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本起經》上 ▪第2页
後漢西域叁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爲妻。迦夷衛者。叁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過去來今諸佛。皆生此地
菩薩降身品第二
于是能仁菩薩。化乘白象。來就母胎。用四月八日。夫人沐浴。塗香著新衣畢。小如安身。夢見空中有乘白象。光明悉照天下。彈琴鼓樂。弦歌之聲。散花燒香。來詣我上。忽然不現。夫人驚寤。王即問曰。何故驚動。夫人言。向于夢中。見乘白象者。空中飛來。彈琴鼓樂。散花燒香。來在我上。忽不複現。是以驚覺。王意恐懼心爲不樂。便召相師隨若耶。占其所夢。相師言。此夢者。是王福慶。聖神降胎。故有是夢。生子處家。當爲轉輪飛行皇帝。出家學道。當得作佛。度脫十方。王意歡喜。于是夫人。身意和雅。而說偈言
今我所懷胎 必是摩诃薩
淫邪嫉恚止 身心清淨安
心常樂布施 持戒忍精進
定意入叁昧 智能廣度人
觀察大王身 敬如父以兄
瞻愍人民類 亦如己赤子
疾病醫藥療 饑寒施衣食
憐貧敬尊老 樂令生老滅
諸在獄閉系 毒苦愁怖惱
願王加大慈 一時赦罪過
今我不欲聞 世俗音樂聲
志趣山林宴 清淨寂默定
于是粟散諸小國王。聞大王夫人有娠。皆來朝賀。各以金銀珍寶衣被花香。敬心奉貢稱吉。無量夫人。舉手攘之。不欲勞煩。自夫人懷妊。天獻衆味。補益精氣。自然飽滿。不複飨王廚。十月已滿。太子身成。到四月七日。夫人出遊。過流民樹下。衆花開化。明星出時。夫人攀樹枝。便從右脅生墮地。行七步。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爲尊。叁界皆苦。吾當安之。應時天地大動。叁千大千剎土。莫不大明。釋梵四王。與其官屬諸龍鬼神閱叉揵陀羅阿須倫。皆來侍衛。有龍王兄弟。一名迦羅。二名郁迦羅。左雨溫水。右雨冷泉。釋梵摩持天衣裹之。天雨花香。彈琴鼓樂。熏香燒香。搗香澤香。虛空側塞。夫人抱太子。乘交龍車。幢幡伎樂。導從還宮。王聞太子生。心懷喜躍。即與大衆百官群臣梵志居士長者相師。俱出往迎。王馬足觸地。五百伏藏。一時發出。海行興利。于時集至梵志相師。普稱萬歲。即名太子。號爲悉達(漢言財吉)。王見釋梵四王諸天龍神彌滿空中。敬心肅然。不識下馬禮太子。時未至城門。路側神廟一國所宗。梵志相師鹹言。宜將太子禮拜神像。即抱入廟。諸神形像。皆悉顛覆。梵志相師。一切大衆。皆言。太子實神實妙。威德感化。天神歸命。鹹稱太子。號天中天
于是還宮。天降瑞應。叁十有二。一者地爲大動。坵墟皆平。二者道巷自淨。臭處更香。叁者國界枯樹。皆生花葉。四者苑園自然生奇甘果。五者陸地生蓮花。大如車輪。六者地中伏藏。悉自發出。七者中藏寶物。開現精明。八者箧笥衣被。被在柁架。九者衆川萬流。停住澄清。十者風霁雲除。空中清明。十一者天爲四面。細雨澤香。十二者明月神珠懸于殿堂。十叁者空中火燭。爲不複用。十四者日月星辰。皆住不行。十五沸星下現。侍太子生。十六天梵寶蓋。彌覆宮上。十七八方之神。奉寶來獻。十八天百味飯。自然在前。十九寶甕萬口。懸盛甘露。二十天神牽七寶。交露車至。二十一五百白象子。自然羅在殿前。二十二五百白師子子。從雪山出。羅住城門。二十叁天諸婇女。現伎女肩上。二十四諸龍王女繞宮而住。二十五天萬玉女。把孔雀拂現宮牆上。二十六天諸婇女持金瓶盛香汁。列住空中侍。二十七天樂皆下。同時俱作。二十八地獄皆休毒痛不行。二十九毒蟲隱伏。吉鳥翔鳴。叁十漁獵怨惡。一時慈心。叁十一境內孕婦。生者悉男。聾盲喑啞。癃殘百疾。皆悉除愈。叁十二樹神人現。低首禮侍。當此之時。十六大國。莫不雅奇。歎未曾有
