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育王經》

「史傳部」經文2043卷50頁碼:P0131
梁 僧伽娑羅譯

  《阿育王經》六

  梁扶南叁藏僧伽婆羅譯

  佛記優波笈多因緣第六

  是時佛欲涅槃化阿波羅啰龍王。及瞿波啰旃陀利龍王竟。至摩偷羅國。于彼國告阿難言。于此摩偷羅國我入涅槃百年後。當有賣香商主名笈多。有兒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作佛事教化多人證阿羅漢果。此處石窟。長十八肘。廣十二肘。令其弟子人捉一四寸籌投石窟中使滿石窟。阿難當知。我後教化弟子優波笈多最爲第一。阿難。汝今見彼遠青林不。阿難答言。已見世尊。佛言。彼山名優樓漫陀。如來入涅槃百年後。當有舍那婆私比丘于彼山起寺。又說法教化。優波笈多令其出家。于摩偷羅國有長者子兄弟二人。名那哆婆哆。其當于優樓漫陀山爲起寺檀越。故名此寺爲那哆婆哆。阿難當知。此寺最爲第一禅處。阿難驚惋優波笈多饒益多人。佛語阿難。汝今不應驚惋此事。過去久遠其生惡道已益多人。又過去世于此優樓漫陀山叁邊。一邊有五百緣覺。一邊有五百仙人。一邊有五百猕猴。猕猴之中而有一主。是猕猴主往緣覺處。見諸緣覺生歡喜心。取樹花果供養緣覺。時諸緣覺結加趺坐。是時猕猴次第作禮。作禮已畢。于僧坐末而自端坐。乃至日日亦複如是。時諸緣覺皆入涅槃。猕猴不知。恒修供養如本不異。見諸緣覺悉不受之。是時猕猴執緣覺衣及以牽腳。緣覺不動。猕猴思惟。是諸緣覺悉皆已死。啼泣懊惱。複至仙人處。是五百仙人皆臥棘刺。是時猕猴複學仙人臥棘刺上。又學仙人臥灰土上。複學仙人五熱炙身。炙身去後。是時猕猴以水滅火取灰藏之。所臥棘刺拔取擲去。所臥之灰複取除之。仙人以手攀樹自懸。猕猴複撥其手令其墮地。是猕猴四威儀中常教化諸仙。既教化已。于諸仙前端坐修定。語仙人言。汝等一切當如是坐。時五百仙人隨其坐禅。是諸仙人無師說法。于叁十七助菩提法思惟證得緣覺之道。既得道已。複作是念。我得聖道。由此猕猴。即以香花飲食供養猕猴。乃至猕猴命終時。諸緣覺即以香木用燒其身。佛語阿難。是猕猴者即優波笈多是。優波笈多于惡道中。爲多衆生作大饒益。我入涅槃百年後。複于優樓漫陀山作大饒益。爾時世尊語阿難言。汝當捉我衣角。時世尊將阿難身升虛空往罽賓國。至已語阿難言。汝見此處多山林不。阿難答言。已見世尊。複告阿難。此罽賓國我入涅槃百年後當有末田地比丘。于此土立罽賓國。乃至佛次第行到拘屍那城。涅槃時至。告長老摩诃迦葉。我今欲入涅槃。汝當聚集法藏令住千年。爲攝受衆生故。摩诃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教。我當奉行。乃至佛念天帝釋。時天主帝釋知佛心已。即至佛所。爾時世尊告帝釋言。憍屍迦。汝當護持法藏。帝釋白佛言。世尊。我當如是。世尊複念四天王。時四天王知佛心故即至佛所。佛複告四天王。我涅槃後。汝等當護持法藏。乃至未來叁賊國王。汝皆應共其護持法藏。四天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是時世尊以法藏付摩诃迦葉及天帝釋四天王等竟。複往摩偷羅國。如是次第至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告阿難言。涅槃時至。是娑羅雙樹北面。汝當安置眠處。我于今日中夜當入無余涅槃。即說偈言

