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

「諸宗部」經文1974卷47頁碼:P0354
明 妙葉集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叁昧所以名爲寶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諸叁昧寶。如轉輪王。普統一切諸叁昧王。蓋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始自華嚴終至法華。一代時教。無不贊揚此寶王叁昧。始自文殊普賢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薩聖祖。無不修證弘通此寶王叁昧。而世之昧者。猶以爲自性彌陀非即樂邦教主。惟心淨土不在十萬億西。妄認六塵緣影爲自心相。全不知十方法界一一無非即心自性也。可不哀哉。元末明初。鄞江有大善知識。厥名妙葉。深憫邪見。述爲念佛直指二十二篇。世久失傳。故雲棲老人每欲見之。而不可得。神廟年間。古吳萬融禅伯偶于亂書中得此遺帙。與唐飛錫法師所撰寶王論同爲一編。皆雲棲老人所未見也。韓朝集居士。先刻寶王論板置于雲棲。予續刻此直指板留于佛日。客歲幻寓長于。有車[卄/((寮-一)-(日/小)+山)]蕃居士。秉受歸戒。聽講唯識心要及南嶽大乘止觀。遂專心修淨土行。今夏禁足九旬。執持名號。因念今時狂妄之徒薄視念佛法門。以大悲心手輯古今淨土法語一冊。名曰念佛須知。分爲信解發願修行證驗四門。蓋信願行叁乃生西之要筏。而證驗則舉果以勸因也。節錄甫成。適予應祖堂請。重到長于。遂虛心乞予仇較可否。予曰。居士之志則善矣。但淨土法語從古迄今充楹積棟。曷擇其簡切精到者而流通之。不尤易取信乎。以予觀居士命名立科之旨。則葉師直指最爲相似。何以言之。彼第一極樂依正。第二斥妄顯真。第叁诃謬解。乃至第八示折攝。皆居士所謂信解門也。第九勸修。即居士所謂發願門也。第十勸戒殺。乃至第十八羅顯衆義。皆居士所謂修行門也。第十九一願四義謂戒解行向。是重申以願攝信行也。戒亦是行。解即是信。向仍是願。一願便具四義。四義乃滿一願。明信願行本非條別。願居于中而統前後。厥義彰矣。第二十示滅罪義。第二十一示列祖行。皆居士所謂證驗門也。第二十二正示回向普勸往生。例同經論有流通分。從始至終。雅合居士之旨若此。居士何不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爲善乎。于是居士踴躍歡喜再拜稽首。而謝曰。某乃知妙葉大師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又能發我之所未發也。今得奉此遺編。誓當刊布流通。用薦先人早生淨土。又願普與法界有情。決定信入此門。永不退轉。請更序厥緣。以爲同志者告。噫如車居士。亦可謂勇于自利利他者矣。讀是書者。慎勿負此苦心也哉

  庚寅冬十有一月之吉古吳蕅益道人智旭識于祖堂幽棲寺之大悲壇右

  刻  蕅益道人智旭著

  夫念佛叁昧名爲如來勝異方便。凡聖均收。利鈍悉被。以一念頓歸佛海。可謂至圓至頓第一了義者也。而世之迷義徇名者。見有五逆衆惡十念往生之說。反以爲專攝凡劣但化鈍根。可謂昧佛妙旨。謗讟深經矣。予因慨。末世行人多疑多障。難悟難開。于此深妙法門。非著事而忘理。必執理而撥事。著事者猶堪作下品生因。執理者竟淪于惡取空見。蓋至此而直指之道翻成斷滅深坑。非藉金錍。誰扶翳膜。爰有妙葉導師。法紹宗乘。教興蓮社。應永明角虎之記。暢寶王叁昧之談。境觀並彰。纖疑悉破。闡惟心之致。依正宛然。示自性之源。感應不忒。俾達者以理融事。而理非事外。愚者亦因事入理。而事挾理功。誠除惑之前茅。生西之左券也。顧二百余年。幾成廢典。流通機塞。蓮大師尚欲見而未能。而願力不磨。韓居士乃從萬融禅師處遘得之。予既獲借讀。如饫醍醐。悲劫濁之方殷。喜津梁之有在。急謀付梓以廣厥傳。普願見聞隨喜。種樂土之圓因。讀誦思惟。證寶王之法印。轉相曉悟。共脫沈淪。庶不負此希有良緣也已

  右序編錄乎淨信堂初集今鈔出冠于篇首也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總目

  卷上

  極樂依正第一

  斥妄顯真第二

  诃謬解第叁

  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辟斷空邪說第六

  開示禅佛不二法門第七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勸修第九

  卷下

  勸戒殺第十

  勸持衆戒第十一

  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正行第十叁

  別明客途所修叁昧第十四

  叁昧儀式第十五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十大礙行第十七

  羅顯衆義第十八

  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正示回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附真妄心勝劣圖說

  附破妄念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寶王叁昧念佛直指》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