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十五 ▪第2页
無著菩薩造 /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雖舍諸法而無所減。雖取諸法而無所增。無取無舍無增無減。是甚深空相。雲何差別相。頌曰
差別有衆多 如彼彼宣說
論曰。即此空性薄伽梵于處處經中顯示多種差別。謂勝義空內空外空如是等今且分別。勝義空以勝義故空無所有故名勝義空。此顯四種義。何者爲四。一離我因義。二離我相義。叁離無因義。四離非自業得義。由六處生時不從我來亦不聚集依止于我。如是名爲離我因義。若執六處以我爲因應無分別五趣別異。又由六處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故離我相。以如是相非我有故。又由有業爲因異熟生起都無作者亦無有情舍續諸蘊。如是名爲離無因義。又由于有分法假立有情相續一類流至現在異熟法上非異相續。是故名爲離非自業得義。複次雲何應知補特伽羅我無所有。若有我者爲即蘊相爲住蘊中爲住余處爲非蘊相。頌曰
唯假過失故 蘊無我過故
我無身過故 叁我不應理
論曰。若所計我即是蘊相應唯是假違。汝自宗故成過失。以即于諸蘊假立我故。若離諸蘊住余處者。我應無蘊。是亦有過。于諸蘊中無有我故。若非蘊相者。所計之我有無身過。無身之我不應理故。是故叁種不應道理。複次若計實我住諸蘊中。是亦不然。何以故。頌曰
如主火明空 形異依他過
無常無業用 非因非有我
論曰。所計實我住諸蘊中。爲如主住舍爲如火在薪。爲如明依燈。爲如虛空處種種物。如是一切皆不應理。何以故。有五種過失故。何者爲五。若如主住舍中者。形段應異舍主與舍形貌異故。若如火在薪者。有依他過。火依薪力不自在故。若如明依燈者。有無常過。隨燈有無明起滅故。又前二種亦有無常過失。不見舍主有常住者。舍雖久住而彼舍主或往余處或死滅故。火隨薪力有無不定無常性故。若如虛空者。應有業用顯然過失。虛空業用顯然可得。謂去來等業無障礙故。我即不爾。故成過失。又所計我與果爲因亦不可得。何以故。無我外物諸種子等與果爲因亦可得故。是故計我住諸蘊中與果爲因。不應道理。亦無所計實我體性。問若唯有蘊無別我者誰見誰聞。乃至誰能了別。答若見聞等即是我體。或是我業。或是我具。執我以爲見聞者等。皆不應理。何以故。頌曰
我唯應是假 譬喻不可得
七喻妄分別 無見者等叁
論曰。若汝執我即是見等。又名見者。乃至了別者。所計之我唯應是假。即于見等法上假立我故。若執見等是業是具。此亦不然。無譬喻故。雖妄分別七種譬喻。然有多過。是故叁種皆不應理。雲何多過。頌曰
若如種無常 作者應成假
如成就神通 應世俗自在
論曰。若汝計我于見聞等業如種于芽者。我應無常。種非常故。若汝計我于見聞業等如陶師于器者。我應是假。何以故。世間現見假名士夫有造器用。不見余故。若汝計我于見等業猶如世間有神通者。能起變化。即應同彼世俗假立及自在過。何以故。離假者外余成神通者所不見故。又複現見成神通者。于變化事隨意自在。我于見等不假異緣。應得自在。複次頌曰
我如地如空 應無常無性
應如二無作 分明業可得
論曰。若汝計我于見等業猶如大地能持萬物者。我應無常。地非常故。若如虛空無障礙故容所作業。我亦如是容見等業者。我應無體。猶如虛空唯色無體是虛空故。又如大地虛空于任持等無動作用。我亦如是于彼見等應無作用。既無作用執見者等。不應道理。又大地虛空任持無障二種功能分明可得。我于見等諸所作業無別可得。故不應理。複次若執見等是我具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頌曰
