安樂。爲今世後世。得清淨安樂入于叁乘。是名安樂。是人勸請諸佛轉法輪。令諸衆生受涅槃樂。若未得涅槃令受世間樂。是故說安樂。壽者。受業報因緣故。命根相續得住。如變化所作隨心業而住。心業止則滅。勸請名至誠求願。諸佛觀諸衆生巨細無異。是故求請望得從願。莫舍壽命住無量阿僧祇劫度脫衆生
複次佛自說勸請法。菩薩應作是言。我禮現在十方諸佛。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未轉法輪我今求請。願轉法輪擊法鼓吹法[彖/蟲]建法幢。設大法祠然大法炬。以是法施滿足衆生。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憐愍世間饒益天人。是故我今勸請。是名勸請。諸佛轉法輪久住者。亦應言現在十方諸佛。是諸佛欲舍壽命我請久住。多所利益多所安樂。憐愍世間饒益天人。問曰。汝已說忏悔勸請。雲何名爲隨喜。答曰
所有布施福 持戒修禅行
從身口意生 去來今所有
習行叁乘人 具足叁乘者
一切凡夫福 皆隨而歡喜
布施福者。從舍悭法生。持戒福者。能伏身口業生。禅行者諸禅定是。從身口生者。因身口布施持戒迎來送去等。因意生者禅定慈悲等。去來今所有者。一切衆生叁世福德。行叁乘者。求聲聞乘辟支佛乘大乘。具足叁乘者。成就阿羅漢乘辟支佛乘佛乘。一切者皆盡無余。凡夫者未得四谛者是。福德者有二種業。善及不隱沒無記業是。隨喜者。他人作福心生歡喜稱以爲善
問曰。汝以說忏悔勸請隨喜。雲何爲回向。答曰
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爲諸衆生故 正回向佛道
我者己身。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因修禅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余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諸衆生者叁界衆生。正者如諸佛回向。如真實回向。回向菩提。回向菩提者。回諸福德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又隨喜回向。此二事佛亦自說。有菩薩摩诃薩。欲隨喜回向應念諸佛。斷叁界相續道滅諸戲論。幹煩惱淤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余涅槃。至遺法未盡于其中間是諸佛所有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持戒修禅。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于此法中有人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于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衆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余。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未來現在諸佛亦如是。是叁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忏 勸請隨喜福
回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回向 皆亦複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于十方諸佛前忏悔。勸請諸佛隨喜回向亦應如是。如佛所知所見所許忏悔。我亦如是忏悔勸請諸佛。隨喜回向亦複如是。若如是忏悔勸請隨喜回向。是名正回向。問曰。雲何名爲諸佛所知所見所許忏悔勸請隨喜回向。答曰。忏悔勸請如先說。隨喜回向。如大品經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說菩薩于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衆生所有福德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雲何名爲最上隨喜。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于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衆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名最上隨喜回向
複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回向。應作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回向。若菩薩如是回向。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回向。是名大回向具足回向。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回向。如諸賢聖。戒品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無色界。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系叁界故。是回向亦如是不系。所回向處亦不系。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回向無毒回向法性回向。若菩薩于此回向取相貪著是名邪回向。是故諸菩薩摩诃薩。應如諸佛所知法相。以是法相回向。能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名正回向◎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十住毗婆沙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