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十一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姨母養育品第十

  爾時太子。既以誕生。適滿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更不能得諸天威力。複不能得太子在胎所受快樂。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便命終

  或有師言。摩耶夫人。壽命算數。唯在七日。是故命終。雖然但往昔來常有是法。其菩薩生。滿七日已。而菩薩母。皆取命終。何以故。以諸菩薩幼年出家。母見是事。其心碎裂。即便命終

  薩婆多師。複作是言。其菩薩母。見所生子。身體洪滿。端正可喜。于世少雙。既睹如是希奇之事未曾有法。歡喜踴躍。遍滿身中。以不勝故。即便命終

  爾時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往生忉利天上。生彼天已。即有勝妙無量無邊諸天婇女。左右圍繞。前後翼從。各各持于無量無邊供養之具。曼陀羅等。詣菩薩所。處處遍散。爲欲供養于菩薩故。從虛空下。漸漸而墜到于人間淨飯王宮。到王宮已。語淨飯王。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我得善利。善生人間。我于往昔。胎懷于彼清淨衆生。大王童子。滿足十月。受于快樂。今我生于叁十叁天。還受快樂。如前不異。彼樂此樂。一種無殊。大王從今已往。願莫爲我受大憂苦。從今已去。我更不生。時彼摩耶。即以天身。而說偈言

  一切怨親平等心  精進勇猛無暫息

  善思真如實谛理  念無錯亂有始終

  形體炳著真金容  諸根寂诤善調禦

  我子巧能說諸法  善行頂禮最勝尊 

  爾時摩耶。說此偈已。即便隱身。忽然不現。還彼天宮

  時淨飯王。見其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喚召諸釋種親年德長者。皆令雲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屬。並是國親。今是童子。嬰孩失母。乳哺之寄。將付囑誰。教令養育。使得存活。誰能依時。看視瞻護。誰能至心。令善增長。誰能憐愍。愛如己生。攜抱捧持。以慈心故。功德心故。歡喜心故。時有五百釋種新婦。彼等新婦。各各唱言。我能養育。我能瞻看。時釋種族。語彼婦言。汝等一切。年少盛壯。意耽色欲。汝等不能依時養育。亦複不能依法慈憐。唯此摩诃波阇波提。親是童子真正姨母。是故堪能將息養育童子之身。亦複堪能奉事大王。彼諸釋種。一切和合。勸彼摩诃波阇波提。爲母養育

  時淨飯王。即將太子。付囑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是太子親姨母故。而告之言。善來夫人。如是童子。應當養育。善須護持。應令增長。依時澡浴。又別簡取叁十二女。令助養育。以八女人。擬抱太子。以八女人。洗浴太子。以八女人。令乳太子。以八女人。令其戲弄

  其淨飯王。産生二子。一者太子。字悉達多。二名難陀

  其白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難提迦。第二名爲婆提唎迦

  其斛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阿難多。第二名爲提婆達多

  甘露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爲阿尼盧豆。第二名爲摩诃那摩

  淨飯王妹。名阿彌多質多[口*邏](隋言甘露味)。生于一子。名爲底沙

  是時摩诃波阇波提。太子姨母。白淨飯王。作如是言。謹依王敕。不敢乖違。時波阇波提。依于王命。養育太子。譬如日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清淨圓滿。養育太子。亦複如是。漸漸增長。又複譬如尼拘陀樹。得種好地。而漸增長。後成大樹。太子如是。日日增長。從其太子出生已來。淨飯王家。日日增長一切財利。金銀珍寶。二足四足。無所乏少。而說偈言