  生死海無底  波浪洄澓深

  老病以爲岸  我今已得渡

  欲入無憂國  棄舍身之筏

  更生以爲海  老可畏爲水

  牟尼爲牛王  渡彼生死海

  如人依于筏  安隱至彼岸

  乃至廣說。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罂塔。第十炭塔而說偈言

  八塔高如山  舍利在其下

  次第九罂塔  第十者炭塔

  乃至天主帝釋及四天王。一切香花種種伎樂供養舍利。說言。世尊付我等法藏入涅槃。今我等依佛法守護。是時帝釋語持梨哆阿啰哆(翻治國)言。汝于東方當護佛法。複語毗留多(翻增長)言。汝于南方當護佛法。複語毗留博叉(翻不好眼)言。汝于西方當護佛法。複語鸠鞞羅(翻不好身)言。汝于北方當護佛法。世尊言。我滅後有叁賊王。當來與汝同處。若壞佛法汝當擁護。是時佛入涅槃。無數羅漢亦入涅槃。是時空中悲聲說偈

  苦哉佛弟子  一切皆涅槃

  今日此世間  一切皆虛空

  無明爲闇覆正法燈。大德羅漢悉皆涅槃。無複守護叁藏法者。叁藏正法不得久住。是時帝釋及四天王。無數諸天一切往至大迦葉所。至已禮迦葉足而說言。世尊付法藏與大德及我等。大德。今當與我共護佛法。一切佛法當共聚集。勿令分散。今此佛法天人攝受住世千年。爲攝受一切衆生故。乃至迦葉鳴磬。以神通力從口出聲。告閻浮提一切令知。有五百阿羅漢住拘屍那伽。是時迦葉語阿[少/兔]樓馱。長老。見阿羅漢誰今未來。阿[少/兔]樓馱答言。伽梵波提(翻牛主)今在天上屍利沙(翻樹名)殿。其今未來。大德迦葉問諸比丘。今此衆中誰爲最小。富那羅漢答言。我爲最小。摩诃迦葉語言。長老。衆僧法教汝能受不。富那答言。能受。迦葉又言。善男子。汝今能受衆僧教法。善哉善哉。汝今當往天上屍利沙殿伽梵波提所而語之言。大迦葉及諸衆僧喚汝來下。今有衆事。汝可速來。而說偈言

  善男子當往  屍利沙之林

  舍此衆往彼  伽梵波提所

  乃至富那往至屍利沙殿。語伽梵波提言。迦葉及諸衆僧。于閻浮提一切和合。今有僧事汝宜速下。伽梵波提答言。善男子。汝當說佛及衆僧。勿道迦葉及衆僧。何以故。佛已涅槃。諸外道等當輕佛法。複次有惡比丘起破僧事。外道當言。佛既涅槃。法亦滅盡。諸比丘等皆無所知。佛昔在世。以智慧光明令諸世間悉亦光明。今既滅度。世間皆闇。我于今者何事至彼。複說偈言

  一切世間空  無複歡喜處

  無如來說法  閻浮提無事

  我今欲住此  而入于涅槃

  汝今還彼以宣我心。伽梵波提禮大迦葉及諸衆僧。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空  無複歡喜處

