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中觀部·瑜伽部」經文1565卷30頁碼:P0039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上 ▪第2页

  龍勝菩薩造 無著菩薩釋 /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是無常。譬如瓶等。聲亦如是。作故無常。諸如是等。一切諸法。作故無常。答曰。何名作法。爲作名作。離作名作。此今解釋。若以作故。名爲作者。聲是作法。聲皆是作。是故名作。若如是者。朋法不攝。則不得言。聲是朋法。若汝意謂。有如是過。聲與作異。聲則非作。若法離作。不得言作。以如是故。知聲非作。若聲非作。是則無法。若無法者。雲何言常。或言無常。若分別物。分別物法。雲何作聲。爲有故作。爲無故作。此今解釋。有法不作。無亦不作。若法有無。亦不成作。若汝說言。聲是作法。故無常者。是事不然。又如汝說叁種相故。是名作法。因及因語。皆是緣具。則不相應。問曰。雲何名爲不相應耶。答曰。以不成故。一切作法無叁種相。無朋對故。作朋之對。彼朋不作。是故相破。若不作者。是則無法。若無法者。雲何破壞。如是兩朋。非等非勝。非有作法。若無法壞。亦可說言。兔角破壞。以無體故。義不相應

  若汝意謂。無常之朋。常朋相對。如是隨起。此我今說。汝甚愚癡。以不成法。而欲成法。此無常者。名爲無物。若無物者。則無自朋。自朋不成。不得隨起。不得回轉。若如是者。不得言朋。如虛空等。以無物故。若汝說言。他朋常者。是義不然。問曰。雲何不然。答曰常不成故。如此常者。爲是有物。爲是無物。若是有物。瓶則是常。以有物故。若常無物。兔角應常。以無物故。是故不得言常無常。若汝說言。作法隨自朋不離。是義不然。以其自朋不成就故。問曰。雲何不成。答曰。此說不成與朋相似。得言相似。以相似故。有自他朋。而汝朋者。則不相應。以所成法。未成就故

  問曰。雲何名爲所成未成。答曰。以所成法是無常故。無常無物。如其無物。何處相似。何者相似。謂瓶無常亦相似生。若如是說。所成之法。有異相似。得言相似。以相似故。有自他朋。此所成法。若有二種得言相似。瓶與無常。有二種法。得言相似。無二種法故不相似。彼所成法。若未生者。何名無常。雲何名爲所成成就。雲何無常所成成就。問曰。雲何名爲所成不成。答曰。然此所成。或時是聲。或是無常。或聲無常。若合或和。此等一切皆不可成。若不可成。爲于何處有所成法。若分別物。分別物法。若有相似

  若汝意謂。離聲無常二種法。外更攝余物。名所成者。是義不然。物不成故。彼何者物。離聲等二。于何處攝。而得言物。彼若是聲。彼則不得名爲所成。以成就故。若是無常。彼無法故。所成不成。聲不能破。若是合者。是亦不然。物與無物。不可得合。是故不合。和亦如是。而不可得

  若複意謂。聲異所成。是義不然。無常與聲。不別異故。不異成故。若汝說言。有朋法作。是義不然。離朋有法。義不成就。于佛法中。離物以外。更無物法。問曰。緣具所成。此二相對。名物物法。答曰。緣具所成。二皆不成。離作物外。更無作法。如是作法。與朋不離。若作離朋。朋則非作。唯作是法。離作無法。不離于聲。而有作法是故偈言

  生作唯相貌  作者亦如是

  一切生不實  生法如兔角

  如是作法。非有故有。非無故有。亦複非是有無故有。如是思量。作法叁相。義不相應。作法無物語于何處得爲緣具。若叁種減。若緣具過

  又複語言。于叁種相。則不相應。語所說法。皆空無故。無自相故。句之與語。非一非異。離字無句。非一非異。字微塵成。因微塵有。然彼微塵。無分可得。以無分故。微塵自無。不能有成。若起若滅

  問曰。如汝所言。所說法空。以法空故。語叁種相。皆不成者。是義不然。所說有故。此語所說有可得故。因緣壞等。雲何而言。所說法空。遮叁種相。答曰。因緣破壞。義不相應。不成就故。聲因緣壞。雲何相應。以念念故。以不住故。既是無物。何處得有。因緣破壞。以不生故。猶如兔角。若複無常。此語叁相。若常無常。二不相應。如虛空無。又亦如瓶。無有因緣。如是因緣。一切皆無。有二過故。此等一切。悉皆如是。邪法所攝。皆是戲論。破外道故。佛說因緣

  問曰。若如是者。雲何因緣。得言戲論。如來世尊以諸因緣是實故說。佛如是說。此無明等。是大苦聚。和合而生。若無明滅。大苦聚滅。如來世尊說苦聖谛。或說苦滅。若是實者。雲何戲論。答曰。賢面當聽。此今略說。何名無明。以不能知四顛倒故。說名無明。雲何名實。又言。苦是苦聖谛者。如來世尊不如是說。如勝思惟梵天問經。佛言。梵天。若彼苦是實聖谛者。一切牛豬。諸畜生等。應有實谛。何以故。以彼皆受種種苦故。又言。梵天。若彼集是實聖谛者。六道衆生。應有實谛何以故。以彼因集生諸趣故。又言。梵天。若彼滅是實聖谛者。一切世間墮邪斷見說滅法者。應有聖谛。何以故。彼說滅法爲涅槃故。又言。梵天。若彼道是實聖谛者。緣于一切有爲道者。應有實谛。何以故。以彼依有爲法。求離有爲法故。以是故知。苦非實谛。又複說言。知苦無生。是名苦實聖谛。是故如來經說偈言