能燒及能斷 唯火等所作
我于見等具 非如刀火等
論曰。若汝計我執見等具能見能聞乃至了別。如人執火能燒。執刀能斷者。不應道理。何以故。世間現見離能執人。火自能燒刀自能割。見等亦爾。雖無有我亦應自有見等作用。而汝不許故此非喻。又複世間諸蘊共合假想立爲我人衆生執持鐮等能刈能斷無別實我故此非喻。複次頌曰
如光能照用 離光無異體
是故于內外 空無我義成
論曰。現見世間即于光體有能照用。說爲照者。離光體外無別照者。如是眼等有見等用。說爲見者。乃至了別者無別見者等。是故內外諸法等無有我。問若實無我雲何世間有染有淨。答染淨諸法從因緣生不由實我。何以故。頌曰
如世間外物 離我有損益
內雖無實我 染淨義應成
論曰。如世外物雖無有我而有種種災橫順益事業成就。如是內法雖無有我而有種種染淨義成。是故無過。複次若無我者。誰受果報誰能作業誰脫衆苦。頌曰
位思煩惱分 無常變異故
我常無轉易 受作脫應無
論曰。汝所計我于苦樂等位善惡等思。貪等煩惱一切時分常無變異。無變異故受者作者及解脫者。皆不應理。如前已說。雖無實我而有世俗假者叁時變異。受者作者及解脫者。時分差別皆得成就。複次若無我者誰轉誰還。頌曰
法性從緣生 展轉現相續
有因而不住 變異故名轉
如身牙河燈 有種種作用
我常無變異 轉還不應理
論曰。不由有我而有轉還。何以故。現見轉者必有生相。前後相續展轉不斷。恒現在前顯了可見。有因不住而複變異。說名流轉。相續斷絕。說名還滅。猶如身牙河燈有往來等種種作用及有還滅。非汝所計常無變我有流轉用。流轉尚無。何況還滅。複次若唯諸行無有我者。世間現見彼彼有情。若名若想差別應無。頌曰
依我起名想 見二種過失
是故遍一切 實我性都無
論曰。不由名想實我得成。何以故。見二種過失故。若世間人于實我上起佛救等種種名想者。于身等法彼解應無。若于身等起名想者。不應說我有諸作用。所以者何。世間現見起諸言說。謂佛友能見德友能聞等。又見二種過失者。若執我見體性是善。任運現前能生染法。不應道理。若是染汙能證實我。不應道理。又計我者。執取我時爲我能執。爲見能執。若言我執我者。不應世間執我之人有起疑惑。謂爲有爲無爲是何等。何以故。現見我故。若言見執我者。汝今不應說我能取。由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世間無真實我。複次若爾何故于正法中建立名想種種差別。頌曰
爲言說易故 隨順世間故
斷除怖畏故 顯德失二故
論曰。雖無實我而立有情名想別者有四種因。一爲令言說易故。二順世間故。叁令初學者離怖畏故。四爲顯自他功德過失有差別故。複次若無我者。世間不應才見形相率爾便起有情之覺。又亦不應思覺爲先起諸作業。頌曰
率爾覺亂起 世間現可得
覺爲先作業 有十種過失
論曰。率爾生覺非證我因。何以故。錯亂覺心率爾而起現可得故。如于女身起男子覺。于男子身起女人覺。杌起人覺。人起杌覺。又汝計我思覺爲先起諸作業有十種過。何等爲十。頌曰
覺我因功用 自在等各二
有因及無因 當知十種過
論曰。若汝執覺爲因起諸作業。是即非我能起諸業。若我爲因思覺非因。是則應無思覺爲先起諸作業。又若汝執以我爲因能起作業。即應常起一切作業。若我非因是即我無所作。又若汝執有余因法能爲因故起諸作業。即所計我無所造作。若更無因即應常起一切作業。又若汝執由內功用能有所作。此亦如前有二種過失。又若汝執我于作業得自在者。即應常作一切所愛不作不愛。若不自在即非我相。如是已說空相及成立。今當顯示觀空真智所治薩迦耶見差別。頌曰
