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因果經》一 ▪第2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善慧比丘。于彼命終。即便上生。爲四天王。以叁乘法。化諸天衆。盡彼天壽。下生人間。爲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七寶具足。一金輪寶。二白象寶。叁绀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主藏臣寶。七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能伏怨敵。以正法治。無諸憂惱。常以十善。化諸人民。于此壽終。生忉利天。爲彼天主。壽終下生。爲轉輪聖王。終其壽命。乃至生于第七梵天。上爲天王。下爲聖主。各叁十六反。其間或爲仙人。或爲外道六師。或爲婆羅門。或爲小王。如是變現。不可稱數
爾時善慧菩薩。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近一切種智。生兜率天。名聖善白。爲諸天主。說于一生補處之行。亦于十方國土。現種種身。爲諸衆生。隨應說法。期運將至。當下作佛。即觀五事。一者觀諸衆生熟與未熟。二者觀時至與未至。叁者觀諸國土何國處中。四者觀諸種族何族貴盛。五者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爲父母。觀五事已。即自思惟。今諸衆生。皆是我初發心以來所成熟者。堪能受于清淨妙法。于此叁千大千世界。此閻浮提迦毗羅旆兜國。最爲處中。諸族種姓釋迦第一甘蔗苗裔聖王之後。觀白淨王過去因緣。夫妻真正。堪爲父母又觀摩耶夫人。壽命修短。懷抱太子。滿足十月。太子便生。生七日已。其母命終。既作此觀。又自思惟。我今若便即下生者。不能廣利諸天人衆。仍于天宮。現五種相。令諸天子。皆悉覺知菩薩期運應下作佛。一者菩薩眼現瞬動。二者頭上花萎。叁者衣受塵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時諸天衆。忽見菩薩有此異相。心大驚怖。身諸毛孔。血流如雨。自相謂言。菩薩不久。舍于我等。爾時菩薩。又現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叁千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動。須彌海水。諸天宮殿。皆悉震搖。叁者諸魔宮宅。隱蔽不現。四者日月星辰。無複光明。五者天龍八部。身皆震動。不能自禁。是時兜率諸天。見菩薩身。已有五相。又複睹外五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薩所。頭面禮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見此諸相。舉身震動。不能自安。唯願爲我釋此因緣。菩薩即便答諸天言。善男子當知。諸行皆悉無常。我今不久。舍此天宮。生閻浮提于時諸天。聞此語已。悲號涕泣。心大憂惱。舉身血現。如波羅奢花。或有不複樂于本座。或有棄其莊嚴之具。或有宛轉迷悶于地。或有深歎無常苦者。爾時有一天子即說偈言
菩薩在于此 開我等法眼
今者遠我去 如盲離導師
又如欲渡水 忽然失橋船
亦似嬰孩兒 喪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 失所歸依處
方漂生死流 了無有出緣
我等于長夜 爲癡箭所射
既失大醫王 誰當救我者
滯臥無明床 長沒愛欲海
永絕尊者訓 未見超出期
爾時菩薩。見諸天子悲泣懊惱。又複聞說戀慕之偈。即以慈音而告之曰。善男子。凡人受生無不死者。恩愛合會。必有別離。上至阿迦膩咤天。下至阿鼻地獄。其中一切諸衆生等。無有不爲無常大火之所煎炙。是故汝等。不應于我獨生戀慕。我今與汝。皆悉未離生死熾火。乃至一切貧富貴賤。皆不免脫。于是菩薩。即說偈言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爾時菩薩。語天子言。此偈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共說。諸行性相法皆如是。汝等今者勿生憂惱。我于生死無量劫來。今者唯有此一生在。不久當得離于諸行。汝等當知。今是度脫衆生之時。我應下生閻浮提中。迦毗羅旆兜國。甘蔗苗裔。釋姓種族。白淨王家。我生于彼。遠離父母。棄舍妻子及轉輪王位。出家學道。勤修苦行。降伏魔怨。成一切種智。轉于法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所不能轉。亦依過去諸佛所行法式。廣利一切諸天人衆。建大法幢。傾倒魔幢。竭煩惱海。淨八正路。以諸法印。印衆生心。設大法會。請諸天人。汝等爾時亦當皆同在于此會。餐受法食。以是因緣。不應憂惱。爾時菩薩。以偈頌曰
我于此不久 當下閻浮提
迦毗羅旆兜 白淨王宮生
辭父母親屬 舍轉輪王位
出家行學道 成一切種智
建立正法幢 能竭煩惱海
閉塞惡趣門 淨開八正道
廣利諸天人 其數不可計
以是因緣故 不應生憂惱
爾時菩薩。舉身毛孔。皆放光明。諸天子等。聞菩薩言。又複見身出大光明。歡喜踴躍。離諸憂苦。各心念言。菩薩不久。當成正覺。爾時菩薩。觀降胎時至。即乘六牙白象。發兜率宮。無量諸天。作諸伎樂。燒衆名香。散天妙花。隨從菩薩。滿虛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時。降神母胎。于時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虛而來。從右脅入。影現于外如處琉璃。夫人體安快樂。如服甘露。顧見自身。如日月照。心大歡喜。踴躍無量。見此相已。豁然而覺。生希有心。即便往至白淨王所。而白王言。我于向者。眠寤之際。其狀如夢。見諸瑞相。極爲奇特。王即答言。我向亦見有大光明。又複覺汝顔貌異常。汝可爲說所見瑞相。夫人即便具說上事。以偈頌曰