  五谷及財寶  金銀諸衣服

  或造或不造  自然得充足

  童子及慈母  乳酪酥常豐

  慈母少乳者  悉皆得盈溢 

  時淨飯王。所有怨雠。自然皆悉生平等心。平等心已。漸生親厚。既生親厚。共王同心。即便牢固。一心一意。同願同行。風雨隨時。無諸災雹。亦無擾亂。少種多收。彼諸苗稼。一切藥草。樹木園林。隨色長色。諸香豐足。隨味具味。依限成熟。終不過時。皆是太子威德力故。一切城內。所懷妊者。安隱得生。又諸人民。無衆疫橫。亦無夭死。以此太子威德力故。側近所有一切人民。長者居士。各各自守。不相求及。無此求彼。彼當與我。設令因事。所須少多。貸換假借。彼應多與。不生是念。須若幹者。即與若幹。城內人民。各各相尊。孝養父母。敬事師長。以是太子威德力故亦如往昔。如法行行。一切諸王。人民士庶。皆依法行。悉持十善。具足而行。國內無怖。五谷豐登。遠離饑儉。如是如是。淨飯王國。一切境內。無有饑儉。亦無驚怖。五谷豐饒。一切人民。如法而行。種種布施。作諸功德。造諸園林。造諸大義。井泉池渠。皆悉自現。天舍廟堂。曹局省府。皆亦自然。人無枉橫。一切人民。皆並歡喜。猶如天上。無有差殊。以于太子威德力故。如是諸事。莫不成就。如偈所說

  人民順尊教  不悭亦不惜

  無不如法行  慈心不起殺

  饑渴既得解  飲食皆充足

  一切悉歡喜  並受如天樂 

  時淨飯王。過轸宿辰。取角宿日。爲大子作衆寶璎珞。所謂手腕指胫。钏镮首飾。雜寶勝妙。華鬘頸系。種種璎珞。珠玑印文。指環臂磲腰佩。金縷爲帶。金鈴寶網。種種摩尼。爲莊嚴具。靴履革屣。雜寶莊嚴。其天寶冠。最勝殊妙。複有五百釋種諸親。爲于太子。各造一具。雜妙璎珞。如上莊嚴。作已將詣淨飯王所。而白王言。善哉大王。我等所造。此妙璎珞。七日七夜。唯願大王。以此璎珞。莊嚴太子。當令我等不空疲勞。時淨飯王。于其晨朝鬼宿之日。共一國師婆羅門。名優陀耶那。是優陀夷比丘之父。並及五百諸婆羅門。皆唱是言。甚大吉祥。共將太子。至彼一園。名曰無垢清淨莊嚴。往昔已來。貴之如塔。時彼園內。複有無量無邊百千一切衆生。男子婦人。童男童女。相喚雲會。集聚彼園。欲觀太子。複更別駕一乘大車。載置種種璎珞金銀飲食衣服。悉令充備。于迦毗羅城內。街術四衢道頭。及諸小巷。諸如是處。設大布施。高聲唱言。凡所須者。皆悉給與。如是駕在太子前行。複有八千雜種音樂。作種種聲。虛空自雨無量無邊雜妙花雨。複有無量百千諸女。皆以種種寶璎珞。莊飾其身。在于閣上。或在高臺。或在卻敵。或在城頭。及女牆邊。或城樓上。或窗牖中。或居堂脊。或立屋頭。手執諸華。觀看太子。以花逆散于太子前。複有八千諸天寶女。手執掃帚。身體莊嚴。在太子先。耘除道路。一切釋種。眷屬諸親。並悉在于淨飯王側及太子前。次第而行。是時摩诃波阇波提。懷抱太子。安置膝上。坐辇乘中。如是種種無量無邊莊嚴備已。將引太子。往詣彼園。爾時國師優陀夷父。共彼五百諸婆羅門。人人各以無量無邊吉祥之言。稱贊太子。持諸璎珞。系太子身。系璎珞已。太子身相。皆悉隱障。彼之璎珞。並各昏暗。無複精光。猶如聚墨。不能照曜。無複光顯。譬如無價閻浮檀金。欲于其邊安置丸炭。如是如是。彼諸璎珞。系太子已。猶如晝螢。不能自現。所有璎珞。至太子身。不顯不現。不照不曜。亦複如是。時彼人衆。見此太子。有如是等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各各唱言。嗚呼嗚呼。希有希有。各各歡笑。人人拍手。歌舞叫嘯。擲弄衣掌。時彼園內。有一天神。曰名離垢。然彼天神。在于虛空。隱身不現。而說偈言

