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四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轉于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于世。號毗婆屍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我于爾時。將一掬小豆。散彼佛上。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我于彼時。得授記已。不舍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又曾作一轉輪王。名爲頂生。得四天下。複得帝釋半座而坐。以是果報。今得成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轉于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于世。號曰屍棄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我于彼時。將無價衣。覆彼佛上及聲聞衆。發如是願。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于叁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于彼時。得授記已。不舍精進勇猛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業。我以如是善業因緣。無量世中。作大梵王及天帝釋轉輪聖王。今日複得種種衣服。所謂迦屍迦衣。刍摩妙衣。劫波妙衣。憍奢耶衣。拘沈婆衣。我今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乃至轉于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于世。號毗舍浮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我于爾時。將好種種百味飲食。布施彼佛及聲聞衆。發如是願。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于叁十劫後。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于彼時。得授記已。不舍精進勇猛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業。我以如是善根因緣。無量世中。作大梵王。或作帝釋轉輪聖王。今得種種百味飲食。乃至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轉于無上清淨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于拘婁孫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邊。行于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阿難。我念往昔。于迦那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邊。行于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阿難。我念往昔。于迦葉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邊。行于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阿難。我念往昔。于彌勒菩薩邊。赍持種種微妙四事供養之具。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自恣奉獻求未來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阿難。我念往昔。將無量種供養之具。所至到處。即持供養過去無量諸佛菩薩及聲聞衆。種諸善根。求未來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阿難。往昔過百阿僧祇劫。是時有佛。出現于世。號曰然燈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百億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一切勝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五百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最上名稱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一百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四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叁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曰見義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一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毗婆屍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叁十一劫時。有一佛出現于世。號曰屍棄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同是劫中。又有一佛。複出于世。號曰神聞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阿難。此賢劫初。第一拘婁孫馱如來。出現于世

  第二拘那含牟尼如來。出現于世。第叁迦葉如來。出現于世

  第四我身釋迦牟尼如來。今現在世

  阿難。彼然燈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一切勝佛。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蓮華上佛。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最上行佛。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德上名稱佛。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釋迦牟尼佛。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帝沙如來。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弗沙如來。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見真義佛。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毘婆屍佛。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屍棄如來。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神聞如來。出現于世。生大剎利王家

  拘婁孫馱佛。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拘那含牟尼佛。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迦葉如來。出現于世。生大婆羅門家

  阿難。我今在于剎利種姓大王家生。出現世間

  阿難。然燈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壽命八百四千萬億歲。住世利益諸世間故(尼沙塞師如是說迦葉遺師複言然燈如來壽命一劫住世及聲聞衆利益諸世間故)

  阿難。一切勝如來。住世八萬億歲。利益一切諸世間故(尼沙塞師如是說迦葉遺師複言一切勝如來住世一劫利益世間故)

  蓮華上佛。住世八萬歲。爲利益故

  最上行佛。住世八萬歲。爲利益故

  上名稱佛。住世六萬歲。爲利益故

  釋迦牟尼佛。住世八萬歲。爲利益故

  帝沙如來。住世六萬歲。爲利益故

  弗沙如來。住世五萬歲。爲利益故

  見真義佛。住世四萬歲。爲利益故

  毘婆屍佛。住世八萬歲。爲利益故

  神聞如來。住世六萬歲。爲利益故

  拘婁孫馱佛。住世四萬歲。爲利益故

  拘那含牟尼佛。住世叁萬歲。爲利益故

  迦葉如來。住世二萬歲。爲利益故

  阿難。我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住世八十歲。爲利益故。而說偈言

  有佛以神通  住世受供養

  或神通及業  盡已入涅盤 

  阿難。然燈如來。有于二百五十萬億聲聞弟子大衆集會。如來滅後。法住于世。經七萬歲。末後十年。諸比丘等。不生敬信。無慚愧心。營理世務。樂于諸業。所有持疑。不相谘問。各恃己能。互生憍慢。恒聚非法。諸惡知識不善之人。以爲朋友。共相狎習。圍繞遊從。是等癡人。行不純故。使彼如來佛法僧寶。速疾隱沒不現世間。所有經書。悉皆滅盡

  一切勝佛。有萬四千聲聞弟子大衆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于少時

  蓮華上佛。有七萬衆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十萬歲

  上行如來。有六萬衆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七萬七千歲

  德上名稱佛。有二萬衆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

  釋迦牟尼佛。有于一千二百五十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

  帝沙如來。有六萬億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二萬歲

  弗沙如來。有無量億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像法。乃至法住。乃至法滅

  見一切義佛。有叁十二億那由他衆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暫時。不久住世

  毘婆屍佛。叁會說法。度聲聞衆。第一大會。一百六十八百千人。第二大會。有十萬人。第叁大會。八百千人。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二萬歲

  神聞如來。唯有二會。度聲聞衆。第一會度有七萬人。第二會度有六萬人。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六萬歲

  拘婁孫馱佛。有四萬衆聲聞弟子。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

  拘那含牟尼佛。有叁百萬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二十九日。

  迦葉如來。有二萬衆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于七日

  阿難。我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有一千二百五十聲聞集會。我滅度後。正法住世。有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今當略說優陀那偈。而說偈言

  說施及年數  種姓並壽命

  聲聞衆集會  正法與像法

  彼等諸世尊  住世般涅盤

  釋種大師子  總說悉已訖 

  佛本行集經賢劫王種品第叁上

  爾時佛在王舍大城竹林精舍迦蘭陀鳥所居之處。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爾時世尊。依諸佛法。乃至說于清淨梵行。告諸比丘。汝諸比丘。谛聽谛受。如世尊教。諸比丘言。我等歡喜信心奉持。佛告比丘。此賢劫初。地建立已。有一最尊。豪勝富貴。大首領人轉輪王種。名衆集置。既安置已。時諸大衆。白地主言。我大地主。當爲我等。治罰惡人。賞于良善。仁者當分稻田與我。我各種之。我等種已。當各割分。奉輸仁者。時彼地主。受大衆請。即爲如法。依平撿挍。惡者治罰。善者賞之。人得稻田。各加守護。佃熟已後。隨分受之。佛告比丘。時彼大衆。如是集會和合。共推扶彼仁者。持爲地主。以爲大衆商量舉故。故號彼爲大衆平章。又彼地主。爲諸大衆。如法治化。令衆歡喜同心愛樂。得共和合。各各處分。故名爲王。又複守護一切稻田。熟取衆人。稻田分故。名剎利王。剎利王者。名爲田主。汝等當知。以是因緣。劫最初時。大衆所立王種是也

  佛告比丘。時彼大衆所立之王。後生一子。名曰真實。爲轉輪王。王四天下。作大地主。七寶自然。千子具足。備叁十二大丈夫相。威德勇猛。能摧怨賊。彼王治化。在世之時。大地及海。無有荊棘丘陵高下。五谷豐熟。人民安樂。無諸恐怖及以艱難。不用兵戈。諸方自伏。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真實王。千子之內。有一長子。名曰意喜。亦名自用。此子亦作轉輪聖王。如上所說。七寶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自用王。千子之內。有一長子。名曰智者。衆人號之。名爲受戒。彼智者王。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七寶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智者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頂生。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頂生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爲大海。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諸比丘。彼大海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爲具足。衆人又喚。名之爲敷。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具足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爲養育。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養育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福車。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福車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解脫。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解脫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善解脫。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善解脫王。有子名曰逍遙。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逍遙王有子。名大逍遙。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大逍遙王有子。名曰照曜。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照曜王有子。名大照曜。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本行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