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攝大乘論釋》

「中觀部·瑜伽部」經文1595卷31頁碼:P0152
陳 真谛譯

  《攝大乘論釋》二 ▪第2页

  世親菩薩釋 / 陳天竺叁藏真谛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是不淨品法種子。在阿梨耶識中。爲有別體故異。爲無別體故不異。若爾有何失。若異者諸種子應有分分差別。阿梨耶識亦應如是成無量分。若種子自異本識。不異刹那刹那滅義則不成。若此識與種子異。于識中善惡二業熏習。隨業或善或惡。生起種子。汝許種子是無記。雲何得異。此識與種子若不異彼多此一。雲何不異。此難顯二種過失。爲離彼難二過失故。須明不一不異義

  論曰。不由別物體故異如此和合雖難分別。而非不異

  釋曰。此阿梨耶識與種子。如此共生。雖有能依所依不由別體故異。如眼根及眼識。眼根以色爲體。眼識以無色爲體。此識與種子無此異體故。不可說異。既不可說異。何不說一。如此和合雖難分別。而能依是假無體。所依是實有體。假實和合異相難可分別。以無二體故。譬如苦集二谛。苦谛實有果報五陰爲體。集谛是假名。依苦谛得顯。無有別體。假說爲因。五陰雖難分別而非不異。識與種子亦爾。何以故

  論曰。阿梨耶識如此而生

  釋曰。若不異如先熏習未生時。此識但是果報。不能爲他作因。若熏習生時。此識亦應如此而生。與本無異。既無此義故非不異。無此義者

  論曰。熏習生時有功能勝異。說名一切種子

  釋曰。此識先未有功能熏習生。後方有功能故異于前。前識但是果報。不得名一切種子。後識能爲他生因。說名一切種子。前識但生自相續。後識能生自他相續故勝于前。譬如麥種子。于生自芽有功能故。說麥是芽種子。麥若陳久或爲火所損。則失功能。麥相不異。以功能壞故不名種子。此識亦爾。若有生一切法功能。由與功能相應。說名一切種子。此功能若謝無余。但說名果報識。非一切種子。是故非不異

  更互爲因果章第四

  論曰。雲何阿梨耶識與染汙。一時更互爲因

  釋曰。阿梨耶識或爲一切法因。或爲一切法果。一切法于阿梨耶識亦爾。如此義雲何可知。爲顯此義故應說譬

  論曰。譬如燈光與燈炷生及燒然。一時更互爲因

  釋曰。由炷體作依止。能生光焰故。炷是光焰生因。光焰即此生刹那中能燒然炷。光焰即爲炷燒然因。此阿梨耶識與彼一切法。爲共有生因。應知此義。何以故。此因現在住。未壞果生亦可見

  論曰。又如蘆束一時相依持故得住立

  釋曰。如二蘆束。一一刹那中互相依互相持

  論曰。應知本識與能熏習。更互爲因其義亦爾。如識爲染汙法因。染汙法爲識因

  釋曰。此阿梨耶識爲種子生因。若無此識叁業生滅無可依處。如體謝滅功能亦爾。故由此識諸法體生功能亦立。是故本識爲彼生因。彼法亦爾。若彼法無此識起。在現在無有道理。轉後異前。此變異是彼法果

  論曰。何以故

  釋曰。何故不別說余法相對。互爲因果而唯明識與染汙法互爲因果。或是外道或是二乘。作如此問

  論曰。離此二法。異因不可得故

  釋曰。于世間中離分別依他二法。更無余法。阿梨耶識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別性。此二法攝一切法。皆盡叁界唯有識故。是故離此二法。異因不可得。若二法爲共有因是功力。果隨因品類。其品類亦應爾

  因果別不別章第五

  論曰。雲何熏習不異不多種。而能爲有異多種諸法作生因

  釋曰。此難欲難俱有因。則不成難。以執果與因不一時故。若難果報因此可成難。果報因必是有記。果報果必與因不同時

  論曰。譬如多縷結衣。衣無多色。若入染器。後于衣上種種相貌方得顯現

  釋曰。引此譬欲明果報因果。皆得成立。如人欲于衣上作諸相貌。先以縷結衣。此衣當結時相貌無異。入染器後若解先結則有多種相現

  論曰。如此阿梨耶識。種種諸法所熏

  釋曰。阿梨耶識爲善惡不動叁業所熏。如衣被結

  論曰。熏時一性無有多種

  釋曰。熏時自有叁種。一方便時。二正作時。叁作後時。複有叁種。一自作時。二教他作時。叁隨喜作時。種子與阿梨耶識。同無記性離此識無各各異體

  論曰。若生果染器現前。則有不可數種類相貌。于阿梨耶識顯現

  釋曰。若衆緣已具。如衣正入染器。如此種子與本識于現生後叁時。隨一時現前。則有不可數種果報相貌。于此識顯現。是故熏時雖複不異。果報熟時則有無量差別。譬如染衣。若汝意謂果報定以有記爲因。雲何以無記爲因者。此義無異。何以故。彼人于果說因。大乘于果說果

  緣生章第六

  論曰。此緣生于大乘。最微細甚深

  釋曰。欲顯大乘與小乘異。大乘具有叁種緣生。小乘但有二種。大乘第一緣生。于小乘則無。何故大乘有小乘無。此第一緣生最微細甚深故。于余乘不說。凡夫智不能通達故微細。阿羅漢獨覺智不能窮其底故甚深。此緣生有幾種。若廣說有叁種。若略說有二種。何者爲二