于是香山有道士名阿夷。中夜覺天地大動觀見光明晖赫非常。山中有花。名優昙缽。花中自然生師子王墮地。便行七步。舉頭而吼。面四十裏。其中飛鳥走獸蜎飛蚑行蠕動之類。莫不懾伏。阿夷念言。世間有佛。應現此瑞。今世五濁盛惡。何故有此吉祥瑞應。天曉飛到迦維衛國。未及國城。四十裏外。忽然落地。心甚驚喜。此必有佛。于我無疑。步詣宮門。門監白王。阿夷在門。王愕然曰。阿夷常飛。今者何故在門求通。王即出禮拜迎澡洗沐浴。施新衣服。問訊。今日臨顧勞屈尊聖。阿夷答言。聞大王夫人生太子故來瞻省。敕其內人。抱太子出。侍女白言。太子疲懈。始得安眠。阿夷喜悅。便說偈言
大雄常自覺 覺諸不覺者
曆劫無睡臥 豈當眠寐乎
于是侍女。抱太子出。欲以太子向阿夷禮。阿夷便驚起。前禮太子足。國王及群臣。見國師阿夷敬禮太子。心便悚然。益知至尊。即頭面禮太子足。阿夷猛力。回伏百壯士。方抱太子。筋骨委震。見奇相叁十二八十種好。身如金剛。殊妙難量。悉如秘谶。必當成佛。于我無疑。淚下哽咽。悲不能言。時王惶怖請問。太子有不祥乎。吉凶願告。幸勿有難。阿夷自抑製。即便說偈言
今生大聖人 除世諸災患
傷我自無福 七日當命終
不見神變化 說法雨世間
今與太子別 是故自悲泣
太子舉手言 五道十方人
吾當盡教化 皆令得其所
本我意所願 當度薩和薩
一人不得道 吾不入泥洹
于是阿夷。喜重禮太子足。白淨王怖止歡喜。而說偈言
太子有何相 當何治于世
願爲一一說 諸相有何福
時阿夷以偈答王言
今觀太子身 金色堅固志
無上金剛杵 舂破淫欲山
大人相滿具 足下安平趾
居國常平治 出家等正覺
手足輪相現 其好有千輻
是故轉法輪 得佛叁界尊
鹿腨而龍髀 隱相陰馬藏
觀者無有厭 是故法清淨
纖長手臂指 軟掌鞔中裏
是故法久長 千歲在世教
皮毛柔軟細 右旋不受塵
金色鈎鎖骨 是故伏外道
方身師子臆 旋轉不阿曲
平住手過膝 是故一切禮
身有七處滿 千子力當敵
菩薩宿作行 是故無怨惡
口含四十齒 方白而齊平
甘露法率衆 是故有七寶
頰車如師子 四牙萬字現
佛德現天下 是故豐叁世
味味次第味 所食識其味
是以設法味 施與于一切
廣舌如蓮華 出口覆其面
是故種種音 受者如甘露
語聲哀鸾音 誦經過梵天
是故說法時 身安意得定
眼相绀青色 世世慈心觀
是故天人類 視佛無有厭
頂特生肉髻 發色绀琉璃
欲度一切故 是以法隆盛
面光如滿月 色像花初開
是以眉間毫 白淨如明珠
于是王深知其能相。爲起四時殿。春秋冬夏。各自異處。于其殿前。列種甘果樹。樹間七寶浴池。池中奇花。色色各異。譬如天花。水類之鳥。數十百種。宮城牢固。七寶樓觀懸鈴幡幢。門戶開閉。聲聞四十裏。選五百妓女。擇取溫雅禮儀備者。供養娛樂。育養太子。太子生日。國中八萬四千長者。生子悉男。八萬四千廄。馬生駒。其一特異。毛色絕白。髦[肆-聿+葛]貫珠。以是之故。名爲骞特。廄生白象。八萬四千。其一白象。七肢平跱。髦尾貫珠。口有六牙。是故名爲白象之寶。白馬給乘奴名車匿。太子生七日。其母命終。以懷天師功德大故。生忉利天。封受自然。太子在宮。不樂愦鬧。志思閑燕。王問侍女。太子樂乎。侍女白言。供養伎樂。不失時節。觀省太子。不以歡樂。王用愁憂。即召群臣。阿夷相言。必成佛道。以何方便。使太子留令無道志。有一臣言。唯教書疏。用系志意。即與其仆五百人俱。共詣師門。師聞太子至。即出拜迎。太子問言。此爲何人臣言。是國教書師也。太子問言。閻浮提書凡有六十四種。即數書名。今用何書。以相教示。梵志惶怖。答太子言。六十四種。己所未聞。唯持二書。以教人民。實時歸命。願赦不及
試藝品第叁