  無如來說法  閻浮提無事

  我今欲往此  而入于涅槃

  伽梵波提說此語已即入涅槃。是時富那還閻浮提。而說偈言

  大德勝衆  伽梵波提  禮敬而言

  佛已涅槃  我于今日  亦入涅槃

  如大象滅  子亦隨滅

  是時大迦葉即便立製。從今已去衆僧和合結集法藏。其事未畢。諸比丘等不得涅槃。即說偈言

  從今日已去  一切僧和合

  未結集法藏  皆不得涅槃

  乃至五百阿羅漢皆和合竟。大迦葉白僧言。此長老阿難恒隨如來其今已老。一切衆僧當恭敬之。複說偈言

  此長老阿難  受持佛所說

  利根有智慧  常隨如來行

  淨心解佛法  應當恭敬之

  饒益諸衆僧  十力所贊歎

  是時大迦葉語諸比丘。我等若于此地結集法藏。大衆雲聚必當悲泣妨于法事。我等欲于佛得道處摩伽陀國結集法藏。乃至迦葉及五百羅漢至王舍城。是時長老毗梨時弗多供給阿難。行毗梨時國至已。彼國四衆聞佛涅槃心生悲惱。是阿難思惟。四衆懊惱。雲何說法。長老毗梨時弗思惟。我觀和上心。爲是聖人。爲是凡夫。即見和上猶是學心。未厭欲界見已往阿難處。至已說此偈言

  汝當往樹下  于涅槃作心

  瞿昙當坐禅  不久證涅槃

  是時長老阿難。以毗梨時弗教化故。晝日行坐洗五蓋心。如是一更乃至五更。明星出時出外洗足。洗竟還寺欲右脅臥。頭未至枕。離諸煩惱得羅漢果。往王舍城。乃至迦葉及五百羅漢亦來此城。是時阿阇世鞞提希子聞迦葉及五百羅漢至。莊嚴道路種種供具迎大迦葉。時阿阇世王以無根心成就故。昔見佛來從高樓墮。佛以神力而接取之。今于象上見大迦葉複欲投下。時大迦葉亦以神力而接取之。是時迦葉語阿阇世王。如來神力不假思惟。聲聞神力必須作意。若不作意而汝墮者命則不全。從今以去不應複爾時。王答言。我當如是。時阿阇世王禮迦葉足合掌說言。大德。世尊涅槃我遂不見。若大德作意欲入涅槃當來看我。迦葉答言。如是。複語大王。我等欲于此城結集佛法。時王答言。我從今去至未終滅。當以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供養衆僧。願諸衆僧在竹林中。是時迦葉思惟。此寺廣大。諸比丘等妨亂我事。當作是言。如是可說。如是不可說。有石窟處名畢波羅延(樹名)。我等當于彼處結集法藏。乃至迦葉共五百羅漢往畢波羅延石窟。至已莊嚴住處語。諸比丘。于未來世諸比丘等當失正心。我等未中之前當共集優陀那伽陀。中後集一切法。乃至五百阿羅漢次第坐于其坐處鋪尼師檀。一切衆僧心念。于叁藏中先集何藏。大德迦葉言。當先集修多羅。諸衆僧複言。誰能誦修多羅。迦葉答言。長老阿難多聞中第一。一切修多羅皆是阿難受持。我等當問阿難集修多羅。是時迦葉語阿難言。汝今當說修多羅。我等大衆當共結集。而說偈言

  汝長老阿難  當知此法藏

  是如來所造  汝力故能住

  汝持佛法藏  如牛負重擔

  如來持十力  最勝大勇猛

  能令叁有滅  佛法如醍醐

  一切持法藏  皆悉已涅槃

  唯今汝一人  受持佛法藏

  是時長老阿難答言。如是。即從坐起于上座前立觀一切衆僧。而說偈言

  此大吉衆僧  離世尊一人

  淨心不莊嚴  如虛空無月

  乃至長老阿難從上座次第作禮。禮已即登高座而便思惟。有修多羅。我親從佛聞。有修多羅。不親從佛聞。我于今者悉說如是我聞。乃至大德迦葉語阿難言。長老應說。修多羅在何處說。而說偈言

  大智皆勸請  佛子汝當說

  佛初修多羅  在于何處說

  時阿難答言。婆羅奈國爲五比丘初說修多羅。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婆羅奈國仙面鹿園。佛語諸比丘此苦聖谛。乃至廣說。是時長老阿若憍陳如思惟。我此衆中聞爲我等說修多羅。如是至佛法不斷皆是初所聞法。便生懊惱。是時阿難見是事故亦生懊惱。便下高座而在地坐。複說偈言