見有乘白象 皎淨如日月
釋梵諸天衆 皆悉執寶幢
燒香散天花 並作衆伎樂
充滿虛空中 圍繞而來下
來入我右脅 猶如處琉璃
今以現大王 此爲何瑞相
爾時白淨王。見摩耶夫人諸瑞相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便遣請善相婆羅門。以妙香花種種飲食。而供養之。供養畢已。示夫人右脅並說瑞相。白婆羅門言。願爲占之。有何等異。時婆羅門。即占之曰。大王夫人所懷太子。諸善妙相。不可具說。今當爲王略言之耳。大王當知。今此夫人胎中之子。必能光顯釋迦種族。降胎之時。放大光明。諸天釋梵。執侍圍繞。此相必是正覺之瑞。若不出家。爲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七寶自至。千子具足。時王聞此婆羅門言。深自慶幸。踴躍無量。即以金銀雜寶象馬車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給此婆羅門。時摩耶夫人。以其婇女。並及珍寶。亦以奉施。自從菩薩處胎以來。摩耶夫人。日更修行六波羅蜜。天獻飲食。自然而至。不複樂于人間之味。叁千大千世界。常皆大明。其界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亦皆朗然。其中衆生各得相見。共相謂言。此中雲何忽生衆生。菩薩降胎之時。叁千大千世界十八相動。清涼香風起于四方。諸抱疾者皆悉除愈。貪欲瞋癡亦皆休息
爾時兜率天宮。有一天子。作是念言。菩薩已生白淨王宮。我亦當複下生人間。菩薩成佛。我得在先爲其眷屬。供養聽法。作此念已。即便下生王舍城中。明月種姓。旃陀羅。及多王家。複有天子。生舍衛國王家。複有天子。生偷羅厥叉國王家。複有天子。生犢子國王家。複有天子。生跋羅國王家。複有天子。生盧羅國王家。複有天子。生德叉屍羅國王家。複有天子。生拘羅婆國王家。複有天子。生婆羅門家。複有天子。生長者居士毗舍首陀羅家。複有五百天子。生釋種姓家。有如是等諸天子衆。其數凡有九十九億。下生人間。又從他化自在天。乃至四天王所下生者。不可稱計。複有色界天王。與其眷屬亦皆下生。而作仙人。菩薩在胎。行住坐臥。無所妨礙。又不令母有諸苦患。菩薩晨朝于母胎中。爲色界諸天。說種種法。至日中時。爲欲界諸天。亦說諸法于日晡時。又複爲諸鬼神說法。于夜叁時。亦複如是成熟利益無量衆生。菩薩在胎。夫人婇女。有來禮拜而供養者。或複有來作是願言。當令得成轉輪聖王。菩薩聞已。心不喜樂。或複有來作是願言。當令得成一切種智。菩薩聞已。心大歡喜。菩薩處胎。垂滿十月。身諸支節及以相好。皆悉具足。亦使其母諸根寂定。樂處園林。不喜愦鬧。時白淨王。心自思惟。夫人懷妊。日月將滿。而不見其有生産相。作此念時。會遇夫人遣信白王。我今欲出園林遊觀。時王聞此益懷歡喜。即敕于外。令淨掃灑藍毗尼園。更使栽植諸妙花果。流泉浴池。悉令清潔。欄楯階陛。皆以七寶而爲莊嚴。翡翠鴛鴦。鸾鳳凰鹥。異類衆鳥。鳴集其中。懸缯幡蓋。散花燒香。作諸伎樂。猶如帝釋歡喜之園。又敕中間所經行處。皆令嚴淨。種種莊嚴。又敕嚴辦十萬七寶車辇。一一車辇。雕玩殊絕。又複敕外。嚴辦四軍。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又複選取後宮婇女。容顔端正。不老不少。氣性調和。聰慧明了。其數凡有八萬四千。以用給侍摩耶夫人。又複擇取八萬四千端正童女。著妙璎珞嚴身之具。赍持香花。先往住彼藍毗尼園。王又敕諸群臣百官。夫人去者。皆悉侍從。于是夫人。即升寶輿。與諸官屬並及婇女。前後導從。往藍毗尼園。爾時複有天龍八部。亦皆隨從。充滿虛空。爾時夫人。既入園已。諸根寂靜。十月滿足。于二月八日日初出時。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花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爲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脅出。于時樹下。亦生七寶七莖蓮花。大如車輪。菩薩即便墮蓮花上。無扶侍者。自行七步。舉其右手而師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于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說是言已。時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寶機上。釋提桓因手執寶蓋。大梵天王又持白拂。侍立左右。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于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身黃金色有叁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叁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樂。歌呗贊頌。燒衆名香。散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紛亂墜不可稱數
爾時摩耶夫人生太子已。身安快樂。無有苦患。歡喜踴躍。止于樹下。前後自然忽生四井。其水香潔具八功德。爾時摩耶夫人。與其眷屬。隨所欲須。自恣洗漱。複有諸夜叉王。皆悉圍繞。守護太子及摩耶夫人。當爾之時。閻浮提人。乃至阿迦膩咤天。雖離喜樂。皆亦于此歡喜贊歎。一切種智。今出于世。無量衆生。皆得利益。唯願速成正覺之道。轉于法輪。廣度衆生唯有魔王。獨懷愁惱。不安本座。當爾之時。所感瑞應。叁十有四。一者十方世界。皆悉大明。二者叁千大千世界。十八相動丘墟平坦。叁者一切枯木悉更敷榮。國界自然生奇特樹。四者園…
《過去現在因果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