于是太子。與諸官屬。即回還宮至年十七。妙才益顯。晝夜憂思。未曾歡樂。常念出家。王問其仆。太子雲何。其仆答言。太子日日憂悴。未嘗歡樂。王複愁憂。召諸群臣。太子憂思。今當如何。有一臣言。令習兵馬。或言。當習手搏射禦。或言。當令案行國界。使觀施爲散諸意思。有一臣言。太子已大。宜當娶妻以回其志。王爲太子。采擇名女無可意者。有小國王。名須波佛(漢言善覺)。有女名裘夷。端正皎潔天下少雙八國諸王。皆爲子求。悉不與之。白淨王聞即召善覺。而告之曰。吾爲太子。娉取卿女。善覺答言。今女有母及諸群臣國師梵志當蔔所宜。別自啓白。善覺歸國。愁憂不樂。絕不飲食。女即問王體力不安。何故不樂。父言。坐汝令吾憂耳。女言。雲何爲我父言聞諸國王來求索汝。吾皆不許。今白淨王。爲太子求汝。若不許者。恐見誅罰。適欲與者。諸國怨結。以是之故。令吾憂戚。女言。願父安意。此事易耳。我卻七日。自處出門。善覺聽之。表白淨王。女即七日。自出求處國中勇武技術最勝者。爾乃爲之。白淨王念。太子處宮。未曾所習。今欲試藝。當如何乎。至其時日。裘夷從五百侍女。詣國門上。諸國術士。普皆雲集。觀最妙技禮樂備者。我乃應之。王敕群臣。當出戲場觀諸技術。王語優陀。汝告太子。爲爾娶妻。當現奇藝。優陀受教往告太子。王爲娶妻。令試禮樂。宜就戲場。太子即與優陀難陀調達阿難等五百人。執持禮樂射藝之具。當出城門。安置一象。當其城門。決有力者。調達先出。見象塞門。扠之一拳。應持即死。難陀尋至。牽著道側。太子後來。問其仆曰。誰抂殺象。答言。調達殺之。誰複移者。答言。難陀。菩薩慈仁。徐前按象。舉擲城外。象即還稣更生如故。調達到場。撲衆力士。莫能當者。諸名勇力。皆爲摧辱。王問其仆。誰爲勝者。答言。調達。王告難陀。汝與調達二人相撲。難陀受教即撲。調達頓躃悶絕。以水灌之。有頃乃稣。王複問言。誰爲勝者。其仆答言。難陀得勝。王告難陀。與太子決。難陀白王。兄如須彌。難陀如芥子。實非其類。拜謝而退。複以射決。先安鐵鼓。十裏置一。至于七鼓。諸名射者。其箭力勢。不及一鼓。調達放發。徹一中二。難陀徹二。箭貫叁鼓。其余藝士。無能及者。太子前射。挽弓皆折。無可手者。告其仆曰。吾先祖有弓。今在天廟。汝取持來。即往取弓。二人乃勝。令與衆人無能舉者。太子張弓。弓聲如雷。傳與大衆莫能引者。太子攬牽彈弓之聲。聞四十裏。彎弓放箭。徹過七鼓。再發穿鼓入地。泉水湧出。叁發貫鼓著鐵圍山。一切衆會歎未曾有。諸來決藝。悉皆受折慚辱而去。複有力人王。最于後來。壯健非常。勇猛絕世。謂調達難陀。爲不足擊。當與太子共決技耳。被辱去者。審呼能報踴躍歡喜。語力人王。卿之雄傑世無當者。決力取勝。必自如意。皆隨從還。觀與太子決于勝負。調達難陀。奮其威武。便前欲擊。太子止言。此非爲人大力魔王耳。卿不能製。必受其辱。吾自當之。父王聞此。念太子幼。深爲愁怖。諸來觀者。謂勝太子。時力人王。蹋地勇起。奮臂舉手。前撮太子。太子應時。接撲著地。地爲大動。衆會重辱。散去忽滅。太子殊勝。椎鍾擊鼓。彈琴歌頌。騎乘還宮。優陀語善覺言。太子技藝。事事殊特。卿女裘夷。今爲所在。善覺答言。從五百侍女在城門上。優陀白太子言。宜現奇特。太子脫身珠璎。欲遙擲之。優陀言。衆女大多。今擲與誰。太子言。珠璎著頸則是其人。尋便擲珠即著裘夷。一切衆女。皆稱妙哉。甚爲奇特世之希有。于是善覺。嚴辦送女。詣太子宮。衆伎侍從。凡二萬人。晝夜娛樂。絕世之音。太子志意。不以爲歡。常欲棄舍。靜修道業。濟度衆生。王問其仆。太子迎妃以來。意志雲何。仆答王言。憂思不樂。身體羸瘦。轉不如前。王心愁憂。即召群臣。太子不悅。當如之何。諸臣議言。宜複娉娶增其伎樂。傥能回志。樂于世間。即複爲娉妙女。一名衆稱味。二名常樂意。其一夫人者。二萬婇女。叁夫人者。凡有六萬婇女。端正妙好。天女無異。王問裘夷。太子今有六萬婇女。伎樂供養。太子甯樂乎。答言。太子夙夜專精志道。不思欲樂。王聞憂慘。召諸群臣。複共議言。今供太子。盡世珍奇。而故專志未曾歡樂。必如阿夷言乎。諸臣答言。六萬婇女。極世之樂。不以爲歡。宜使出遊觀于治政。以散道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修行本起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