  叁有無有力  猶如水中月

  幻化芭蕉樹  複以智慧力

  能知諸世間  是故舍生死

  而入于涅槃  如大風倒樹

  時五百阿羅漢皆除床座露地而坐。是時迦葉語諸比丘。阿難所說是何修多羅。乃至五百阿羅漢入叁摩提。從叁摩提起而說言。如是修多羅。如是修多羅。乃至廣說四種修多羅。結集已竟。衆僧複言。我今欲集毗尼藏。應當問誰。大德迦葉答言。長老優波離持一切律最爲第一。我當問其欲結毗尼。是時迦葉語優波離。長老汝當說毗尼。我欲結集。答言。如是。佛于何處說波羅夷。優波離答言。于毗時國。爲何人說。爲須提那迦蘭陀子。如是廣說。乃至第二法藏已竟。摩诃迦葉複思惟。我等自說智母。是時迦葉語諸比丘。雲何說智母。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道四辯無诤智願智悉皆結集。法身製說寂靜見等是說智母。乃至大德迦葉已結集法藏。而說偈言

  已結經法竟  爲世間饒益

  佛十力所說  是事不可量

  世間無明闇  法燈能除之

  是時長老阿難思惟。佛世尊涅槃時。有犯小罪教令除滅。我今當白衆僧。即于上座前合掌而言。我親聞受佛說。從今有犯小戒悉令放舍不複假治。若衆僧同。今便共舍。既無細罪。諸衆僧等則安樂住。是時大德迦葉語阿難言。汝問世尊。何者是細戒應舍。何者非細戒不應舍。于五篇中。爲是第五。爲是第四。阿難答言。我實不問。何以故。于時佛邊諸大比丘悉皆不問。我既最小心無慚愧。是故不問。複次爲佛涅槃。我時懊惱。是故不問。時大迦葉語阿難言。汝有罪過犯突吉羅。如來臨欲涅槃從汝索水。而汝以濁水上佛。阿難答言。我既最小心無慚愧。是時柯掘他(不解翻)江有五百乘車而從江過。車去未久我便取水。是故水濁。迦葉又言。如來須水。汝何故不以缽向天。天自降水。何爲取此濁水上佛。是故汝今得突吉羅。複次世尊有新袈裟。色黃如金。汝何故以足蹋之。阿難答言。非我無慚愧。是時我處更無異人。是故足蹋。迦葉又言。汝何故不執衣向天。天當來捉。是故汝今犯突吉羅

  複次佛時語汝。若人能修四如意足。能住壽一劫若減一劫。令汝知之。而佛如來常成就四如意足。汝何故不請佛住世一劫若減一劫。阿難答言。大德迦葉。不無慚愧。時魔王迷惑我心。是故不能請如來住。迦葉語言。此亦得突吉羅罪。複次汝何故以如來陰藏相示諸女人。阿難答言。大德。我非無慚愧。以陰藏相示諸女人。時諸女人多諸愛欲。若見如來陰藏之相。便厭女身願求男身。是故示之。迦葉語言。汝得突吉羅罪。汝應當忏悔。是時迦葉語諸比丘。我等今當說七滅诤法及諸細罪。諸比丘中或言衆學法是小。或言四法是小。或言九十事是小。或言叁十事是小。或言乃至二不定是小。或言若留四重及十叁僧殘。余一切舍。外道當說。沙門瞿昙其法斑駁。若佛在世法則和合。佛滅度後法亦散滅。佛涅槃後。諸弟子等各隨其意。欲受便受。欲舍便舍。佛說此言。若有比丘不一心受者。當正心受戒。若已受戒不得舍之。依佛所說悉皆受持。若比丘如說受持。善法增長無複退轉。是故依佛說一切諸戒悉皆受持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阿育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