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實論》

「論集部」經文1646卷32頁碼:P0239
姚秦 鸠摩羅什譯

  《成實論》二 ▪第4页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無顛倒。又汝言見不審者。是事不然。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實無也。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者。七覺法異。無貪亦異。雲何爲一。又汝言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妄解名虛妄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真實慧者。無常觀也。又汝言夢中見實者。是事不然。如夢墮舍而實不墮。是故有知無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無相品第二十

  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應當是有。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是人說凡夫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爲法亦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界入所攝法非是有相。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有所得。名爲有相。答曰。此亦非有相。是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又有經說應依于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色等諸塵不可得。後當廣說。此無相不壞。有所得相雲何可立。問曰。有與法合故名爲有。答曰。有後當破。又有中無有。雲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以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以世谛故有。非第一義。問曰。若以世谛有者。今還以世谛故。說過去未來爲有爲無。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現在則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複次若法無作則無自相。若過去火不能燒者不名爲火。識亦如是。若在過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複次若無因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無因可有。是故不然。複次凡所有法皆衆緣生。如有地有種水等因緣則牙等生。有紙筆人功則字得成。二法等合則有識生。未來世中牙字識等因緣未會。雲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複次若未來法有。是則爲常。以從未來至現在故。如從舍至舍則無無常。是事不可。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是故不應分別去來法也。複次若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爾。而實不然。是故知無去來法也。又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礙。而實不然。是故無也。複次若瓶等物未來有者。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未來有。又佛說有爲法叁相可得。生滅住異。生者若法先無今現有作。滅者作已還無。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是叁有爲相皆在現在。非過去未來

  二世有品第二十一

  問曰。實有過去未來。所以者何。若法是有。此中生心。如現在法及無爲法。又佛說色相。亦說過去及未來色。又說凡所有色。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過去未來現在。總名色陰。又說過去未來色尚無常。何況現在。無常是有爲相。是故應說有。又現見從智生智。以修習故。如從稻生稻。是故應有過去。若無過去果則無因。又經中說。若過去事實而有益。佛則說之。又說應觀過去未來一切無我。又緣未來意識。依過去意。若無過去識何所依。又知過去業有未來果。是名正見。又佛十力知去來諸業。又佛自說。若無過去所作罪業。是人終不墮諸惡道。又學人若在有漏心中。則不應有信等諸無漏根。又諸聖人不應決定記未來事。又若無去來則人不應憶念五塵。所以者何。意識不知現五塵故。又說十八意行皆緣過去。又若無去來則阿羅漢不應自稱我得禅定。以在定中無言說故。又四念處中。不應得觀內心內受。所以者何。現在不得觀過去故。又亦不應修四正勤。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無惡法故。余叁亦爾。又若無去來。則無有佛。又亦不應有修戒久近。是故不然

  二世無品第二十二

  答曰。過去未來無。汝雖說有法中生心。是先已答。無法亦能生心。又汝說色相色數色可相者。是事不然。過去未來不應是色。無惱壞故。亦不可說無常相也。但佛隨衆生妄想分別故說其名。又汝言智生智者。因與果作因緣已滅。如種與牙作因已滅。佛亦說是事生故是事生。又汝言實而有益佛則說者。佛說是事本現在時。不言猶有。若說過去滅盡則知無有。又汝言觀無我者。以衆生于去來法計有我故。佛如是說。又汝言是正見者。以此身起業。此業與果作因已滅。複後還自受故說有果。于佛法中若有若無皆方便說。爲示罪福業因緣故。非第一義。如以因緣說有衆生。去來亦爾。依過去意者。是方便依。不如人依壁等。亦明心生不依于神。因先心故後心得生。業力亦爾。佛知是業雖滅而能與果作因。不言定知如字在紙。罪業亦爾。以此身造業是業雖滅果報不失。又汝言不應有諸無漏根者。若學人得無漏根已得在現在。雖過去滅未來未至。以成就故不得言無。又汝言聖人不應記未來者。聖智力爾。雖未有法而能玄記。如過去法雖已滅盡念力能知。又汝言不應念五塵者。是凡夫人癡故妄念先取定相。後雖滅盡猶生憶念。憶法應爾。非如兔角等。十八意行亦複如是。現在取色。雖滅過去亦隨憶念。又汝言不應自稱我得禅定者。是定得在現在憶念力故自言我得。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非今猶在。又汝言不應修習四正勤者。防未來世惡法因緣。亦起未來善法因緣。又汝言則無佛者。佛寂滅相。雖現于世不攝有無。況滅度耶。衆生歸命。亦如世人祠祀父母。又汝言亦不應有修戒久近者。不以時故。戒有差別。所以者何。時法無實。但以諸法和合生滅故名有時。是故汝所說因是皆不然

  一切有無品第二十叁

  論者言。有人說一切法有。或說一切法無。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無。答曰。有者佛說十二入名爲一切。是一切有地等諸陀羅骠。數等諸求那。舉下等諸業。總相別相和合等法。及波居帝本性等。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無。又經中佛說。虛空無轍迹。外道無沙門。凡夫樂戲論。如來則無有。又隨所受法亦名爲有。如陀羅骠等六事是優樓佉有。二十五谛是僧佉有。十六種義是那耶修摩有。又若有道理能成辦事亦名爲有。如十二入。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說一切有一切無。非第一義。所以者何。若決定有即墮常邊。若決定無則墮斷邊。離此二邊名聖中道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成實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