不審決遍行 增益及無事
于事怖妄見 譬喻五應知
論曰。薩迦耶見當知五種。一不審事見。如于繩見蛇。二遍行見。謂染汙意相應妄有身見。于一切時常隨行故。如于夢中見所受用。所以者何。猶如貧者。于睡夢中自見受用可愛境界。如是愚夫未起真如正覺已來。常起妄計我見隨逐。叁增益事見。猶如希望隨屬他女。四無實事見。猶如小兒見幻化事。五于事怖見。如人怖畏自畫藥叉。如是已說所治差別。今當顯示能治差別。頌曰
無體及遠離 除遣依叁種
對治諸縛想 十六種差別
論曰。依止遍計所執等叁種自體。如其次第立叁種空。一無體空。二遠離空。叁除遣空。又此叁空對治諸縛諸想差別有十六種。諸縛者有十四種相縛粗重縛應知。一根縛。二有情互染縛。叁所依縛。謂依器世間諸根流轉。四于智無智縛。五于境妄境縛。六後有愛縛。七無有愛縛。八執無因不平等因縛。九得上慢縛。十遍計所執自體執縛。十一諸法自體執縛。十二諸法遍智自體執縛。十叁補特伽羅自體執縛。十四補特伽羅遍智執縛。諸想者。謂六種想縛。厭此想故菩薩依空勤修念住令心解脫。雲何名爲六種想縛。謂依身受心法發起內想名初想縛。即依身等發起外想是名第二。即依身等起內外想是名第叁。爲欲度脫十方無量無數有情界故。發起大願修諸念住。此分別想是名第四。于身等境謂有智慧正觀察住。此分別想是名第五。于身等境謂有我人正觀住者。此分別想是名第六。又觀身等後後相成有十一種想縛差別應知。何等十一。謂于身等起隨身等正觀察住。及于染淨二谛第一義中起分別想名初想縛。即于染汙第一義中起有作想。是名第二。即于清淨第一義中起無作想。是名第叁。即于有作第一義中起流轉想。是名第四。即于無作第一義中起于常想。是名第五。即于流轉由苦變異故起于苦想。是名第六。即于常法起無變想。是名第七。即于流轉由生滅住異自相故。及由自相有變異故。起自相想。是名第八。即于有變無變染汙清淨第一義中起能攝受一切法想。是名第九。即于染淨一切法所起染汙清淨我所有想。是名第十。即于染汙清淨諸法起于自體自相之想。是名第十一。菩薩摩诃薩于如是後後相成想縛差別及彼境界。正觀察已依止于空修諸念住令心解脫。若于如是諸妄想縛得解脫時。當知解脫一切想縛
十六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初後空無損盡空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複次于此空境有六種愚無始流轉。何等爲六。頌曰
自性與執著 不開解失念
一切遍一分 愚差別流轉
論曰。自性愚者。謂一切有情無始流轉無智。自體執著愚者。謂諸外道倒見相應所起無智。不開解愚者。謂無聞異生所起無智。失念愚者。謂有聞異生及諸聖者所起無智。一切遍愚者。謂諸異生于衆生空及與法空所起無智。一分愚者。謂聲聞等唯于法空所起無智。雲何證得如是空理。謂由八種智。何等爲八。頌曰
法住求自心 住自心除縛
怖無二染淨 證得真空理
論曰。一法住智。謂依素怛纜等安立法門智。二求自心智。謂于順決擇分位尋自心智。叁住自心智。謂于見道位證真如智。四除心縛智。謂于修道位對治障智。五怖行相應智。謂聖弟子智。怖畏流轉大苦惱故。六無二分別智。謂菩薩智。流轉寂滅過惡功德不分別故。七不善清淨智。謂有學智八善清淨智。謂無學智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顯揚聖教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