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二十九 ▪第2页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界生死法所系故。名色無色界系。複次爲欲界垢所汙毒所害患所過故。名欲界系。爲色無色界垢所汙毒所害患所過故。名色無色界系◎
◎諸結是欲界。彼結在欲界耶。是有六種。一界是。二趣是。叁人是。四入是。五漏是。六自身是。界是者。如此中說。諸結是欲界。彼結在欲界耶。此中說。法處名是。欲界法。名欲界是。色無色界法。名色無色界是。趣是者。如說。法法施時。而作是言。一切是五趣衆。盡生死苦。人是者。如毗尼說。是二人。在僧數中。僧中可得。入是者。如波伽羅那說。雲何色陰。十色入。及法入中色是。漏是者。如說。雲何漏有漏法是。身是者如四大揵度說。雲何大法。答曰。自身是。于六是中。以界是。而作論。不以余是。在有四種。一自體在。二器在。叁所行在。四處所在。自體在者。一切諸法。自體自相自性。在自分中。器在者。如果在器中。如提婆達多在舍中。如器在。所行在處所在義亦爾。此中以四在而作論。隨相而說。諸結是欲界。彼結在欲界耶。答曰。或結是欲界。彼結不在欲界。或結在欲界。彼結不是欲界。或結是欲界。彼結亦在欲界。或結不是欲界。彼結不在欲界。雲何結是欲界彼結不在欲界耶。答曰。爲纏所纏。魔波旬。住梵天上。欲與如來語言。問曰。魔波旬。爲何纏所纏。欲與如來語言耶。答曰。爲忿纏所覆故。欲與如來語言。複有說者。爲嫉纏所覆故。欲與如來語言。複有說者。爲悭纏所覆故。欲與如來語言。評曰。應作是說。爲十纏所覆。起一一纏現在前。欲與如來語言。問曰。何故名魔。答曰。斷慧命故名魔(魔秦言殺)。複次常行放逸。而害自身故名魔。何故名波旬。答曰。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慧。故名波旬(波旬秦言惡)。尊者瞿沙說曰。應言波旬踰。所以者何。從波旬踰。生彼中故(波旬秦言惡踰名國)。住梵天上。欲與如來語言。問曰。魔王住梵天上。何所爲耶。答曰。梵天諸魔經。是此論本緣。曾聞佛住舍衛國給孤獨精舍只陀林中。爾時有一梵天。于梵天上。生如是惡見。而作是言。此處是常不斷棄出寂滅之法。更無有常不斷棄出寂滅之法勝此處者。爾時世尊。知彼梵天心之所念。譬如壯夫屈申臂頃。從只陀林。忽然不現。至梵天上。去梵天不遠。而住其邊。爾時梵天。遙見如來。即便請之。而白佛言。善來大仙。此處是常不斷棄出寂滅。更無有常勝此處者。而汝能舍欲界煩惱亂種種苦事。而來此間。甚是快事。汝可于此安樂常住。爾時如來。告梵天言。此處非常。而汝說常。此處非是安樂寂靜棄出之處。而汝說是安樂寂靜棄出之處。汝爲無明所覆故。作如是說。汝應憶念過去諸梵墮欲界者。如華果落。爾時梵天。複白佛言。善來大仙。此處常樂。廣說如上。第二第叁。亦如是說。爾時如來。亦第二第叁。告梵天言。此處無常。乃至廣說。無明覆。汝應憶念過去諸梵墮欲界者如華果落爾時梵天。心作是念。今者如來。難可親近。難共語論。然諸梵法。在離欲地。志意閑靜。不能與佛競于言論。複作是念。魔王波旬。常與如來共相違逆。必能與佛競于言論。是時梵王。即致波旬。到梵天上。化作欲界地。而以安止。爾時梵天。複白佛言。大仙當知。此處是常。乃至更無勝者。爾時如來。複告梵王。此處無常。廣說如上。爾時波旬。白佛言。大仙汝莫違逆梵王所說。隨其教敕。常奉行之。汝若違逆梵王言者。猶如有人。功德天神。來入其舍。以杖驅之。我不須汝。汝若違逆梵王之言。亦複如是。亦如有人。從高轉墮。若其不以手足自禦。複當更墮。如人墮樹。不堅執枝。則受苦痛。若堅執枝。不受苦痛。如是大仙。汝莫違逆梵王之言。如其所說。當奉行之。複白佛言。大仙今者不見梵衆及與我等圍繞梵王。隨順梵王不違其言耶。爾時世尊便作是念。今者惡魔。來留難我。知是事已。即告魔言汝非梵王亦非梵王眷屬。所言惡魔留難我者。汝身是也。爾時波旬便作是念。沙門瞿昙。今者已知我心所念。心懷恐怖。生厭離意。在一面坐而不能還。爾時梵王。以神足力。能令波旬還自在宮。是故彼經。即是此論本緣亦爲纏所纏。色界命終。生欲界中陰。凡夫人。色界命終。當生欲界。欲界中陰。在色界中而現在前。所以者何。法應如是死陰滅處。即生中陰。猶如種子滅處必生萌牙。彼亦如是。從死陰至中陰時。欲界叁十六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是名結是欲界彼結不在欲界。此中是者是界是。在者除自體在。是余叁在。雲何結在欲界彼結不是欲界。爲纏所纏。欲界命終。生色界中陰。凡夫聖人。欲界命終。生色界中。色界中陰。在欲界中。所以者何。法應如是。死陰滅處。即生中陰。猶種子滅處即生萌牙。彼亦如是。凡夫人從死陰至中陰時。色界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聖人從死陰至中陰時。色界修道所斷叁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亦結是色無色界住欲界現在前。住欲界不死不命終。色無色界結現在前。凡夫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聖人修道所斷叁使。若一現在前。如是等說因愛行禅者。因慢行禅者。因見行禅者。因疑行禅者。是名結在欲界彼結不是欲界。在者是叁在。是者是界是。雲何結是欲界亦在欲界。爲纏所纏。凡夫聖人。欲界命終。還生欲界中陰。凡夫人。