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論》下 ▪第2页
堅意菩薩造 / 北涼叁藏法師道泰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如來之身。猶被毀害。況我凡夫薄福德者。汝言逆罪。但是菩薩善權方便。如是逆罪。名雖有五而實有二。破僧害佛。如是等業。世間所無。提婆達多是大賓伽羅菩薩。爲遮衆生起逆罪故。現作二業。墮于地獄。菩薩摩诃薩。隨所應作。以化衆生。乃至現同魔業。令魔波旬以叁玉女。顯現如來無欲之相又雨刀劍。一切鉾矟顯現如來無嗔恚相。亦無貪愛及愚癡相。問曰。天魔來意。欲壞如來正覺之心。汝雲何言欲顯如來無貪嗔耶。答曰。不爲遮斷。何以故。若如來出過魔界。猶爲魔遮者。大梵天王亦出魔界。雲何不遮菩提。是道之妙果。無能奪者。亦無與者。故不可壞。言魔擾亂。凡有二義。何等爲二。一者實有惡業。爲魔所擾。二者爲進新學。令心堅固。爲魔逼試。實是菩薩。真善知識。現作魔來增益功德。譬如道路。以恐畏故。疾度崄難。猶如好牛。以少鞭杖。則得調利。問曰。天魔亦有是菩薩耶。答曰。非但此世界魔是菩薩。十方世界魔王者。多是菩薩。如維摩诘經中所說。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乞手足頭目髓腦。如是言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何以故。若非菩薩者。未堪斯事。譬如香象蹴踏非驢所及。唯諸菩薩乃能行耳。如彼廣說。以是義故當知。菩薩善知衆生種種所行。爲欲顯其功德智慧方便力故。或現作殺殺者。作乞乞者。問曰。若羅睺羅實是菩薩者。雲何複言聲聞阿羅漢耶。答曰。菩薩亦名聲聞。亦名阿羅漢。何以故。令一切衆生。聞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名聲聞。于一切天人阿修羅。應受供故。名爲應供。菩薩摩诃薩。爲化衆生故。現作聲聞阿羅漢。問曰。諸余聲聞。亦是菩薩耶。答曰。諸余聲聞。亦有是菩薩者。如法華經中。舍利弗等五百弟子。悉是菩薩。皆當作佛。一切聲聞。皆是阿鞞跋致菩薩。如不退轉法輪經中廣說。以是故當知。菩薩皆現爲聲聞。問曰。一切聲聞。皆成佛不。答曰。聲聞成佛。此亦無過。問曰。雲何無過。答曰。先斷結障。後斷智障。淨治諸地。向一切智。是以無過。問曰。燒滅結使。如焦谷芽。雲何得佛。答曰。若如汝言。斷滅結使。不得成佛者。汝及一切衆生。皆具諸煩惱。即應是佛。汝意若謂。具煩惱人。非是佛者。離煩惱者。應當得佛。汝言。燒煩惱結。如焦谷芽。而不成佛。亦無是處。我不欲令具煩惱種。生佛法芽。汝癡無智。顛倒解故。謂煩惱爲佛法種。阿羅漢初斷煩惱。後除智障。修菩提道。得成正覺。阿羅漢中。有少斷智障者。有不斷者。有得無诤叁昧者。有不得無诤叁昧者。有得五神通者。有不得五神通者。有得四辯者。有不得四辯者。有得禅出入自在者。有不得禅出入自在者。何以故。不斷一切智障故。問曰。雲何名爲智障。答曰。出世間無明。名爲智障。猶如娑羅留枝本行中說偈
無明有二種 世間出世間
世間無明行 賢聖已遠離
愚癡無妙解 不能如實知
依止此心識 法界諸崄處
未能及本原 雲何決定出
法身證涅槃 唯佛能了知