  一谛名不生  有人說四谛

  道場不見一  何況複有四

  如是未來世  常有諸比丘

  惡意出家已  如是壞我法

  是故得知一切諸法悉皆不生。通達知者。是實聖谛。是故如來複有說言。須菩提。乃至無有微塵等法故名不生。彼何法知而得。名爲知不生法。若無生忍而得。名爲無生法忍。以是故知。苦等四法。非四聖谛。若如彼人之所分別。則非是智。若有能知不生不滅。乃得言谛。乃得言智。此如是義。聖須菩提問如來言

  爲苦是涅槃  苦智是涅槃

  爲集是涅槃  集智是涅槃

  爲滅是涅槃  滅智是涅槃

  爲道是涅槃  道智是涅槃

  佛言須菩提  苦非是涅槃

  苦智非涅槃  苦集非涅槃

  集智非涅槃  苦滅非涅槃

  滅智非涅槃  道非是涅槃

  道智非涅槃  又複須菩提

  四聖谛平等  我說是涅槃

  如是涅槃者  非苦非苦智

  如是次第至  非道非道智

  時聖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

  複以何者是  四聖谛平等

  佛言須菩提  所言平等者

  隨在于何處  非苦非苦智

  如是次第至  非道非道智

  若彼一切法  一切法真如

  不虛妄真如  如是法住等

  我說彼涅槃  而非是苦等

  一切法不生  以無自體故

  如是說能知  一切法不生

  是名實聖谛

  問曰。若如是者。以何義故。如來經中說四聖谛。答曰。此爲次第隨順入故。佛如是說。非第一義。或實或妄語。是故世尊說言。梵天。言實聖谛。實聖谛者。何處無實無妄語等。以是義故。四顛倒起。此智非實。如是苦谛。實不成就。我義成就

  問曰。我則不說非智爲實。我說非智覺故名實。雲何而說。于無常法謂是常法故名非智。于苦謂樂故名非智。無我謂我故名非智。不淨謂淨故名非智。如是等者。皆非是智。若于無常。能知無常。于苦知苦。于無我法。能知無我。于不淨法。能知不淨。如是知者。彼得言智。彼得言實。如是我說智名爲實。非無智實。答曰。此癡臭氣風來薰我以戲論故。此癡最大樂著智故。問曰。雲何。答曰。偈言

  若其有無常  可得言有常

  既無少無常  何處當有常

  若其少有苦  可得言有樂

  既無微少苦  何處當有樂

  若少有無我  可得言有我

  既無有無我  何處當有我

  若有不寂靜  可得有寂靜

  既無不寂靜  何處有寂靜

  而于色體。貪取著已。或分別常。分別無常。色自體空。畢竟無物。何處有常。及有無常。如是等類。如色如是。至一切法。皆此因緣。成就戲論。然此因緣。亦是戲論。非唯因緣。如是戲論。乃至取佛。亦是戲論

  問曰。雲何。答曰。善男子。聽汝勿憍慢。佛智難解。世尊偈言

  持心如金剛  深信佛智慧

  知心地無我  能聞微細智

  今汝善意生。金剛心善。面汝今聽說戲論不戲論相

  問曰。雲何。答曰。此如是義。佛大經中。覺菩薩故言。須菩提。非體不覺非體。須菩提言。世尊。雲何體能覺非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須菩提言。世尊。雲何非體能覺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須菩提言。世尊。雲何體能覺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須菩提言。世尊。雲何非體能覺非體耶。佛言。不爾。須菩提。須菩提言。世尊。雲何一切法不可得耶。不可覺耶。不可證耶。若體不覺非體。非體不覺體。體不覺體非體不覺非體。此當無耶。佛言。有覺有得。非此四句法。須菩提言。世尊。雲何覺。佛言。須菩提。非體非非體。彼如是覺。何處無戲論。彼如是覺。非戲論。非戲論法。彼如是覺。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何者戲論。佛言。須菩提。色常無常者。菩薩摩诃薩戲論。須菩提。受想行識常無常者。菩薩摩诃薩戲論。若知色。若不知色者。菩薩摩诃薩戲論。如是知受想行識。不知受想行識者。菩薩摩诃薩戲論。知苦聖谛者戲論。斷集者戲論。證滅者戲論。修道者戲論。修行四禅者戲論。修行四無量。四無色。叁摩跋提。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者戲論。修行空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者戲論。修行八解脫。九次第。隨順行。叁摩跋提者戲論。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者戲論。我得緣覺菩提者戲論。我具足滿十菩薩地者戲論。我得菩薩行者戲論。我教化衆生。令成就者戲論。我生如來十力者戲論。我得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滿足者戲論。我得一切具足者戲論。我斷一切結習者戲論。彼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已知色若常無常戲論。不應如是戲論。菩薩如是不戲論乃至我得一切智者戲論。不應如是戲論。如是不戲論。何以故。自體自體不戲論。非自體非自體不戲論。自體非自體不戲論。非自體自體不戲論。更無有法可以戲論。何處戲論。誰爲戲論。何者戲論。雲何戲論。是故須菩提。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略說乃至菩提不戲論。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诃薩如是不戲論。應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言。世尊。雲何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略說乃至菩提不戲論。佛告慧命須菩提言。須菩提。色無自體。乃至識無自體。略說乃至一切智無自體。彼不戲論。須菩提。如是因緣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乃至一切智不戲論。如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成菩薩法。汝今善意。知此戲論不戲論相。偈言

  佛已說因緣  斷諸戲論法

  故我稽首禮  說法師中勝

  此偈成就四種所得。戲論則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