  論曰。若略說有二種緣生。一分別自性緣生。二分別愛非愛

  釋曰。由此二名。此二種緣生差別已顯

  論曰。依止阿黎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生

  釋曰。由諸法種子。依阿黎耶識諸法欲生時。外緣若具。依阿梨耶識則更得生。諸法生以阿黎耶識爲通因。是名分別自性。何以故。種種諸法體性生起。分別差別。同以阿黎耶識爲因故。若分別諸法緣生自性。此唯阿黎耶識

  論曰。由分別種種法因緣自性故

  釋曰。遍叁界諸法品類。若分別生起因。唯是一識。若分別諸法性。即是此識。若分別諸法差別。皆從此識生。是故諸法由此識悉同一性。二分別愛非愛者

  論曰。複有十二分緣生。是名分別愛非愛

  釋曰。約叁世。立十二分。爲顯因顯果及顯因果故。離根本八分爲十二分。根本八分不出叁法。謂煩惱業果報。煩惱者。譬如從種子生芽等。從煩惱生煩惱。從煩惱生業果。從煩惱生果報。又如龍在池水恒不竭。煩惱若在生續無窮。又如樹根未拔時至則生。未除煩惱根六道報恒起。業者。譬如米有糠則能生芽。業若有流則能感報。又如烏沙絺。謂芭蕉竹等果熟則死。業若已熟不更生果。又如樹花是生果近因。業亦如此近能生果。果報者。譬如成熟飲食。飲食若已成熟但應受用。不更成熟。果報若熟不更結後果報。若重結果報則不得解脫故。十二緣生不出此叁。此十二分。能分別有二種生身無窮差別。由彼緣生故。何以故。此無明有叁品業緣生。謂福非福不動行。由此行有叁品。是故識等或生隨福行。或生隨非福行。或生隨不動行。此叁品中福及不動是可愛。非福是不可愛。故言分別愛非愛

  論曰。于善惡道分別愛非愛。生種種異因故

  釋曰。善道是愛。惡道是非愛。此善惡道中有無量種差別分別。此差別不出十二緣生。即以十二緣生。爲差別因故。說十二緣生分別愛非愛

  論曰。若人于阿黎耶識。迷第一緣生

  釋曰。迷有叁惑。一無知。二疑知。叁顛倒知。若起此叁惑。則生二種見。或執不平等因。或執無因。執不平等因者

  論曰。或執自性是生死因

  釋曰。僧佉引五義。證立自性是實有。一由別必有總。知有自性。于世間中若是別物決定有總。譬如以一斤金用作镮钏等。镮钏等別有數量。則知金總亦有數量。由見變異別有數量。則知自性總亦有數量。二由末似本。知有自性。譬如一斤白檀分爲多片。片片之中香皆似本。變異別中悉有叁德。謂憂喜闇。則知自性總中亦有叁德。叁由事有能。知有自性譬如鍛師于鍛中有能故能作器。由自性于變異中有體故能作萬物。此能若無依能則不成。四由因果差別。知有自性。譬如土聚爲因。以瓶爲果。如此以自性爲因。變異爲果。五由叁有無分別故。知有自性。若世間壞時十一根壞變爲五大。五大壞變成五唯量。五唯量壞變成我慢。我慢壞變成智。智壞變成自性故。叁有于自性無複分別。若世間起時從自性起智。從智起我慢。乃至從五大起十一根。若無自性壞時。應盡無更起義。若更起無本無次第生義

  論曰。或執宿作

  釋曰。路柯耶[目*氏]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現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現在非因。如世間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被禮遇。一則不爾。故知唯由宿作。不開現在功力

  論曰。或執自在變化

  釋曰。如前所立皆不成因。唯有一因名爲自在。使我等生善惡輪轉生死。後令起厭離求得解脫。自在因論生于智慧。解諸系縛會自在體

  論曰。或執八自在我

  釋曰。如鞞世師那耶修摩執我者。何相何德。智性爲相。八自在爲德。如火以熱爲相。我亦如此。若獨存及雜住。智性無改故。以智性爲相。八自在者。一于細最細。二于大最大。叁遍至。四隨意。五無系屬。六變化。七常無變異。八清淨無憂

  論曰。或執無因

  釋曰。由不了別世間果因一分。以例余果謂皆無因

  論曰。若迷第二緣生。執我作者受者

  釋曰。亦由叁惑故不了別第二緣生。若增減因果及事。是名不了別第二緣生。增因者。除無明等因。立不平等因爲因。減因者。謂行等無因。增果者。謂行等本自有體。後緣無明生。減果者。謂無行等爲無明果。增事者。謂無明等生行等。離唯衆緣和合。有無明等別事。能作行等別事。減事者。執無明等無有功能生行等事。無明等無動無作故。若離此叁處增減。是名分別第二緣生。若不能如此分別。即迷緣生起增益執。謂我執作者受者執。先約本識起我執。後約因果起作者受者執。若我作因名爲作者。若我受報名爲受者

  論曰。譬如衆多生盲人不曾見象

  釋曰。衆多譬一闡提及外道。生盲人譬迷阿黎耶識體性因果。叁種無明。不曾見。譬不能了別。象譬阿黎耶識。生盲人于一期報中不曾見色。一闡提及外道從無始生死來。未曾了別阿黎耶識叁相

  論曰。有人示之令彼觸證

  釋曰。有人譬邪師。示之譬爲說邪法。令彼觸證。譬令彼生不正思惟及偏見

  論曰。有諸盲人。或觸其鼻。或觸其牙。或觸其耳。或觸其腳。或觸其尾。或觸其脊等。有人問之。象爲何相。盲人答雲。象如黎柄。或說如杵。或說如箕。或說如臼。或說如帚。或說如山石。若人不了二種緣生無明生盲。或說自性爲因。或說宿作。或說自在變化。或說八自在我。或說無因。或說作者受者

  釋曰。六觸…

《攝大乘論釋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