  假使此大地  及城邑聚落

  山河諸樹木  皆成閻浮金

  佛一毛孔光  具足威德相

  翳彼如聚墨  百福莊嚴滿

  璎珞光相滅  若人具諸相

  第一勝報果  不須璎珞嚴 

  時彼天神。說此偈已。即持種種無量天花。散太子上。還其本宮

  爾時釋種諸親族等。即持無價碎末栴檀及細磨者。雜色牙席。雜種諸藥具滿諸器。持與太子。令莊嚴身。複持鹿車。真金爲輿。種種船舫。諸雜野獸。乃至馬駒。雜寶所作。具施太子。恣令嬉戲。具足八年。如是歡樂。娛樂太子。增長養育。然其不似世之嬰孩流涕不淨。無諸糞穢。亦不呱啼呻吟嚬縮。不饑不渴。諸母養育常生歡喜

  時淨飯王。作是思惟。今我太子。端正少雙。未知其力。竟複何如今可試看驗其強弱。爾時大王即共無量釋種童子。同坐飲食。持一純金雕镂之缽。盛歡喜丸。具足充滿。複以真金作諸環鎖。置諸一切衆童子前教令爭食。又複聚于諸小白象。令與童子共相競食。語諸一切衆童子言。汝等當知。如是白象。將奪汝食。時諸童子斷衆白象爭力不如。遂令象食。然後始語太子令知。太子汝食今被他奪。是時太子。即以兩手。執彼金缽。出少身力。而壞彼鎖令象卻頓不如太子

  時淨飯王。複爲太子。多集羝羊安置宮內。爲令太子生歡喜故。真金爲鞍。雜寶莊飾。種種璎珞。以嚴其身。金羅網覆。是時太子。乘彼羊車。至于園林。及其親叔。甘露飯等。自余諸釋。各爲諸子。莊諸羝羊。具足如前。彼諸童子。亦乘羊車。隨意遊戲

  佛本行集經習學技藝品第十一

  時淨飯王。知其太子年已八歲。即會百官群臣宰相。而告之言。卿等當知。今我化內。誰最有智。誰具技能。種種悉通。堪爲太子作于師匠。教使學書及余諸論。時諸臣等。即報王言。大王當知。今有毗奢婆蜜多羅。善知諸論。最勝最妙。如是大師。堪教太子種種書論。時淨飯王。即遣使人召彼毗奢婆蜜多羅。而告之言。尊者大師。汝能爲我。教此太子一切技藝諸書論不。時蜜多羅報言。大王謹依王命。我今堪能。時淨飯王。心生歡喜。即占好日善宿吉時。共大釋種耆舊有德。令其莊飾。一切禮儀。種種所須。悉令充備。複嚴五百諸釋種童。前後左右。周匝圍繞。更複別有無量無邊童男童女。隨從太子。將升學堂。時彼大師毗奢蜜多。遙見太子威德力大。不能自禁。遂使其身。從座匆起。屈身頂禮于太子足。禮拜起已。四面顧視生大羞慚。時蜜多羅。生慚愧已。于虛空中。有一天子。名曰淨妙。從兜率宮。共于無量無邊最大諸天神王。恒常守護是大子者。在彼虛空。隱身不現而說偈言

  世間諸技藝  及余諸經論

  此人悉能知  亦能教示他

  是勝衆生者  隨順世間故

  往昔久習來  今示從師學

  出世所有智  諸谛及諸力

  因緣所生法  生已及滅無

  一念知彼等  名色現不現

  猶尚能證知  況複諸文子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以種種華。散太子上。即還本宮。時淨飯王。即持…

《佛本行集經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