佛婆伽婆。乃能知其體性智慧。及大悲斷結。是名聲聞所斷智障。聲聞有二種。一者勤修禅定。是鈍根人。二者回向菩提。能斷智障。是利根人。樂行禅者。如寶良經說。猶如水精終不能成摩尼寶珠。聲聞修禅。亦複如是。終不能成菩提果也。此是諸佛境界。非我所知。一乘多乘。今但略舉其義。以明佛教。不相違背。我未能了。譬如長者遠行疲極。現作化城。此經中說。但有一乘。實無有叁。佛亦自說。唯有一乘。更無二叁。問曰。如來以何行得斷結使。而成佛耶。答曰。經中說言。佛告阿難。能修四如意足者。若住一劫。若住多劫。乃盡生死。一切諸經皆同是說。若汝言無煩惱者。我亦如是。若有親愛信歸于我。當爲汝說。問曰。雲何住壽。答曰。阿羅漢無煩惱。與八住菩薩同。善修如意足故。能隨意住世。乃至盡于生死。羅睺羅。賓頭盧等。盡住于世。爲以此身住世。爲更有余身住。若以實身而住世者。則無其義。若變化身住壽多劫。斯有是處。亦如僧祇中說青眼如來等。爲化菩薩故。在光音天。與諸聲聞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住。如彼天中聲聞住壽多劫。當知此界亦有聲聞。能如是住。聲聞無結。能如是住者。當知八地菩薩亦能如是。盡生死住。問曰。佛言。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以是因緣當知菩薩有生耶。雲何得名無生乎。答曰。言有生者。是戲論法。菩薩摩诃薩。以方便力。示現受生。非是真實。如維摩诘語彌勒菩薩言無生可得。雲何如來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過去生。未來生。現在生。若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未來生。未來生未至。現在生。亦無住故。如觀過去未來現在生。皆不可得。是故我說八住菩薩。于第二阿僧祇劫盡有作行。住無作行。如阿羅漢斷結使。而說偈言
從初發意來 方便行諸地
得到第八地 自在盡諸結
順修諸行品第叁
問曰。如向所說。八地菩薩善斷煩惱一切結使。雲何成佛。得一切智。答曰。菩薩摩诃薩。除身諸惡。寂滅結使。離于生死遊戲自在。金剛力士常隨護助。獲得清淨金剛之身。如如來藏經中廣說。得四辯智。淨治第九地。于二千梵中。得自在力。能善說法。爲大法師。能入如來秘密之藏。淨治第十地。得無量無邊禁咒方術。能令一切自在無礙。作摩醯首羅天子。亦爲一切世間依止。問曰。所言摩醯首羅者。爲同世間摩醯更有異耶。答曰。是淨居自在。非世間自在。汝言摩醯首羅者。名字雖同。而人非一。有淨居摩醯首羅。有毗舍阇摩醯首羅。其淨居者。如是菩薩鄰于佛地猶如羅縠障。于一刹那頃。十方世界微塵數法悉能了知。能以口吹十方世界皆大震動。又以一身遍一切佛國。亦如皇太子初受職時。以己業力故。大寶蓮華自然化出。受一切種智位。坐寶蓮華王座。有無量菩薩。亦坐蓮花上而自圍繞。坐寶蓮花已。十方世界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薩受灌頂位。如轉輪聖王長子受王位時。受灌頂已。即于彼座。斷除智境微細之障。得首楞嚴叁昧。毗楞嚴叁昧。法華叁昧。得一切實法決定叁昧。不可思議解脫叁昧。甚深無畏海水叁昧。微妙清淨離垢叁昧。諸法平等無言說叁昧。乃至金剛叁昧。得如是諸叁昧已。悉無障礙。一切行滿足。覺一切智境。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正覺已。得如來十力。得四辯智十八不共法。能遍至一切佛國。得一切諸佛不壞法身。遍滿一切法界。一切身口意業相。