生五趣無礙。聖人生二趣無礙。若生天中。若生人中。凡夫人。從死陰至中陰時。叁十六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聖人從死陰至中陰時。欲界修道所斷四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如從死陰至中陰。從中陰至生陰。說亦如是。亦結是欲界。住欲界現在前。住欲界不死不命終。起欲界結現在前。凡夫人。叁十六使。若一現在前。聖人欲界修道所斷四使。若一現在前。是名結是欲界亦在欲界。此中是者是界是。在者是四在。雲何結不是欲界亦不在欲界。爲纏所纏。色界命終。生色界中陰生陰中。色界命終生色界中者。是凡夫聖人。凡夫人亦生上亦生下。一一處有多生分。聖人生上不生下。一一處有一生分。凡夫人從死陰至中陰時。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聖人修道所斷叁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從中陰至生陰。說亦如是。色界命終。生無色界中。亦是凡夫聖人。凡夫人一一處有多生分。聖人一一處有一生分。凡夫人。從死陰至生陰時。無色界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聖人叁使。無色界命終。還生無色界。亦是凡夫聖人。凡夫人。亦生上。亦生下。一一處有多生分。聖人生上不生下。一一處有一生分。凡夫人。從死陰至生陰時。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聖人叁使。凡夫人。無色界命終。生色界中。從死陰至中陰時。色界叁十一使。若一現在前。令生相續。亦結是。色無色界。住色界現在前。住色界不死不命終。亦是凡夫聖人。凡夫人。叁十一使現在前。聖人叁使現在前。如是等說因愛行禅者。因慢行禅者。因見行禅者。因疑行禅者。住無色界。不死不命終。起無色界叁十一使現在前。亦是凡夫聖人。凡夫人起叁十一使現在前。聖人叁使。是名結不是欲界亦不在欲界。所以者何。在色無色界故。是者是界是。在者是四在。諸結是色界亦在色界耶。乃至廣作四句。前四句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叁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叁句。諸結是無色界。亦在無色界耶。答曰。諸結在無色界。彼結亦是無色界。所以者何。無色界唯有無色界系結故。頗有結是無色界不在無色界耶。答曰有。是無色界結。住欲色界現在前。不死不命終無色界結現在前。亦是凡夫聖人。凡夫人起無色界叁十一使現在前。聖人叁使。如是等因愛因慢因見因疑行禅者。是名結是。無色界是者。是界是不在無色界。所以者何。在欲色界故。在者除自體在。是余叁在。諸結非是欲界亦非在欲界耶。乃至廣作四句。前四句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叁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叁句。諸結非是色界。彼結亦非在色界耶。乃至廣作四句。如欲界說。諸結非是無色界。彼結亦非在無色界耶。答曰。諸結非是無色界。彼結亦非在無色界。頗結非在無色界。彼結非不是無色界耶。答曰有。諸結非不是無色界。住欲色界現在前。住欲色界不死不命終。起無色界結現在前。亦是凡夫。亦是聖人。凡夫人。起叁十一使現在前。聖人叁使。此結非在無色界中。所以者何。在欲色界故在者叁在。除自體在。非不是無色界。所以者何。是無色界結故。是者是界是。問曰。何故彼尊者立非句而作論耶。答曰。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複次欲現言論自在故。若人于言論自在。則能以非句而作論。于言論不自在者。于正句猶不能作。何況非句耶。複次欲生弟子覺意故。若以非句作論。則生弟子覺意說法相此亦可爾。彼亦可爾。複次或有作非句而得長養者。如人品中作正句。彼人有四。彼人有叁。彼人有二作非句。彼人有五。彼人有六。彼人有四。以是事故。彼尊者以非句而作論。見谛具足。世尊弟子。若色不斷。爲色所系耶。設爲色所系色不斷耶。乃至識亦如是。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或有說。斷色有次第斷分齊斷段段斷。如外國法師作是說。如染汙心心數法。九種斷色亦如是。爲斷如是說者意故。亦明染汙心心數法九種斷色善有漏不隱沒無記心心數法。于最後無礙道一時斷故。而作此論。問曰。何故染汙心心數法九種斷色善有漏不隱沒無記心心數法。最後無礙道一時斷耶。答曰。以明無明常相妨。下下明斷上上無明。下中斷上中。下上斷上下。中下斷中上。中中斷中中。中上斷中下。上下斷下上。上中斷下中。上上斷下下。色善有漏不隱沒無記法。不妨明。不妨無明。但爲明無明作所依處立足處。如燈明不與炷油器相妨與闇相妨。但炷油器。爲燈明作所依處立足處。如是色善有漏不隱沒無記法。不與明無明相妨。而與明無明作所依處立足處。複次染汙心心數法。隨幾種斷。不成就彼種。色是染汙者。住方便道時。即不成就。最後無礙道。斷色是善不隱沒無記者及余善有漏…
《阿毗昙毗婆沙論二十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