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九 ▪第3页
世親菩薩造 /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取相故名爲想。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轉染想蘊。還得如是清淨想蘊。由轉行蘊依故。得現化變易引攝大衆引攝白法自在。應知此中隨其所欲示現所作故名現化。改轉地等令成金等故名變易。如意所樂能引天龍藥叉等衆。應知說名引攝大衆。隨意所樂引諸白法令現在前。應知說名引攝白法。由轉識蘊依故。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忘失法所知境界雖不現前亦能記了。如善習誦書論光明。平等性智者。謂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應知此中究竟清淨。妙觀察智者。謂如藏主如其所欲。隨于何等陀羅尼門叁摩地門作意思惟。即得自在無礙智轉。成所作智者。謂能示現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佛事皆得自在
論曰。複次法身由幾種處。應知依止略由叁處。一由種種佛住依止。此中有二頌
諸佛證得五性喜 皆由等證自界故
離喜都由不證此 故求喜者應等證
由能無量及事成 法味義德俱圓滿
得喜最勝無過失 諸佛見常無盡故
二由種種受用身依止。但爲成熟諸菩薩故。叁由種種變化身依止。多爲成熟聲聞等故
釋曰。應知法身幾法依止。略有叁種。廣說無量。由種種佛住依止者。謂佛安住聖住天住及與梵住故。言種種法身爲此諸住所依。是故說名佛住依止。或謂何用諸佛涅槃。以聲聞等與諸如來解脫等故。爲顯諸佛解脫殊勝說二伽他。諸佛證得五性喜皆由等證自界故者。謂諸如來所得五喜由證法界。離喜都由不證此者。謂聲聞等離五種喜。都由不證此真法界。故求喜者應等證者。是故欲求如此喜者。應須于此勤求正證。第二伽他顯此五喜。由能無量及事成法味義德俱圓滿者。應知此中能無量者依止法身有衆多佛成等正覺。一切功能悉皆平等故能無量。由見如是能無量故深生歡喜。及事成者。謂一如來所作利樂諸有情事。即等一切如來所作。由佛多故事亦無量。是故言及。由見此故深生歡喜。由法味者。由見契經應頌等法有勝滋味。深生歡喜。義德俱圓滿者。謂義圓滿及德圓滿。應知此中隨所思念所有諸事無不具足。名義圓滿。十力無畏不共法等無不具足。名德圓滿。得喜最勝無過失者。此喜超過叁界喜故。名爲最勝。永斷煩惱並習氣故。名無過失。諸佛見常無盡故者。謂諸如來見次前說四種最勝無過失喜。窮生死際常無有盡。至無余依大涅槃界亦無盡故生殊勝喜。是故世尊證得五喜。非聲聞等。由種種受用身依止等者。謂佛法身與受用身爲所依止。何故複須如是依止。但爲成熟諸菩薩故。由若離此已入大地諸菩薩衆應不成熟。由種種變化身依止等者。謂佛法身與變化身爲所依止。何故複須如是依止。多爲成熟聲聞等故。由若離此下劣信解諸聲聞等應不成熟。言多爲者。應知攝取勝解行地諸菩薩衆
論曰。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一由清淨。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二由異熟。謂轉色根得異熟智故。叁由安住。謂轉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故。四由自在。謂轉種種攝受業自在。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五由言說。謂轉一切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故。六由拔濟。謂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故。應知法身由此所說六種佛法之所攝持
釋曰。由是佛法攝持法身。今當顯示。由清淨者。謂由清淨佛法攝持法身。如是法身證得清淨由轉何法。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者。謂轉滅彼阿賴耶識得法身清淨。即法身清淨說名清淨。由異熟者。謂由異熟佛法攝持法身。轉色根者。謂轉眼等色根。得異熟智故者。謂轉彼故得異熟智。由安住者。謂由安住佛法攝持法身。轉欲行等住者。謂轉世間欲行等住。得佛法住。得無量智住故者。謂由此故住種種住。由自在者。謂由自在佛法攝持法身。轉種種攝受業自在等者。謂轉世間殉利務農種種事業自在。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由言說者。謂由言說佛法攝持法身。轉一切見聞覺知言說戲論等者。謂轉世間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于見聞覺知自在。由此證得能令一切有情心喜智自在故。由拔濟者。謂由拔濟佛法攝持法身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等者。謂如世間有王家等逼惱事起。由親友力財寶力等而能拔濟。由轉此故。證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故。由此智力能除一切災橫過失
論曰。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如說佛法身受用身亦爾。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不由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差別轉故。應知變化身如受用身說
釋曰。無量依止差別轉故者。謂受用身無量依止差別而轉。是故但由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依身事別當言有異。此中意樂無差別者。應知皆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業無別者。應知皆同現等正覺般涅槃等種種作業
論曰。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诤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叁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畏。叁不護。叁念住。拔除習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此中有多頌
憐愍諸有情 起和合遠離
常不舍利樂 四意樂歸禮
解脫一切障 牟尼勝世間
智周遍所知 心解脫歸禮
能滅諸有情 一切惑無余
害煩惱有染 常哀愍歸禮
無功用無著 無礙常寂定
于一切問難 能解釋歸禮
于所依能依 所說言及智
能說無礙慧 常善說歸禮
爲彼諸有情 故現知言行
往來及出離 善教者歸禮
諸衆生見尊 皆審知善士
暫見便深信 開導者歸禮
攝受住持舍 現化及變易
等持智自在 隨證得歸禮
方便歸依淨 及大乘出離
于此諸衆生 摧魔者歸禮
能說智及斷 出離能障礙
自他利非余 外道伏歸禮
處衆能伏說 遠離二雜染
無護無忘失 攝禦衆歸禮
遍一切行住 無非圓智事
一切時遍知 實義者歸禮
諸有情利樂 所作不過時
所作常無虛 無忘失歸禮
晝夜常六返 觀一切世間
與大悲相應 利樂意歸禮
由行及由證 由智及由業
于一切二乘 最勝者歸禮
由叁身至得 具相大菩提
一切處他疑 皆能斷歸禮
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複與所余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是故應知諸佛法身無上功德。此中有二頌
尊成實勝義 一切地皆出
至諸衆生上 解脫諸有情
無盡無等德 相應現世間
及衆會可見 非見人天等
釋曰。諸佛法身與此所說四無量等功德相應。複與其余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尊成實勝義者。此顯諸佛法身自性。諸佛皆以成實勝義清淨真如爲自性故。一切地皆出者。此顯其因。修一切地得成佛故。至諸衆生上者。此顯其果。諸有情中此最上故。解脫諸有情者。此顯其業。以能無倒令諸有情得解脫故。無盡無等德相應者。此顯相應。與其無盡無等功德共相應故。現世間可見者。此說變化身。及衆會可見者。此說受用身。非見人天等者。此說自性身。諸人天等皆不能見。此顯佛身叁種差別。說名爲轉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攝大乘論釋》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