皆悉除滅。得無爲寂滅處。登如來地。有二因緣。一于一切世間顯現色身。悉以本願無作業力。二以衆生分別想異。是故能作種種色像。皆悉應之。是名如來無礙法身。問曰。如經中說。從初出家。能住佛法。名爲法身。答曰。此事不然。汝若以是名爲法身。唯法無佛。則無叁歸。若欲令具叁歸依者。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在淨居天。成于正覺。自在應化名爲法身。具足叁寶。問曰。若以如是名法身者。虛诳無實。何以故。如來具足功德舍兜率天。降閻浮提生于王宮。于後邊身。得成菩提。雲何而言于淨居天。得成佛道名爲法身耶。答曰。非閻浮提成佛。十地功德非欲界法。況于閻浮提得成正覺。我先不言。八住菩薩。盡一切結漏。能作千世界梵王。九住菩薩。作二千世界梵王。十住菩薩。作叁千大千世界梵王。以誓願力故。生淨居天。斯有是處。于閻浮提。實身成佛者。則非其義。以是義故。當知淨居天成佛。非閻浮提乎。問曰。假使生于閻浮提。得成佛者。亦能于叁千大千世界。而得自在。答曰。此事不然。何以故。福德果報。決定有處。汝不知故。而作是說。若釋迦牟尼佛生閻浮提。于叁千大千世界。得自在者。于一切十方世界。亦應自在。問曰。縱令十方皆使自在。複有何過。答曰。若爾者但是一佛世界。十方諸佛。則無依果。複次如諸經說。皆謂釋迦如來王領叁千大千世界。不言乃至十方世界。若如汝語則無因果。如經中說。諸佛出世。國土衆生。皆是依報。各有齊限。是故當知。在淨居天。成于正覺。領叁千大千世界。非閻浮提。問曰。若佛非閻浮提成正覺者。如來四塔。則無利益。答曰我先不已說耶。若以結使因緣受身則無成道無屍波羅蜜。若無屍波羅蜜。則無諸波羅蜜。若無諸波羅蜜。則無佛。若無佛。則無四塔。問曰汝之所說。皆非義理。何以故。一切諸部論師皆說。一切諸佛皆從閻浮提出。而釋迦如來生于林彌尼園。在伽耶城。坐于道場。成等正覺。于波羅[木*柰]。而轉法輪。拘屍那城。入般涅槃。是故汝言非也。答曰。此事不然。何以故。我意不欲令諸如來。于此而出在首陀會天。而成正覺。若首陀會成正覺者。則無王宮生。亦無出家亦無成道。何以故。若爾如來便無親族。亦無生處。亦無有滅。如法華經。智照經。如來出生經。皆廣說。如來不生不滅。迦葉亦自說言。我依一切種智出家。當知此義。即是示現如來不生于金棺內。而出其腳。迦葉致禮。則明如來不滅。是故當知。如來法身不生不滅。問曰。如來都無少生滅耶。答曰。我今依理正說如來實無生滅非爲虛妄。如來但以方便示現生滅。皆是不可思議。爲化衆生故。如佛于修賴經中說。我于娑婆世界。若以實身現者。則無一人而受我化。是故此處最爲甚深。亦是秘密。亦名顯現皆爲下根衆生智慧微淺。不能得知甚深之法。是故方便爲現斯事。以偈頌曰
大乘甚深廣 顯現易可說
鈍智心狹劣 聞則懷驚疑
真是佛子者 能知其甚深
今乃真實說 但爲求佛者
成就于二乘 人天諸利根
受福乘此乘 是名大乘道
大乘能出生 聲聞緣覺道
若遮大乘者 雲何得諸果
猶如諸字本 離本則無字
若離摩诃衍 亦無一切乘
鈍根少智者 不信于大乘
以不能信故 則無一切乘
自利而兼他 是名無上乘
是故當親近 乃至成佛道
是義甚深。難可顯現不應處處而爲人說。問曰。雖不得一切處說。應爲能解者說。若發大心增長智慧。應爲是人具足分別如前所說。答曰。有四不思議。所謂佛不思議。禅定不思議。龍神不思議。業…
《入大乘論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